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齊下,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近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全力以赴堅決打贏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牢牢抓住救治、阻隔兩大關鍵環節,實行篩查甄別、小區(村)封閉式管理、公共區域管控三個“全覆蓋”,著力推動形成數據信息和收治工作“兩個閉環”。

在我國流行病學理論中,凡是防控流行性傳染病,都離不開控制傳染源頭、阻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個環節。因此,我們必須圍繞減存量、控增量、防變量,打好疫情防控組合拳,加強對“四類人員”的分類收治和隔離留觀管理,針對三大環節同時發力、同向發力、三管齊下,“360度無死角”地環環相扣,堅決把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遏制住。

控制傳染源頭,必須“先關水龍頭再拖地”。水龍頭不關,拖地板再起勁也是徒勞。我們要嚴格遵照習近平總書記“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重要指示,堅持“四個集中”原則,一手抓切斷傳染源,一手抓醫療救治,寧讓“床等人”,不讓“人等床”。緊密結合各地實際,通過對現有醫院的升級改造、內部挖潛,將“四類人員”進行精準研判、分級分類,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充分發揮本地中、西醫治療特色。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原則,精準制定診療方案,選優配強醫護團隊,全力救治患者,千方百計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通過應檢盡檢、應治盡治儘快封堵源頭。

阻斷傳播途徑,必須“織密天網再上場”。疫情防控唯有“密而不漏”,來不得半點“網開一面”,絕不能因基數大、難度高就拈輕怕重、降低標準。決戰當頭,各實行封閉管理的小區和單位對人員及車輛進出必須查身份、查去向、查體溫、查車牌,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測、信息必錄、不漏一人一車,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紮緊“進出網”和“流動網”。堅持網格化管理,建立日報告制度,通過入戶走訪、電話詢問、微鄰里、微信群等方式,逐戶逐人每天監測居民體溫及身體狀況,再通過下沉幹部和社區(村)幹部的延伸摸排,降低潛在感染風險,織密“排查網”和“監測網”。

保護易感人群,必須“穿好雨衣再出門”。口罩作為防疫物資,如同雨雪天要穿“雨衣”一般為千家萬戶所關注。人民群眾對口罩的需求如同考題,檢驗著廣大幹部特別是基層幹部的擔當、能力和作風,從協調生產保供應、監管市場穩價格,到科學分發、規範處置,基層幹部在各項環節、不同崗位思考著、奔波著、籌謀著。我們要通過社會募集、上級撥付、企業採購等多種方式,善於發動市場化、社會化力量,多方籌集防護物資,堅持逐日、逐周統籌調度,優先保障醫務工作者、人民警察和街道社區工作者等“2+1”群體的物資保障,確保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配足必備的“硬核”防護。

我們既要在戰略上藐視疫情,迴歸三大環節查漏補缺,做到不慌亂、不沮喪、不折騰;同時更要在戰術上重視疫情,不斷強鏈補鏈延鏈,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久久為功,讓整個鏈條“環環相扣”“層層合圍”,築起嚴防疫情蔓延擴散的“銅牆鐵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