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施耐庵塑造最成功的好漢,讓宋徽宗的女人都對他暗生情愫。

“不讀水滸,不知天下之奇。別一部書,看一遍即休,獨有《水滸傳》,只是百看不厭。”——金聖嘆。

《水滸傳》抨擊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朝廷的腐敗,官場的貪婪,使得無數的英雄人物在施耐庵的筆下大義凜然,用高超的武藝和高尚的品格一次次征服了讀者的心。

燕青,施耐庵塑造最成功的好漢,讓宋徽宗的女人都對他暗生情愫。

全書以大故事套小故事,情節精彩紛呈,“倒拔垂楊柳,智取生辰綱,大鬧清風寨,景陽岡打虎……”無不令人心曠神怡,給我們展示了宋代的政治文化,社會景觀,市井風情。

那麼說起市井風情,我們無疑首先想到的是燕青與李師師。可以說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為這本書起到了點睛之筆的作用,燕青最開始只是想利用宋徽宗對李師師的迷戀來完成宋江所派的指令。然而兩人見面之後卻互相吸引,成就了一段佳話。

燕青,施耐庵塑造最成功的好漢,讓宋徽宗的女人都對他暗生情愫。

燕青,又名燕小乙,綽號浪子,北京大名府人氏,自幼父母雙亡,被“玉麒麟”盧俊義收養長大,享受著盧俊義義子的身份,但燕青卻以“主僕”相稱。燕青卻從不自抬身價、恃寵而驕。

第六十一回,《沁園春》讚詞:

“唇若塗朱,睛如點漆,面似堆瓊。

有出人英武,凌雲志氣,資稟聰明。

儀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誇能。

伊州古調,唱出繞樑聲。

果然是藝苑專精,風月叢中第一名。

聽鼓板喧雲,笙聲嘹亮,暢敘幽情。

棍棒參差,揎拳飛腳,四百軍州到處驚。

燕青本生得細皮嫩肉、相貌不凡,再加上盧俊義的精心培養,燕青是善用弩箭,精通相撲,武藝高強,而且多才多藝,吹彈唱舞、各路鄉談、諸行百藝,無有不能,無有不精。

其實我們從書中宋江安排燕青去見李師師就不難看出,就可以看出燕青有以下優點。

燕青,施耐庵塑造最成功的好漢,讓宋徽宗的女人都對他暗生情愫。


燕青多才多藝,文武雙全,諸行百藝,無有不精;年輕英俊卻為人低調,溫文儒雅。

《水滸傳》第一百十回,關於“燕青秋林渡射雁”一事,原文這樣寫:“浪子燕青初學弓箭,向空中射雁,箭箭不空。卻才須臾之間,射下十數之鴻雁,因此諸將驚訝不已!”

自創一套“燕青拳”卻遊刃有餘地打遍各路英雄對手!李逵頑劣粗暴,除了宋江幾乎不服任何人的管,但也怕小乙,原因就在於此。一次李逵尋釁滋事,“被燕青抱住腰胯,只一跤,攧個底朝天”,只得隨順。因此宋江令燕青相守李逵。“若不隨他,燕青小廝撲,手到一跤。”

燕青,施耐庵塑造最成功的好漢,讓宋徽宗的女人都對他暗生情愫。

與一代名妓李師師琴簫和奏,玉佩齊鳴,黃鶯對囀。師師不住聲喝彩:“哥哥原來恁地吹得好簫!”唱起歌來,聲清韻美,字正腔真,宋徽宗聽了,青眼有加,“命叫再唱”

徽宗、師師何等人物,燕青以一不速之客,僅憑几分才藝,讓二人喝彩,水平之高,自不待言。

單田芳在《水滸傳》評書裡說到燕青的音樂才能時,用了這樣一句話形容,“帶個孔兒的就能吹,帶根弦兒的就能拉。”

品行無暇,不會為了風花雪月而誤事。


燕青,施耐庵塑造最成功的好漢,讓宋徽宗的女人都對他暗生情愫。

可以說燕青對盧俊義的忠心可以說打動了許多讀者的心。在大名府時,他是盧俊義的僕人,燕小乙只會盡職盡責的做好主子交代好的事情只會忠心耿耿一生毫無二心可言,只有忠誠於盧一人即可。

盧俊義因落入梁山好漢想要招自己上山的圈套而被自己的嬌妻賈氏和管家李固陷害,被下獄。李固把燕青趕出門,並放出話:誰敢施捨給燕青一針一線,必定傾萬貫家財追究到底。

燕青流落到城外乞討,好不容易討來一碗飯,卻心心念著盧俊義在牢中受苦捱餓,而求人把這碗討來的飯拿給盧俊義。

燕青,施耐庵塑造最成功的好漢,讓宋徽宗的女人都對他暗生情愫。

盧俊義被流放的途中,李固花五百兩黃金指使人了結他的性命,以除後患。眼看著要赴鬼門關,身負重枷的盧俊義心如死灰,本做好了性命至此的準備,千鈞一髮之際,燕青,出現了!

