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豬油對身體好嗎?

667185315


我一年吃不了幾次豬油,我不能在這裡妄加評判。一直以來專家的觀點:就是要遠三白,不吃豬油,可今天我要說的是,我好幾位至親的親人他們都在吃豬油,幾乎是天天吃,炒青菜,打湯。重點不在這,重點是他們全什麼病沒有,全部瘦,全部高壽,八+六,九十七,還有六.七十歲的都沒三高。


荷蓮說


我曾經的親身經歷。在少林寺武校練武時,開始練了兩個月,越來越感覺不夠為氣,不能一氣呵成,只能斷斷續續。我感到很奇怪,練武應該越練越精神正啱,點解?於是我懷疑這套武術。又唔噉與師傅談。只是有一天,休息時跟四川來的師弟劉剛海談越我當時狀況。他問我事前是吃啥油?我說是混合油。他說:你決少暴發力,要吃點豬油。於是我在之後一天中午休息時,與劉剛海師弟偷偷下山,買了幾斤豬肥板肉回來煎油。每餐從廚房拿飯回住室,偷加一匙更豬油在飯中伴勻吃。兩天後,氣力大增,練功可以一氣練到尾,中間冇了斷斷續續喘氣偷懶的現象發生了。


天翼用戶9041494247608


從醫學的理論上來講,豬油是動物性脂肪的一種。長期大量食用的話,可能造成血管硬化,導致高血壓、腦溢血等嚴重症狀。所以醫生都是建議,不宜大量食用豬油,但是這並不能抹滅豬油對人體的好處。

一、吃豬油有什麼好處?

經科學研究可知,豬油中含有脂肪、膽固醇、核黃素、維生素A、E等成分。

1、孕婦食用豬油,可以通過特有的香味和口味增加孕婦食慾,緩解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還可以補充足夠的營養,對孕期便秘還有一定的作用。

2、豬油裡含有的脂肪酸可以提供給人體足夠的熱量,對減肥的患者來說有一定的飽腹感。除此之外,還可以改善肌膚乾燥、乾裂等症。

3、中醫認為豬油味甘、性涼,有著補虛、潤燥、解毒的兒作用功效。可用於燥咳、皮膚皸裂、大便不利以及臟腑枯澀等症狀的治療。

二、豬油的生活妙方

1、在煮陳米(非當年產的米)時,加點豬油和鹽巴,可以使米飯鬆軟、可口。

2、不穿的皮鞋擦點豬油,放在陰涼處儲存,可以保持皮鞋的光亮和柔軟。

3、蒸饅頭的發麵裡揉進一小塊豬油,蒸出來的饅頭膨鬆、潔白、香甜可口。

4、天氣冷的時候,還可以將豬油當做潤唇膏使用。

三、如何製作豬油?

1、將肥豬肉(白色部分)切成小塊,備用。

2、將鍋燒熱(不放油),之後放入小塊肥豬肉小火翻炒。

3、等豬油熬出、豬肉塊變色時即可關火。


康愛多掌上藥店APP


我昨天趕集時14元一斤的豬板油買了30元錢。等到回家後,來一邊熬油,和親友們聊聊天慢慢等,把液化氣灶火開小了,就上菜園採摘白菜薹。過了一會兒,進廚房才想起來正在熬豬油呢,一看,把火一關,想撈出油渣,只見油溫太高,油渣只剩一丁點兒黑不溜秋的像一粒蜜棗。急忙跑進菜園揪了一把蔥,洗乾淨,弄掉水份,拋進油鍋裡,只見小蔥立刻就成焦黃色,還好油沒有澆壞,親友們一見說,這蔥還有這個作用。


1557290493


甲方:豬油吃了很不好,肥胖、冠心病、高血脂,癌症等等,都是豬油惹的禍。

乙方:吃豬油很好。健腦、強身、潤膚、解毒,就沒有不好的。

關於豬油的爭論,兩大觀點截然對立,一爭半世紀,誰也說服不了誰,只是蒙得吃瓜群眾左右為難。到底聽哪個好啊?這多年,專家、教授、醫生,都說吃豬油很不好,會得好多要命的病,不信?民間都有“豬油矇住心”的說法,你說吃了好不好?很不好嘛。可是豬油實在好吃啊,老祖宗吃了幾千年都沒事,怎麼輪到我們這一代就不能吃了?

