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在行動,我們正當年!"——南昌大學二附院援鄂青年突擊隊奮戰一線


"有困難,我們上",青年們立下錚錚誓言

"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我們!青年突擊隊,加油!"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抗擊新冠肺炎援鄂國家醫療隊青年突擊隊35名隊員面對著隊旗立下了錚錚誓言。

據悉, 2月13日,即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援鄂國家醫療隊137人奔赴武漢當天,在醫院黨委的指導下,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決定,成立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抗擊新冠肺炎援鄂國家醫療隊青年突擊隊。2月21日,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抗擊新冠肺炎援鄂國家醫療隊隊長、南昌大學二附院副院長徐建軍正式宣讀批覆並授旗,希望青年突擊隊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築起防疫的城牆!

年輕有為,青年突擊隊員爭先恐後衝向前線

"平均年齡31歲,年紀最小的僅23歲。"在這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越來越多的青年醫護人員們投身到戰"疫"中。南昌大學二附院援鄂青年突擊隊隊員到達武漢以後,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培訓,迅速加入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凌晨2點到了300箱物質,誰來搬運?"群裡一經呼喚,青年突擊隊立刻挺身而出。每天進入病房前,大家全副武裝,防護服、護目鏡、口罩、手套、工作帽等防護用具一個都不能少。幾個小時下來,渾身早已溼透,呼吸都很困難,臉上也佈滿了口罩的壓痕。 一天忙碌的工作後,青年突擊隊經常做後勤保障工作,半夜加班完成任務,毫無怨言。

南昌大學二附院援鄂青年突擊隊隊長王愷先後多次出入隔離病房,消除隊員恐懼,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另一名隊長龔園其,細心做好醫療工作,帶領隊員給患者送去食物和生活物資。

(王愷在重症病房)

"明天就會有兩名患者出院,這是一週來我們最滿意的收穫。"青年突擊隊隊長龔園其和隊員梅舒翀經常一起利用非排班時間走訪患者,關注病情,及時改善治療措施。龔園其負責全隊的醫療管理,精心佈局,科學防治,規範佈局全隊的抗疫流程,身先士卒,終於迎來碩果。

(龔園其和梅舒翀在查房)

有困難先找"劍哥"。疫情面前,患者和隊員都處於高壓狀態,朱劍自發地關注疫區病人和隊員們的心理健康, 對患者做到"五心"服務(愛心、細心、耐心、真心、責任心),並做好病人心理疏導工作,得到病人一致好評;對隊員,每天詢問組員的衣食住行情況以及瞭解組員身體健康狀況和心理動態,大家都親切稱他為"劍哥"。

("劍哥"——朱劍)

"我是黨員,我又年輕,我先上"。青年突擊隊員胡謙並不是第一批要入駐病房的醫療小組成員,但是作為整建制接管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重症病區,開科將有大量重症患者湧入,一個醫療小組怕是難以承受最初的工作量。胡謙第一時間主動報名,他主動衝向髒活、累活、危險的活,想著多給隊友們分擔一些任務。

(楊悅雯在工作中)

"我是來救人的,不是來被照顧的,"23歲的楊悅雯是隊伍中年紀最小的隊員。看似嬌弱,大家都不免要多照顧她,但她毅然拒絕關照,剪去了長髮,換上防護服,多次自發加班加點穿梭在病房中;95後隊員徐清輝,早上五點起床上班到下午三點,飯都沒來得及吃一口;還在給病房裡的患者送水果、牛奶餅乾,讓患者及時改善伙食。

這只是青年突擊隊員們抗疫的部分剪影,這樣感人的例子還不勝枚舉,他們身體力行,兢兢業業,堅守在戰"疫"前線。

"崇德佑民,大醫精誠",青年突擊隊傳承百年院訓

"我們希望,青年一代把醫院崇德佑民、大醫精誠的百年院訓傳承發揚,青年是我們未來的希望和支柱。"徐建軍表示。儀式最後,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抗擊新冠肺炎援鄂國家醫療隊副隊長、青年突擊隊隊長王愷代表全體35名青年突擊隊隊員鄭重表態:一、堅決服從指揮,隨時聽從組織召喚,努力工作,積極救治患者;二、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做好崗位大練兵工作,做好自身防護工作。三、青年突擊隊的隊員們一定會在疫情防控一線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做出應有的貢獻!

青年隊員在防控疫情戰鬥的前線接受考驗、經受鍛鍊,當好"戰鬥員"、"宣傳員"、"保障員",帶頭高質量地落實組織交付的各項任務。青年突擊隊隨時保持著"能拉出去、打得贏"的狀態,發揮著青年人的熱血豪情。

青年突擊隊隊員們與醫療隊其他成員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集結、開拔、培訓、開科以及接診病人的一系列重要任務,目前為止已經累計接診病人66人,在院64人,出院2人,病危病重患者佔三分之一,也成功的使兩位病危患者轉危為安。

"抗疫在行動,我們正當年!",青年突擊隊衝在戰"疫"最前線,展現青年擔當,是醫療界明日的曙光!

附: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抗擊新冠肺炎援鄂國家醫療隊青年突擊隊名單

隊長:王愷 龔園其

副隊長:何顯炬 胡謙 方亮

隊員:鄒鎮洪 鮑立傑 張志忠 王萌 高儀 梅舒翀 王丹丹 孫珂 陳勇 劉琴 朱劍 邱詩發 柳建 葉江浙 查夏琴 萬琳 陳婷越 張麗 李晨 周雙豔 周瑩 羅雪嬌 朱浩源 胡亦偉 陳茜 孫海康 梁虹 伍焱 徐清輝 楊悅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