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的翡翠轉眼成破石頭?——成長的路上付出的代價太大

曾經有位富豪,因為有錢,開始萌生買翡翠收藏的念頭,於是他跑到緬甸逛市場,因為在翡翠行業是外行,但是又財大氣粗,看到一塊陽綠的翡翠原石,馬上被吸引住,最後以200萬的價格買下,滿心歡喜,以為自己淘到寶了,回頭讓加工廠剝皮,最後的結果傻眼了,那只是一塊再普通不過的石頭,中間被老緬掏空,注入綠色液體,一代英明成2貨,被人騙了。

200萬的翡翠轉眼成破石頭?——成長的路上付出的代價太大


被騙的例子種種皆是,自古高手在民間嘛!可翡翠這又是那麼的晶瑩剔透,光彩照人,如此靚麗的寶,怎麼才能淘到自己稱心如意的呢?辨假識真的本領你必不可少。

A貨翡翠如何辨別八個特徵讓你練就火眼金。


200萬的翡翠轉眼成破石頭?——成長的路上付出的代價太大


雜質:翡翠A貨經放大觀察,有時見黃色、褐色、黑色的雜質;翡翠B貨相對純淨,找不到雜質。

光澤:翡翠A貨表面經拋光後,平整如鏡,具較強的反光性,為玻璃光澤,翡翠B貨經強酸鹼浸泡處理後,結構疏鬆,沒充填之前表而見溶蝕凹坑,使之產生漫反射,呈麻面光澤;翡翠B貨充膠之後表面為樹脂光澤,無靈性;如翡翠B貨充膠之後再拋光,在充填的凹坑處仍可見樹脂光澤光斑,整體呈樹脂光澤與玻璃光澤混雜。

顏色:翡翠A貨顏色自然、有層次感;翡翠B貨的顏色是本色經去色後形成的,鮮豔而泛黃。由於翡翠結構被破壞,內在原有的光學性質也發生了改變,所以翡翠B貨的顏色分佈無層次感,混沌一色。


200萬的翡翠轉眼成破石頭?——成長的路上付出的代價太大


結構:可以製作翡翠B貨的翡翠原料,一般多為含雜質較多且結構鬆散的翡翠,受到強酸強鹼浸泡腐蝕後,有部分物質帶進帶出,在表面及內部沿礦物晶體間形成溶蝕,產生內部的連通式裂隙和表面水渠網,內部裂紋為鋸齒狀的張裂紋。在透射光條件下,可見內部縱橫交織的裂隙,嚴重影響了通透性;在反光條件下,表面的溶蝕凹坑或網紋清晰可見,失去了翡翠原有的玻璃光澤。

氣泡:充膠的翡翠B貨在表面層或裂隙處的膠體可見殘留氣泡。

雜質:翡翠A貨經放大觀察,有時見黃色、褐色、黑色的雜質;翡翠B貨相對純淨,找不到雜質。


200萬的翡翠轉眼成破石頭?——成長的路上付出的代價太大


熒光性:翡翠B貨有均~中等的黃綠色、藍綠色熒光。

熱反應:翡翠A貨800℃以下不熔融,充膠翡翠B貨加熱200~300℃後發生碳化。密度:理論上翡翠B貨密度比A貨略輕,但此點缺少實際操作性,因為翡翠的密度是在一個範圍內變化。

學會了識別A貨翡翠還不夠,B+C貨你也要懂。

用來做C 貨的翡翠,通常沒有顏色、結構較粗,顆粒之間結合不夠緊密,用來染色時較容易上色。製作C 貨的方法五花八門,目前主要有染色、焗色、輻射改色等方法。比起B 貨,C 貨翡翠起源甚早,人們很早就掌握了給翡翠染色的技術,至少在20 世紀二三十年代即已出現。早期使用的是一種含鉻的綠色染料,因此不難用查爾斯濾色鏡識別(在查氏鏡下顏色變紅,或變紫紅、暗紅)。但目前生產的C 貨不使用含鉻染料,而改用有機染料,所以查氏鏡已無能為力。不過它畢竟是染色品,只要仔細檢查,可發現其表面的綠色較濃豔,愈往內,愈淺淡;有時還可見綠色像蛛網一般沿顆粒邊緣和裂隙分佈。而且染上的顏色往往不自然,較容易辨認。


200萬的翡翠轉眼成破石頭?——成長的路上付出的代價太大


(1)肉眼觀察:顏色誇張,反差大,不正,不自然--人工緻色。

(2)肉眼或鏡下觀察:顏色是否在間隙或晶粒組織間堆積?是否外深內淺?是否有色根?是否很均勻? 顏色不誇張的C貨有兩種典型情況,一類是色不太均勻,但在裂隙等組織疏鬆處有堆積,有外弄內淡的特徵:第二類是色很均勻,其色無色絲、色根,與真品的本質差別是無色頭色尾之分,更無弄淡之分,這樣的現象為注入有色膠所致。 色根是一種顏色生成現象,條狀、片狀、團塊狀的顏色,其深淺具漸變特徵,由內向外擴散或漸漸深入到翡翠組織內部。色根是判斷玉件是否為翡翠,或翡翠是否人工緻色的鑑定依據之一。但老坑種一類高檔翡翠,因組織結構細膩,顏色均勻,所以看不到或難見色根。

(3)放大檢查:對於顏色不勻,酷似真貨的情況,要注意色上加色,即真假混色的現象,此種情況關鍵是在顏色重疊之處的邊緣上,發現真色、假色在色調等方面的差別。


200萬的翡翠轉眼成破石頭?——成長的路上付出的代價太大


(4)查氏濾色鏡觀察:在白熾燈下觀察,顏色顯示紅色,說明是人工緻色;若顏色不變紅,則同時有兩種可能:天然色或染色,需要藉助其他方法進一步鑑定。

(5)鑑別輻照改色翡翠綠色僅在表面,呈環帶狀或斑塊狀分佈,這樣的C貨翡翠在查氏鏡下呈紫紅色。用輻照改色的翡翠,初看翡翠動人,透明度好,但翠裡透藍,玉件表面有被轟擊的痕跡,受轟擊處與未受轟擊處相比,前者表面色深。

(6)區別天然色與鋦色鋦色是用熱處理的方法,使翡翠出現出現。天然紅色翡翠透明度較好,紅色部位光澤強,有靈氣。鋦色所致的紅色呆板、厚重而均勻。過去鋦色翡翠屬於C貨,新的國標將其歸為優化處理之列。

(7)開水浸泡:用無機原料致色、綠色拋光粉致色的翡翠投入80-100度水中浸泡數小時,水會變綠。但高科技染色的翡翠不會在熱水中褪色。


200萬的翡翠轉眼成破石頭?——成長的路上付出的代價太大


(8)化學試劑褪色:在有的染色翡翠表面滴稀鹽酸,或用棉球蘸“去字靈”擦洗C貨翡翠,其綠色或者紫色有褪除淡化現象。

(9)紫色翡翠的顏色鑑別:對紫色的鑑別,主要用放大鏡檢查,觀察顏色與硬玉晶粒間的關係,並根據色根、色形等特徵作出判斷。鑑定紫色翡翠應該注意的是:白色包圍紫色還是紫色包圍白色?白色包圍紫色--天然紫色;紫色包圍白色--染色。

(10)可藉助紫外線熒光燈進行觀察,天然紫色翡翠在紫外燈光下一般無熒光反應,而染紫的翡翠在紫外燈光下,常有較明顯的熒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