(好吃不好吃,能吃不能吃?這塊東坡肉會如實告訴你。)

為了客觀完整的說清楚這個問題,經常吃豬油對身體到底好不好,本文試圖從三個方面找到證據:

  1. 人類吃油的歷史證據
  2. 宣揚吃豬油有害的證據
  3. 豬油是健康食物的證據

序言

這個問題看著非常嚴重,導致全世界有吃豬油習慣的人們不能開心的享用了。僅僅我國,至少影響到10億人、40年來不敢吃豬油。也讓本來比豬肉貴的豬油跌落到白菜價,真的白菜價,豬肉10多塊,豬油4塊。

這個問題其實不復雜,可以說本來就是個笑話,簡單到連陰謀論、陽謀論都靠不上,起碼在科學上不堪一擊,沒有任何的理論支持,就是胡說八道,混淆是非,還強詞奪理。

按說在嚴密的科學領域不會出現這樣的笑話,可偏偏就是禍起蕭牆於這個神聖殿堂,還真是從最高科學學府、最有名的科學家發出來的。起因於市場利益推動。是利益扭曲科學的典型案例,導致全球幾十億人當了幾十年的小白鼠。我們從頭說起。

人類吃油的歷史證據

能不能吃豬油,我們先要看古人怎麼吃的,吃的是什麼油。百姓最多的疑問也是來自於這點,認定祖祖輩輩都是吃豬油過來的,沒聽說古人有過什麼冠心病、高血脂,更是很少大胖子。唯有彌勒佛是個大胖子,可人家不吃豬油,佛家吃素。不由得人們不懷疑,不讓吃豬油的動機,肯定有問題啦。

為了敘述方便,我們把歷史粗分成三個時代,看看每個時代的人們吃的什麼油,從中應該能找到可靠證據,證明能不能吃豬油,吃豬油會對人體健康怎麼樣。

第一個時代:先秦時期。

我國文明號稱“上下五千年”,但有文字的記載不足五千年,可靠的證據是商朝的甲骨文。現在安陽市的文字博物館裡,有著比較完整的展示。

古文明的實物證據就早得多,能上溯到近萬年,主要是古文明出土文物。浙江寧波餘姚的河姆渡文化遺址,河南三門峽澠池的仰韶文化遺址、河南南陽舞陽的賈湖遺址,等等,證實著我們的祖先在一萬年前就在煮食吃,釀酒喝。只是沒有實物證明吃的什麼油,用什麼煮菜吃。不像麵條,青海民和縣官亭鎮的喇家文化遺址,出土有食物麵條,完全坐實當地人4000多年會做麵條,而且是主食。

不過這個問題可以腦補。一萬年前的時候,古人就有製作陶罐煮飯吃,有成套的設備釀酒喝。那時候還沒有很多的糧食種植,只有稻穀最早,有一萬四千年,證據是湖南道縣壽雁鎮玉蟾巖出土的古時的稻穀標本。小麥在五千年前才引進,至於玉米土豆紅薯就更晚了,都幾百年的事。

也就是說,那時候的飯食是肉食為主。既然是肉食,就不會缺了油,所有動物肉,包括魚肉,都自己帶油。所以,人類吃東西從來不缺油,而且自從用火煮食物,還會對油的使用產生目的性,什麼樣的油什麼樣的吃。就像冬天的豬油不能冷著吃,糊嘴吃不下,必須燒熱了,好香還順口。當然這是腦補,沒有實證。

這個證據出現在周朝,周文王創立的西周時期。周文王不得了,活了97歲,一生豐功偉績。打敗紂王滅了商朝,跑到如今的西安市建立首都,建設成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也是他老人家演《周易》,立《周禮》,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

人們吃油的最早文字記載就在這個時候。《周禮·天官·應人》就有詳細記載,大致意思是,吃肉不能胡吃亂吃,要講究季候,什麼季節吃什麼肉。吃的肉還不能胡亂煮,什麼樣的肉要用什麼樣的油。裡面說道:春天要吃嫩嫩的小羊羔和小豬仔,這兩樣肉食最好用牛油來做。夏天大塊的肉放不住,只好吃曬乾的雞子和魚兒,最好用狗油來做。秋天的小牛犢長的有肉了,小鹿羔也長大吃得了,最好用豬油來做。冬天魚肥雁來,正好用羊油烹來吃。可見這時期吃的都是動物油。

第二個時代:封建時期。

這個時期從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到清朝被滅亡為止,歷時2061年(公元前221-公元1840)。這個時期人們吃什麼油,還是動物油為主。東漢有記載多了植物油,沒有說吃,是用,點燈照明,塗抹絲織物上,做雨衣雨傘。東漢末年有個叫做劉熙寫的《釋名》一書,說了這些內容。

