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開車應該注意些什麼?

體育快遞員


經過一番辛苦,終於拿到駕照了,但當自己要實際上路駕駛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不會開車,不敢開車的恐懼心理佔據了上風。其實,上路駕駛真的是有一定困難的,因為有許多因素是你無法控制的。新手司機上路,遇到的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緊張,緊張情緒往往是駕駛的大敵。因此,對於新手司機來說,克服緊張情緒,保持鎮靜心理,是安全行駛的根本保障。在此基礎上,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起步前,一定要注意觀察車況,繞車一週是不可忽略的,特別是當你離開車輛一段時間後要重新起步的時候,這對於保障安全至關重要。

2、起步時一定要放開手剎。忘記鬆開手剎是新手司機常犯的錯誤,一定要養成起步鬆手剎、檢查儀表盤的習慣。

3、在轉彎、變道、調頭、超車等時,一定要提前打開轉向燈。不提前開啟轉向燈,或者是忘記開轉向燈,可能會引發交通事故。一定要養成提前開轉向燈的習慣,讓周邊的車知道你的駕駛意圖,這樣才能保障行駛安全。

4、不要猛踩油門。猛踩油門看上去很酷,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稍有不慎很容易引發事故。

5、不要猛踩剎車。猛踩剎車最大的危險一是容易導致後面車輛追尾。二是一旦誤踩油門,後果非常嚴重,甚至是災難性的。


6、注意備剎。在行駛的過程中,只要是不加油時,右腳一定要移到剎車踏板上備剎車,這就是老司機常說的“非油即剎”。

7、要注意常看左右後視鏡和車內後視鏡,及時掌握車輛周邊交通狀況。新手開車往往會只頂住前方路況,而忘記看後視鏡,這也是很多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因,要定時觀察左右後視鏡和車內後視鏡,觀察車輛周邊交通情況,以最大限度保障行車安全。

8、要注意認路。事先應規劃好路線,走自己熟悉的路線。一旦走錯路開上了禁轉向、掉頭或者單行線時,一定要繼續行駛到允許轉向、調頭的地方再轉向調頭,不可違反交規直接往折回。

新手上路,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駕駛技術,慢慢積累駕駛經驗。在駕駛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美麗的紅楓葉


談論到新司機,感同身受,兩年前我也是一個新手司機,經歷了兩年的磨鍊,現在開車已經沒有恐懼了。

新手上路首先要注意安全,既要保證自己的安全,也要保證其他正常行人的安全,交通事故是我們大家都不願看到的。我們作為新手司機,要控制我們的車速,農村開30邁,城市開50邁,308國道60-80邁,告訴就先不要跑了。還記得我當新手司機的時候總愛看反光鏡,看下後面有沒有車,有車就先讓他過去,我再慢慢看,現在發現那就是個錯誤,所以新手司機要目測前方,就當後面沒車,自己跑自己的就行。

新手上路還要注意車燈問題,夜間開車燈我們要避免“遠光狗”,在農村跑,對面沒車我們可以一直開著遠光,有車我們要換近光。在城市中夜間我們可以一直開近光,因為城市道路中有路燈,使用近光方便自己方便他人。燈光的交替使用要得當。

再一個就要注意油門和檔位,起步時我們可以使用怠速起步,然後油門加速,踩到一定轉數掛對應的檔位,還要注意一檔起步,拐外掛低擋。新手開車是最費油的,就是檔位和油門不對應,容易低擋高油門,這些都是自己要在新手期磨鍊的。


還是新手的朋友,祝大家早日度過新手期,成為老司機。

最後注意: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熊貓伴我行


我是大荔冬棗嬌妹

有經驗互相分享[呲牙]

