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抗病毒的免疫力是怎麼形成的?

學者110


這個要從免疫系統的基本知識說起,這裡來一個全面介紹:


免疫力簡介

免疫力是人體保護自己免受傳染病侵害的能力。身體的防禦機制很複雜,包括:

  • 先天(非特異性、非自適應)機制和

  • 後天(特異性、自適應)系統。

我們出生時具有先天性或非特異性免疫力,包括:

  • 物理屏障(例如完整的皮膚和粘膜)

  • 化學屏障(例如皮膚的胃酸,消化酶和抑菌脂肪酸)

  • 吞噬細胞和補體系統。


獲得性免疫通常只針對單個入侵病原體或一組密切相關的病原體。我們對病毒的免疫力就是一種獲得性免疫力。


有兩種獲得免疫力的基本機制:

  • 主動免疫

  • 被動免疫

上圖:不同的免疫類型。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


主動免疫

主動免疫是由個人自身的免疫系統產生的保護作用,通常是持久的。這種免疫通常涉及細胞反應,血清抗體或對感染生物體上一種或多種抗原起作用的組合。主動免疫可以通過自然疾病或接種疫苗獲得。疫苗通常提供與自然感染相似的免疫力,但沒有疾病或併發症的風險。主動免疫可分為:

  • 抗體介導的免疫;

  • 細胞介導的免疫。

上圖:不同的免疫細胞的分化。


抗體介導的免疫

抗體介導的反應是由B淋巴細胞(或B細胞)及其直接後代(漿細胞)產生的。當B細胞遇到可識別的抗原時,B細胞被刺激增殖併產生大量可以分泌針對該抗原的抗體的漿細胞。B細胞向漿細胞的複製和分化受到與抗原的接觸以及與T細胞(一種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和補體的相互作用的調節。這些抗體以多種方式提供抵抗感染的免疫力。包括中和毒素、阻止病原體粘附和進入細胞等等,中和並防止病毒複製或介導補體殺傷等等。

上圖:抗體蛋白的一般外形和結構。抗體的功能單元是一種Y型的蛋白質結構(不同類型的蛋抗體具有這種結構的數量不同),其頂部兩個分支頂端的結合域上的蛋白是可變的,用於識別不同的病原體。

上圖:不同類型的抗體。有些抗體類型是哺乳動物特有的。


細胞介導的免疫

細胞介導的免疫受到T淋巴細胞(或T細胞)登淋巴細胞的控制。T細胞介導三個主要功能:輔助、抑制和細胞毒性。

  • T輔助細胞刺激其他細胞的免疫反應(即T細胞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

  • 抑制性T細胞有抑制免疫的作用,並控制免疫反應的水平和質量。

  • 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並破壞感染的細胞,並激活吞噬細胞以吞噬病原體。

特異性免疫的這兩個組成部分彼此密切相關,在產生針對大多數抗原的抗體時,T細胞與B細胞相互作用。對所有感染都誘導出特異性抗體和細胞介導的反應,但是這兩部分的比例和質量在不同的感染中有所不同。


被動免疫

被動免疫是一種保護,可讓免疫力從一個個體轉移到另一個個體,最常見的是跨胎盤轉移,而血液或血液製品(包括免疫球蛋白)的抗體轉移則較少。抗體從母體到胎盤的跨胎盤轉移提供的保護作用對某些感染(例如破傷風和麻疹)的抵抗力要比對其他感染(例如脊髓灰質炎和百日咳)更為有效。這種保護是暫時的,通常只有幾周或幾個月。


初生嬰兒的抗病毒能力主要就是從母親的乳汁中獲得。通常,這些抗體會在大約6個月後消失,但在生命的最初幾個月中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母乳餵養增加了這種保護。這也是懷孕期間為母親接種疫苗後能讓嬰兒獲得一些預防流感和百日咳等嚴重疾病的能力的原因,這些疫苗的保護作用通過胎盤和乳汁傳遞給了嬰兒。



當病毒襲擊我們的時候體內會發生什麼?