接著的三國,愛打仗,植物油除了點燈照明,派上了更大的用場,戰場上當火器用,成了冷兵器完成歷史使命的最早信號。然後一直到北宋,才有了食用植物油的記載。緣起於芝麻的引進,終於有了可口的植物油。當時的大學問家莊綽,寫了一本書,書名《雞肋篇》,說的很詳細。明朝的植物油提煉技術已臻成熟,到了清朝,開始有了花生油。至此,植物油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用油了。

第三個時代:近代至今。

這個時期,我國有了工業化,學術上叫做資本主義萌芽,尤其是解放後的經濟發展,植物油成為居民生活中主要食用油,動物油退後到輔助位置。主要不是豬油品質下降,而是產量跟不上人口增量。剛解放時全國人口4.5億,到1983年第三次人口普查,34年時間,人口已經暴增到10億,確切數據1008175288人。當時國民經濟剛開始復甦,生活水平和七十年代沒多大變化。但是,在食用油上,卻出現了里程碑現象,下一章節著重說到。


【根源在這裡,豬油沒有罪。有害的是糖和假豬油(人造黃油的俗名)帶來的反式脂肪酸。】

宣揚吃豬油有害的證據

在人類幾千年吃豬油的歷史過程中,沒有出現過任何不宜食用的記載和傳說。在西方文明引進我國的民國時期,一直到很多學科已經走在世界前列的現在,也始終沒有關於豬油有害人體健康的研究結果。但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各種吃豬油有害論狂風暴雨般的鋪天蓋地。就從那時候起,伴隨著全民氣功健身狂潮,人們一下子都被嚇住,不敢吃豬油了。直到如今,用了40多年的時間,兩代人的功夫,真相方才大白。原來是一場人為的構陷,讓豬油背了半個多世紀的黑鍋,並不是豬油有害健康,而是利益集團的誣陷。證據如下:

第一個證據:禍起蕭牆,可惡的美國糖業協會作祟,害得全世界不敢吃豬油還在其次,導致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等現代疾病世界性的高發。

因為是不讓吃豬油的源頭證據,這裡就要多說點乾貨,為了條理更清楚,分節敘述:

  1. 美國有個保密規定,一般的機密滿50年可解密,對外公佈當年真相。這下有瓜吃了,2016年美國公佈了一個埋藏50年的秘密,這個秘密就是當年怎麼給豬油背上黑鍋的。
  2. 那是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糖業協會用5萬美元,買通了哈佛大學三名著名科學家,要他們發表有關糖、脂肪和心血管疾病三者關係的研究報告,並明確指定脂肪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糖跟心血管疾病沒關係。
  3. 在此之前的50年代,正是哈佛大學的研究結果公佈於世,糖與心血管疾病有直接關係。就說,糖會導致人體心血管系統發生病變。結果公佈後,糖業市場受到很大沖擊。
  4. 為了扭轉市場頹勢,60年代的幾家大型的製糖企業聯起手,組建了一個叫做“糖類研究會”的組織,有一個叫做約翰.希克森的高管具體負責。
  5. 約翰.希克森提出的綱領性計劃,是要通過“研究、宣傳和法律法規”,改變人們對糖與心血管疾病正關聯的印象。並立即採取行動。
  6. 該行動的核心,就是採用了一個市井小流氓的孬招,花錢買通了哈佛大學科學家。既然是你們說出去的吃糖有害,導致心血管疾病,那就還由你們把說出去的話收回來。怎麼辦呢?好辦,找個替罪羊就是。
  7. 於是,動物脂肪不幸被選中,當了替罪羊。證據是,糖業協會授意出籠的文章,於1967年發表在世界醫學研究權威刊物《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至此,動物脂肪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罪行被坐實。
  8. 這個看來只是學術上的一件事情,好像不怎麼會影響到世界文明的進程,因為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件研究文章問世。可是這篇文章非同一般,因為背後有一個龐大利益集團的推動。在美國糖業協會的全力推動下,美國政府接受了他們的觀點,以《美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美國人限制動物脂肪的攝入,根本不提糖的事。直到2016年發佈的《2015-2020美國居民膳食指南》,才對糖的攝入有了限制。
  9. 限制動物脂肪後,美國人開始食用少脂肪高含糖的食物,於是,從那時開始,美國的肥胖、以及由肥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逐年高發,直到2016年才終於明白過來,原來都是糖惹的禍。所有此類健康問題,源於持續多吃糖。
  10. 鑑於美國的老大地位,他們的這一規定影響了全世界,包括我國。

