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一個抑鬱症者應如何自救?

一筆飄紅


我是一名重度抑鬱症焦慮症康復者,抑鬱症完全靠自己自愈,如果是輕度的還好,如果到了中度、重度階段,完全靠自己自愈可能性不大。

抑鬱症患者本身自制力就很差,整天被負能量控制,起心動念都是負面思維,很難控制住自己的負面思想和情緒,對人和事失去興趣,包括各種行為和軀體症狀。

但是心病還得心藥醫,抑鬱症就是負面思維太多,控制不住的負能量,本身所剩的那點正能量,根本壓制不住它。

要想徹底好,必須從自身能量上來解決,就像我們身體生病了一樣,生病了,身體抵抗力就差了,能量就變低了,本來要做的一些事情,一點也沒心思和力氣去做了,心理問題也是這樣,心生病了,被負能量控制了,整天大腦總是胡思亂想,各種負面情緒折磨,大腦得不到一刻休息,這比身體生病了還要累,心裡的痛才是最痛的,心累,痛苦、懊悔、自責、恐懼、焦慮,整個人能量已經消耗太多了,沒有什麼心力和負能量對抗了。藥物只能暫時緩解症狀,但是根本原因並沒有解決。

這時正確的做法是首先提升自身能量狀態,正能量充足了,負能量就會被擊垮,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但是,單靠自己抑鬱症時那疲憊的滿是負能量的大腦是基本不可能做到的,這個時候,要你自己去想,是想不出什麼好的方法的,這時需要藉助外力來幫你提升能量狀態,這是正確的徹底治癒心理問題的方法。

人的痛苦來自於無知,患上抑鬱症,無關收入,地位,性別,家庭因素等等,這些也只是外因,真正的因素是你自己的內心,很多人同樣經歷磨難,他們都很好,而我們卻抑鬱了,痛苦了,根本原因在於內心的無知和一些錯誤思想觀念,總是容易放棄本該擁有的,追求不該追求的,得到的就只有痛苦了。

所以,能量狀態提升後,學習正確的認知和思維,重新建立起正確完整的思想和思維模式,才能徹底解決抑鬱症等心理問題,不再復發,人生也會因為這次抑鬱症帶來的歷練,而變得更好,更完美。

因為自己曾經得過,所以知道這有多痛,患有抑鬱症等心理問題的人,別提夢想,連正常人最基本的好好生活下去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都是奢侈,希望能希望能幫助大家。很多患者都已經好了,走出來了,希望更多患者都早日痊癒。








用戶56049696419


最好讓自己忙起來,比如每天跑步3公理去上班,如果精力允許的話,下班再跑回家😄😄😄你的睡眠問題解絕了。經過半個月的訓練,你會發現你不胡思亂想了,吃飯也香了。整個人精神抖擻,身體倍兒棒。最後你發現自己愛上了運動。出汗的感覺爽歪歪😄😄😄你還會笑自己,得憂鬱症都是閒的,是我自己治好了我的憂鬱症!我為自己省了5000塊。Yeah.我能行,你也可以。讓我們一起戰勝憂鬱。


做自己丫


我曾經患過重度抑鬱症,後來經過努力走出來了,現在成了一名心理諮詢師,努力地過程就是自救的過程吧,分享下自己的經歷,看看會不會對你有用。

抑鬱症患者患病期間,自我評價很低,對大部分事情失去興趣,無力感強,其實要自救是不容易的,但不容易不代表做不到,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人人有自愈能力。對他的觀點,我深以為然。

雖說什麼事都不想做,但抑鬱症患者可以強迫自己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至少不討厭但經驗證對抑鬱症有效的事情,比如運動,洗熱水澡,養狗,社交,旅行等,這些都有助於短時間的恢復。

當達到短時間的恢復以後,抑鬱症患者要抓緊這難得的時間,去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佛學的知識等,並且要實踐和探索,瞭解自己是誰,都有什麼樣的認知行為模式,這很重要,實踐探索甚至比知識還重要,因為了解自己是治癒自己的關鍵,目前我覺得比較靠譜的實踐探索是心理諮詢和禪修。這兩種是在有心理諮詢師或師父帶的情況下了解自己的最直接的方法。

