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是最大贏家?

Job3093


最大贏家應該是美國,美國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的經濟利益,特別是科技利益,讓美國雄霸世界最少一百年!


珍珠黑月季花1


以第2次世界大戰來說,蘇聯不是最大的贏家,真正的大贏家是美國,美國在二戰當中的損失非常輕微的,人員傷亡也不多,獲得的好處卻是最大的,原本是美英並列世界第一的局面,變成了英國屈服於美國,美國確立了自己世界第一的地位。

蘇聯在戰爭當中也獲得了不小的收穫,但是付出的代價是過於慘重的,從各方面實力對比來說,蘇聯依然遠不如美國,只是短期內的表現好一點。

如果具體分析的話,也許應該說蘇聯不是最大贏家,而是最大的暴發戶,與戰前相比,戰後的蘇聯的地位變化太大,原本一個受氣包,歐洲諸國的共同敵人,現在成了控制了東歐,已經成了一個可以與美國分庭抗禮的傢伙,其實總體實力提高並不多,還差了很多問題,有點象暴發戶一樣,似乎有點不知道怎麼幹了。


麥田軍事觀察


第2次世界大戰的核心戰場就是蘇德戰場,蘇聯在某種程度上戰勝了德國,但不可以說是成為了最大贏家,因為戰爭是一種雙輸的活動,兩個國家開展一場戰爭是沒有贏家的,雖然蘇聯在某種程度上是勝利者,但是蘇聯犧牲了2000多萬人口,導致國內經濟凋敝。而且這場戰爭是在蘇聯的國土上進行的,因此說蘇聯在經過二戰之後,地盤上有所擴大,在實力上有所減小。英國經過第2次世界大戰徹底淪為一個三流國家。因此第2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是沒有贏家的。

第2次世界大戰讓美國成了最大的贏家,因為第2次世界大戰沒有在美國發生,也沒有摧毀美國的生產力,反而大大刺激了美國的生產力。美國是在第2次世界大戰記錄轉折點之後加入的,也就是這時候德國已經奠定了失敗的格局,美國在加入無非就是分享利益,通過第2次世界大戰,美國成功的介入了歐洲,把歐洲作為自己的橋頭堡對抗蘇聯,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經過二次世界大戰的消耗,在實力上已經遠遠不及美國。

同時美國還推出了馬歇爾計劃,也就是對歐洲的援助計劃,讓歐洲恢復經濟發展,從而對抗社會主義陣營。不僅如此,美國還扶持日本,幫助日本發展經濟,日本在短時間內又迅速恢復了國力,可以說美國從兩個方向上對蘇聯形成擠壓態勢。確保了美洲地區的絕對安全。

最近有烏克蘭的前領導人說,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前,斯大林和希特勒會面過,雙方決定成立一個同盟,目的是為了共同對抗美國,但是最後計劃卻沒有成功,雖然俄羅斯方面否認這個說法,不過也並非是完全沒有可能。畢竟在蘇德戰爭前期達成了蘇德互不侵犯協定,如果蘇聯和德國相互聯合,那麼肯定對美國是非常不利的,但是蘇德最後開戰,兩個國家並沒有誰贏誰輸,德國也在美國的扶持之下迅速建立了一個國家,而且還統一了東西德。因此二次世界大戰可以算是魚蚌相爭漁翁得利,最後得利的就是美國。


四十五度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不太能成立,若說蘇聯是除了美國之外二戰的最大贏家,倒還可以分析一下。


一.再次成為歐洲憲兵

自從19世紀後半期,特別是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後,原本在歐洲威風八面的沙俄就漸漸走下風,直到一戰中徹底崩潰,列寧時期的蘇俄為了忍辱偷生不得不放棄原沙俄許多的勢力範圍,為了避免與日本再次衝突甚至主動讓東邊成立一個遠東共和國來避免接壤。

然而二戰結束的時候,蘇聯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在東邊暴打日本暫且不說,被解放的歐洲國家紛紛成為了保護國,勢力範圍直接推進到中歐易北河,戰略防線大大擴展,遠遠超過了沙俄巔峰時期,歐洲國家重新回想起了被戰鬥民族支配的恐懼。

二.實現了東線利益

沙俄時期一直想在遠東有一個不凍港口,但直到解體都沒實現,而蘇聯通過二戰,徹底排除了日本在遠東的威脅力量,還佔領了北方四島。

與此同時,斯大林通過雅爾塔秘密協定,迫使蔣介石接受了蒙古的獨立,建立了緩衝國(名義上是公投獨立云云),以及確保了蘇聯在大連和旅順的權益(名義上是國際港云云,當然,新中國成立後拿了回來),東線的戰略狀況也是大大改善,可以說是戰鬥民族歷史上最為優勢的時期。

三.造就了當時最強大的軍隊

二戰時期慘烈的戰爭,讓蘇聯培養出了一支可怕的工業化軍隊,海陸空全都厲害,西方國家看到鋼鐵洪流都瑟瑟發抖。同時,在反攻德國的過程中,蘇聯也跟美國一樣,搶下了不少頂尖的德國科研人員,這使得蘇聯的科技水平,尤其是在導彈和核武器軍事領域的科技更為快速地上升,比如在60年代就趕上了美國,70年代甚至壓過美國。

