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不落角隅 檢測不漏一人——聚焦我市嚴格落實農村疫情防控“十嚴格”

近日,自治區出臺加強社區和農村疫情防控工作“十嚴格”,嚴防新冠肺炎疫情向社區、農村蔓延,有序安排復工復產。農村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環節,為織牢防控網,阻斷疫情傳播,我市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第一時間投身戰“疫”一線,重點做好村屯封閉管理、人員流動管控等工作,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防疫宣傳全覆蓋

黨員幹部化身“暴走族”,拉著音響走遍村裡一角一隅,奏響疫情防控“最強音”;山歌快板侗戲齊上陣,鄉親們聽得懂記得住學得會,築起疫情防控銅牆鐵壁……連日來,我市各地農村戰“疫”宣傳方式層出不窮。

鹿寨縣平山鎮將流動宣傳車開進各村屯,拉溝鄉開通“瑤都之聲”廣播,寨沙鎮“流動山歌”小喇叭不間斷巡迴播放,用最地道的鄉音、最樸實的語言讓防控知識深入人心。融水苗族自治縣結合少數民族地區實際,在發放(張貼)宣傳材料等常見宣傳防控知識的基礎上,錄製了標準普通話、桂柳話、苗語、瑤語等多種語言版本的新冠肺炎防控知識音頻及小視頻,在各鄉村循環播放。

三江侗族自治縣農村防疫宣傳同樣充滿民族特色,三江縣美術家協會用群眾喜聞樂見的三江侗畫宣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良口鄉南寨村侗戲傳承人發揮唱侗戲特長,將疫情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自編自導自演,利用“大喇叭”傳唱等。

通過走訪記者發現,我市各地農村為宣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使出了“十八般武藝”,並且防疫宣傳接地氣、廣覆蓋、入人心。據統計,僅鹿寨縣就已張貼印發宣傳資料18萬份,出動各類宣傳車500多輛,啟用流動宣傳小喇叭1100多個,這些宣傳也讓農村逐漸凝聚起戰“疫”強大合力。

管控工作全方位

“您好!請問您從哪裡來?”“請配合我們量一下體溫,並登記信息。”2月20日,在融水縣汪洞鄉平時村體溫檢測點,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正在對來往車輛與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排查。“檢測點所在位置位於融水縣通往河池市環江縣的交通要道,因此車流、人流量相對較大。為嚴格落實農村疫情防控‘十嚴格’,檢測點每天都會有領導帶班值守,實行24小時輪值制度,確保不漏一車、不漏一人。”汪洞鄉鄉長楊翠新說。

守好“家門”,也要理清“廳堂”。在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為做好外出務工返鄉人員排查工作,勸說群眾不聚會,良口鄉黨委書記李興旺盡心盡職,困難在哪,他就在哪。2月11日凌晨1時,李興旺接到群眾舉報稱村裡有群眾不聽勸阻做起夜宵生意,店內聚集不少群眾。心急如焚的他火速率隊趕往現場,對群眾進行了勸離。事情雖順利解決,但李興旺為提高群眾防疫意識,共同參與抗疫,他每天都會到村裡各個監測點巡查,挨家挨戶做工作。在他的帶領下,良口鄉共成立8個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小組,發展了330名黨群先鋒隊隊員,村民們也開始配合防疫工作。截至目前,全鄉共取消各類聚集活動107場,酒席113場。

這樣的聯防聯控工作在我市農村隨處可見,黨員、幹部、群眾擰成了一股繩,有效降低疫情對農村的影響。

齊心協力,攻克難關,結合農村衛生環境和個人生活習慣特點,我市各農村還切實做好疫情期間農村的生活垃圾清理和保潔工作。在農貿市場、鄉村文化廣場、畜禽養殖場等疫情重點防控區域,各鄉鎮不斷加大清掃、消毒頻次,設置廢棄口罩專用箱,方便居民丟棄廢棄口罩;及時做好垃圾源頭管理,安裝防鼠、防蚊等設施;創新宣傳方式,引導群眾做好自身防護,勤洗手,多通風,阻斷了疫情向農村傳播的途徑。

本報記者 覃珩 張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