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好書推薦———《平凡的世界》


經典好書推薦———《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所作的長篇小說,為“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書共三部,於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一部小說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在小說中全景式地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的社會生活。書中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以傳統的價值觀念及現實主義的創造手法為主,注重故事的連貫性,注重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時又不放過情節上的浪漫主義因素,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小說。路遙是抱著巴爾扎克式的“時代的書記官”的態度來寫作的,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對於以田福軍為代表的領導層的描寫上,客觀、準確、真實,由細節捕捉到了當時時代的脈搏和人們觀念轉變的艱難程度。正如路遙所說:“作家最大的才智應是能夠在日常細碎的生活中演繹出讓人心靈震顫的巨大內容。”因而,單是驚心動魄的情節還不夠,還要有對於生活的深刻體察和洞察,然後用現實主義的筆法將這種體會整合到情節中去。這樣,小說就兼具了恢弘的構架和飽滿韻細節。

經典好書推薦———《平凡的世界》

秉筆直書的現實主義筆法和路遙“為人民”的創作哲學相結合,形成了小說雄渾壯麗的美學格局。《平凡的世界》彷彿一部恢弘的史詩,凝聚著雄渾的社會交響、寬闊的人性胸懷、絢麗的人生色彩和豐厚堅實的苦難底蘊,老輩人厚重而沉實的人生苦難,年輕人浪漫瑰麗的人生想象和朝氣蓬勃的行動能力,以及從生活中得來的人生思考都構成了這種美學格局的一部分,成就了這樣一個猶如黃土高原般起伏變化、又如大河般壯闊雄渾的文本。

同時,路遙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的典型化。且不說孫少平等主要人物,就連次要人物也非常典型。比如農村“革命家”孫玉亭,就是特殊年代的特殊產物,還有支書田福堂,他的自命不凡和謹小慎微,是農村幹部的典型。還有區委書記苗凱、秘書張生民等等。這些人物都帶著他們身份的標籤,一舉一動都讓人一眼看出他們的職業特點和由職業特點所形成的行為方式特徵,從而探索各式人物的性格心理和文化心態,傳導時代的律動。

小說的語言樸實厚重,滲透著作家強烈的感情色彩。在流暢的故事敘述中,經常會出現有關生活意義和價值的點睛之筆出現,比如:“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只有選定目標並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人的生命力正是在這樣的煎熬中才強大起來的。想想看,當沙漠和荒原用它嚴酷的自然條件淘汰了大部分植物的時候,少女般秀麗的紅柳和勇士般強壯的牛蒡卻頑強地生長起來——因此滿懷激情的詩人們才不厭煩高歌低吟讚美它們”!這些至理名言,都是筆之所至,水到渠成,它們甚至被許多讀者銘記在心,成為他們的生活指南。同時,陝北信天游古樸憂鬱的情緒和單純明朗的表達方式,以及他們豐富的日常語言,都成為小說的語言素材,賦予了書面語具體可感的形象,也增添了濃郁的地方特色。

經典好書推薦———《平凡的世界》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下次和文科生交談的時再也不會露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