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擁有七層大挪移都無法破解少林三渡,為何陽頂天就可以?

宋祖椽


黃老邪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內容!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身為明教教主,身兼數門神功,武功之強,僅次於武當派祖師爺張三丰。張無忌先後三次與少林三渡交手,但卻始終無法破解他們的“金剛伏魔圈”,戰績最好的第三次,也僅僅只是打了個平手而已。

張無忌的武功遠勝於陽頂天,他破不了三渡的“金剛伏魔圈”,陽頂天更加破不了。當年陽頂天曾打敗過渡厄或者是三渡聯手,但當時三渡並沒有練“金剛伏魔圈”。

一、陽頂天與三渡的結仇

<strong>當年陽頂天當上明教教主後,娶了自己心愛的姑娘,便是後來的陽夫人。而陽頂天不知道的是,他也因此得罪了一個人,而那個人便是成昆。

成昆號稱“混元霹靂手”,武功高強,是金毛獅王謝遜的師父。他與師妹陽夫人從小一起長大,同門學藝,青梅竹馬,而且還有婚約,他們兩家也是世交。陽頂天當上明教教主後,到陽夫人家提親,陽夫人父母見陽頂天武功高強,而且是天下第一大教明教的教主,便答應了這門親事。而成昆便被橫刀奪愛了,心裡恨死了陽頂天。

陽頂天和陽夫人成親的那天,成昆暗暗發下毒誓,要殺了陽頂天,覆滅明教,以報奪妻之恨。那時的成昆,才三十多歲,也就是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四十年前。後來成昆便苦心孤詣的要報復陽頂天,他知道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覆滅明教的,所以他只能不斷的挑撥六大派和明教之間的仇怨,並且勾結朝廷,想借助這些力量來滅了明教。

渡厄與陽頂天結仇,便是成昆從中挑撥的,渡厄敗在了陽頂天的手下,並且被刺瞎了一隻眼睛。

渡厄嗯的一聲,停索不發,沉吟道:“那也有些道理。老衲和陽頂天結仇,這成昆為我出了大力,後來他懇求拜老衲為師,老衲向來不收弟子,這才引薦他拜在空見師侄門下。……”(新修版《倚天屠龍記》)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小說中並未言明,陽頂天是打敗了渡厄一人,還是連續打敗了渡厄、渡難、渡劫,或者說是打敗了三渡聯手。

不過這都不重要,當年陽頂天的武功,遠比三渡要高,除了張三丰,沒人能穩勝他。三渡武功和成昆差不多,那三十多年前,估計也是和成昆差不多,而成昆的武功,當年遠不如陽頂天,他自己都說,陽頂天能輕而易舉的殺了他。三十多年後,成昆武功大進,卻還是覺得,不如當年的陽頂天,可見陽頂天的武功的確很高。

所以,三十多年前,就算是三渡聯手,也不一定打得過陽頂天。

二、三渡苦練“金剛伏魔圈”

<strong>敗給陽頂天后,三渡不問世事,閉門苦練,在一間密室中,枯坐了三十餘年,練習心意相通,參悟“金剛伏魔圈”。

“金剛伏魔圈”是少林派絕技,練到最高境界,可以心意相通,渾若一體,毫無破綻。三渡雖然沒有練到最高境界,但造詣已經非常高了,三人聯手,一旦布成“金剛伏魔圈”,打個三四十個一流高手不成問題,這點在小說中是有描述的。

張無忌武功蓋世,但前後三次挑戰“金剛伏魔圈”都沒能攻破,最後一次其實有機會破了“金剛伏魔圈”,因為比拼內力的話,只要張無忌不受影響,三渡是比不過他的。

三渡的武功並不是很高,只是比一流高手高一籌而已,其中渡厄武功又高於兩位師弟,在沒有“金剛伏魔圈”的情況下,他們是打不過張無忌的。所以,要是比拼內力的話,最後贏得一定是張無忌。

