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見聞:千年印加古城,祕魯庫斯科,孕育了美洲三大文明之一


南美行記:秘魯古城庫斯科初印象。當我第一次踏上遙遠的秘魯的土地,我來到了古城庫斯科。它是位於秘魯南部的著名古城,也是古印加帝國的首都,在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庫斯科古城始建於11世紀,位於海拔3410米的東安第斯山脈豐饒的山谷中,在克丘亞語中,“庫斯科”,意為“世界的中心”。由於自然環境優美,土地富饒,秘魯人稱其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和“古印加文化的搖籃”。古城部分非常有特色,但3400左右的海拔較高,所以我不太敢太劇烈運動,於是就慢慢走走看看。

南美古老文化的迥異特色與神秘色彩,讓我對這裡充滿了好奇。據我所看到的場景,庫斯科並不閉塞,作為去往馬丘比丘的重要交通樞紐,庫斯克的街道上有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有意大利餐館,甚至有中餐館。但還好不會過於擁擠,我想因為秘魯畢竟是比較遙遠的旅行目的地,並且它的住宿、旅遊相關的硬件條件很一般,讓很多人心生退卻。


來聊一聊庫斯科的歷史文化,印加,與瑪雅,阿茲特克並稱美洲三大文明。印加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印加人生活在安第斯山區,即現在厄瓜多爾、玻利維亞、秘魯和智利北部一帶的印第安人。印加最高統治者權威極高,被視為太陽的化身,被尊稱“太陽之子”。

印加人在建築、法律、美術、手工藝以及宗教等各方面創造除了卓越的成就和文化,建造了發達的道路系統,被稱為“新世界的羅馬”;印加時代的巨石建築也成為了建築遺址奇蹟,印加人在高山上建造了梯田並建立起龐大的水利系統。

1533年,西班牙征服者佔領了印加首都庫斯科,宣告了帝國統治的結束。西班牙人佔領這塊土地時,雖保留了原有的建築,但同時又在這衰落的印第安城內建造了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和宮殿。庫斯科城遭受了三番五次的被毀又重建的命運,所幸的是雖然幾經風雨,但城中仍保留有大量有價值的遺蹟。


主要建築之一是大教堂,大教堂頂端的福音鐘樓懸掛著一口130噸重的大鐘,據說是南美大陸最大的鐘,鐘聲能傳到40千米之外。建於1550年的庫斯科大教堂是庫斯科地區的第一個大教堂,也是庫斯科最傑出的殖民時期建築,內部的壁畫展現了17世紀歐洲最高水平的繪畫風格。大教堂可以入內參觀,但內部不能拍照。

我也去參觀了庫斯科的太陽神殿。太陽神殿在克丘亞語中的原義為“黃金庭院”,據說這座印加遺址此前確實覆蓋著黃金。太陽神殿在印加時期主要用於宗教儀式,也被作天文觀象臺用。但當西班牙殖民者十六世紀時來到這座雄偉的神殿時,將其洗劫一空,今天人們只能看到僅剩的碩大的石牆。

因為庫斯科有較多的遊客到來,當地人賴以為生的方式除了農業、畜牧業,也會利用羊駝的毛製作成毛衣、圍巾或工藝品等售賣給遊客。並且會在羊皮上作畫,畫下太陽神的標誌或印加文明的代表符號,再把畫賣給到訪庫斯克的人們。


在日常的街邊,我看到路邊一個阿姨牽著一隻小小綿羊散步,綿羊頭上還帶著好看的彩色毛線,也看到一隻羊駝臥在一個高臺階上。在我的旅行經歷中,這樣的畫面也不多見。秘魯對我的吸引力也正在飛速增長。我的南美行記將繼續講述我在南美的所見所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