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6000份面部防護貼送往火神山醫院,讓一線醫護人員告別勒痕

記者20日從海軍軍醫大學獲悉,為減輕醫護人員面部不適,預防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由該校藥學系專家牽頭研發的“預防口罩和醫用護目鏡壓力性損傷的防護凝膠貼片”已於近期完成了研製、備案、註冊和生產定型。目前,首批6000份由該校發至武漢火神山醫院,用於一線醫務人員的醫療防護。

首批6000份面部防护贴送往火神山医院,让一线医护人员告别勒痕

資料圖,視頻截圖

據瞭解,身處抗疫一線、不間斷作戰的醫護人員長時間佩戴口罩、護目鏡等護具,導致鼻部、臉頰部、額部、耳廓後部極易產生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面部皮膚紅腫甚至破潰,嚴重影響救治工作的同時也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課題負責人楊峰教授介紹,針對這種壓力性損傷,他們研究發現預先在臉部用親水性醫用水膠體類敷料進行密封性敷貼,通過水凝膠類材料的緩衝降低對局部的擠壓,保證或促進血液循環,可有效保護臉部口罩和防護鏡接觸面的皮膚。水凝膠的基質層主要成分是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在水中溶脹,溶解,並形成高粘度凝膠,穩態下呈半固體狀態,表現為粘彈性。水凝膠還有一個特點是過敏概率比較低。因此特別適合作為頭面部壓力性損傷的防護和治療的新劑型。同時,水凝膠貼劑的組成更為科學合理,工藝條件適合工業化生產。

基於此,他們集中人員在短時間內開發並生產了適用於預防口罩和醫用護目鏡壓力性損傷的防護凝膠貼片。這種防護貼在設計上與皮膚紋理一致,不易剝脫的同時有效促進了皮下循環,可防止損傷加深或繼發感染,顯著提升了醫護人員長時間佩戴醫療護具的舒適性。

據悉,海軍軍醫大學已經成立了科研攻關專家委員會,圍繞“預防”和“治療”兩大方面,開展病毒溯源和流行病學防控、快速檢測、臨床治療、防護製品和藥物研發、發病機理、抗體疫苗等方面的科學研究,並組織指導各單位積極申報疫情防控科研應急項目,結合海軍特點進行科研攻關,為疫情防控一線儘快提供有力的科研成果支撐。

延伸閱讀

醫護人員臉部勒痕令人心疼,河南企業研發新型隔離帽,解決這些問題

記者16日從河南長垣駝人集團獲悉,經過半個月反覆實驗,該集團研製出三款新型“隔離帽”,可有效解決醫護人員同時佩戴護目鏡、口罩時面屏霧化、臉部勒痕等問題。

奮戰在新冠肺炎救治一線的醫務人員,因長期佩戴口罩、護目鏡等醫用防護品,臉部留下的勒痕甚至壓傷刺疼了廣大網友的心。1月28日,長垣駝人集團接到河南省科技廳下達的應急公關項目——做頭面部保護裝置。

駝人集團市場總監常省委說,集團自接到河南省科技廳下達的應急公關項目後,立即成立項目組加緊研製。目前,三款新型“隔離帽”已研製成功。其中A款已註冊成功,B款、C款即將問世。A款初步計劃在2月20日進行小批量生產。該項目已被河南省科技廳列入新型冠狀病毒預防應急科技公關項目。

據常省委介紹,醫務人員目前使用的口罩、眼罩等都是分開設計的,特別是長時間佩戴之後,面屏霧化、臉部勒痕壓傷比較厲害,“這款‘隔離帽’集眼罩、口罩、送風系統一體,密封效果要比原來好很多。‘隔離帽’均採用頸部繫帶收口,口罩和護目鏡在“隔離帽”裡面是分離設計,裡面有裝置可以擋住霧氣不向眼罩流動,產生的霧氣可以通過送風系統排出。”

一名體驗者在嘗試佩戴後說:“這款產品的密封性比較好,戴上也不會悶,因為有送風系統,所以也不會產生霧氣,戴上後正常活動不受影響。”

據瞭解,為達到最佳使用效果,駝人集團研發人員正在對這款產品做最後的細節調試,同時也在聯繫相關單位進行臨床測試。

網友評論

首批6000份面部防护贴送往火神山医院,让一线医护人员告别勒痕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科技日報、中新網、網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