綜合來看,有“金剛伏魔圈”加持的三渡,武功最少也能與張無忌持平,他們布成“金剛伏魔圈”後,心意相通,基本沒有破綻,張無忌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三十多年前的陽頂天,武功雖然很高,但與張無忌相比,還是差了不少。比如張無忌能將“乾坤大挪移”練到第七層,而陽頂天只能練到第四層,可見他的內力遠不如張無忌,而楊逍、韋一笑等人,也認為張無忌的武功已經超越了當年的陽頂天了。

所以,張無忌破不了“金剛伏魔圈”,三十多年前的陽頂天更加破不了,能夠憑一己之力破掉“金剛伏魔圈”的,恐怕也只有武當派祖師爺張三丰了。<strong>

三、結語

<strong>三渡枯坐三十餘年參悟的“金剛伏魔圈”,一旦佈下,三人心意相通,基本沒有破綻,任何花裡胡哨的招式,在他們面前都沒有用,基本可以無敵於天下。以張無忌的武功,都破不了“金剛伏魔圈”,那武功還不如張無忌的陽頂天,則更加破不了。

陽頂天在三十多年前打敗過渡厄,也可能是三渡聯手,並且刺瞎了渡厄的一隻眼睛。但當時三渡武功也不高,反正和陽頂天的差距還是挺大的,而且也沒有練“金剛伏魔圈”。

所以,陽頂天並沒有破過“金剛伏魔圈”,甚至連見都沒見過!<strong>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綺羅堆裡埋神劍,簫鼓聲中老客星。堅持原創,我是卓爾不群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strong>

<strong>


卓爾不群黃老邪


事實上陽頂天戳瞎渡厄一隻眼的時候,陽頂天沒練乾坤大挪移,渡厄三兄弟也沒練金剛伏魔圈。

三十年前,陽頂天剛當上明教教主,意氣風發,帶領楊逍範遙謝遜殷天正韋一笑五散人明教徒眾向名門大派挑戰,楊逍不僅殺死了崑崙派掌門白鹿子,還氣死了峨嵋派首席大弟子孤鴻子,陽頂天一招大九天手把韓千葉的父親打的爬不起來。



韓千葉的父親是中原武林成名的豪傑,他的失敗預示著中原武林的江湖地位岌岌可危,於是江湖人稱混元霹靂手的成昆帶領一幫好漢上了少林寺,要求少林派給名門大派出頭,少林派武功最好的渡厄當仁不讓,跟陽頂天約了一架。

成昆這是一石二鳥之計。成昆的未婚妻被陽頂天搶了,懷恨在心。此戰陽頂天輸了,就如給成昆報了奪妻之仇,渡厄輸了,明教就跟六大派結下了深仇大恨,覆亡是遲早的事。



結果渡厄被戳瞎一隻眼,陽頂天也受了傷。渡厄於是帶了渡劫渡難隱居後山,練起金剛伏魔圈,陽頂天也把教務交給謝遜楊逍範遙殷天正打理,練起了乾坤大挪移。

所以陽頂天沒破過金剛伏魔圈。


唐風宋月


陽頂天能破解少林三渡,是因為少林三渡當年,還沒練成金剛伏魔圈。若是陽頂天沒死,他連張無忌都打不過,更沒辦法破解少林三渡了。

張無忌的武功,遠高當年的陽頂天

陽頂天是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更是絕頂高手。

明教無上心法,乾坤大挪移,非得是天賦異稟之人,方能修煉。

陽頂天在沒練九陽神功之前,憑一己之力,就練成了乾坤大挪移第四層。書中說:

“陽教主武功之高,幾已說得上當世無敵,除了武當派張三丰真人,誰也未必勝得他一招半式。”

可見在當時,論武功只有張三丰可以一戰。

但即便如此,陽頂天的武功,還是比張無忌相差甚遠。

當日張無忌在光明頂,力戰六大門派的時候,楊逍和韋一笑心裡想:

“教主內力之深,實是駭人聽聞,當年陽教主在世,也是遠有不及。看來今日之戰,本教可操必勝。”

所以,張無忌的武功,要比陽頂天厲害得多。張無忌都無法破解,練成金剛伏魔圈的少林三渡,陽頂天就更不可能了。

陽頂天當年,應該能破解少林三渡

陽頂天在幾十年前,武功的確遠在少林三渡之上。

證據就是,當年陽頂天和渡厄有過一段過節,陽頂天還打瞎了渡厄的一隻眼睛。

可見,當年的渡厄,絕不是陽頂天的對手。

即便是當年的少林三渡聯手,同樣不是陽頂天的對手。渡厄曾對張無忌說:

“老衲若非識得大英雄陽頂天?何致成為獨眼之人?我我師兄弟三人,又何必坐這三十年的苦禪?”

如果少林三渡聯手,就能殺了陽頂天。他們當年就應該報了仇了,卻在少林寺“坐了三十年的苦禪”,就因為他們當年的武功,不是陽頂天的對手。

好不容易少林三渡,練成了金剛伏魔圈,陽頂天居然早就死了。

所以,陽頂天才沒機會見到,如今的少林三渡,早已今非昔比。張無忌尚且不能破解,陽頂天恐怕連自保都做不到!


十點歷史君


三十年前,陽頂天擊敗了三渡,並且刺瞎渡厄的一隻眼睛,可是陽頂天絕對破不了三十年後三渡為了復仇精心修煉的“金剛伏魔圈”。

三十年前,在成昆的挑撥之下,三渡與陽頂天結仇。此時陽頂天身為明教教主,武功之強在當世估計也只弱於張三丰和百損道人二人,他“大九天手”就已然名揚天下,又修煉明教鎮教之寶“乾坤大挪移”,雖然只是修煉到第三四層,但是也能發揮巨大的威力。

陽頂天威望極高,能力超強,準備領導一群桀驁不馴之徒在江湖上大幹一場,明教內部人士個個能力不弱,如逍遙二仙,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等,都有獨當一面之能力。明教的崛起眼看就要實現,可是陽頂天帶領明教的強勢崛起卻讓中原武林憂心不已,他們始終覺得明教就是“魔教”,一直排斥這個西域的教派,更是與明教衝突不斷。

然而,陽頂天最大的敵人卻是隱藏在他身後,他卻不曾發覺的一個滿腹心機的陰謀家,正是他夫人的師兄成昆。

本來,陽頂天與他夫人成親對於成昆而言就是奪人所愛,畢竟成昆與師妹青梅竹馬相愛多年,沒想到師妹卻被陽頂天捷足先登,成昆內心痛苦不已,他內心知道,只有除去陽頂天自己才能於師妹長相廝守。可是,自己的武功與陽頂天差距太大,可以說完全不識陽頂天的對手。於是,成昆就想到借刀殺人之計,就故意挑撥三渡與陽頂天的關係,使得三渡來到光明頂與陽頂天較量,最終三渡完全不是陽頂天對手,渡厄還被陽頂天傷了一目。

三渡以為奇恥大辱,就離開光明頂,來到少林寺後山,從此不顧少林一切事務,只為修煉“金剛伏魔圈”,一心要復仇陽頂天。



可以說,三十年前的三渡不敵陽頂天太過正常,畢竟此時的三渡武功並未大成。

因為苦思復仇,三渡三十年如一日,只為修煉“金剛伏魔圈”。可以說,“金剛伏魔圈”的確是天下極為少見並且威力奇大的一門絕技,但是這門武功異常難練,要想修煉成功,首先能夠靜得下心來,這門武功非比尋常,如果心靜不下來極容易走火入魔;而且需要三人同時進步,如果一人太過突出也不行,只有同步進展才能均衡,功力互補;再者就是最難一點,必須要三人心意相通,默契度最高。