當了解自己內心更深層次的部分,自然很多耿耿於懷的東西就釋懷了,也就和自己和解了,既收穫成長,抑鬱症的症狀也消失了,這就是我們說的自愈。

自愈,不過是不再自己對自己發起戰爭,而抑鬱症,也是成長到達某個點卡住的表現。

這就是我的觀點,如果你正飽受抑鬱症困擾,想尋求心理諮詢,可以私信我。


樹洞心療愈


一個人如果沒有進入過抑鬱狀態,又沒有拼盡力氣走出來,如何知道自救的含義。

抑鬱症有很多種,從兒童到老年都有,尤以青春期、女性產前後、老年性抑鬱為普遍,目前職業原因造成的抑鬱症也增長很快,成因非常複雜。

當今社會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抑鬱症發病率卻越來越多,誠然有遺傳因素,但外界給予了更多催化作用。 一個大趨勢是電子產品的魔性吸引力,導致人們注意力更加投入到大大小小屏幕裡,手機(含PAD)、電視、電影,甚至VR技術的推廣普及,改變了人的生活習慣,你可以算算看自己每天有多長時間盯在屏幕上。學習工作壓力的增大,贏在起跑線的口號和高考倒計時的壓力,使青少年成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還包括家長。成年人揹負的壓力更加複雜,社會地位成功論價值觀以擁有的財富來量化,形成特有的鄙視鏈。建築物的規模化,讓我們成了裝在盒子裡的人,從房子出發到交通工具再到另一處房子,終日能接觸自然接觸陽光的時間越來越少。

走出抑鬱症,就是要走出抑鬱症形成的心理霧霾。有抑鬱傾向和輕度抑鬱症的應該在家人的幫助下,多向諮詢醫生傾吐心聲,在少量藥物的幫助下輔助光療等副作用少的物理療法慢慢擺脫心理障礙,到可以參加戶外運動、簡單社交後逐步擴大層面,直至工作學習能關注度提高到正常水平,並保持良好狀態。中度、重度病人則需要專業醫生給予長期治療方案,最重要的還是家人陪伴疏導和合理的物理治療配合,環境因素是很重要手段,光療法已經是國際上公認的副作用最少,成功率極高的理療方式,健康的照明環境,輔以合適的音樂,自然環境,是心境慢慢平復,到能夠做一些提高關注力的事情,學習音樂、繪畫、舞蹈或者其他手工活,國外頂尖高校很多開了藝術治療的課程,我國對老年人提供的比較好的像老年大學等都是很好的手段。

初級的抑鬱症是完全可以通過自救脫離苦海的,陽光☀美景藝術都是平衡心境的好手段,首先就是要走出去,張開雙臂擁抱自然,身體好了,一切都不是事兒。





斯派格林健康照明


你的問題其實很有代表性,我們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我心理療愈的能力,就像王陽明先生說的那樣:聖賢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意識療法裡面提到要成為自己的佛陀,成為自己的基督。

每個人生下來都有自我療愈的能力,修復傷口的能力

每個人生下來都有自我療愈的能力,修復傷口的能力。只是在時間的長河中,我們慢慢丟掉了自我療愈能力,只要有痛苦襲來,我們第一時間就尋求頭腦的幫助,到處尋求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方法。酒精香菸性愛毒品也成了這種,尋求幫助的替代品。

當被來自更多的外界信息壓抑的時候,被頭腦思維干擾的時候,療愈就不能發生。它非常靈性的跟從於真實的自己,而不是跟從別人與頭腦的思維。你可以留意到一個事實是,當我們與問題在一起的時候,總會出現頭腦入侵的資訊來干擾!


