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中華民族5000年基礎的三大上古奇書

中華文明五千年,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曆史之最悠久,歷史延綿不斷唯一現存的文明古國!那麼中國為什麼能比其他古國生命力旺盛呢?

第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中國西方、北方荒涼人稀,雖然遊牧名族長期存在,但特殊的地理環境,不能養活太多的人口。東邊為大海,是天然的屏障。南邊為蠻荒之地,所以中國周邊的地理環境給中華民族充足的休養生息的時間,充足的發展空間。

第二,人口基數足夠大,繁殖足夠快。

第三,有足夠的能保證人口生存的食物、礦產、和空間。

第四,先進的醫療手段和防疫水平。

以上四點應該是古人能生存的最基礎的要素,中華民族的祖先們為他們的後代子孫留下了足以保證生存的三大上古奇書!


奠基中華民族5000年基礎的三大上古奇書


1. 《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主講地理!講山川河流的走向和礦產的儲藏地和用途等等。為 先人大規模開墾土地和製造工具提供了物質基礎。

包括大河大川,地理知識和各地礦產等,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相關內容在內的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


奠基中華民族5000年基礎的三大上古奇書


2.《黃帝內經》主講治病,是中醫學理論奠基之作,是醫學理論著作。對先人生存最大威脅意識食物,第二就是疾病,所以黃帝內經就教人們如何治病,就是由於內經的存在,才有效的避免了中國古代人口大滅絕,給華夏民族的滅頂之災!比如:古時西歐地區的鼠疫和黑死病等疫病大流行。

《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

《素問》重點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療原則以及針灸等內容。

《靈樞》是《素問》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內容與之大體相同。除了論述臟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 [33]

《黃帝內經》成書年代,並不是由一個作者完成於一個短時間內,是多個作者跨越了一個較長的時間段集結而成:

一、先秦文體多韻語,而《黃帝內經》中一些篇章亦有不少韻語,這些章節可能是先秦時期的作品。

二、與1973年長沙馬王堆的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1972年甘肅武威漢墓出土的壓藥簡牘、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出土的“六王斌盤”和“太乙九宮佔盤”相比較,可知《靈柩》中有些篇章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有些成書於西漢更早。 [6]

三、《黃帝內經》中引用的一些文獻,如《上下經》、《睽度》等是戰國甚至更早的著作。

四、《素問·寶命全形論》中用的“黔首”一詞,是戰國及秦代對國民的稱呼,而《素問·靈蘭秘典論》中的“相傅之官”和“州都之官”則是曹魏時期出現的官名。

五、《靈樞》中個別篇章晚出,如《陰陽系日月篇》有“寅者,正月之生陽也”句,故可斷定成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0 )頒佈太初曆之後。 [6]

六、《素問》中一些篇章用干支紀年,而採用干支紀年是東漢之事。《素問》第七卷亡佚已久,唐王冰據其先師張公秘本補入《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和《至真要大論》,實際上是另一部醫書《陰陽大論》。以其用甲子紀年,便可斷定必在東漢漢章帝元和二年(085 )頒佈四分曆之後;以其曾被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時所引用,因此一定在張仲景之先。 [6]

七、《素問》中第七十二篇《刺法論》和第七十三篇《本病論》,在王冰次注《素問》時已是有目無文,宋劉溫舒著《素問入式運氣論奧》時卻將該二篇作為《素問遺篇》陳列於後。可以認為這兩篇系唐宋間的偽作。 [6]

綜合論之,《黃帝內經》成書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其筆之於書,應在戰國,其個別篇章成於兩漢。至於王冰之所補與劉溫舒之所附不應視為《黃帝內經》文,但依慣例認為屬於內經亦無不可。


奠基中華民族5000年基礎的三大上古奇書


3. 《易經》講文化講思想,一個民族沒有思想和精神,只能是一群烏合之眾,雖然他們可以暫時的強大,但終究不會長久,如古埃及、古巴比倫等。這種思想要種族內人人認同,人人願為此努力,易經就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1]

3. 《易經》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易經》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

這三本上古奇書奠定了中華民族的物質、理論思想基礎,是中華民族文明的寶庫,其中的理論思想,就是現在還在深深影響這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