我是去年12月拿的駕照,今年9月提的車

首先是去年考駕照也是學的手動擋,車買的是自動擋,相信大多數朋友一樣

所以注意幾個方面就好了

1 (手動擋的駕照,自動擋的車’)那大家都知道,手動擋是有離合的,如果你的車是自動擋,那左腳就屬於懸空了,(那剛開始駕車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開車習慣,千萬不要兩個腳去控制車,一個踩油門,一個踩剎車,就右腳控制油門剎車就好了,速度提起來,腳要隨時放在剎車位的,做到腳的反應比腦子還快的去踩剎車,最怕就是兩個腳去控制踩錯新手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2調座位,現在很多人一看到就知道是新手為什麼呢,

做的座位一定要看得到車頭和車門把手,還跟在教練場一樣,導致自己的視野性很差,碰到後車按喇叭,就會很慌張了

3速度,一般剛開車請貼好實習標誌,也讓後車知道你的技術不好,但是開在路上一定注意,不是在訓練場,開慢車,其實慢車更危險,別人都在50-60在跑著,你自己覺得慢點安全,其實恰恰相反,後車按照60在開,你開30,碰到一些預判差的會直接追尾的

4遵守交規,轉彎,變道一定要提前打轉向燈,因為後車才看到你想做什麼,不然後車沒減速正常行駛,也是自己全責

這是我開車這段時間的心得,有用記得點贊呦

我是大荔冬棗嬌妹[大笑]





大荔冬棗嬌子


第一怕:起步

\n

很多新手在駕校學車很多技巧已經學得滾瓜爛熟,當每當自己要真正開車時,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油離配合的訣竅,新手實踐起來總是三五十次的熄火,特別是駕駛在一些車多人多的地方,後面人家司機的喇叭一催,手忙腳亂,容易接連熄火,離合不是松的太慢就是油門加的過急,一般要想配合得好還得慢慢實踐。,急不來。

\n

第二怕:換擋

\n

一般新手開車總是分辨不了發動機的聲音,也感覺不到實際速度,只能靠著儀表來判斷,再在心裡算,來決定應該換幾檔才是正確的,其實換擋的最高境界是能夠不用離合換擋,還能使車子保持平穩行駛。

\n

第三怕:眼睛不靈活

\n

俗話說走路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用於新手的車主也是非常貼切的。在駕駛中眼睛要靈活,四面都要顧得到。行車久了,自然靈活自如,老手開車,方向、速度、換擋都能隨機應變,新手就沒有那麼順手,路線常走成S形。

\n

第四怕:加塞

\n

在路上,我們常常看到很多車一個轉灣就很速度的加塞在另一輛車的後面,對於新手,面對這種情況,其實心裡不想讓別的車加塞,可常常又不由自主的避讓,特別是當堵車時,心裡怒火更旺。

\n

第五怕:擠車


\n

一般老手併線時貼的很近,前方稍有空隙,車頭一拐正道行駛的車輛只有減速,而新手猶豫不決,更不敢靠近,有空可鑽時往往因為反應慢而錯失良機。

\n

第六怕:起坡後滑

\n

一般剛剛學會開車的新手最怕在起坡時突然停車,按理說大腳油門,再加上新手制動,坡起不難,可實際操作起來不是油門大了而離合沒松,就是手剎放的過早沒起作用。

\n

第七怕:拐彎

\n

新手車技不好,道路也不熟,往往到了路口才想起向哪個方向拐,想換道並不了線想停車又堵住了別人的通行,最後結果是硬著頭皮捱罵或將錯就錯繞行。一般新手只有在吃過兩三次虧後,才想到提前看路標和路旁的指示牌。

\n

第八怕:小問題不會修

\n

一般新手只會開車不會修車,有時一點小問題也得喊人來幫忙,緊張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n

第九怕:入庫

\n

真正上路開起來,只要速度不太快,一般不會出問題,刮擦碰往往發生在入庫、出庫或倒車時,新手預見性差更做不到想哪到哪,常常管頭不顧尾造成擦碰。

\n

第十怕:剎車

\n

新手開車總是小心翼翼,老是怕一個拐彎撞到人,在很多時候新手總把油門當成了剎車去踩,導致後果不堪設想。


漠落貴族


絕大多數新手司機初次上路所駕車型(手動擋以例)與學車時開的車不同,因此對檔位很陌生。如果不花時間熟悉檔位造成的後果就是開車時不知道跨入幾檔,時常低頭看檔位分散注意力,還有就是遇到複雜路況時由於緊張掛錯檔導致熄火的情況,因此初次上路必須先熟悉檔位


