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助農行動兩次登上《新聞聯播》共戰疫情企業在行動

近日,快手在疫情期間展開的助農行動,兩次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新聞聯播》。2月20日,總檯《新聞聯播》對支援湖北抗擊疫情的企業進行了報道。自疫情發生以來,食品、藥品、電器、服裝等企業分期分批持續對湖北展開支援。其中,快手作為互聯網企業的代表,通過為平臺上的農戶減免佣金,提供5億元免費流量幫助農戶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在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獲得總檯認可。


快手助農行動兩次登上《新聞聯播》共戰疫情企業在行動


針對疫情期間可能出現的農產品滯銷問題,快手電商自2月9日起,對帶有"#攜手助農"標籤的生鮮果蔬類電商短視頻予以流量傾斜,將以"上不封頂"的最大流量助力農戶解決銷售問題。


同時,農業類賣家通過"快手商品"等交易平臺完成的訂單,將獲得一定程度的"技術服務費"減免,降低疫情期間的運營成本。特別是湖北地區的農戶,在3月31日之前,滿足條件的所有交易額度都將免收"技術服務費"。


另一方面,快手積極聯繫受影響的農業企業、批發市場等,藉助快手電商大數據精準推薦匹配,讓線下企業可以第一時間通過線上化遷移,電商的方式進行銷售,給予全鏈條全場景支持農業生產與經營。


快手還在第一時間批量上線農技類課程,併發布快手教育生態"春耕計劃",對農技類短視頻給予5億元流量助推扶持,幫助農戶在家中備戰春耕。在這些農技在線課程中,農戶們不僅可以瞭解新一年的農業政策和農業信息,更能系統性、有針對性地學習農業技能和知識、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農技專家的直播間成為了線上農業信息和知識集散地、指導農業生產和經營的交流平臺。


快手助農行動兩次登上《新聞聯播》共戰疫情企業在行動


2月10日,《新聞聯播》報道了防控疫情期間產生的新需求,促使智能經濟的發展按下"快進鍵"。網絡直播作為生產領域的智慧革新,農技專家可以通過在線開設課程,有針對性地為農戶解決疫情期間的生產和經營難題。


湖南郴州的小許是農技教學機構"天天學農"(ID:ttxngj168)的在線課程學員,接受《新聞聯播》採訪時他說:"因為疫情已經10多天沒有去果園了。這個機會正好可以在在線課程裡學習一些柑橘種植的知識,為春耕做準備,把損失降到最低。"


快手用戶"於維盛(草莓技術)"(ID:a885415149)和"哥種葡萄"(ID:a13841732725)則坐在自家的田間地頭,通過手機的小屏幕在線與農技專家交流,學習"留樹保鮮"等技術手段,推遲上市時間,等候銷售渠道恢復通暢。


快手助農行動兩次登上《新聞聯播》共戰疫情企業在行動


隨著"短視頻+直播"逐漸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新的文本,手機也演化成為農人手裡的"新農具"。快手作為國民級短視頻社區,涵蓋了農民、農技專家、企業等在內的整條農業產業鏈,形成線上交流學習甚至交易的社區。


新農人們認識到,農業不再是粗放式生產,靠天吃飯,也要靠技術,也要不斷創新升級,而快手就成為他們的首選平臺。快手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平臺單月三農創作者數量10萬+,單月三農短視頻數量150萬+,單月三農作品播放量200億+。


疫情期間快手作為一家以平等、普惠為價值觀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始終在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1月23日,快手向武漢市政府捐款1億元人民幣和5萬個N95口罩,成為首家向武漢做出大額捐贈的互聯網公司。隨後又陸續聯合主流媒體、醫療、教育等單位,展開多項針對疫情時期的權威信息傳遞、防疫知識普及以及為在線教育提供技術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