當病毒侵入人體時,白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和淋巴細胞的衍生細胞在內)會穿過身體的各種組織尋找引起疾病的病毒並試圖消滅它們。除此之外免疫系統的其它部分也會加入作戰。補體是一種蛋白質,可幫助殺死病毒和其他受感染的細胞。而淋巴結、胸腺、脾臟和骨髓也都在對抗病毒的過程中發揮著作用,它們是免疫系統的主要構成部分。

當抗原(例如一種病毒)初次進入體內時,前述免疫系統就會首先識別並觸發一系列的反應產生抗體,這個過程很複雜,在這裡不詳述。但初次接觸病毒反應肯定會遲鈍一些,因此如果免疫系統反應太慢,那麼病毒就不會很快被消滅,如果錯失時機,就會讓病毒在體內猖獗,導致疾病的表現,例如發熱、難受各種症狀等等。但通常身體的免疫系統最終是能夠產生足夠的抗體來對抗病毒的,只是不同的人的免疫系統的反應速度快慢有別,強度有別。

抗體是一種特殊的蛋白質,會附著在病毒表面的某種特徵蛋白質(抗原)上將這個病毒打上標籤。免疫系統中的其他細胞隨後就會根據這個標籤來消滅抗原。而這種抗體的信息會保留在我們的體內,因此,如果您再次接觸到同類的病毒,就會更快地作出反應。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a1874620f84d98df1ac3b04ed3a58458\

小宇堂


人體免疫力由人體免疫系統產生,人體免疫系統得到細菌病毒入侵信息就會做出應急反應,製造白血球或者稱白細胞噬殺細菌和病毒 這時候病毒集中的地方會形成炎症。如果人體在一週至20天左右戰勝病毒,人的免疫系統就會對這次病毒產生記憶,一旦這種病毒再次入侵,免疫系統馬上可以產生針對這種病毒的抗體。但人體免疫系統是一把雙刃劍,在細菌病毒感染嚴重時,免疫系統就會做出過激反應,這種過激反應會造成自身製造噬菌殺毒體的無差別攻擊反噬進而攻擊自身的正常細胞,造成有炎症的地方正常細胞組織壞死,患者由此轉為重症甚至死亡。所以控制免疫系統的過激反應比較棘手,我不是專業人士,理解解釋錯誤望糾正。[祈禱][祈禱][祈禱]


楊培方1


人體由精、氣、神組成,三者與生俱來,不可或缺, 西漢《淮南鴻烈》記載了:“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形是生命的基礎,是生命的房舍,為純粹的物質肉身。氣為能量,其通過經絡實現生命的運行。神指靈魂,包括了三魂七魄和意識,是生命的主宰,是生而為人的標誌。用現代的語言講,神是信息,氣是能量,肉體是物質。人體是一個蘊涵信息的能量體,也是生命體。正心正念才是正能量:葛洪提出:“思想守一”思想,作為生命,追求的最高境界


yzx傳播正能量


人體的免疫力是人本身的生存本能。人體有完備的新陳代謝組織架構,也就是五臟六腑、大腦、四肢百骸形成一個完整的生物體或者說生命體。中醫的理論就是這麼一個整體學說,各部分組織相互協調、相互影響、相互依存,通過完備的協調功能完成營養吸收排洩、水分循環、防禦外邪、生命活力建立等完整的總體新陳代謝。這免疫力就是防禦外邪(包括風寒暑溼、微生物等)的侵襲的防護系統。中醫稱為邪氣,和正氣對立統一。都是由吃的營養水分和吸進的氧氣共同完成的生命代謝所完成建立健全和支持。是生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超然智者


人體抗病毒的免疫力是怎麼形成了?我自己的體會是,在一生中不論遇到多方面的困難,都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去克服和戰勝它。在生活中要有誠信的心態去為人交友,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一日三餐不能少,而且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同時,什麼都吃但什麼也不能多吃。堅持每天鍛鍊身體一個小時,主要是散步或小步跑。同時每天喝水不少於六杯水。堅持一年四季冷水洗臉,和熱水洗腳的習慣了。為此,我雖年勢己高,但一年四季不起夜。很少感冒不吃藥多喝水就自然好的。至今未住過一次醫院。這是我免疫力好的表現嗎?


