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劇”氾濫!只因觀眾沒得選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產電視劇“注水”現象越來越嚴重,

總集數在50集以上是普遍現象,七八十集都不是稀奇。

觀眾對於“注水劇”可謂是深惡痛絕,卻也只能被迫接受。

眼下這個問題終於有望得到解決,廣電總局出手整治“注水劇”了。

“注水劇”氾濫!只因觀眾沒得選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電視劇拍攝製作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如確需超過40集,製作機構需提交書面說明,詳細闡釋劇集超過40集的必要性並承諾無“注水”情況。

《通知》指出,日前,一些電視劇網絡劇在創作生產過程中,過度強調商業屬性、經濟效益,出現人為拉長集數、故事情節明顯“注水”,客觀上造成敘事節奏拖沓、拉低藝術水準、影響觀看審美等問題,受到觀眾批評。

“注水劇”氾濫!只因觀眾沒得選

銷售模式造成了“注水劇”

“注水劇”之所以大行其道,原因在於國產電視劇的銷售模式。

國產電視劇採取的是採購模式,影視公司製作完電視劇後賣給電視臺和視頻網站,一般都是先談好單集價格,再乘以總集數,這就是採購一部電視劇需要的成本。

這種模式的缺陷在於,電視劇的價格很大一部分取決於總集數。

電視劇越長,賣的價格就越高,影視公司為了賺錢,自然就有了製作“注水劇”的動力。

“注水劇”氾濫!只因觀眾沒得選

近年來,國產電視劇的版權價格如同火箭一般往上竄,讓業內人士叫苦不迭,如今的電視劇買方市場也被戲稱為“賣腎買劇”。

業內人士表示,一部劇賣給電視臺的售價每集高達600萬,賣給視頻網站的售價每集高達1000萬,而這些天花板還在不斷被突破,甚至有一部網劇的價格已經達到了1200萬一集。

事實上,電視劇居高不下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不得不承認,資本的力量推動了電視劇價格的暴漲。

“注水劇”氾濫!只因觀眾沒得選

“天價”電視劇是怎麼來的?

首先要承認影視市場這些年來的發展,但電視劇價格高企不下顯然還有其他原因。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優酷、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等視頻門戶相繼崛起。

“優愛騰”背靠BAT,財大氣粗,為了搶佔市場,不惜下血本去買劇,這是電視劇價格不斷飆升的直接動力。

此外,明星的高片酬也是推動電視劇價格的重要因素。

投資方盲目推崇明星效應,以為只要明星數量多,名氣大,電視劇就能買上好價錢。

這使得明星片酬一漲再漲,從而進一步推動了電視劇的成本。

據悉,近幾年國產劇演員片酬超過總製作成本50%已成常態,在一些更為倚重“流量偶像”的IP大劇中,明星片酬在製作成本中的佔比甚至升至75%。

相比之下,日韓與好萊塢明星的片酬通常只佔影視作品總預算的20%至30%。

“注水劇”氾濫!只因觀眾沒得選

明星的高片酬也引起了廣電總局的注意,在這次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中,廣電總局也對明星的片酬作了限制。

電視劇總集數和明星片酬都被限制了,是不是意味著國產劇的質量能明顯提高呢?

恐怕未必。

“注水劇”氾濫!只因觀眾沒得選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雖然廣電總局對電視劇總集數作了限制 ,但這未必能難各大倒影視公司。

以2019年末大火的《慶餘年》為例,這部劇計劃拍三季,目前已經播出的第一季總集數為46集。

由此可見,按季播出電視劇在國內已有先例。

如果未來某家影視公司想規避40集總數限制,只要把電視劇拆成幾季即可。

事實上,國產劇為人詬病的不僅因為集數長,更多的還是因為質量不行。

“注水劇”氾濫!只因觀眾沒得選

2006年播出的現象級電視劇《武林外傳》總集數80集,每集40分鐘,即使按現在的標準都算集數多的了。

然而《武林外傳》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在觀眾看來,這樣的電視劇再來80集都不夠,而爛劇一集都嫌多。

國產劇要想有突破,關鍵在於改變現有自制模式。

現在的國產電視劇往往是拍好了再賣給各大平臺播出,這其中有不少電視劇都賣不出去,連和觀眾見面的機會都沒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費在上面。

也就是說,在現有模式下,觀眾的決定權很小。

而美劇的邊拍邊播模式就值得借鑑,完全憑市場說話,收視率不行就直接砍掉,沒什麼討價還價的餘地。

雖然這種模式看似很殘酷,但卻能保證劇集的質量。

為什麼美劇的製作模式能成功?因為它尊重觀眾,給了觀眾話語權,相比之下,國內觀眾的話語權就很小。

因此,建立適合的市場淘汰機制,把質量不行的都淘汰掉,才是提高國產劇整體質量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