三渡真是清心寡慾,兩耳不聞窗外事,只想著一件事就是復仇陽頂天,這個動力支撐著他們三人三十年,他們苦練“金剛伏魔圈”,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功力不斷進步,他們的心意真的相通了,於是“金剛伏魔圈”算是真正修煉成功,威力之強,放眼天下估計沒人能破,即使張三丰一人破解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如果陽頂天能夠活到三十年以後,那麼他可能不是三渡的對手,他絕對沒有實力破解“金剛伏魔圈”,畢竟金剛伏魔圈最終就是內力的較量。陽頂天武功雖強,但無論如何強不過張無忌,即便是坐擁“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兩大絕技的張無忌,在“金剛伏魔圈”裡面最終也是無能為力。可見,陽頂天也是對“金剛伏魔圈”毫無辦法。

可以說,三渡後發趕超,功力提升相當明顯,這也是源於三人能夠靜下心來坐枯禪三十年,他們真是一門心思用在復仇上面。只能說他們三人心裡想著復仇,嘴上念著四大皆空,也真是“高僧”!



張無忌三闖“金剛伏魔圈”,可是每次都是無功而返。

張無忌的功力之強在他的時代的確是絕無僅有的,唯一一個能與之匹敵的唯有百年老道張三丰,可是張三丰也不敢說他的功力一定蓋過張無忌,畢竟張無忌可是全部“九陽神功”又打通任督二脈,遠勝於陽頂天空見等人。

但是,即便如此強勁的張無忌,最終在“金剛伏魔圈”之中,依舊被折騰的夠嗆,心一急差點都走火入魔。可見,三渡的“金剛伏魔圈”真的是爐火純青,基本上沒有漏洞,並且三人心意相通,真正的能夠相互彌補,即便是在過招過程中出現了破綻,另外又立馬能夠補上化解。張無忌攻了三次,每一次都最後都是功力相拼,幸虧張無忌的功力過人,這才能夠堅持到最後,若非如此,張無忌早就喪命“金剛伏魔圈”之中。

雖然陽頂天在三十年前擊敗了三渡,但是三十年後的三渡早已進化升級,依照陽頂天修煉四層“乾坤大挪移”的功力,在“金剛伏魔圈”中完全都支撐不住一柱香的時間。

而且,三渡報復心極強,將仇恨埋藏在心底三十年,他們為此完全將少林的生死安危棄置不顧,這真是讓人難以接受。

可以說,三渡的心胸度量遠不及他們的師侄空見神僧,空見能夠用自己的生命度化謝遜,讓謝遜放下屠刀,這才是真正的得道高僧,這一點,三渡差距太遠。

少林寺的絕學的確非同小可,一門絕技足以讓天下高手不敢輕視,三渡持之以恆的堅持卻並未等到復仇的那一天,因為二十年前陽頂天就因為成昆命喪黃泉,可笑的是三渡兩耳不聞窗外事,竟然連這個消息都不知曉。

所以說,陽頂天絕對沒有破解“金剛伏魔圈”的實力,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的陽頂天不可一世,真到了到了三十年後就不見得像之前那麼威風。即便是幾大神功在手的張無忌,見到“金剛伏魔圈”也同樣是老老實實,服服帖帖的。



*忠肝義膽嶽老三聊武俠第257期*


忠肝義膽嶽老三


張無忌可以擊敗三渡,他書末打平了金剛伏魔圈,金剛伏魔圈大於三渡的普通聯手,陽頂天當年只是擊敗了渡厄一人。

1. 在第三次大戰金剛伏魔中,張無忌實際上已經攻破了金剛伏魔圈,但因為是憑藉擊斷三渡倚靠的大樹,所以終歸有些取巧。在擊斷大樹前,他和三渡組成的金剛伏魔圈打成平手,誰也奈何不了誰。最後,三渡和張無忌都認可此次交手是平局的結局。


