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給中國添堵的情況下,印度又想和中國協商擴大進口

一部《我不是藥神》讓大家熟悉了印度抗癌藥,而且多年以來印度廉價抗癌藥一直在國內癌症患者群體內使用。印度癌症藥以原研藥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價格(比如電影中藥物的原型格列衛,以前國內價格23500,印度藥只有五六百元)能達到70%-80%的效果,性價比不可謂不高。這就給了我們一種感覺:印度的醫療系統很發達。

不斷給中國添堵的情況下,印度又想和中國協商擴大進口


其實,在世界主要國家當中,印度的醫療系統是最差的,印度幾乎沒有一種原研藥(恆河水、牛糞、印度神油不算),而且絕大部分原料藥是需要進口的,尤其是需要從中國進口。

早在2014年,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就曾向政府發出警告,說印度在醫藥上過度依賴中國,兩國關係緊張會導致印度公共衛生系統危機。

可是這種警告也只是提出來而已,之後依賴中國進口的情況並沒有什麼改變,反而依賴程度更進一步加深了。

2017年《印度時報》報道當時印度從中國進口的藥品和醫療器械佔印度市場的70%—80%,包括藥品原料。

今年2月18日,據《印度時報》報道,現在印度每年從中國進口約1740億盧比(1盧比約合0.1元人民幣)原料藥,佔其全部原料藥進口總額的約43%,許多關鍵抗生素類原料藥對中國的依賴程度甚至接近100%。

由於疫情影響,眾多印度藥企原料藥庫存告急。印度製藥業聯盟秘書長賈恩表示,印度國內製藥行業原料藥庫存僅夠支撐2至3個月,一些中小型藥企可能僅夠維持20至25天。

為了緩解這一局面,印度準備從其他渠道購進原料藥,尤其是歐洲。知名醫藥網站“猛藥”(Fierce Pharma)網14日報道稱,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的一次緊急會議上,法國和芬蘭的衛生部長已經提出了對原料藥短缺的擔憂。

對此,印度工業聯合會日前向印度財政和外交部分別提交了一份報告,綜合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印度各主要行業的影響,希望政府出面與中國協調原料藥優先進口事宜。

這時候想起中國來了?你還能想起這一個月來對中國做了什麼嗎?

不斷給中國添堵的情況下,印度又想和中國協商擴大進口


中國疫情發生之初,印度政府宣佈從1月31日起限制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出口;

之後,印度又表示,將停止向中國出口棉花;

據《印度斯坦時報》2月17日報道,近日印度以“載有違規裝置”(懷疑中國向巴基斯坦運載可用於製造導彈的軍民兩用裝置)為理由,在當地西部坎德拉港截停了一艘中國貨輪,至今仍未放行(後來有關報道指出,印度懷疑裝置只是一件高壓釜——一種對物品進行滅菌處理的裝備);

不斷給中國添堵的情況下,印度又想和中國協商擴大進口

被印度扣押的貨輪“大翠雲”號


據英國媒體報道,在我國企業已經逐步復工的情況下,部分印度買家卻還決定要停止採購部分中國金屬產品。其中,對於我國部分工廠出現無法按時交貨的情況,印度還提出了賠償的請求。

印度這一通操作之後,竟然還希望中國能向印度擴大藥品市場開放。

不斷給中國添堵的情況下,印度又想和中國協商擴大進口


孔子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孟子說過:“無為其所不為。”

老子也說過:“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原料藥不夠,可以向恆河水、神牛糞尋找辦法,印度加油,看好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