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並列“第一”的三大古寺,其中中華第一寺卻不為人知

河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祥地。宗教文化、武術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也成了中原重要的旅遊資源。


河南並列“第一”的三大古寺,其中中華第一寺卻不為人知
  • 慈雲寺;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大峪溝鎮民權村南部青龍山中,全名青龍山慈雲寺,素有“釋源”“祖庭”“中華第一寺”之稱。這裡四山環繞、一水中流、峰巒聯亙、樹木掩映、環境幽靜、是休閒度假的理想聖地。


河南並列“第一”的三大古寺,其中中華第一寺卻不為人知

慈雲寺始建於漢代,是鞏義第一叢林。據寺內石碑記載;東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有攝摩騰、竺法蘭始建於白馬寺於洛陽城西,既而云遊其山,因其山月之秀,遂開慈雲禪寺。所以稱慈雲,是說佛之慈心廣大如雲,蔭庇整個世界。

慈雲寺在近兩千年的歷史中,經歷了數次創建、增建、重修,歷經滄桑或興或廢,一直延續至今,它經受了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成了令人遐思的古寺。


河南並列“第一”的三大古寺,其中中華第一寺卻不為人知
  •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里,洛龍區白馬寺鎮,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廟,有中國佛教“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2001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遊局首批4A旅遊景區。


河南並列“第一”的三大古寺,其中中華第一寺卻不為人知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夜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僧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漢明帝把夢告訴大臣,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漢明帝聽罷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

東漢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經”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摩尼佛白氈像,懇請兩位高僧赴中國弘法佈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白馬馱佛經、佛像返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尊重,親自接待安排他們在“鴻臚寺”暫住。


河南並列“第一”的三大古寺,其中中華第一寺卻不為人知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赦令在洛陽西雍門外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寺”字源於“鴻臚寺”之“寺”字,後來“寺”字就成了中國寺院的泛稱,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現存中國第一部佛典。


河南並列“第一”的三大古寺,其中中華第一寺卻不為人知
  • 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部,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中國功夫的發源地,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國家五A旅遊景區,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河南並列“第一”的三大古寺,其中中華第一寺卻不為人知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
“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是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說。


河南並列“第一”的三大古寺,其中中華第一寺卻不為人知
  • 自公元前五世紀東亞產生孔子、老子、釋迦摩尼三位大思想家以後,儒教、道教、佛教就逐漸產生,在政權的作用下,儒教、佛教、率先走出國境,而道教也相繼發展,並相互影響。據資料記載,佛教已於公元前一世紀《西漢末年》傳入中國,剛開始只是民間形式,正式由官方接待,大約以漢明帝時為最早。最早受到禮遇的就是白馬寺和慈雲寺的奠基者攝摩騰與竺法蘭。

至此河南境內,最具有歷史代表性的三個“第一”寺院歷史已經基本清晰。但是慈雲寺和白馬寺的歷史之爭眾說紛紜。在我看來歷史已經成為過去,重要的是佛教對中國的深遠影響,我覺得這個才是至關重要的。

謝謝費心閱讀,我是”天地之中嵩山行”一個來自河南省登封市的80後,喜歡戶外運動登山拍攝自然風光記得點贊關注。謝謝

河南並列“第一”的三大古寺,其中中華第一寺卻不為人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