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小巷總理”張果清:開放式樓院“硬核”管控有妙招

半島網2月21日消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許許多多的黨員幹部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在“戰疫”的大軍中,有這樣一群特殊的“逆行者”,他們的“戰場”在大街小巷裡,天天與社區居民打交道,他們沒有專門的防護設備,更沒有N95口罩,也不是媒體關注的焦點,但從疫情爆發至今,他們無時無刻不“戰鬥”在防疫第一線。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叫:“社區工作者”,張果清,就是她們其中的一員。

市南“小巷总理”张果清:开放式楼院“硬核”管控有妙招

張果清入戶摸排走訪

“硬核”封閉管控有妙招

張果清,現任市南區金門路街道天山社區居委會主任。先後獲得市南區優秀社區工作者、優秀社區志願者、優秀人大代表、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等榮譽。作為社區的當家人,她兢兢業業幹工作、無怨無悔作奉獻,將昔日破舊的樓院打造成遠近聞名的樣板化小區;她,提出“真心誠意辦實事,社區百姓得實惠”的為民服務理念,實實在在為居民解決困難、提供方便。為了讓每一個樓院、每一個單元都能成為阻擊疫情的安全堡壘。她所負責的金門路街道天山社區對轄區83個開放式樓院實行“硬核”封閉管控。社區共有樓座177個,開放式樓院83個,開放式樓院進出口較多,增大了外往人員管控的難度。自2月6日起,社區便科學規劃,依託區機關下派的陣地專班資源,制定了“硬核”封閉方案,有效解決了開放式樓院的疫情防控難題。

她時刻以一名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懷揣著服務社區和居民的一片赤誠之心,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廣大黨員群眾的一致好評,張果清已連續在社區工作18年,從一名軍嫂到退休軍人家屬,見證了社區的發展,坑坑窪窪的泥巴路、時不時供電不足、敞篷式的樓院雜草叢生、3000餘戶的2個居委會發展到8000戶的大社區,如今,高樓大廈、筆直的道路、11條小區道路櫻花樹形成了靚麗的風景線、紅瓦綠樹座座樓院依浮山而居,人文和諧,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凝結著她18年的社區情。

市南“小巷总理”张果清:开放式楼院“硬核”管控有妙招

張貼宣傳信息

敢於擔當,衝鋒在前,情繫社區暖民心

對普通人來說,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但是對於社區工作者來說,他們卻一直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下戶走訪、安撫居民、宣傳防疫、例行檢查、電話詢問、排查患者、統計數據……這些就是他們工作的日常。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社區各個角落,都留下了張果清和同事們最美“逆行”的戰鬥身影。

1992年她隨軍來到青島,因為愛人是軍人,工作的特殊性,對於一年一次的探親假特別的期待,今年臘月三十夫妻自駕回到1000公里以外的山西太原,本計劃陪著80多歲的老媽媽好好過個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她在家就坐不住了,身在異地,心在社區,開始電話指揮排查工作,接到疫情工作任務後,大年初三她連夜乘坐航班晚上12點便趕到青島的家,把愛人留在了山西老家,初四便加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作為社區主任,她時刻惦記的是社區居民的安危,回到居委會,邊扛起了社區疫情阻擊戰的總指揮。

心繫居民,默默奉獻,發揮當家人作用

根據市、區、街道指揮部會議精神,結合社區實際情況,她立即制定方案,落實抗擊疫情的有效措施,打響了抗擊疫情阻擊戰的戰役,初四上午她立即召開了樓組長、支部書記動員會,號召大家立即行動起來,進行第一輪摸排工作,緊接著召開物業小區會議,重點強調摸排工作及封閉式物業小區的值守工作,從宣傳發動、督導檢查、樓院封閉、摸排所有外來人員、企業復工等都做了精細安排,所有工作井然有序。在樓院封閉工作中,她未雨綢繆,善於總結。在社區區派幹部專班的支持下克服一切困難,實行了“軟”“硬”相結合的方式,將83個開放式樓院全部“硬核”封閉管理,54個檢查點全部上線。值夜班工作中,社區黨委書記擔心她白天忙碌一天身體受不了,夜間值班便不讓她參加,她卻說:“我總覺得在社區心裡踏實,回家也是想著工作上的事,天山是個大社區,8000戶,近3萬人,外來人口較多,疫情險峻,百姓的安危時刻牽掛著我,憂心地說,只要老百姓安全了,再苦再累也值得……”

情滿社區,一心為民,構建和諧大家園

目前,社區共在83個開放式樓院設置檢查點54處,50多位支部書記、樓長、網格員、社區志願者化身“網格管家”,輪流上崗看樓護院,確保登記排查不漏一人,不落一戶,保證了百姓的健康和安全。

張果清說:“社區是我家,居民是家人,我是居委會主任,深感責任重大”。社區建設、百姓生活、和諧穩定始終牢記心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為人民服務是我們每一個社區工作者應該做的……她用奉獻和付出為天山小區的居民構建起一所和諧宜居的家園、譜寫出一曲幸福的樂章。她說,“通過努力能為居民們做些事,我感覺特別的自豪;幫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又感到特別的踏實;成為社區的當家人,我的人生價值都得到了昇華。”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口碑,一面面錦旗就是廣大百姓對張果清最好的褒獎。

通訊員 馬建東 半島網記者 孫貼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