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的一首詩,慷慨激昂,送給武漢正合適

武漢疫情還在繼續,全國各地的醫護工作者馳援湖北,兄弟省市盡己所能馳援湖北:

河南農民送來親手拔的大蔥、四川送來折耳根,內蒙古運來牛羊肉、重慶農民送來剛摘的橙子、山東的白菜蘿蔔一車一車趕往湖北、西藏送來了犛牛和水……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根植在中國人內心的準則,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3000年前,有這樣一首並肩作戰的詩,正好用來形容此時各地馳援湖北的情景,那就是《詩經》中的名篇《秦風·無衣》。


3000年前的一首詩,慷慨激昂,送給武漢正合適


《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是一首慷慨激昂、同仇敵愾的戰歌,體現的是士兵團結互助、共同禦敵的精神。


誰說我們沒有衣穿,我和你同穿那長袍。君王如果發兵去交戰,我就修整戈和矛,殺敵與你同目標。


誰說我們沒有衣服穿,我與你同穿那內衣。君王如果發兵去交戰,我就修整矛和戟,出發與你在一起。


誰說我們沒有衣服穿,我與你同穿那戰裙。君王如果發兵去交戰,我就修整甲冑與刀兵,殺敵與你共前進。


這首流傳在秦國的戰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別與“同袍”、“同澤”、“同裳”,表現戰士們克服困難、團結互助的情景。


3000年前的一首詩,慷慨激昂,送給武漢正合適


《無衣》一共分為三部分,句式重疊復沓,結構一致,但其意思,卻是層層遞進的。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第一章是統一思想:與子同仇。大家認識到,仇敵是共同的,必須一起抗擊共同的敵人。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第二章,統一行動:與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這才是行動的開始。大家一起行動起來,投身到征戰中。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第三章,一起上戰場:與子偕行。表明詩中的戰士們將奔赴前線共同殺敵了。


全詩表現了士兵同仇敵愾、共同禦敵的大無畏精神。


3000年前的一首詩,慷慨激昂,送給武漢正合適


這是秦地的一首民歌,史料記載,秦地尚武,當時的秦人部落實行的是兵制,有點兒像是民兵制,平民成年男子平時耕種放牧,戰時上戰場就是戰士,武器與軍裝由自己準備。


在當時,成年的秦人男子,是自己有戰袍、戈矛的,只要發生戰事,拿起來就可以上戰場了。


這首詩意氣風發,豪情滿懷,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3000年前的一首詩,慷慨激昂,送給武漢正合適


“豈曰無衣?”以問句開頭,卻非常具有感染性,每每讀起,熱血沸騰。


誰說沒有衣服,我與你同穿長袍,君王發兵交戰,我與你同持武器、同上戰場 。


這句詩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互助、同仇敵愾的精神。


每每聽到這一句,身上似有無窮的能量,在任何困難的時候,總有人同袍,總有同胞說:沒事,我們一起共同抗敵。


一如12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全國各地支援汶川,重建家園;再到如今的武漢疫情,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兄弟省份運物資,有錢捐錢,有物捐物。


這不正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真實體現嗎?


3000年前的一首詩,慷慨激昂,送給武漢正合適


“豈曰無衣?與之同袍”距離現在已有三千年了。千年前的秦人,唱著這首戰歌,一呼百諾,團結友愛,協同作戰,所向披靡,秦國成為了秦朝。


而今,我們要對武漢同胞,對湖北同胞說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我們是同胞,共同禦敵;我們是兄弟,生死相依。14億同胞同心同德,同仇敵愾,一定會勝利。


3000年前的一首詩,慷慨激昂,送給武漢正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