四.國際聲望大大提高

二戰前西方對蘇聯的態度並不比納粹好到哪裡去,這不僅是因為歷史上俄羅斯就跟歐洲格格不入,也因為蘇聯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西方國家覺得根本沒共同話題,然而通過二戰的浴血奮戰,誰也不敢輕易得罪蘇聯了,加上國際共產主義的光環,蘇聯有一種超乎尋常國家的世界性威望。


總之,通過二戰,蘇聯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了全球性博弈者,與美國分庭抗禮,不過代價也是巨大的,被納粹蹂躪過的地區成了不毛之地,經濟損失無數,而兩千萬男性死於戰爭,七八十年了也沒緩過來,而且斯大林為了攫取許多利益背地裡搞了一些陰招,相當程度上損害了共產主義的名聲,也在日後被人利用翻案。

此外,究竟是走國際主義還是民族主義,蘇聯似乎一直左右搖擺,所以戰後在東歐成立的那些社會主義國家,始終沒法同心同德,這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蘇聯的公信力是不穩固的。


正說三國


並沒有,二戰中最大的贏家其實是美國,其次才是蘇聯,第三的話,我個人感覺,是咱們,二戰結束之後,沒幾年,咱們越來越好了,真正開始走向了大國之路。


我們看下美國,其實一戰之後,美國就已經展現出成為世界老大的勢頭了,希特勒在二戰之前就對美國非常忌憚了。而那會兒,美國並不是世界第一,那會兒世界第一第二其實是英國和法國,德國是使勁想往上爬。

而二戰結束以後,法國被榨乾了,英國打的一塌糊塗,都面臨戰後重建問題,而且從戰後開始逐步喪失各自的殖民地,走向了衰落,這個衰落指的是從神壇跌落,不再是世界第一第二了。

而美國,正好藉此機會,歐洲一塌糊塗。他原本在歐洲人眼裡就是個土財主,一躍成為了世界經濟第一、軍事第一,那些傳統的強國,英國美國等,都被他完全壓制了,而且都欠他錢。世界老大,這會兒就是美國了,從不入流,成為第一,最大贏家,不是美國麼?而且,美國的勝利,得到的一切好處延續到了現在。

而蘇聯呢,他是打贏了二戰,但是自己損失非常慘重,三成國力,兩成人口,都打光了。而其得到的好處不少,他從東線向柏林進攻,他攻下來的土地,都是他的勢力範圍。它的勢力範圍,從白俄羅斯、烏克蘭,一直延伸到了東柏林。

他通過戰爭,以及政治輸出,建立了一個非常龐大的紅色陣營,完全可以和西方抗衡。這個時候,蘇聯的已經就是世界老二了,玩了命的準備往老大的位置上爬。蘇聯也是從不入流,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也是個大贏家,但是其成本遠大於美國,兩成人口就那麼沒了啊。

這個時候,歐洲一分為二,西歐歸美國控制,一個龐大的陣營,東歐由蘇聯控制,又是一個龐大的陣營。
而這個收入產出相比,蘇聯雖然大賺特賺了,但是在1991年,蘇聯轟然倒塌,二戰所賺到的一切,基本不剩啥了,而美國所賺到的一切,一直影響著現在。你說,到底誰是最大的贏家呢?


軍武文齋


這個最大贏家,不能說是蘇聯,而是社會主義陣營。如果僅從單個國家角度講,蘇聯的收穫和付出犧牲根本不成比例,倒是美國人收穫極大。


作為蘇聯的國家角度講,領土有相當的擴大,並且收穫了好多東歐同盟國,並且吸收了來自德國和美英的一些技術。但是,蘇聯為此付出了三千萬人傷亡的代價,幾乎失去了整整一代年輕人。而且戰後的東歐國家,還需要蘇聯付出大量的資金扶持。



相反,美國付出的犧牲只有幾十萬,但是不僅收穫了大量領土,而且幾乎將西歐和太平洋周邊的所有國家劃入勢力範圍,勢力範圍收穫遠遠超過蘇聯。從國家利益上看,美國佔到的便宜比誰都多。



但如果從陣營角度看,東方社會主義陣營的收穫就比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多得多。東方陣營從原來只有一個蘇聯,多出了一批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而且極大提高了國際聲望。在法國、意大利等西歐國家也擴大了黨派政治比例。



相比之下,西方陣營卻大大縮水,不僅一些國家向東倒,而且英國和法國都極大削弱了勢力範圍,最終導致殖民體系的瓦解。唯獨美國通過蠶食英法的勢力範圍,擴大了自身,但這屬於西方陣營內部的勢力重組,對於整個西方來說並非增值行為,而是內耗。


陶式防務評論


二戰最大贏家,肯定是美國,建立了以美為中心的世界新秩序,延續至今。其次才是蘇聯,如果有第三,我們。最大輸家,歐洲。歐洲挑出一個來,英帝國幾百年霸權旁落,且肯定一去不返了[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盡無語


前蘇聯不是最大的贏家,而是付出了傷亡3500萬人的巨大代價,整個前蘇聯西部地區全都被打爛,但是得到了一些土地,科技也發展了,得到了很多實惠,但不是最大的。最大的蠃家是美國,美國在戰爭開始也吃了很大的虧,但是美國強大的國力,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使美國迅速的補上損失,並迅速向反法西斯各國援助,黃金結賬,使當時世界上的百分之七十五的黃金流入美國,。美國自二戰後成了世界第一霸主。


東龍45


從社會主義陣營講,贏家是蘇聯,但是真正贏家是美國。


阿根廷旗下


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社會主義強國,和美國平分世界霸權,形成冷戰兩大陣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