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文人一生的坎坷


在中國曆代封建王朝之中,每一個大統一的時代,都會有無數文人才子湧現,除了民間熟知的先秦、漢唐以及宋元以外,明朝這個稍顯獨特的王朝也出現了不少超群越輩之才,對於我們來講,唐伯虎恐怕就是較為大眾熟知的一位。

唐伯虎,文人一生的坎坷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又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詩人、才子。唐伯虎的畫作最為出名,文學書法造詣也很高,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或“明四家”。

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也就是廣為人知的“江南四大才子” 。唐寅的繪畫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佈局疏朗。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豔麗清雅,體態優美,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大家趙孟頫。

因為受到戲曲以及影視作品的影響﹝例如唐伯虎點秋香﹞,唐伯虎留給大眾的印象一直是一個才華橫溢、風流倜儻的名人才子,可是,其實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與人們熟知的唐伯虎並不一樣,甚至是大相徑庭,呈現給大眾所知的唐伯虎,也不過是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才子所杜撰的故事。

唐伯虎,文人一生的坎坷

歷史上的唐伯虎確實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藝術造詣也很高,不過卻並不風流倜儻,也不飄灑脫俗,而是一生中都充滿了艱辛與坎坷。其實年少的唐伯虎因為家庭的緣故生活還是很滋潤的,不過,所有的一切都在他進京趕考的那一年發生了轉折。

唐伯虎的父親只是個商人,也並無真才實學。可是,因為封建觀念的緣故,從商的父親一心想要讓唐伯虎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而唐伯虎自身也是天賦異稟,聰明好學,年少的唐伯虎很快便在家鄉小有名氣。

於是在他16歲的時候,便前去參加了秀才考試,一舉中第。不過25歲的時候,家中卻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孩子都在一兩年之內相繼去世。巨大的打擊讓唐伯虎一蹶不振。所幸唐伯虎並未灰心,在他29歲的時候,參加的舉人考試中,考中第一名。

正當唐伯虎以為自己的人生即將迎來光明時,卻不知在他30歲的時候進京趕考的時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也成為了他一生的轉折點。在這之前,他是全國有名的才子,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金榜題名是絕對的事情,而在此之後,直至去世,他都一直處於低谷,再也沒能走出來。

因為在這次至關重要的考試中,他不幸捲入了“會試洩題案”而被抓入大牢,到底唐伯虎作弊沒有,所有人都無從得知,但是唐伯虎在考前用金幣向考官程敏政乞文卻是事實,因此朝廷以行為不端,不避嫌疑被罷充為吏。從名滿天下的一代才子,到因為科場作弊淪落為階下之囚,唐伯虎的人生彷彿被一片陰霾所籠罩,至此就再也未曾散去。

後來輾轉回到家鄉,唐伯虎也是遭受的全是冷眼和嘲笑,就連結髮妻子也最終離開了他。這時候唐伯虎才明白了,原來曾經圍繞著自己的一切,竟然是這麼的不堪一擊,於是他變成了像柳永一般的文人,開始出現在了全國的章臺柳巷,開始肆無忌憚的飲酒作樂。

由於他的文采出眾,才華橫溢,很多風塵女子甚是迷戀他。所謂的風流才子的稱呼,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出現的。但是人們不知道,在這個稱呼的背後,是唐伯虎說不盡的酸楚。

不過這並不是唐伯虎最低谷的時期,後來在他四十五歲之際,偶然遇到了寧王朱宸濠,受寧王的聘邀,做了寧王的座上賓,這時唐伯虎才開始了人生最黑暗的時刻。

唐伯虎,文人一生的坎坷

本以為自己做不了朝廷命官,但是為藩王出謀劃策也未免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快唐伯虎發現自己並不能夠勝任這份新工作,因為眼前笑意滿滿的寧王暗地裡卻一直在密謀造反,雖然自己人生失意,經常出入煙柳之地,朝廷也罷免了自己的官職,但是,唐伯虎卻從未心對朝廷生怨恨,即便是當時的朝廷早已是烏煙瘴氣,宦官劉瑾在把持朝政殘害忠良。

他想離開,迫切的想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甚至一直不願回到故鄉的唐伯虎,突然開始想念家鄉,不過此時的他已經處在寧王所為他製造的漩渦之中,即便是他有心想要離開,寧王也不會輕易放過他的。

若是不走,就是死路一條,走,卻又走不了。沒辦法,只能借用古人慣用的伎倆,裝瘋,為此唐伯虎可謂是煞費苦心,古人裝瘋賣傻也大都是在庭院之中,可是唐伯虎倒好,裸奔,整天不穿衣服在城內裸奔,遇到路人對他指指點點恥笑他的時候,他就毫無羞愧之色的高呼"我是寧王請來的貴客,我是寧王請來的貴客"。剛開始寧王對此並未放在心上,時間一久,明知唐伯虎是故意如此去做的寧王也很是無奈,只好讓派人把唐伯虎送走了。

於是,僅僅過了四年之後,聚眾十萬的寧王在江南起兵反明,不過很快便被朝廷的一位官員所擊潰,這位官員並不是別人,正是歷史課本上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王陽明。時任汀贛巡撫僉都御史王守仁以迅雷不見耳之勢率部平息了叛亂,寧王被處死,隨之作亂的叛軍也幾乎全部被處死,唐伯虎這時才暗暗慶幸,自己僥倖躲過了一劫。

離開了寧王之後,唐伯虎便再也無心功名,整日遊山玩水與友會詩,創作了不少著名的詩歌畫作,他的許多代表性的作品正是這個時期創作而成,直到嘉靖二年,一生坎坷的唐伯虎終於走完了自己坎坷的一生,於十二月二日病逝。

《桃花庵歌》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閒。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關注雜言微談,獲取更多歷史趣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