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懂心理學了”遭遇出軌不要絕望,4大心理學定律教你積極面對

還記得二十多年前紫薇在爾康前吟“山無陵,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的詩句嗎?才過去二十多年,但那種讓人感動的愛情再也找不到了。

我們現在不奢望那些用“生命”換愛情的故事,就好似那是一種假象。我們現在相信的是細水流長的愛情,就比如楊絳與錢鍾書、沈復與芸孃的愛情,他們相處的細節才讓人感到真實。

然而,在這個年代,這種穩固的感情離我們也有些遠,因為出軌的現象越來越多了。雖然很多人對出軌之人加以指責,但是仍然阻擋不了這類“多情人”的腳步。

其實,對於出軌,早在上世紀40年代,馬斯洛就給我們分析了真實的原因:當第一層次生理需求、第二層次安全需求滿足了,人就會奔赴在第三層次——愛的需求上。

這就是說,兩個原本感情很好的人,沒有處理好婚後的瑣碎之事,感情轉淡的時候,另一方出軌的機率也很大。當然,這是出軌中最好的情況,更糟的情況還有很多。

如果在婚姻中,你深愛的人背叛了你,你將如何積極面對這個問題呢?

今天,我以女性的角度,結合心理學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男性可以用相對的視角來理解。

01

當男人出軌時,要用“海恩法則”判定他們出軌的原因

很多女人一聽到男人出軌,就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對方,認為對方完全是因為性而出軌。這是因為,在我們的主觀臆測中,男人出軌都是因為小三比老婆年輕、漂亮。

但這不是事實,並非所有男人出軌都是這一種原因,有的男人出軌有另外的原因或者是幾個原因綜合在一起才使他們背叛了自己的女人。

我們可以參照一下心理學上的“海恩”法則,它是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多次輕微事故、未遂先兆及事故隱患,這個法則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一果多因”。它本來是用在企業管理方面的,但在感情方面也同樣適應。

男人出軌是因為性以外,還有以下幾種原因或以下幾種原因的綜合:

第一種:有的男人出軌是因為自己的老婆太強勢,在家裡沒有發言權,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這時候,他們就會去找別的女人來慰藉。

第二種:女人忽視了男人,把心思都花在了照顧孩子和工作上,男人感到冷落而出軌。

第三種:女人在婚後忽視了自身成長,身形上不保養或者不學習、不上進,男人碰到更優秀的女人而出軌。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的羅子君,她雖然每天打扮得很時髦,但她沒有工作,能力沒有得到提升,結果,她老公陳俊生出軌了一個比她大,而且沒她漂亮的女人——凌玲。

凌玲是一個心機女,她在工作中照顧陳俊生,恰當地展現了女性的溫柔,這讓繁忙、工作壓力巨大的陳俊生感受到了溫暖,這是羅子君所欠缺的。

當然,這也是陳俊生當初讓羅子君不要出去工作所引發的,所以,論離婚原因,他們兩人都有責任。

綜合以上這幾種情況,如果你各方面都做得很好,男人還是出軌,那麼,你就可以提出離婚了。

02

如果男人各方面都不錯,你想挽回他,要用“超限效應”來應對

如果男人在各方面都還不錯,你也還愛著他,他覺得愧疚,想與你和好,那麼,我們要用“超限效應”來應對。

當他與小三斷絕聯繫後,你不要在他面前一味地抱怨,

也不要在每次吵架時,用他出軌的事來讓他難堪。因為這樣,有可能會讓他自暴自棄,再次出軌。

這跟很多小孩在多次被父母責罵後自暴自棄是一樣的,他們覺得父母已經把自己定為“不中用的人”了,所以就不再努力了。

這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它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會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馬克·吐溫去聽牧師演講,一開始覺得牧師講得很好,打算捐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克吐溫的心裡也發生了變化。牧師講了10分鐘的時候,他打算少捐一點;牧師講了20分鐘的時候,他打算只捐點小零錢;等到牧師終於講完的時候,馬克·吐溫不僅沒捐一分錢,還從盤子中拿走了2元錢。

面對出軌的男人,我們要對他進行“思想教育”,要讓他有愧疚感,但一定不要經常對他責難,讓他生出厭煩的情緒。

03

如果男人人品不佳,出軌成性,女人要懂得用“框架效應”來安慰自己

有很多女人會與自己不匹配或人品不佳的男人結婚,這是因為她們年輕的時候心理不夠成熟,或者被男人的甜言蜜語所矇蔽,草率地結了婚。

這樣的男人婚後會經常出軌,這時候千萬不要有“自己不夠好,他才對我不好,他才離開我”的想法,我們可以用“框架效應”來安慰自己。

“框架效應”是說面對同一個問題或事件,兩個不同觀念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或定論。

有個書生趕考,他前一夜做了一個高牆上種白菜的夢,算命之人讓他別去考了,因為他把他的夢解讀成了“白費勁”,而店老闆則覺得他的夢是“高中”的先兆,鼓勵他去考試。最終,這個書生選擇進京趕考,結果,他中了探花。

如果你是一個上進、顧家、三觀正的好女人,而不幸在年輕時看走了眼,找了一個沒有上進心,又經常出軌的男人結婚。

那麼,你的顧家,你的上進在他的眼裡是沒有多少價值感的,他只會以“漂亮”、“年輕”、“刺激”來作為自己找女人的目標。

碰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貶低自己的價值,越早離開他越好。

04

當你婚姻失敗,用“比倫定律”來讓自己走出陰霾,實現自我成長

男人出軌後,無論你怎樣努力,他都不回頭。你的婚姻遭遇解體,失敗,你被外界嘲笑,我建議你用“比倫定律”來為自己打氣。

比倫定律是美國考皮爾公司前總裁F·比倫提出的,他的原話是: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過失敗的記載,你就未曾勇於嘗試各種應該把握的機會。

這也就是說你要把婚姻的失敗當成一種機會,要有勇氣給自己新的生活,不要沉溺在挫敗的情緒中。

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是鉅富家的小姐,大氣、持家,是一個好女人,但徐志摩只喜歡和他一樣會寫文章的女子(這也是由上面的“框架效應”引起的,徐志摩太看重浪漫,不把傳統的“好”放在眼裡)。徐志摩愛上林徽因後,狠心把懷有身孕的張幼儀拋棄了。

但張幼儀並沒有被失敗的婚姻所打倒,她後來當了中國銀行副總裁,也做到了服裝公司的總經理。如果沒有當年的婚變,她可能還只是一個普通母親,一個不被丈夫愛的女人。

雖然,我們並不需要把“女強人”當成目標,但是,通過這段挫折,你會更瞭解人性,知道什麼樣的人更適合自己,它會讓你離幸福越來越近。

小結

婚姻很難經營,因為這個度很難把握,婚姻生活必須平淡,但又不能淡而無味。所以,很多人的婚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婚姻中的風雨都會給女人帶來痛苦,但我希望女人們要想辦法讓自己走出來。

最後,我將家庭治療師薩提亞的治癒系小詩《當我內心足夠強大》送給你,願你內心強大,活出自我!

讓內心強大

我只需要

看到自己

接納我還不能做的

欣賞我已經做到

並且相信

走過這個歷程

終究可以活出自己,綻放自己!

我是扶遙:讀懂了心理學就讀懂了婚姻與愛情,讀懂了文學就讀懂了人性!歡迎關注,瞭解更多

引源:張文成著、古吳軒出版社《墨菲定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