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昨天是20200220,又是一個適合表達愛的日子。


最近幾日發現,我們愛的這座城市開始堵車了,以前讓我們氣急敗壞的景象,如今看來竟然有些可愛。當然,疫情尚未完全解除之下,還有很多人居家辦公,但我們都清楚,那只是早高峰換了身鎧甲。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今日成都上班路


畢竟9點鐘,視頻會議準時開始、客戶的電話如約而至、精心編輯好的文案在朋友圈開始了第一波刷屏。


該收拾收拾再出發了,疫情不是藉口。


今天,在這個特別有愛的日子裡,我們跟很多已經出發在路上的好朋友Say Hi,他們和我們同生活在這座城市,有餐飲連鎖企業的老總、腳步不停歇的騎手、大年初二就開始上班的街道工作人員、知名律所的律師、陽春白雪又腳踏實地的女性創業者……從他們這段時間的經歷中,我們看到一個個充滿希望的未來輪廓。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2月17日這天對白翔來說是一個轉折,這天的訂單在上午11點時突然多了起來,一個單子是送往華西,一個是送往市中心一幢寫字樓,另一個是送到城東的一個公寓樓。這個變化讓白翔有點小激動,雖然這也才是去年他每天同時刻正常單量的一半不到,白翔激動的還有一點是,今天應該不用在城裡跑很多空趟子了。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疫情當下,外賣騎手依然在城市裡奔波的身影


白翔是在美團註冊的一名“樂跑騎手”,他所在的玉林站類似他一樣的騎手大概有100多名,“樂跑騎手”相較於有更多人參與的“眾包騎手”不同之處是平臺會優先派單,但每天必須要跑滿8個小時。疫情發生前,白翔一天平均跑單量為40單,而且他喜歡在晚上工作,“晚上點餐的人會多一些,跑一次效率會高,有時候一個商家那裡可以同時接好幾單。”然而疫情發生後,晚上的單量幾乎沒有,商家幾乎關門,消費者想訂餐都沒法。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白翔在配送外賣


轉戰白天,白翔在城裡跑空趟子的時候明顯增多。不過最明顯的變化是,生鮮類商品和超市的日常用品送單量大大增強。“以前生鮮類商品只佔美團定單很小一部分,疫情期間大家只能在家裡宅起,所以這塊品類就大大增加。”


白翔是大年初三從老家返回成都,當天就開工接件送單,那時很多美團騎手都沒有返回,隨著疫情的發展,很多想返回的騎手因為管控更是無法回來。他記得最清楚的是初三那天,很多人在美團上搶口罩,他還送過兩單,都是幾百個的量,有一單還是太古裡某商家定的。到了初四就搶不到了。接下來,生鮮類開始增多,還有人買大量的方便麵,有一個消費者一口氣在美團上買了800多元的各種口味方便麵。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疫情期間,外賣騎手為武漢加油


也有讓白翔覺得心裡憋屈的事情。開通無接觸配送後,很多小區都在物業設立了放餐點,配送人員直接將物品放置在物業後即離開。然而有一次一位顧客定餐後,堅持讓白翔送到他所住的21層家門口處,白翔解釋半天,這位顧客仍然堅持,最後放話說要投訴他,並要讓他沒有工作可幹。白翔搞不明白,為什麼總有人要無視規定還理直氣壯,當然為了大家的安全,更為了遵守物業的規定,白翔取消並退回了這個定單。

隨著疫情的減輕,白翔的很多夥伴已經陸續回到成都,之前關門閉戶的商家也開始恢復營業,平臺的單量正在慢慢恢復和增加中,白翔也在昨天從工作站領取了7個新口罩。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餐飲行業被視為在此次疫情中最受影響的行業之一。大年三十這一天,改變原有的春節營業計劃,甘樂給全體員工放假,讓大家回家好好過年。


翻看甘樂的朋友圈,從1月23日起,幾乎全是疫情之下,餐飲行業如何應對的相關內容,一個很明顯的分界線是2月13日,他的朋友圈裡少了些宏觀局勢的觀察,取而代之的是自家“甘食記”面對此次疫情實實在在的舉措,更新頻率也從一日一更變成最多一日四更。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2月16日,甘樂發朋友圈表示準備飛回成都籌備門店恢復經營工作,並繼續發佈甘食記疫情期間的應對舉措


