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一女生,每月要求父母給我4500元生活費,過分嗎?

老哥聊生活


一個學生,一千五 兩千還差不多,我一個人帶兩個孩子一個月都沒有這麼多,父母賺錢也不容易


青蘋果yx


我弟弟今年十七歲,大一學生,第一學期家裡給他掏了學費亂七八糟的費用一萬來塊錢。今年寒假在北京沒有回來,本來這次疫情這麼緊張想著給他打錢讓他在那好好待著別亂逛。誰知道他說這次疫情學校裡面人都回家了。他們幾個沒回家的被抓壯丁現在負責整個學校的管控。一天補貼三百多。初十陸續有人返校他也解放了。學校延遲開學他現在給他們北京當地高中生當家教一個小時180塊錢。一天走三家教學。每天六個小時。學費掙夠了不說還給給老媽買了足浴盆給老爸買了按摩椅。比我這個早早的步入社會的上班族強太多了。


老恰


我有一次去山西旅行,在火車上遇到一個山西呂梁的煤老闆,在呂梁有礦,在太原有好多套房出租。閒談中瞭解他女兒在武漢念大學,因為擔心所以時常過來看看,他問我平常大學生的生活費給多少合適,怕給少了孩子吃苦,給多了孩子有不專心學業。我說正常1500元一個月基本生活是沒問題的,他說他給的2000元,但是還有些擔心給少了怕不夠,因為他孩子不會找他多拿錢。大學生活是人生轉型到成年人關鍵的一步,決定你一輩子的人生走向,專心學業,鍛鍊獨立生活,獨立生存的能力,同時也是你不在依附家庭,而是該為家庭做出該有的貢獻時候。如果還把自己當父母的寶貝,畢業後你覺得夢謀到一個好職位?不磨鍊你指望父母能給你鋪平前方的道路?你瞭解過父母收入多少嗎?去了解父母工作的環境嗎?成年人還有成年人的思維。



昭之翼


過分得不是一點點,我兒子本科15年畢業,本科期間每月生活差不多1000,我們是高校家庭,從沒有限制他消費,但他從不亂花,除了買書。後來保送研究生。研究生期間國家每月補助800,然後幫老師做些項目,不花家裡人錢。所以你太過分,那些花父母以談戀愛為名的,更過分,戀愛期間可以給對方花點錢,但得是小錢,畢竟你們不掙錢。真正的愛對方是不會介意的,如果不愛,你花再多錢最後也會離你而去。


裙裾飛揚


剛上學時,學費生活費都是父母拿的,除開學費,生活費一個月400,我很滿足,我一個月花300。後來陸續兼職,我一個月生活費花1000多,前提自己掙的。第一部手機自己買的。不要攀比父母給你多少,看你自己能吃多少苦,能自己掙多少錢?


禁語不言是非


不過分,你應該榨乾你父母的心血,敲碎他們的骨頭,誰讓他們生了你這麼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渣呢!弄死你的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動起來畜牲,奔跑吧人渣!


人世萬象


簡直太過分了啊。一個月4500元生活費確實有點緊張,這個年代像你這麼樸素踏實的大學生簡直鳳毛麟角了,伙食餐費,交際費用,自我提高的拓展費用,健身費用,交通費用,簡單的衣著打扮哪一樣不用錢,你父母也太不懂事兒了,稍微能替你著想一點兒,哪怕他們在菜場撿菜葉子吃,至於穿衣,老年人不用太講究了,左鄰右舍哪家現在還要不來幾件過氣半新的衣服,交通費是完全不用的,上下班跑步走路回家,既鍛鍊了身體,又符合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四五十歲的年紀總想著上下班就乘坐地鐵,公交這種惡習可不好,他們在家完全可以節約一些。你是在外地大學,無論如何也應該叫你的日子過得豐富一點兒,一般的家庭都是主動給孩子包裡塞錢,哪裡還用你張嘴伸手要錢,每月我覺得應該主動打錢兩萬左右給你,叫你物質上不用太緊張,這樣可以完全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談戀愛時也不至於囊中羞澀,一起出門玩兒,鮑魚海參等這些日常夜宵該吃也得吃啊,都是長身體的時候,營養要跟得上。綜上所述,覺得你太懂事兒了,而你的父母太不理解你,為什麼不能勒緊褲腰帶,把能節約下來的每一分錢都用在你身上呢。真的表示不能理解!!!


阿斌240653132


生而為人,你咋不為你父母想下?一個4500你一頓要吃多少?4500折算下來一天150的生活費,你父母是挖礦的嗎?還是你有多金貴?我們那個時候唸書,150的生活費都達到了極限,從現在的消費水平來看,一個以學業為重的學生,一個生活也就最多1700-1800左右,你這4500一般家庭是負擔不起的!如果你爸爸是馬雲,那當我沒說。最後奉勸一句學生當以學業為重,不是花錢為重!


翟宇


不過分!

什麼樣的家庭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這件事的本質是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這件事主要分兩種情況

家庭經濟能夠承擔

現在中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4500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4500對有的家庭來說,可能是一個月工資,對有的家庭也許只是一頓飯錢。

那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4500對於她和家庭來說就是正常消費。既然她提出這個要求,說明她從小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接受這樣。

普通人可能覺得錢夠吃穿用生活費就可以了,她們也許還追求生活的質量和情趣,去各地旅遊,買各種化妝品衣物。在她的價值觀裡,這就是她的生活方式,這就是很正常的事情,而這也是家庭培養的結果。

很多人也許覺得這種教育方式不好,但錢是她父母自己賺的,他們有支配錢的自由,也有教育的自由。如果父母覺得“女孩要富養”,對於讀大一的女兒,他們有能力也願意承擔這筆開銷,這無可厚非

即使因此造成了“溺愛”“驕縱”等不良後果,這是他們當初自己的選擇,後果也由他們自己承擔!

最怕你一無所有,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家庭經濟難以承擔

對於這種情況,首先思考,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想法?

她是不清楚家裡的條件嗎?還是虛榮心作怪提出這種要求?

如果是不清楚家裡條件,可以先向她說明情況,再告訴她,這筆費用對於家庭難以承擔,希望她能理解並調低生活費用。

如果是虛榮心作怪,也反思一下,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然後找出原因,一起解決問題。

無論如何,能從這事中吸取教訓,幫孩子改正錯誤,取得進步,提出這種事也是不過分的!

錯誤並不可怕,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我是@小樓夜聽語,如果您覺得我的答案有用,歡迎關注我,如果你有問題想要解答也可以私信我,謝謝大家!


小樓夜聽語


我是一名普通二本高校教師,從教將近20年,個人感覺現在的有些孩子越來越不懂事,越來越自我,越來越不懂禮數,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心累,只希望能早早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