金剛伏魔圈是以金剛經為基礎,特定索法為招式的三人聯手武功,防禦力十分強大,可以抵擋三十二位一流高手的衝擊,而且組成金剛伏魔圈的三人心意相通,互補不足,具有遠大於三人普通聯手的效果。沒有金剛伏魔圈,三渡的普通聯手不是張無忌的對手。

2. 三十多年前和陽頂天單挑的只有渡厄一人,沒有渡難和渡劫。成昆挑撥渡厄和陽頂天的關係,使得渡厄出手與陽頂天交手,結果不敵一隻眼睛被打壞。後來渡厄攜手渡難和渡劫兩位師弟修煉金剛伏魔圈,是為了對付陽頂天+明教其他高手,而非單純為了陽頂天一人。


如果只是陽頂天一人,那麼當年三渡齊上,陽頂天絕非對手,但是你要是三打一的話,那明教中的其他高手如楊逍、範遙等人必然不會坐視不理。這些人就算只上兩個,三渡也沒必勝把握,況且三渡實際上對明教中的其他高手並不瞭解,這從書末他們連楊逍、範遙等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就可看出。

3. 三十多年前的三渡和書末不可同日而語,三十多年來三渡一直勤修苦練,進步很大。到書末時,渡厄武功我認為已經超過了當年的陽頂天,而渡難的武功已和陽頂天相當。為什麼這麼說呢?可以參考成昆的獨白,成昆在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曾對楊逍等人說過,當年他的武功遠不及陽頂天,就是現在或許還未能達到陽頂天當年的水平。


成昆對陽頂天的武功是很瞭解的,他的判斷基本可信,由他的話可以得出陽頂天當年就算高過光明頂時期的成昆,也高得不多。然而渡厄的武功卻是遠勝光明頂時期的成昆,即幻陰指成昆,而渡難也高出那時的成昆不少,幻陰指成昆的武功上限渡劫。總的說來,陽頂天當年的武功和書末的張無忌是無法相比的,三個當年的陽頂天也非書末張無忌的對手。


星空一煒


少林三渡是《倚天屠龍記》中主角張無忌所面對過的最艱難的一場考驗。在金剛伏魔圈的考驗下,張無忌連闖三次都未能直接攻破,最接近勝利的一次也不過是堪堪持平。但佈陣的三位少林僧卻在三十年前就輸給當時的明教教主陽頂天了。

張無忌身懷大圓滿的九陽神功和最高境界的乾坤大挪移都無法勝過三僧。那麼陽頂天當時是如何取勝的呢?這裡靈沖霄就帶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陽頂天本身實力強

陽頂天本身實力就是江湖頂尖的水平。雖然他沒有正式出場過,但從原著中一些細節可以證實他的實力極強。

恨他入骨的成昆,從不敢正面與他為敵,甚至在吐露心聲之時都暗歎自己如今的武功未必超過當年的陽頂天。要知道成昆身為金毛獅王謝遜之師本身就有超一流高手的實力,在拜入少林後又習練了無數少林絕技,其武功之高已能比肩三渡了。除了張三丰、張無忌祖孫倆和不知深淺的黃衫女外,再無人能穩勝成昆。可即便如此,成昆依舊覺得自己的武功無法超越當年的陽頂天,可想而知陽頂天當年的武功究竟有多強。

少林三渡三十年前的實力最少也不會遜色於空字輩的空聞、空智等人,與陽頂天一戰後,卻被打的閉關三十年不出,也側面說明了三渡對陽頂天實力的重視。

陽頂天實戰能力強

明教的一眾高手通常不僅武功高強,而且還普遍都有過人的實戰能力。楊逍空手速敗峨眉高手孤鴻子,重傷之下驚走崑崙何太沖夫婦,一己之力應對韋一笑和五散人的聯手合擊。殷天正車輪戰六大門派高手的圍攻,重傷之下絕地反擊崆峒五老。謝遜擊敗武功遠勝於他的成昆。就連二線的五散人中的彭和尚都有在各派精英弟子的圍攻中,以傷換命擊斃多名敵人的記錄。