這個被收養長大的浪子,如同兒子救父親那樣,豁出命來救了自己,並揹著有腳傷而行動不便的自己一路逃命。他始終銘記盧俊義的救命之恩、收養之德、父子之情、主僕之分、人倫之義,捨生忘死地保護盧俊義。

燕青,施耐庵塑造最成功的好漢,讓宋徽宗的女人都對他暗生情愫。

在梁山大聚義時,燕青排第三十六位,上應“天巧星”,擔任步軍頭領。梁山好漢雖大多重情重義,但是不難看出其中也是莽漢居多,全能者少,而燕小乙就不失為其中屈指可數的“全才”之一。一眾好漢哥哥都嘖嘖稱讚,“小夥兒擱哪兒,哪兒行!”

燕青,施耐庵塑造最成功的好漢,讓宋徽宗的女人都對他暗生情愫。

宋江一心想投誠而被朝廷招安,知道名妓李師師與皇帝徽宗的特殊關係,宋江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派燕青去會面李師師,好以此為橋樑,得以面見天子,然後轉達招安之意。

李師師,一個“歌舞神仙女,風流花月魁”的絕色風塵女子。燕青前兩次見李師師,是化名為“張閒”去的。第三次,則是挑明身份,以“浪子燕青”的真面目與李師師面談。

面對這麼個讓宋徽宗都神魂顛倒、旁人千金難求一面的大美人兒李師師,燕青卻心神不亂、無意風月。

他謹記自己的職責,這是帶著頭領宋江的任務來的,不是來喝茶聊天、歌曲美人、談情說愛的。

燕青,施耐庵塑造最成功的好漢,讓宋徽宗的女人都對他暗生情愫。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中說道,數杯之後,李師師笑道:“聞知哥哥好身紋繡,願求一觀如何?”燕青笑道:“小人賤體,雖有些花繡,怎敢在娘子跟前揎衣裸體?”李師師說道:“錦體社家子弟,那裡去問揎衣裸體!”

三回五次,定要討看。你說李師師有沒有那個意思?肯定有哇。

燕青只的脫膊下來,李師師看了,十分大喜。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燕青慌忙穿了衣裳。李師師再與燕青把盞,又把言語來調他。燕青恐怕他動手動腳,難以迴避,心生一計,

便動問道:“娘子今年貴庚多少?”李師師答道:“師師今年二十有七。”燕青說道:“小人今年二十有五,卻小兩年。娘子既然錯愛,願拜為姊姊!”燕青便起身,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八拜。卻說《水滸》中這樣赤裸裸的文字還有一些,但像燕青這樣直接拒絕了還拜為姊弟關係的,好像沒有。拒絕了,還留有餘地,燕青做人太講究了。

燕青,施耐庵塑造最成功的好漢,讓宋徽宗的女人都對他暗生情愫。

他反被動為主動,機智地把李師師的郎情妾意轉化為姐弟之情,且沒有一絲尷尬。

“姐姐二十有七,小弟二十有五,承蒙錯愛,願拜姐姐!”

這不容阻攔的八拜,拜得李師師再無邪念!

也是通過李師師這個姐姐,燕青順利見到天子,並不負重託地講述了梁山的境況。

燕青看得穿,“時人苦把功名戀,只怕功名不到頭。”

文中梁山好漢徵遼,徵方臘。讀到這裡時總有些感覺本來的梁山好漢好像失去了原有的英雄色彩,平定方臘後,班師回朝。燕青深知激流勇退的道理,曾以漢高祖劉邦殺戮功臣之事來勸諫盧俊義隱姓埋名以終天年。遭盧俊義拒絕。他只得拜別盧俊義,並留書給宋江,當夜便離軍而去,從此下落不明。

他的結局給了我們無盡的猜想,有人說他與李師師一起歸隱田園,二人皆看破富貴權臣,也許世外桃源的生活更讓人覺得留念。其實無論最終的結局如何,無疑都給本書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燕青,施耐庵塑造最成功的好漢,讓宋徽宗的女人都對他暗生情愫。

也如他去見李師師時的化名,“張閒”,他選擇了信馬由韁與閒庭信步。他去了哪裡?過著怎樣的生活?與何人相伴?一切都是謎,但可以預想,他會比任何人都恣意瀟灑!

原文中寫道,只見浪子燕青,私自來勸主人盧俊義道:

“小乙自幼隨侍主人,蒙恩感德,一言難盡。

《水滸傳》所描述的英雄好漢,性格特點鮮明,比如說“魯智深的豪爽,武松的剛毅與強悍,宋江的仗義與謹小慎微……”作者把人物的傳奇性刻畫的深入人心,燕青無疑是《水滸傳》中另一股清流,他機智勇敢,見多識廣,了身達命。直到最後的激流隱退,作者給了他一個好的結局,也讓我在惋惜之餘又多了一份欣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