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古代我國農業不發達的年代裡,一年中糧食能否有收成至關重要,而糧食也是人們生活的物質的重要來源。而在以前農村年代裡,氣候預測和科學技術不發達,很多農業生產都是依靠農民們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通過不同時段觀察氣候變化來預測後期天氣情況。而在正月裡打雷在以前農村老人看來是不吉祥的一年,同時也預示著某種不吉利的徵兆。

農村老人常說:“正月打雷,墳谷堆”,這是什麼意思?說的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話字面意思就是正月裡打雷,會導致一年中農作物收成不好,而在以前的年代就會發生很多人因為吃不飽飯而被活活餓死,最終出現“墳谷堆”的慘烈景象。今年我國處於庚子鼠年,同時也是十二生肖之首的鼠年,鼠年剛到來不久似乎不太太平,而在正月裡突然聽到雷聲,這種在平時自然界中是相對反常的氣候現象,對於農作物的生長來說不太有利。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人們常說“正月打雷,遍地是賊”,同時還有“正月打雷秕殼飛,二月打雷谷堆堆”的說法。由於正月裡整體都還處於寒冷時節,這時候土壤中各種病菌和害蟲卵應該在寒冷條件下逐漸凍死,這樣開春到二月的時候農作物生長就比較好,但是在正月裡打雷說明暖空氣提前到來,這樣會導致一年中蟲害頻繁,對農作物收成不利。

特別是在以前農業技術不發達的年代,靠天吃飯就更加重要。其實關於打雷從真正科學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正常現象,由於正月裡冷空氣依然瀰漫在全國各地沒有散去,而這時候來自南方的暖空氣頻繁北方,最終冷暖強對流空氣相互碰撞、摩擦,最終發生了大風、大雨甚至轟鳴的雷聲。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正月里人們不太希望早早地就出現強對流天氣,正月裡應該是乾旱、寒冷的,這樣對於二月開春農作物生長才有利。而到了農曆二月都會有春雷,這時候大地萬物復甦,農忙才真正開始。一年的期盼又將開始,而一月份打雷雖然比較反常,但是也是自然界發生的正常現象。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歡迎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