鬆開手制動

新手還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冷啟動車是忘記送來手制動,雖然如果油門離合配合好車輛一樣可以行駛,但車輛的耗損會增加(新手司機也不一定能把油門離合配合的很好)。很多新手司機等紅燈是拉起手制動然而車輛在行駛就忘記鬆開手制動,建議新手養成走車就鬆開手制動的習慣。


超車、併線時打轉向燈

不打轉向燈就超車、併線是很多事故的原因,另外打左轉向燈主要看左後視鏡,打右轉向燈主要看右後視鏡。


千萬別違章

哪怕是給自己破例一次也不行,很多事故都是心懷僥倖發生的,而且出了事故責任全部是違章車輛承擔的。

其他的很多注意事項就算告訴你,一到車上也就忘記了。可以多多向老司機請教!!!老司機開車了,走你!

大家剛開始上路遇到過什麼尷尬的事情哪?歡迎多多評論!


隨和和習慣


一、看車: 1、我是上帝,我是來買車的,別顯得很客氣,讓銷售商覺得好騙好欺負。 2、買車前講價時注意加發動機護板,能叫送就送,不送花錢也要買。 3、要求看現貨車,最好是別人訂的,但還沒有去開的。這樣才能看出銷售商的信譽和所訂車的質量。 4、試駕:車子不是看的,是跑的。所以,推薦大家在決定前,進行試駕還是很有必要的,首先發動車,調整左右後視鏡,系安全帶,起步上路後,應感覺方向靈活,路感平穩,在中低速下鬆開方向盤,500米距離內偏離原行駛方向不超過5米為正常偏移。手動擋擋位輕鬆無晦澀感,自動擋換擋無明顯衝擊感為正常。有意尋找不平路面行駛一下,車內應無雜音異常。過彎後方向盤自動回正。新車油門略有遲鈍為正常,但過了遲鈍點應該加速暢快。開空調壓縮機,油門無明顯增加負擔,且應當在10秒鐘內感到出風口的涼意。 二、買車: 1、買現貨車給訂金前記得抄下所訂車發動機號碼,小心銷售者用翻新車(試駕車)換車。 2、買車時要在合同或附加協議上註明交車日期(適用於訂貨車)、車身顏色。如有要求送配件也要在上面註明品牌、型號、數量。 三、提車: 1、提車時注意看里程錶公里讀數:一般為8——10公里,看水箱散熱片有無雜物、座位保護包裝及車頭塑料紙是否完整、車內乘駕位及儀表等是否有汙穢物。 2、提訂貨車時,要注意看出廠日期和提貨日期是否相距太長時間,如相距時間過長,此車有可能為展示車(放在展覽大廳供客人展覽)或翻新車(試駕車)。 3、提車時記得索要生產日期和運輸日期,詳細比對所提車輛。 4、買車後,車交給4S店銷售辦牌和各種手續,記得抄里程錶,不要讓銷售開著車滿大街溜車。 5、看外觀:挑選新車,可要求兩臺同型號車挑選。注意車身縫隙和漆面。這樣的觀察有技巧的,可以著重觀察保險槓和車身縫隙,車門縫隙和前後保險槓縫隙,打開車門觀察內外油漆是否無色差等。對於漆面,則對外界光線條件的要求比較高。最好的觀察光線是日光下,什麼問題都不能掩蓋。如果是在展廳選車,可以斜對著日光方向觀察,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合格的漆面應當平整無桔皮水波紋瑕疵,保險槓和車身、車門外邊緣、左右外後視鏡等易受損部位無色差。對於金屬漆和珠光漆還可以通過觀察漆內鋁粉或雲母顆粒的均勻程度輔助判斷。