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一”服務 全方位摸排

進門必須測體溫、公司全面消毒;分批分時分桌就餐、給餐桌添加隔斷;設置廢棄口罩回收專用垃圾桶……連日來,小越街道機關幹部以“一對一”服務的形式,紛紛下沉企業指導幫扶,全力保障企業安全復工復產。截至2月21日,小越街道復工復產企業已達500餘家。

“一对一”服务 全方位摸排

小越街道擁有大大小小企業近800家,其中規上企業66家,規下小微企業多達700多家,個體工商戶3800餘家。為把疫情對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小越街道第一時間建立了“復工企業防疫五人工作小組”,對復工企業由事前管控轉入事中督導,街道以工業線人員分組包乾、聯村組成員分片包乾、駐企督導員分企包乾等形式,明確一名幹部對接一家企業,白天下沉一線服務,晚上開會對遇到的實際問題研究制定解決方案。

在復工審批方面,小越街道嚴格按照區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的有關文件要求,根據各企業不同情況,制定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細則,推行“一企一策”。由一名機關幹部“一對一”跟蹤服務,指導企業做好返鄉返崗人員排查、建立員工健康信息臺賬,瞭解企業額溫槍、消毒水、口罩等防疫物資儲備情況。同時壓實企業主體責任,企業復工“審批制”變為“備案制”,企業通過“承諾到位、疫情物資配備到位、隔離點設置到位、關鍵人員上崗到位、安全生產自查到位”等5個硬性到位指標,全面落實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符合條件的,做到當天申請當天答覆,切實加快復工復產節奏。

“疫情過後,第一件事就是再添幾臺自動化機器。”在小越街道吳山工業園,華能五金公司老總丁佳棟嚐到了去年大手筆“機器換人”的甜頭。這家年產值超2000萬元的公司生產車間裡僅20餘位工人,產能卻已恢復90%以上。“原本一個產品需要五六道工序,也就是說需要經過五六個人的手,現在僅1名員工就可操控16臺設備,而且效率翻番。”公司總經理丁佳棟告訴記者,有了這些機器,從原料到成品,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戴著口罩的員工要做的就是及時添加銅材原料。

“一对一”服务 全方位摸排

然而小越大部分企業還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缺人”還是企業復產的最大問題。為此,小越街道對所有企業進行全方位摸排,切實掌握復工企業用工的具體需求,科學安排復工後紹興市外人員返虞計劃。同時通過整合政府、企業、勞務機構等資源,全面摸排本地勞動力就業狀態,精準掌握其就業需求、崗位意願等信息,積極為企業和本地勞動力牽線搭橋,最大限度解決企業用工短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