乾坤大挪移本身也是極擅長應對群戰的武功,楊逍以二層的修為應對韋一笑和五散人那一戰都打的相當漂亮,若非成昆偷襲,當能穩住大局。陽頂天練到四層的修為當能發揮出比楊逍更強的實戰能力。(張無忌雖然配置上比他們高,但在實際應用上,靈沖霄認為小張卻是不如參驗這門武功數十年的陽頂天、楊逍他們來得更精熟)

靈沖霄個人認為,陽頂天當年的實力雖比三渡每人都強,卻不太可能強得過他們三人聯手的實力。最大的可能還是,陽頂天以超強的實戰能力,把握到三渡的弱點再各個擊破。

三渡當年沒有練成金剛伏魔圈

有陣法加持和沒有陣法的單純聯手對敵,其威力程度是無法同日而語的。正如當年全真七子在沒有結成陣勢的情況下,黃藥師能夠進退自如的扇他們耳光。可一旦他們結成天罡北斗陣後,黃藥師在激鬥一夜連換許多武功也只是堪堪打平而已。

三渡當年與陽頂天為敵時是沒有練成金剛伏魔圈的。在單體實力不如對手,而又沒有陣勢加持的情況下,一般是很難佔有優勢的。更何況陽頂天的成名絕技乾坤大挪移是尤其擅長這種多人混戰的局面的。


我是靈沖霄,擅長金庸武俠和文學名著點評!歡迎關注評論!


靈沖霄


一,陽頂天只是打贏了少林三渡之首渡厄禪師而已,而不是打贏了少林三渡的。陽頂天更不是打贏了少林三渡擺下的“金剛伏魔圈”的。然後,當時陽頂天能夠打贏以及打瞎渡厄禪師一隻眼睛的原因主要是:

(1)那個時候,陽頂天和渡厄禪師都還很年輕,大家彼此之間都是血氣方剛的。然後,陽頂天的武功修為等方面明顯比渡厄禪師要高得多了!

(2)少林三渡渡厄、度難和渡劫還沒有開始練習坐禪功夫,少林三渡的金剛伏魔圈還沒有組成呢。

二,張無忌當了明教的教主以後,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武功已經修煉到了第七層,再加上九陽神功等武功的威力,如果是單打獨鬥甚或是以一敵二的話,張無忌都是可以戰勝渡厄禪師師兄弟之中,任意一人或者是任意二人的組合的。關於這一點,在《倚天屠龍記》原作小說當中,作者是有明確的描述的。

三,按《倚天屠龍記》原作小說的描述。張無忌僅憑自己一個人,或者是張無忌攜明教楊逍等數名高手一起上,也是破不了少林三渡的金剛伏魔圈。其主要的原因是:

(1)金剛伏魔圈講究的是彼此之間的心意相通的。而彼此之間心意相通是組合作戰的最高境界,也是坐禪的最高境界。

(2)明教當中,包括楊逍包括殷天正等人的武功與張無忌不在一個檔次,相差太遠了。在雙方激戰正酣的時候,渡厄禪師曾經對張無忌說過,如果再有一個和張無忌武功相當的高手一起來破陣的話,那麼渡厄禪師三個人早就沒命了。






騎蝸牛走高速


因為三渡已經今非昔比了,彼時和陽頂天過招的三渡實力比起現在和張無忌過招的三渡相去甚遠了。有人疑惑當初三渡和陽頂天是一對一打還是三對一打,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明確的,下文會說到。當初的三渡還沒練就金剛伏魔圈,戰鬥力比起現在三人心意相通的境界差很多。

普遍認為陽頂天的實力是不如張無忌的,這是本題各方武力值對比的一個基礎。張無忌以七層乾坤大挪移加上九陽神功尚且只能勉強打平現在的三渡,換做陽頂天來打就更加打不過了。三渡在坐禪的30年間實力增加的很多,不但三人各自的實力增長了,練就的金剛伏魔圈更是讓三渡的綜合實力遠大於三人實力的簡單相加。只能說30年前和陽頂天過招的三渡實力並不是特別強,比起現在而言。