第二個證據:我國不吃豬油的說法就是來源於美國,跟了人家的風。為什麼我國晚了20年才跟人家屁股後頭不吃豬油呢?是因為彼時國門才打開,那時美國的月亮都比我們圓,當然得學人家的生活方式啦。

可是人家並沒有說不吃豬油,只說動物油。但是架不住我們聰明,我們祖祖輩輩都是吃豬油,很少吃牛油羊油的。那麼動物脂肪自然是豬油了。而且我們能把豬油引發的危害發揮到極致,不僅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還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癌症。反正所有要命的病都和吃豬油有關,想好好活著就不能吃豬油,挨都不要挨。

可是這一切並沒得到政府的明確支持,都是民間自發的行為,包括醫療領域。當然最起勁的是利益者,能從中獲得利益的團體,包括健身、保健、養生等行業,極盡蠱惑之能事,搞得人心惶惶,兩代人都談豬油色變。


(這個科研結果至今還被一部分所謂的專家反對和質疑。)

豬油是健康食物的證據

第一個證據:本文第一章節敘述的,我國自古以來,也就是有文字記載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始終以豬油為主要食用油,沒有出現任何異議和不好的傳說。八十年代後,也沒有確實的科研結果,證實吃豬油有害健康。把這一切反過來,就證明了吃豬油沒問題。實錘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豬油的藥性有詳細闡述,去毒、潤膚、滋補。

第二個證據:隨著美國構陷動物脂肪事件的解密,世界很多地方都有了動物脂肪的客觀報道,真相浮出水面。最實錘的是英國廣播公司,就是BBC,2018年1月29日,發佈了一篇為時三年多的健康食物營養對比研究結果,豬油因其富含維生素B和礦物質,比牛羊更多的不飽和脂肪,被列為世界最營養食物第八名。

該文章發表後,引起全世界輿論大譁,各種說法都有。最刺耳仍然是反對的聲音,心想我都這樣說幾十年了,突然改變,臉面無存啊,至今很多專家包括醫生還在這樣說。也難怪,吃豬油危害健康都進教科書了,人家照本宣科怎麼啦?話說50年足夠形成頑固的習慣了,要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本文最後給出答案:經常吃豬油,對身體沒什麼不利影響,只要不當飯那樣吃,不多吃就行。我在本月22日(2019.4.22)發表在悟空問答的《很多人喜歡吃豬油炒菜,常吃真的就不健康了嗎?》,比較細緻的分享了吃豬油的好處和注意事項,這裡就不贅敘了。


普濟


都知道與一般的植物油相比,豬油炒菜更香,更增進人們的食慾。豬油可以說是我國一種傳統的食用油,但豬油畢竟是一種動物油脂,常吃豬油對身體好不好呢?

豬油由豬肉熬煉而來,是一種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每100克豬油含有879千卡的熱量、99.6克的脂肪、93毫克的膽固醇,以及27毫克維生素A、5.21毫克維生素E。與調和油相比,豬油補充了膽固醇、維生素A和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較適合於維生素A缺乏的人群。

但豬油含有40%以上的飽和脂肪酸。而大量研究表明,飽和脂肪酸會提高人體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豬油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如果人體長期食用豬油,易因攝入過量飽和脂肪酸而引起血脂異常、血壓升高和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建議人們常吃豬油,偶爾吃吃豬油的話也要嚴格控制食用量。而對一些具有三高症狀(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們,則建議不要吃豬油,最好以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植物油為食用油。


超哥話食


說起豬油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稍早的一些年都是一面倒的抨擊,認為“吃豬油不健康”,而最近這兩年幾乎又都是一面倒的讚揚,彷彿變成了“只有吃豬油才是最健康”的,輿論這樣反反覆覆搞的人實在是有點懵,今天我們就來客觀的聊一下這個吃豬油的問題吧。

咱們先說說【豬油到底是什麼?】

要想知道一種油脂對於人的身體有什麼影響,至少我們得再多瞭解它一些,而不是簡單的一句“自古以來就用它”來一言蔽之。

豬油我們也叫做葷油、大油,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是我們主要使用的油脂。其主要成分99.6%以上都是脂肪,還含有微量的維生素、一點點的碳水化合物和相對植物油來說很高的膽固醇(每百克97毫克)。而豬油是不是健康主要就集中在它的脂肪構成和那一點膽固醇上,不過膽固醇的問題我們之前解釋過了,人對於膽固醇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食物來源並不是造成高膽固醇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針對“豬油健康與否”的問題主要也是在其脂肪的組成上展開的。

