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岳飛抗金“十二道金牌”的疑惑

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七月,岳飛率領的抗金大軍取得了郾城大捷,前鋒已抵朱仙鎮。掃蕩金人、收復中原已勢如破竹,南宋抗金戰場面臨從未有過的大好時機。岳家軍正準備直搗黃龍府,完成精忠報國的夙願,宋高宗卻一連發出十二道金牌,不容爭辯地立召岳飛班師。岳飛萬分痛心,無奈之中唱嘆“十年之功,廢於一旦”,違心地班師,使抗金大業付諸東流。

南宋岳飛抗金“十二道金牌”的疑惑

小小的金牌,威力無比,因為它是直接代表皇帝旨意的信物。人們以為,帝王之用,非金即玉,金牌當為黃金製造,至少也應有黃金作飾物。清代俞正塑《癸巳存稿》中,就有“截金為牌”之語,現代的一些書籍也是如此介紹。

南宋岳飛抗金“十二道金牌”的疑惑

金牌到底是不是以金製作的呢?有學者引沈括《夢溪筆談》的記載,認為金牌是宋代郵釋與牌符制度的一種形式。宋代釋傳分步遞、馬遞、急腳遞三等,其中以急腳遞速度最快,日行四百里,一般用於軍事活動。

南宋岳飛抗金“十二道金牌”的疑惑

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增設了“金字牌急腳遞”,如同古代的“羽檄”(漢代以木簡為書,長一尺二寸,稱為檄,用於徵召。有急事時,即插上羽毛,以表示十萬火急)。金字牌是用木牌塗上紅漆,寫上金黃色的字,十分耀眼,傳遞時“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它的速度是日行五百多里,遇到緊急的機密軍務,由皇帝親自發出,三省樞密院也不得與聞。

南宋岳飛抗金“十二道金牌”的疑惑

此外,《宋史·岳飛傳》《大宋宣和遺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史籍中,記載的都是“金字牌”而不是“金牌”。由此看來,金牌只是朱漆、金字的木牌而已,並非人們想象中的具有帝王之尊的“黃金牌”。

南宋岳飛抗金“十二道金牌”的疑惑

有關十二道金牌的又一個疑問是:岳飛生前所收到的詔命御札,都收錄進岳珂所編的《金倫稡編》中,為何唯獨不見這十二道金牌的內容?其次,臨安到郾城大約有二千里,金字牌日行五百多里,也需要四天才能趕到。第一道命令發出,尚不見反應,何以接二連三,以至於十二道之多?歷史上是否真有過十二道金牌急召岳飛這回事?

南宋岳飛抗金“十二道金牌”的疑惑

讓岳飛飲恨悲嘆、壯志難酬的十二道金牌,難道真是小說家的杜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