至於當初三渡和陽頂天是單打還是一起上,這個問題三渡曾經向張無忌做過相關的說明。渡難說他們師兄弟三人自出江湖以來都是同進同退,不管對方人多人少,他們三人都是聯手的,也就是說當年三渡是聯手打陽頂天的,而且陽頂天很可能是手下留情才沒取他們性命的。由此也可見陽頂天當年確實是很厲害的。


歷史守望者


陽頂天,在《倚天屠龍記》中未有正式的出場,他是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在他在位期間,明教有光明左右使、四大護教法王、五散人等江湖一等一的高手,實力空前絕後,威震武林,六大派對其更是敢怒不敢言。陽頂天在被成昆陷害死後,明教便成為一盤散沙,其餘各大門派騷擾不止。可見陽頂天本人的厲害之處。

而張無忌做為本書的主角,是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背景實力雄厚,在此就不多說了。他融合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極拳、太極劍、聖火令神功等蓋世神功為一體,當世無敵。20歲決戰光明頂,力挫六大派高手,一戰成名。至於為何張無忌沒破少林三渡而陽頂天破了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陽頂天打傷的是三渡之一的渡厄,而非三渡的金剛伏魔圈

三十年前,陽頂天打瞎渡厄的一隻眼睛,與三渡結下恩怨。但是此時三渡還未練成金剛伏魔圈,單憑武功實力,三人都不是陽頂天的對手。此時金剛伏魔圈還未出世,陽頂天他想打也打不了。

2.武功實力和歲數掛鉤

縱觀武俠小說,其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習武之人的歲數越大,其武功內力就越精進,當然那些資質很普通的就不說了。其中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武當派掌門人張三丰。在《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已至百歲,其武功內力深不可測,堪稱當世武林第一高手。張無忌執掌明教時,此時已經過去三十多年,這麼多年的修煉,三渡的實力早已今非昔比,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難以想象。

3.金剛伏魔圈的厲害

當年渡厄被陽頂天打瞎一隻眼睛後,就同渡劫、渡難一起修煉三十年的金剛伏魔圈。這金剛伏魔圈可攻可守,威力巨大。原著中曾說到,即便三十二名掌門級別的高手也難以攻破此陣。在此陣法在,三神僧一人動念,其餘二人立即會意,找不出任何破綻,當時,恐怕只有張三丰一人才能破此奇陣。張無忌能一人面對金剛伏魔圈已經很厲害了。

雖說,張無忌未破金剛伏魔圈,但是出了這個陣法,在面對三渡時,結局或許就不一樣了。


渺渺蓑衣客


陽頂天大敗三渡是三十年前,張無忌大戰三渡是三十年後。三十年間,三渡的武功修為有了質的長進。


張無忌不僅會乾坤大挪移還會九陽神功,但他依然無法戰勝三渡。此時的三渡經過三十年的苦修,已經練成了“金剛伏魔圈”陣法,渡厄、渡劫、渡難三人心意相連、慾念相通,把這種武功練至爐火純青。張無忌三次挑戰“金剛伏魔圈”而不勝。這種武功在張無忌時代,或許只有張三丰能與之匹敵。

陽頂天在他那個時代戰鬥力屬於什麼水平?陽頂天練就了乾坤大挪移第四層和大九天手。在當時屬於絕頂高手,當然張三丰除外。他不僅武學造詣高深,而且心胸開闊。在他的帶領下明教一度興盛,其他門派未敢造次。三渡在那個時候雖然也是高手,但戰鬥力根本不及陽頂天。那個時候的三渡武學修為還沒有做到心無旁念,和陽頂天交手的時候一心只想著取勝,最後反而戰敗。這才激勵他們在少林苦修三十年,只為了一雪前恥。三十年後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張無忌三戰三渡而不勝,這也算三渡報了三十年前的戰敗之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