我們把脂肪可以簡單的分成兩大類: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而在以往人們認為“豬油不健康”主要是因為豬油相比植物油來說其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的高(牛油和羊油更高),含量差不多有42%左右(不同的植物油在6%到20%),而從飲食健康的角度來說“在控制脂肪攝入總量的前提下,儘量的少攝入飽和脂肪”對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過量的飽和脂肪酸是導致血膽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的主要因素,進而會引起動脈血管狹窄、形成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的風險增加。

【經常吃豬油,對身體會有什麼影響?】

所以從健康和營養的角度來說,豬油確實不夠優質,看到這裡可能很多豬油的擁躉已經忍不住了,覺得“我們的老祖宗吃了千百年了,怎麼可能不健康、不優質?”。但是請稍安勿躁,飲食對人的影響是需要從整體飲食環境來看待的,我們暫且不說千百年前的老祖們的日常飲食都吃什麼,就想一想四五十年前人們的飲食條件跟現在的飲食條件,不說是天差地遠吧,但是也差不多了。在四五十年前有多少家庭能保證隨時想吃雞鴨魚肉就能吃得上的?而現在這些早年間的“奢侈硬菜”已經變成家常便飯了。所以人們在日常飲食中就已經攝入了非常多的類似豬油主要成分的油脂,如果再額外的攝入豬油這種高飽和脂肪酸的油脂,那麼對於人的身體健康肯定是沒有好處的。

所以對於現代人來說豬油並不是一種特別健康的油脂選擇,多種食用油輪換食用才是比較有利的。而古人之所以可以一直以豬油之類的動物油脂為食也不出什麼“三高”、冠心病的問題,是因為首先他們一般活不到那麼長的壽命(我國少有哪個朝代人均壽命達到40歲的),其次古人日常飲食跟現代人有著巨大的差別,平時少有雞鴨魚肉,更不會有冰淇淋、餅乾、麵包、炸雞之類的跟豬油一樣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所以豬油的高飽和脂肪酸對古人來說甚至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營養補充,但是對於我們很多現代人來說就是過量的飽和脂肪酸攝入,經常吃、吃多了就是有害的。

【那麼除了豬油之外,其他植物油就可以隨便吃了嗎?】

當然不是這樣的,事實上現在人們在吃油這個事情上,最主要問題已經不是脂肪酸的事情了,而是嚴重的攝入油脂過量。以前人們雖然吃飽和脂肪酸較高的動物油,但是用量都比較少,因為物資匱乏需要勤儉節約嘛。但是現在食用油已經變成了一種比較廉價的生活資源,於是人們用油也開始“大手大腳”起來,相關機構給出的每日健康食用油攝入量是25到30克左右,而我國居民的人均攝入量達到了63.5克,已經超標的很嚴重了。

這樣的高油脂飲食必然會帶來一些健康問題,比如現在日益多見的“三高”、心腦血管問題。而且也不僅是我們存在這個問題,就算美國雖然是醫療技術很發達、經濟條件很好的發達國家,但是美國人的人均壽命幾乎是所有發達國家裡最低的,而他們的人均油脂消費量是最高的,雖不能說是絕對的直接關係,但是油脂攝入過高、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等等這一連串的問題是有著正相關的關係的。

所以綜上所述,長期吃豬油對身體的影響還是要看個人的整個飲食習慣。如果是跟古人、幾十年前的人們一樣,過著粗茶淡飯、少吃肉類、勤於勞動的“淡雅”生活,那麼吃些豬油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但是如果是那種差不多頓頓得有肉吃,奶油冰淇淋、麵包、餅乾、薯片等零食也來者不拒的人,經常吃豬油真的是沒什麼好處,還是多選擇一些其他的油脂輪換著吃吧。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

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吃豬油的人變少了,以前可是家家戶戶都吃豬油的。用豬身上的肥肉或豬皮放在鍋中熱炒,就能榨出很多鮮香的豬油。哪怕是小白菜,用豬油炒一下都會非常香。那為什麼現在的人都不吃豬油了,而改吃植物油了呢?