2月13日這一天,甘食記宣佈:掃碼在線充值,充100得200,金額永久有效,堂食、自營外賣均可享用。


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甘食記百年肥腸粉追溯到1912年創立以來給粉絲的最大一次福利,當然也無疑是甘食記團隊,在此次疫情之下,增強現金流,吸納會員粉絲放的一記大招。緊隨其後的,還有甘食記解饞零食鋪的線上銷售以及自運營外賣平臺的搭建等一系列舉措,而甘食記的所有員工,也變身成“微商”,開啟了刷屏銷售模式。


2月16日,甘樂結束了和家人的度假,隻身一人從三亞飛回成都,準備逐步恢復甘食記門店經營工作。而其實從1月29日(正月初五)開始,他就已經和公司12名管理團隊成員成立緊急領導小組,商討下一步的應對舉措了。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1月中旬,甘食記管理層年度會議召開後合影


“現在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力保一線員工1月份工資,管理團隊1月份工資會實發50%,緩發50%,二月份我們也會給大家發基本的生活費,除此以外,員工只要配合公司完成線上銷售,也都有相應的提成獎勵。”


到今天為止,甘食記的所有街面門店開店的準備工作皆已就緒,只等相關部門檢驗。相信很快,成都人就可以嗦到最愛的那口肥腸粉了。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早上7:00起床吃過早飯,丈夫會在8:30之前把她送到街道辦,而什麼時候來接她,就不一定了。


大年三十開始放假,正月初二上班,當我們在享受超長寒假的時候,作為成都的一名街道基層工作者,熊小琦(化名)的春節假期只休了兩天,今天是她年後工作的第26天,中間經歷的三個週末,也都只休了半天,即便是這半天,手機也要保持暢通,隨時待命。


“大年初五以前真的是太忙了!因為要求每家每戶進行排查,我們街道幾十個工作人員,面對的卻是幾十萬的居民,每個人必須要對自己負責的社區居民行動軌跡和健康狀況要了如指掌,工作量可想而知。”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成都某社區工作人員在測量居民體溫


最開始入戶排查的時候,熊小琦會遇到社區很多居民的不理解。他們雖然是去排查病毒感染者的,但很多居民害怕他們整日在外接觸的人很多,剛開始防護物資也很短缺而染上病毒,所以,好不容易叫開門,大家也會站得老遠回答問題,或者就直接不讓進門:你在門口問話就好了。


“轉折大概是從初六初七開始的。那個時候管控更加嚴格,大家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且隨著媒體對我們基層工作者工作內容報道增多,大家開始關注和理解我們的工作,所以,再打電話或者上門排查的時候,大家態度會好很多,也會說‘感謝你們的辛苦付出’之類的話。”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成都某社區工作人員為車輛消毒


這麼長時間以來,熊小琦幾乎沒有正點吃過午餐。防控卡口不能斷人,防疫工作一刻不能停,所以大家只能輪班去吃飯。過年那幾天大家都在家吃香喝辣,因為食材供應不是很夠,他們基層工作者只能簡單吃點快餐對付一口,填飽肚子就行。


談到這段時間以來最大的感受,這個89年的小姑娘說道:“2003年非典的時候,很多80後、90後還是個孩子。但這次疫情來了,我們理所應當成為中流砥柱,上有老下有小,他們都需要我們的照看。過年少休息幾天真的無所謂,要先把工作做好。”


疫情結束最想做什麼?

“我只想好好睡一覺。”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像往常一樣,劉晉蜀從他碩大的可以裝進20個足球的訓練包裡取出足球、標誌桶,挨個放在草坪上,簡單熱身後,他要開始為小隊員們錄製每日打卡小視頻,希望隊員們能每天按照他的動作開始打卡訓練。


這場疫情無疑把劉晉蜀和他的“驍將足球俱樂部”的寒假計劃全部打亂,按照原計劃,春節後俱樂部的30多名小隊員要開展寒假集訓,跟著劉教已經訓練了大半年的孩子們,大都在10歲左右,對足球熱愛,進步也特別快。然而疫情讓他們的訓練暫停了。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劉教練為孩子錄製的訓練視頻截圖


“這周復工後,我就想都讓孩子們在家裡也能跟著我練起來,技術不能丟,最重要的是必須要增強體質!”


