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中國實地工作的世衛專家組為什麼來自這些機構?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2月19日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代表團通報會上表示,一個由世衛組織牽頭的國際專家組目前正在中國實地工作,與中國同行共同尋找答案,包括疾病的嚴重程度、病毒的傳染性以及中國所採取的措施的作用。

專家組包括來自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韓國首爾國立大學醫學院、聖彼得堡巴斯德研究所、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9管機構的流行病學、病毒學、臨床管理、疫情控制和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家。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這些機構均在相關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如1908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獲得者、被稱為“細胞免疫學說之父”的俄國人梅奇尼科夫,正是巴斯德研究所發現了白細胞吞噬現象並進而創立了細胞免疫學;1997年,首爾國立大學醫學院研製出世界上第一種乙型肝炎疫苗。

正在中国实地工作的世卫专家组为什么来自这些机构?

圖據視覺中國

新加坡國立大學 ——陳馮富珍母校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該校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創立於2011年,則致力於為新加坡和市民們建立一個健康的社群。公共衛生學院以跨領域跨學系為方針,對於群體研究、生命過程流行病學、傳染病研究、醫療技術和系統評估、促進健康、工作安全和健康等公眾健康相關的領域,對學生縝密訓練,針對應用型研究壯大實力,並且積極開拓區域與國際研究合作項目,以期將以研發成果來建立更健康的社群。

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為該學院知名校友。

聖彼得堡巴斯德研究所 ——細胞免疫學誕生地

The Saint Petersburg Pasteur Institute

聖彼得堡巴斯德研究所,全稱俄羅斯聯邦聖彼得堡巴斯德流行病學和微生物生物學研究所,是俄羅斯在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病毒學和免疫學領域的領先機構,其科學權威在俄羅斯和全球都是眾所周知的。該研究所一直是法國巴斯德國際研究所的分支機構,1908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獲得者、被稱為“細胞免疫學說之父”的俄國人梅奇尼科夫,正是在巴斯德研究所發現了白細胞吞噬現象並進而創立了細胞免疫學。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 ——致力於病毒研究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Japan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旨在從預防醫學的角度對各種傳染病進行廣泛而新穎的研究項目,通過抑制傳染病來改善人類健康和福利,闡明和支持政府的衛生和醫療管理的科學背景。還向海外受訓人員提供各種關於艾滋病、脊髓灰質炎和麻風病的團體和個人技術培訓。還為國內研究機構和公共衛生領域的工作人員規劃和實施了培訓計劃。

2019年7月1日,日本政府正式批准日本國立感染研究所申請進口埃博拉等5種尚未在日本國內出現的病毒用於診斷試劑研究。2020年1月31日,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宣佈成功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患樣本中分離病毒。這是日本國內首次成功分離,期待今後有助於推進抗病毒藥和疫苗的開發。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醫學院 ——世界上第一種乙肝疫苗誕生地

The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Republic of Korea

首爾國立大學醫學院(SNUCM)及其培訓醫院在醫學研究方面享有卓越的全球聲譽。約1000名主要研究人員致力於在醫學科學的所有領域提供最高標準的醫療和研究,併為改善全球衛生保健做出公共貢獻。

1997年,首爾國立大學醫學院研製出世界上第一種乙型肝炎疫苗。

尼日利亞疾病控制中心 ——成功控制埃博拉疫情

The Nigeria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尼日利亞疾病控制中心是該國的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其任務是領導對傳染病暴發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準備、檢測和反應。2011年,尼日利亞衛生部的流行病學司、禽流感項目及其實驗室,正式邁出了建立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第一步; 尼日利亞現場流行病學和實驗室培訓方案(NFELTP)被移至該機構。

2014年7月,尼日利亞疾控中心向媒體通報該國出現首例埃博拉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全國處於警戒狀態。在世衛組織等機構協助下,尼日利亞衛生部門100%的追蹤到了有可能同首例感染患者接觸過的人。在第二個出現感染的地方,接觸感染者跟蹤率也達到99.8%。2014年10月,世衛組織宣佈尼日利亞過去42天沒有出現新發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表明該國已經成功控制住了埃博拉疫情傳播,達到埃博拉“非疫區”標準。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美國第一個聯邦衛生組織

The U.S. Center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是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所屬的一個機構,CDC是美國創立的第一個聯邦衛生組織,其宗旨是在面臨特定疾病時協調全國的衛生控制計劃;這些疾病包括人之間相互傳染、動物和昆蟲傳染給人以及環境傳染給人的各種疾病。目前美國CDC的目標已確立為預防、控制疾病、傷害和殘疾,促進人群健康和生命質量。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與106位諾獎得主相關聯

The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是美國最高水平的醫學與行為學研究機構,初創於1887年。在NIH工作過或接受過NIH資助的有許多是世界最著名的科學家和醫生,他們中有106位曾榮獲過諾貝爾獎,涉及的研究領域也異常廣泛,從破譯生命遺傳密碼到尋找肝炎病因都是NIH的研究對象。其中有5位獲獎人的獲獎工作是在NIH的實驗室完成的。 NIH近幾十年取得的研究成果極大地改善了人類的生命健康狀況。

俄羅斯國家肺結核和傳染病醫學研究中心 ——俄第一家結核病研究機構

The Russian 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of Phthisiopulmon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俄羅斯國家結核病和傳染病研究醫療研究中心”是俄羅斯第一家結核病研究機構,於1918年成立。如今是一家隸屬於俄羅斯衛生部的聯邦科研預算機構。該中心是俄羅斯在結核病學和艾滋病毒研究領域的領先機構,研究中心成員身份大多為俄羅斯衛生部相關工作組成員,世界衛生組織結核病專家、結核病問題高級別會議成員,歐洲呼吸病協會成員,國際防癆和肺部疾病聯合會成員,歐洲胸外科醫師協會成員等。

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 ——緝拿各種傳染病病原獵手

The Robert Koch Institute, Germany

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成立於1891年,曾叫“普魯士皇家傳染病研究所”。1912年,該所名稱冠以德國醫學家羅伯特·科赫的名字,並逐漸發展壯大至今,擔負著德國公眾傳染病預防與監控的重任。它除對生物醫學進行科研和對民眾傳染病進行監控外,還承擔著為政府提供決策參考並對諸如轉基因食品等進行風險評估的任務。

1882年,羅伯特·科赫發現結核桿菌是結核病的致病元兇,不僅為人類攻克結核病明確了方向,也為病原微生物學奠定了基礎。100多年過去了,以這位偉大的醫學家命名的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已成為享譽世界的緝拿各種傳染病病原的獵手。

紅星新聞記者 蔣伊晉 徐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