豬油的熱量為827 大卡/100克,脂肪含量達到99.6%,其中的飽和脂肪達到40%,而飽和脂肪酸正是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素之一,飽和脂肪也更容易使人發胖。我們常吃的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亞麻油等,其中的脂肪以健康的不飽和脂肪為主,飽和脂肪含量很低。不飽和脂肪是一類健康的脂肪,它對於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都有調節作用,適量食用對身體有益。

所以現在提倡吃植物油,咱們在超市、菜市場多半也只能買到植物油,很少看到豬油,只有農村老一輩的人還會榨點豬油吃。

但無論是植物油還是動物油,熱量都是很高的,都不建議多吃。植物油每人每日20-30克就夠了,大概就是普通湯勺2勺的量。至於動物油,如豬油、牛油、羊油等,不建議經常吃,偶爾吃一兩回問題不大。但有三高症狀的人,最好別吃動物油。


糖人健康網


一.吃豬油好還是植物油?

(1)植物油的好處和特性

植物油含有比動物油更高的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人體新陳代謝所必需的。一旦人體缺乏,生物膜結構的更新將受到影響。必需脂肪酸還可以促進膽固醇進入膽汁鹽,防止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並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植物油不含膽固醇,但植物甾醇如大豆甾醇和穀物甾醇。植物甾醇不僅不能被人體吸收,而且還可以防止人體吸收膽固醇。

植物油主要含有維生素E和維生素K。這兩種維生素與血液和生殖系統的功能密切相關。據報道,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很容易被氧化成體內的脂質過氧化物,從而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因此,食用過多的植物油並不是無害的。

(2)豬油的好處和特性

豬油主要含有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具有較高的熔點,因此豬油通常在室溫下是固態的。

豬油含有更多的膽固醇,在人體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果中老年人血液中膽固醇過高,則容易得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

豬油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D、K、B6、B12等。這些維生素與人體的生長髮育密切相關。國外營養學家發現動物油中還含有“脂蛋白”,它具有延長壽命的作用和效果。

膳食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動物油和植物油

為了健康,我們應該正確選擇豬油和植物油的利與弊。根據中國營養學家的意見和在中國的實際情況,認為其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應保持一定的比例。按1:2的比例食用豬油和植物油較為適宜。


39健康網


說起豬油,現代人不由得就給它上了很多不健康的稱號,提起豬油我們總想起高油高脂,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等詞語,彷彿這一切的心腦血管疾病都是豬油引起的。今天就給大家正名一下豬油,這些鍋豬油可不背。


豬油是一種很常見的動物性油脂,和它相對的是更受歡迎的植物性油脂,比如我們平時吃的橄欖油、菜籽油、玉米油等。 植物油和動物油脂相比飽和脂肪酸的佔比更少,不飽和脂肪酸佔比較高,膽固醇相對較少,飽和脂肪酸並不是一種有害物質,它的主要功效是補充人體能量所需,只是如果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可能會升高血脂,儲存過多能量,增加肥胖幾率。

相對來說,不飽和脂肪酸更有助身體健康,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保護心臟健康,有預防冠心病的效果,而且其中的亞油酸有健腦益腦功效,能促進大腦智力發育,單不飽和脂肪酸能夠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幫助血液中膽固醇運輸,調節血清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大家都更推崇植物油,但實際上適當的動物油脂攝入其實對健康並沒有太大威脅,動物油脂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更豐富,口感更香醇,有助於提高食慾,也並非壞事,如果經常吃豬油,少量在菜餚中添加一點的話,其實也沒什麼毛病。 只是在現在這個物質豐富的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經常有聚餐酒宴,我們很容易攝入更多高油高脂食物,而且還經常暴飲暴食,吃宵夜,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都會讓我們更容易攝入熱量溢出,引起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如果還要經常吃過多的動物性油脂,那必然是更不利的做法。



相對在物質條件缺乏的舊社會,即使天天豬油拌飯的人們也沒說有什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那時候人們體力消耗較大,熱量吸收少損耗多,反而飽和脂肪酸是一種幫助人們維持體力的重要物質,其實豬油本身也有潤燥通便的效果,它還能塗抹在皮膚上,緩解皮膚乾燥和龜裂,所以,對待動物油脂我們也應該客觀。


日常的飯菜中少量加一些豬油是可以的,但最好的是控制動物油脂攝入量,相當於控制飽和脂肪酸攝入量,比如天天吃烤肉,天天吃火鍋的朋友們,攝入的動物油脂可能就會有些過剩了,保證適宜的脂肪攝入量,還應當均衡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均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