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藍”,抗疫一線的一抹自豪“亮色”

醫護、警察、社區工作人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這場全民戰鬥中,各行各業眾多人群都在一線堅守中綻放出熠熠生輝的人格光芒。在這場戰鬥中,維護這座城市的美麗有序,保衛這座城市的平安美好,“城管藍”也是一抹自豪的亮色。他們的故事,聽起來樸實平凡又十分動人。

他是一線城管,也是妻子的“大後方”

方迪是蕪湖市鏡湖區範羅山街道的一名城管執法隊員,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一直堅守在一線。範羅山街道轄區內的餐飲店、各個小區是他每天“報到”的地方。2月初,鏡湖區華盛小區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形勢驟然嚴峻,整個單元需要醫學隔離觀察。方迪主動請纓,和幾位社區網格員承擔起零點到早上8點的夜班,他們的值守任務是禁止對象外出,併為其提供生活必需品補給。“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夜班最熬人,但總要有人去值的。”方迪的妻子範婷婷是弋磯山醫院急診科護士,也是安徽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之一。“2月3日值班回家,她跟我說第二天要去武漢支援了,太突然,但也是必然,我知道她的性格,這種情況下她一定會衝在前面。”回想起當天,方迪說,雖然心裡有準備,聽到消息那一刻還是有點懵。但疫情當前,我們義不容辭,作為家屬,說不擔心是假的,但還是全力支持妻子。2月4日中午在送別媽媽的時候,9歲的兒子嚎啕,不惑之年的方迪也一下子繃不住了,淚水奪眶而出。妻子範婷婷到達武漢,經過嚴格培訓後,被安排到位於武漢洪山體育館的方艙醫院。

一方面連軸轉的防疫工作不能大意鬆懈,一方面還要照顧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方迪的擔子並不輕。“做好防護,沒有任務的時候就多休息。” “值夜班貼個暖寶寶,冰箱冷藏室門上有個藥,你胃不好是調節菌群的,看說明書吃,一定要按時吃飯。”在特殊時期,夫妻倆互相鼓勵,互相關愛。“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這場戰‘疫’能儘早結束,希望妻子能平平安安回家。”方迪說。

他還有一個月退休,是盡職盡責的城管“老戴”

在鏡湖區弋磯山街道城管執法中隊,有一位近六十歲的老城管戴利民,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老戴。老戴平時的工作是在王家巷崗點站高峰崗,疫情突如其來,要求城管執法中隊全員上一線,隊裡領導想著照顧一下老同志,就跟老戴說,“這次上一線巡邏你就不要參加了。”老戴卻主動請纓,“別的隊員都上了,連女同志都上了,我一個老城管怎麼還能拖後腿。”

疫情管控期間,老戴每天的任務,除了日常市容巡查外,還要去江堤巡查,監控從水路靠岸的船隻和人員,做好疫情期間的相關巡查記錄和防控宣傳。因為執勤,老戴已經好些天沒見到自己的家人了。“其實也沒什麼,獨居習慣了,就是想孫女。”提起小孫女,老戴臉上滿是笑容,“每天下班回到家裡,我就把衣服放陽臺上吹風,做點簡單的餐食,然後和兒子一家視頻聊聊天,看看小孫女,兒子、兒媳比較擔心我,反而是我經常安慰他們,讓他們不要緊張和焦慮。”再有一個月,老戴就要退休了。“在退休之前能參與到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來,我感覺是我人生中一次難得的經歷。這場防疫攻堅戰,我們都有信心打贏,沒有什麼可怕的,做好防護,聽指揮,需要我的時候,我就直接上。”

她是年輕媽媽,也是徹夜守護居民安寧的女城管

1989年出生的付敏,是鏡湖城管荊山西區中隊的一名隊員。疫情發生後,轄區綠地有4例確診病例,涉及三幢居民樓封樓進行居家醫學觀察。從封樓第一天起,付敏和隊員們除了要完成疫情期間轄區菜場、餐飲門點的市容管理,勸導群眾不要聚集活動,還承擔了對這三幢居民樓24小時的值守任務,黨員先鋒隊員同時保障對隔離居民的物資配送。早8點到晚8點是一個班次,晚8點再到次日早上8點是另一個班次。封樓的這些天,城管中隊的隊員們就是這樣日夜堅守過來的。初春蕪湖夜晚的寒冷程度絲毫不低於隆冬,“封樓的樓棟下面,街道為我們投放了一個集裝箱,我們累了就在集裝箱裡歇歇腳。晚上夜深人靜,就是看樓,等到樓上的燈都滅了、居民都休息了,我們也就可以回集裝箱裡歇一歇。令人欣慰的是,封樓以來,居民都非常配合。”付敏告訴記者。

採訪中,記者在綠地居民樓下的集裝箱裡看到,裡面只有簡單的桌子、板凳 。“即使是半夜沒事了,也沒有地方可以睡,就是一個字——熬,只能看看手機。”付敏笑笑說。與同齡人一樣,付敏也很愛美,但是為了守護更多人安寧靜謐的夜晚,她只能犧牲自己的美容覺。她說,“為了安全起見,我這段時間都一個人在外面住。”記者瞭解到,她已經半個多月沒有回過家了,這位年輕的媽媽只能通過手機視頻,看看她親愛的小女兒。

據瞭解,2月17日23時,荊山城管值守的其中一個單元樓已經解除居家醫學觀察。

她是後勤“小蜜蜂”,也是城管“螺絲釘”

焦琳是鏡湖區張家山街道城管中隊的一名隊員,平時主要負責內勤工作。這次疫情發生後,因為轄區白金灣小區發生確診病例,有單元樓居民被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張家山城管中隊在隔離樓下設崗,焦琳和同事們堅守在崗點,負責為被隔離的居民配送生活物資,包括幫被隔離居民的親戚送東西給他們,做好他們的生活保障。“男隊員們天天在外面巡邏,我負責將各種後勤服務做好,燒水、送盒飯、梳理工作要點,記錄下這一特殊時期大家的點點滴滴。”都說雜事無功,但焦琳說能為大家做點小事,也算是為抗擊疫情發揮光和熱,她很樂意。焦琳的愛人李雄飛在蕪湖火車站綜合管理處工作,疫情發生以來至今,一直以站為家,忙得不分晝夜,每天接觸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風險很大。這幾天復工潮來臨,火車站的旅客疫情防控工作更加忙碌。夫妻倆為了能為抗擊疫情安心工作,焦琳將女兒放在自己的姐姐家已經有二十天了,每天靠電話、視頻聯繫 。這段時期,焦琳和愛人在一起聊的最多的話題就是“疫情”,他們都希望所有和他們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抗擊疫情的人齊心合力,早日戰勝疫情。

大江晚報記者 胡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