華西里2


身體的免疫器官中最重要的就是骨骼裡存在的骨髓。在那裡,能夠生成對形成抗體有重要作用的淋巴細胞以及紅細胞的原始細胞(造血幹細胞)。

骨髓可以稱之為淋巴細胞的製造工廠,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骨髓在所有的骨骼中都存在。因為骨髓存在於所有骨骼中,有時人們竟意外地看不到這點,骨骼不單純是身體的支架,它還具有生產淋巴細胞和紅細胞的重要功能。

另外,骨髓還有造血的功能。所謂造血作用,也就是形成我們身體中流動的血液成分,就是說我們身體中流動的血液來源於骨髓。

例如,人或鼠中所有的骨中都充滿稱為造血幹細胞的紅細胞和生成淋巴細胞的細胞。這些細胞通過淋巴管等流入機體各處,在所到各處參與免疫活動。

這些產生的根源在骨髓,骨髓是被骨骼嚴密地保護著。如果沒有骨髓免疫就不可能發生,這樣說一點也不過分。

縱切骨骼時周圍有骨膜,內部有海綿體和髓腔。在髓腔和海綿體中間形成造血幹細胞,它們好像是滲漏出來的,就這樣存在於其間,這些細胞就是淋巴細胞和紅細胞的前體。在骨髓裡,形成的淋巴細胞一部分轉移到胸腺變成T細胞,還有一些不通過胸腺流入機體各處的淋巴細胞,稱為B細胞。

另外,骨髓是進行造血的地方,現以胎生期(嬰兒在母腹內發育期間)為例來說明造血作用是如何進行的。

在胎生期造血的地方是隨著成長逐漸變化的。其大致順序為最初在囊胚腔,以後在肝臟和脾臟,在即將出生之前,大體上是在骨髓中形成的。也就是胎生期與造血作用有關的器官經各種各樣的變化,最終在骨髓裡形成淋巴細胞和紅細胞。

骨髓的英語是bonemarrow。B細胞的名稱是因為當初來自骨髓的細胞,所以,用骨髓的英語頭一個字而命名的。


影世界看天下


免疫力是身體的抗病能力。免疫力主要有三大功能,分別免疫防禦功能、免疫自穩功能和免疫監視功能。

免疫防禦功能就好像是人體抵禦外界病毒入侵的天然屏障。防止外界有毒有害物質入侵。

免疫自穩功能就像是體內的清掃功能,能把體內的各種代謝垃圾和壞死細胞清除到體外,保持身體健康。

免疫監視功能是發現體內變異和病毒細胞的入侵,急時有效的予以反擊,打敗病毒的攻勢,恢復身體的正常運行。

人體的免疫力是人與生俱來的,人要保護好自己的免疫力。均衡的免疫力是抵禦病毒入侵的關鍵。需要合理的睡眠、飲食還要有好的心情和情緒。祝福州大家!


甜美小羊


強健省體,合理膳食,生活起居有規律。



Y葉老師


人體抗病毒的免疫力形成因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1、遺傳因素。若父母、祖父母智力正常,身體健康長壽,則後代自然會承接父母健康基因,身體素質優良,自身免疫力自然會強。

2、物質生活。家庭生活富足,進食多樣,營養豐富。

3、勞動鍛鍊。有規律的參加勞動和體育鍛煉。

4、精神生活。心情輕鬆,愉悅,生活工作壓力能夠承受,人際關係融洽。


司南001


人的免疫力是可以學習的,還可以自己積累經驗,當有少量的病毒進入體內,人體抵抗力(白細胞)就會集中消滅病毒並獲得經驗值,如此不斷反覆多次,當白細胞的經驗提高了,抵抗力就高了。如同玩遊戲一樣,升級打怪。等白細胞抵抗數量到達一定程度,數變到質變的時候,你就不怕病毒的侵害了。

所謂科學家在實驗室也是如此找到疫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