那麼最好的自我療愈有個好壞有標準,那麼最好的療愈的標準是什麼呢?這裡有個小故事可以參詳。

森田療法的創始人森田正馬先生曾經收治焦慮症患者,他叫這個患者去買竹子。這個人在買竹子的過程當中,她焦慮症沒有發作,所以他就很感慨,這次我已經成功的控制了自己的焦慮症,我覺得現在的方法很有效,我覺得自己好起來了,把這個筆記給了先生看,先生女士就說,這樣並不代表你好起來了,真正好起來就是你要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好的竹子,忘記了你曾經還有焦慮症,這就好起來了。


是啊,我們把抑鬱症焦慮症稱之為心境障礙,就是他給我們工作生活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困擾跟障礙,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去正常的工作學習,這才稱之為障礙,那麼當你能夠全心身的投入你的工作生活學習當中去了,忘記你還有抑鬱症了。這就是自愈的最好的標準。


用意識療法的觀點就是活出自我,是治癒的最好的方法

一個人他只能在當下的現實世界中活出自我,他不可能在頭腦的世界裡活出自我,當你活出自我的時候,你完全就忘記了自己曾經還有抑鬱症。治癒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選擇成為你自己。但是如果當你不知道想要什麼?生活就會給你不想要的,當你不知道想要去哪裡,生活就會帶你去不想去的境地!


那麼如何活在當下就成了一個大的命題了,當我們一旦遇到傷害的時候,我們急不可耐的在頭腦裡面尋求安慰,尋求幫助,尋找方法,而實際上這才是所有問題的根源,它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讓你很難是跟當下現實世界建立連接。所以任何能夠拉出你頭腦思維狀態的方法,都是好的自我療愈的方法,比如說跑步。


任何能夠出離頭腦思維的方法都是自愈的好方法

從生理層面講他會促進多巴胺分泌,我們知道多巴胺是神經遞質,抑鬱症就是因為神經遞質攝取不平衡導致的負向情緒為特徵的心境障礙,當多巴胺分泌過多的時候,你就不那麼抑鬱了,但是實際上在跑步的過程中你的頭腦,因為身體的運動有氧運動,參與頭腦的氧氣量跟血液是會變少,在這個過程當中,頭腦的思維就會放緩。


意識療法裡面他有從意識到覺知到觀照的三個步驟,讓你慢慢的出離頭腦。因為頭腦思維實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我們依賴它而活。在思維當中你的意識不是跑得過去就是跑到未來,所以你要把你的意識拉回來放在你身體的感知上,就是心身合一,知行合一,再到天人合一,它都發生在一系列的行動當中,但最後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就會慢慢形成,當然我們不排除自己的思維,但是過度的依賴思維或者是形成了抑鬱症的這種受害者思維模式,那都會給我們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自我療愈,是維護生命和諧的一種天性,要重啟這份天性

自我療愈,是維護生命和諧的一種天性,每一個生命都擁有,沒有人會少或是遺漏這份天性。當人們開始覺察內在這股天性的能量,開始覺知傾聽內心深處的這些聲音,讓真實的自己就在那,是的,只是在那裡。靜待你拂去歲月的微塵去發現!


那麼,一切療愈的機制就會被啟動。讓意識進入你的大腦,意識如整個宇宙般浩瀚,而你卻囿於一個小小的身體之中,身體需要休息,意識不需要休息;意識進來,思維就出去了!身體是某種機構,意識不是一種機構。意識從來不會出生,從來不會變老,也從來不會死,它不需要燃料,它也不需要休息,它是純粹的能量,持續不斷的永恆的能量。

陳了凡:心理諮詢師,《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創始人,自我心理療愈發起人,意識療法跟森田療法認知療法CBT一樣是心理療愈的體系,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唯一不同的是意識療法它是自我心理療愈的體系,旨在成為自己的心理療愈師,處在各種心境障礙下的人們,肉體的痛苦可以通過生理治療,而心理上的痛苦是持久的深遠的,當每個人長大時都會注意到一件事就是,受苦似乎是身而為人的一種常態。通過意識療法的踐行讓更多處在痛苦煎熬中的人們,獲得內在活出自我的力量,不困於情不惑於心的力量,不戀過往不畏將來的力量,出離頭腦活在當下的力量,成為自己的心理療愈師!

