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四大女詩人:才華橫溢卻紅顏薄命

來自 遇上詩詞

唐代有四位公認的女詩人:

李冶、薛濤、劉採春、魚玄機。

她們才華橫溢,卻又紅顏薄命,當我們回顧她們的人生,也只剩一聲嘆息。

唐代四大女詩人:才華橫溢卻紅顏薄命

李冶

十一歲入道觀,卻是“失行婦人”

六歲那年,李冶作了一首詠薔薇詩。小小年紀就展露詩才,卻被父親視作不祥。她不過是說了一句: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父親就認為,她一個女童竟然懂得待嫁女子的心思,他日怕是會成為一個失行婦人。小李冶不以為意,熟料一語成讖。十一歲,李冶被家人送去了道觀。她無心修道,縱情任性,做了個為世人所不齒的多情道士。李冶的交際圈裡都是些名人,詩人劉長卿,才子朱放,詩僧皎然,茶聖陸羽。在他人眼中,和她情投意合的人實在太多。

劉長卿誇她是“女中詩豪”,

她含笑接下這讚譽。

李冶與朱放曖昧不清。

朱放給她寫:

古岸新花開一枝,岸傍花下有分離。

莫將羅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腸斷時。

她給朱放回:

望水試登山,山高湖又闊。

相思無曉夕,相望經年月。

鬱郁山木榮,綿綿野花發。

別後無限情,相逢一時說。

這場感情,談不上開始與結束。

唐代四大女詩人:才華橫溢卻紅顏薄命

後來,李冶被詩僧皎然幾乎樣樣精通的才學折服。

她滿懷愛意地作了《結素魚貽友人》:

尺素如殘雪,結為雙鯉魚。

欲知心裡事,看取腹中書。

皎然卻淡淡地回:

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

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

他的意思很明確,對不起,沒可能。再後來,李冶大病了一場,從前圍繞在她身邊的男人都不知去了哪裡。所幸,還是有一個人來了,是陸羽。

李冶似乎有些看透人情,

她寫下了《八至》: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這一生本該就這樣過去,誰料暮年之時,宮裡傳來消息,說是皇帝召見。或許是李冶不堪這“好運”,因為一次叛亂,她順從了逆臣,最終被下令撲殺。唐朝首席女詩人,就此殞命。

薛濤

情場失意,著道袍了卻殘生幼年時,薛濤有個當官的父親,她在讀書作詩方面極有天分。

八歲那年,薛濤的父親在樹下吟詩:

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

薛濤接話道:

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十四歲,父親被貶,沒幾年就病逝了。十六歲,為了自己和母親的生計,薛濤入了樂籍。薛濤和不少有名的詩人有往來,杜牧,白居易,劉禹錫。但她明白,自己之於他們不過是娛樂場中的一個消遣。

十七歲,薛濤遇到了她的貴人韋皋。

一首《謁巫山廟》,

成了她進入他府邸的敲門磚:

亂猿啼處訪高唐,路入煙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猶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從此,她有了一個比樂妓好聽的名字:校書。薛濤行事張揚,來向韋皋行賄的她統統接受,然後再上交。韋皋容不下她這做派,將她發配。那時一路荒蕪,薛濤心生恐懼,她後悔不已地寫下《十離詩》,

希望韋皋能收回命令:

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淨主人憐。

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不久後,薛濤被韋皋召回。二十歲那一年,樂妓薛濤終於成了自由人。

唐代四大女詩人:才華橫溢卻紅顏薄命

四十一歲,薛濤遇到比自己小十歲的花心男元稹,飛蛾撲火。

她作少女姿態,為元稹作《池上雙鳥》: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

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

在一起幾個月後,兩人便分居兩地。雖然互通書信,但分手是兩人心知肚明的結果。這場愛戀除了寫滿情書的桃紅色薛濤箋,什麼實質的東西都沒留下。

薛濤寫了《春望詞》,告訴自己該放下了: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

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從此,薛濤棄了裙與釵,穿上了道袍。她去了一個新的地方,安靜地走完了餘生。這世間再繁華,都和她沒有任何關係了。

劉採春

江南名伶,一生一場緋聞。

劉採春是個著名的戲曲演員。她和丈夫夫唱婦隨,一起演參軍戲。她不僅演技不錯,而且歌喉動人,在江南一帶擁有眾多粉絲。她是商人婦的代言人,代表作《囉嗊曲》: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

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

自無枝葉分,莫恐太陽偏。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

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

黃河清有日,白髮黑無緣。

昨日北風寒,牽船浦裡安。

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

唐代四大女詩人:才華橫溢卻紅顏薄命

既是明星,便有緋聞。

元稹的一首《寄劉採春》將她推上風口浪尖:

新妝巧樣畫雙蛾,謾裡常州透額羅。

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

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迴秀媚多。

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許多人說,但凡和元稹交往過的女子,元稹都會為她作詩。沒人知道,兩人之間究竟有沒有一段確切的故事,也沒有人知道劉採春的結局。後人如今依然津津樂道的,還是這樁緋聞。

唐代四大女詩人:才華橫溢卻紅顏薄命

魚玄機

婚姻失敗,苦戀無果,無奈出家魚玄機原本不叫玄機,她叫幼微。她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十來歲時遇到溫庭筠絕對是一場劫數。

那時候溫庭筠很欣賞這個有才氣的小姑娘,兩個人既像師生,又像詩友,怎麼看都無法成為戀人。他比她大很多歲,相貌醜陋,但她不在乎。她為他寫過很多詩。

他在異地時,她作《冬夜寄溫飛卿》: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

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沈。

疏散未閒終遂願,盛衰空見本來心。

幽棲莫定梧桐處,暮雀啾啾空繞林。

又作《寄飛卿》:

階砌亂蛩鳴,庭柯煙露清。

月中鄰樂響,樓上遠山明。

珍簟涼風著,瑤琴寄恨生。

嵇君懶書札,底物慰秋情。

溫庭筠對她無意,他甚至不遺餘力地撮合她和一個叫李億的男子在一起。她懂他是什麼意思,李億狀元及第,前途無量,她該珍惜機會。

唐代四大女詩人:才華橫溢卻紅顏薄命

魚幼微嫁給了李億。

她沒辦法忘記溫庭筠,但如果能安安靜靜地過日子自然很好。她和李億也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日子,只是李億的正妻根本容不下她。這樣的相爭,她當然不佔上風。

鬧劇結束,她無可奈何地寫下《贈鄰女》: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想當年她為李億寫的是《江陵愁望寄子安》,有些諷刺: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二十二歲,魚幼微出家,她成了魚玄機。

婚姻失敗,苦戀無果,像是認命。

魚玄機做了一個風流道士,所謂的文人和官員都來與她結交。

然而風光背後,一場人命官司緊隨而來。魚玄機因為妒忌而失手打死了婢女,被處以死刑,那時她還未滿三十歲。

唐代四大女詩人:才華橫溢卻紅顏薄命

唐代從不缺奇女子。

四大女詩人,貌美,多才,且有情。

但情之一字往往被視為廉價之物,

所以總被無情負。

縱使才華橫溢,身為女子,

皆免不了淪為附庸的命運。

無論是曾經風采還是後來失意,

她們的文字越過千年,

訴說著無盡的情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