本週一開始,劉晉蜀都會開車到家附近的一塊空地上錄視頻,先自己熱身,然後再為孩子們錄視頻,“兩點折返跑、原地踩球,這些都是以前教過大家的,都是基礎動作,要反覆練不能丟!60秒一組,一共三組……”


劉晉蜀說,他會一直錄到孩子們開學為止。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一般來說,早春新茶會在每年三月中旬集中上市。儘管賈思瑤家的有機茶生長週期要比普通茶葉長,但也會在四月份上市。


而今年,賈思瑤不敢預估行情如何。年前她給團隊今年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計劃,包括參加展銷會、週年慶典等等,現在變成了兩個字:活著。


為了活著,這次疫情迫使著賈思瑤必須做出調整改變。除了峨眉山有機茶在寬窄巷子的體驗店暫停營業以外,工廠、茶園、甚至商場超市的店中店都正常營業,與此同時,賈思瑤也在積極豐富原本已有的線上銷售體系,動員全體員工來做線上推廣。為了緩解經銷商的壓力,她統一來製作宣發物料給到渠道,承擔物流工作,減輕了經銷商的倉儲壓力,全新的社群體系也在搭建中。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夕陽無限好”,賈思瑤2月12日朋友圈圖片及配文


居家辦公的這段時間,非學生族群的她終於能被迫過一個“寒假”了。每天早上自然醒來,處理下工作,看看書和電影、散散步、寫寫字、喝喝茶也挺好。


“我這兩天把平時一直想看的書都看了一遍,有《曾國藩》、《宋詞賞析》、《易經》,多了些思考。對我而言,目前還在享受這個過程。”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在家辦公的日子,金璟終於沒了以前的忙碌,在家辦公、逛超市、帶娃兒、做飯。


作為成都一個文創生活品牌,慢熹的文創產品與旅遊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暫時的停滯讓金璟有了更多對產品精打細磨的時間,當然,還有更多思考。


她每天都會和團隊小夥伴定時微信視頻一下,聊聊近況,以及工作上有沒有什麼新的想法,其餘更多的時間是陪伴家人。


“只有健康才是第一位的,而陪伴家人的這段時間也彌足珍貴。只有真情才是最珍貴的!”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電話聯繫到張律的時候,她正要開車去一個政府部門參加會議,那是她長期服務的客戶。在家的地下車庫裡,她接受了我的訪問。


正月初十,張律從老家飛回了成都,開啟了居家辦公模式。


“這次疫情對我來講,只是不能去律所辦公了,但工作量上沒什麼影響,還是和平時一樣忙。”


律所的大量客戶基本是老客戶,按年籤的顧問合同,所以,黑天鵝事件暫時不會對律所原有的業務造成太大的影響。只要有一家客戶復工了,我的工作就來了。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工作之餘,畫畫是張律的愛好之一,圖為張律臨摹作品


此次疫情出現沒多久,張律所在的律所就快速響應,根據客戶所在行業撰寫了疫情應對的相關法律指導意見,以幫助客戶規避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這是一項無償的增值服務,只為讓客戶更好的感受到律師的專業度和溫度。


在家辦公這段時間,張律依舊像正常工作日一樣作息,洗漱之後就鑽進書房開始一天的工作,如果沒有視頻會議要開,她更愛穿著那件唐老鴨家居服辦公。


“在家就想穿得隨意一些。居家辦公,節省了更多的在途時間,儘管這樣,但工作依舊要做到十一二點,好在自己可以通過運動、看書、做家務和週末偶爾的畫畫來調節。”


疫情之下,你們復工了嗎?復工的工作狀態如何?是否和他們一樣在等待春暖花開?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文字|十里

監製丨王紅

外賣小哥、餐飲老闆、創業者、律師,7個成都人的這些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