了凡心療愈


一是要放空自己,不要強迫自己去做難做的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沒有壓力,沒有緊張。聽聽音樂,聽聽評書,看看電視,斷開抑鬱的源頭很重要。

二是藥物治療因人而異,根據病情來定。抗抑鬱的藥要輕一點,用中藥調理身體的不適是主要的,抑鬱了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很多,容易出現各種不適,中藥裡面消炎要經常用的,安神的,根據各人病情配藥,治療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三是親人的陪伴,有時這種陪伴是很折磨人的,但還是要陪伴,多一些傾聽,多一些理解。病人很敏感,有負疚的想法,所以陪伴要關心又不能太關心,多做讓他開心的事。生活上少指責,多幫助。抑鬱病人思想是出問題的,拿不定主意的。所以要和他商量著幫他拿主意。

四是適當的體育鍛煉,一定要量力而行,一定要循序漸進。

五是多和大自然接觸,曬曬太陽,吹吹風,看看大自然的景色對放空自己很有幫助。

六是少用手機和電腦,抑鬱病人的思想是脆弱的,網上不健康的東西太多了,對病人的影響很大。睡不著也不能上網看手機,看了更睡不著。

綜合治療很重要,不是哪一種治療一定能治好的,這中間會有反覆也是很正常的。家人一定要想得開,不然會一起抑鬱的!堅持下去,就會勝利!


湖畔一清


我是扎心君,我來嗶嗶幾點。

1抑鬱症現在得的人,比較多,病人的病恥感比較強。別人容易有異樣的目光。這是與其它病顯著的不同。

2許多人有不少誤區。有的人認為,抑鬱症,可以不通過藥物,就可以靠自己心理調節就好了。對於輕度抑鬱可以,中度重度就不行了。要及時吃藥,足量足時間的吃。具體問醫生。否則會越來越重的。

3有的人,認為抑鬱症就是無聊,把自己忙起來,過得充實就行了。這是不對的。抑鬱症既不能太閒,也不能太忙,應該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過分忙和過分閒都是不可取得。

4正如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一樣,抑鬱症的人所過的生活應該是最健康,最科學的生活。

5抑鬱症一般都是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的人。然後遇到挫折和困難,不能迴旋,不能等待。其實,這個世界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完美無缺的人只在電影小說幻想裡。什麼都想要的人,是不會幸福的。嗜慾深者反而天機淺,正如世界上,兒童反而是最快樂的人。一個紙片可以讓他玩很久,開心很久。所以,老子講赤子之心。淹死的會游泳的累死的會跑的。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低調低調低調,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6有些事後,要正視現實,往事不可見,來者猶可追,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人生除了生死,其它都是擦傷。繼續努力就是了。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朝聞道,夕死可也。只要懂得了道理,人生就沒有什麼遺憾的。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諸葛亮和司馬懿相爭,龜和兔賽跑。

7我們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大事也是小事組成的)從自己喜歡的事做起,不要追求完美,不要追求極致。不要殫精竭慮,廢寢忘食。一步一個腳印,先會爬,再會走,會跑,最後才會飛,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在半夢半醒之間的中庸之道。放下負擔,活在當下,活在今天,知足常樂。今朝有酒今朝醉。在哪裡摔倒,就在哪裡躺著。感覺和成功學的毒雞湯有所不同吧。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風聲,雨聲,讀書聲,鴉鵲無聲,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我屁事。自己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別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8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重要的是修身,而修身就是快樂,孔子說,我欲仁,則仁至也,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所以,快樂很重要,也就在身邊,想開了,就開心,科學研究,發現對待事情的態度決定心情。當然,病人還需要藥物的幫助。

9練練字,聽聽歌,散散步,游泳,唱歌,跳舞,騎自行車。先設計一個小目標,完成它,身體就會獎賞多巴胺,接觸陽光和大自然,身體會分泌多巴胺有利於提高快樂感,抑鬱症可能是因為身體的多巴胺分泌不足。

9考慮事情不要光顧了別人,父母的意見,最重要的是,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10假如腦海裡胡思亂想,可以通過畫畫,寫字轉移他,擠出法。這樣見效比較快。

11我希望做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現代科學研究,大腦結構並不適合太複雜的思維活動。運動能夠使人愉快。曾國藩說過,以天下之至拙,可以勝天下之至巧。

12重視睡眠,不熬夜,敷著最貴的面膜熬著最便宜的夜,足夠的睡眠後,第二天早上,身體會分泌充足的多巴胺,假如熬夜多巴胺分泌會紊亂。

13欲多則窄,欲少則寬。知足常樂。返璞歸真,斷舍離,佛系,嗜慾深者天機淺。十分聰明用七分,還有三分留子孫,一生聰明都用盡,後輩子孫不如人。聰明反被聰明誤。

成功的路不止一條,條條大路通羅馬,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步步為營,慢慢來,不忘欣賞路邊的風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先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無能的扎心君


抑鬱症要想自救,首先要培養自我覺察能力,覺察自己的認知、情緒、行為發生了什麼問題,導致了抑鬱的發生。

抑鬱症患者在認知上,面對挫折失敗而產生的自罪感,不是他不能面對失敗,而是把失敗責任歸於自身,直接否定的是自我的核心價值,而這個核心價值觀這個東西卻是個完美的理想化的東西,也就是理想化的自我,嚴重偏離了真正的自我,也就是不能真實的認清自己,自己所追求的是不可能達到的,這就要了抑鬱症者的命。

那為什麼每個普通人都會產生抑鬱情緒呢? 其實就是理想化自我在做怪。

所以抑鬱症患者要自救,必須覺察到這一點,偏差的思維導致了負面的抑鬱情緒,時間久了就會演化為抑鬱症,只有使偏差思維正常化,使理想化自我與真實自我和諧統一,才能走出抑鬱。

所以,抑鬱症的療愈不能只往外求,寄希望望別人告訴什麼偏方是不行的,俗話說,鹽若能防腐,海里就沒有臭魚了。人總是寄希望於外在,內在力量遲早消耗殆盡,不抑鬱都攔不住。 ​​​



胡文生心理


1. 去醫院診斷,確定嚴重程度。避免自己主觀判斷。

2. 根據診斷結果和自己的症狀,確定是否要吃藥。如果嚴重到必須吃藥,一定要配合吃藥,將大腦神經遞質調節回正常水平,然後才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對抗抑鬱。

3. 最好配合心理治療。抑鬱嚴重到一定程度會引起大腦神經遞質的改變,同時人的認知和自我價值觀偏低的思維模式會極大的影響抑鬱,這是藥物無法治療的,必須進行心理諮詢進行調整。

4. 要配合醫生治療,但是不要把所有希望和努力只寄託在醫生和藥物上,要主動自救。

5. 儘可能多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開始保持規律性的每天三十分鐘運動,尤其是早上比晚上運動有助於提升一整天的情緒狀態。每天寫日記,多出去走,接觸朋友和外界,避免因為情緒不好而不出去,這會更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中。情緒越低落越要有意識的提升自己的情緒。


多維人生dovilife


你認為一個抑鬱症者應如何自救?

問題分析:這個問題自帶不合理性,既然已經給一個人經過診斷,確診為抑鬱症,那麼就已經不再是歸入擁有自救能力的患者,這是對於心理疾病顯著症狀的不理解造成的。

在心理學上,對於心理問題人群的劃分,首先是兩個大類:正常人和異常人,異常人即是各種神經症的確診患者,通常這些患者都已經失去了對自身疾病狀態的認知能力,抑鬱症也在這類異常人群之內,這類異常人是無法完成自救行為的。

合理化問題:你認為一個有抑鬱症傾向的人如何自救?

只有正常人,在發現其有抑鬱症傾向時,因為能夠感受到症狀帶來的痛苦,才會有自救和求助能力。按照合理化之後的問題思考,我認為最有效果的自救行為,就是與一家正規的心理諮詢機構合作,找到一位值得自己信任的心理諮詢師,做好長期的心理諮詢干預計劃,並認真的以做持久戰的態度,去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激發自我的積極能量,去與抑鬱傾向鬥爭,消除抑鬱產生的心理原因和現實因素,達到恢復身心健康的目標!

為什麼不建議自己完成抑鬱傾向的自救,這與抑鬱傾向的特點有關。抑鬱傾向有向過去沉澱的特性,長期沉浸於對過去的思考,而缺少對未來的積極探索,獨自一人去抗爭,很容易陷入回憶的沼澤,越用力掙扎,越是陷入越深。為了減少這種狀況,所以我是建議發現自己有抑鬱傾向之後,一定要與身邊的親朋好友溝通,得到理解和支持,得到溫暖和關懷,別一個人去戰鬥,抑鬱的人常常是孤獨而死。

抑鬱症者的自救,應該是主動尋找身邊的助力,哪怕只是一點溫暖的火光🔥,也要緊緊的去把握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