上面的程序進行完了,這車的外觀算是合格了。 6、看機械部分:最先當然是看發動機了,工作良好的發動機應該是外觀無油漬,啟動時反應迅速靈敏,運行時平穩不抖動,聲音平順,沒有尖利的雜音或非固定頻率的噪音。冷車狀態怠速略高,看轉速錶約1000轉左右。水溫上升後,怠速下降至780轉左右,此時輕加油,感覺應該反應敏捷,無爆震音或松曠音。用手摸發動機蓋,無明顯震動,坐進車內,基本聽不到發動機工作噪音。如果對以上方面心裡沒底,也可以通過兩部同時運轉的發動機進行橫向比較,也是一種好辦法。發動機加機油的部位應該乾淨無油漬,即使沒有明顯油漬,有粘灰塵的情況也等同這點,因為只有粘油的部位才會粘灰塵的。對於其他機械部件,也可以用這種辦法輔助判斷。檢查好發動機的三油兩液(三油:機油,剎車油,方向助力油。兩液:冷卻液,風窗清洗液)的液麵高度,接下來就是檢查電瓶了。新車可以通過觀察電瓶狀態指示瞭解電瓶的狀態,如果是綠色指示,表示電瓶狀態良好且蓄電充足,如果是黑色或白色,則表明蓄電不足甚至已損壞,最好儘快充電。 7、看地面:看完了發動機,不妨低身看一看運行一段後的車下地面。看看有無水油漬的跡象,對於判斷一些隱性故障還是有幫助的。正常的情況是除了排氣管有水滴落外,其他部位應該沒有任何水油滲漏的。 8、看輪胎:正常的新車輪胎應該胎壁無任何損傷,特別是前輪胎壁。胎面無釘扎痕跡,前後輪胎胎毛健在的最好,至少後輪的胎毛應該能看到,如果四輪光光,沒有半根胎毛,且本地路面不差,就要三思了。 9、看車門:合格的車門應該開關用力均勻,無異響。密閉橡膠完好,關門可以感覺到明顯的密閉效果,且車門在最後一段行程會有類似於吸力的力量將車門關閉。車門框下邊緣漆面完好無損,如果發現磨損或汙濁,就要考慮這車的儲存情況是否理想了。電動玻璃為四門防夾設計。 10、看內飾:內飾沒別的,潔淨第一。內飾應該潔淨,特別是易髒的部分,如內拉手和內飾燈周圍。電動部分或機械部分應當輕便靈活,運行無雜音。車廂地面乾淨無水漬。檢查車內燈光,應該工作正常完好。現場去除座椅包裝白套,檢查原廠真皮座套是否有恙,水杯架和眼鏡盒蓋這些易受損的部件應試用幾下,保證功能完好。當然,還有別的很多注意事項,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 四、付款方面 您如果是現款提車,需要的只是帶好您的身份證,還有購車款。手續相對簡單。如果您想“用明天的錢來享受今天的生活”貸款購車的話,您還需要提前辦理相關手續。 辦理汽車貸款一般的流程:諮詢→ 決定購買→ 準備資料、填寫表格→ 提交資料→ 初審→ 交銀行復審批准→ 交首付款→ 選車→ 籤購車合同→ 提車→ 辦理相關手續→ 開車回家→每月還款。 ●注意:放貸給您的銀行還會對您的情況進行審核。審核通過貸款的辦理一般在一週時間左右。您辦理好了貸款就可以去經銷商那裡購買自己的愛車了,全款購車除了貸款的環節,其他過程與貸款購車相同。 五、“定金”與“訂金” 您如果購買的車型經銷商那裡有現車,您辦完各項手續後就可以開走了。但是如果購買某些緊俏車型,經銷商處沒有現車,往往還需要預訂。通常需要同經銷商簽訂一份《購車意向書》,並繳納一定數量的定金(或訂金)。然後,經銷商將向汽車生產廠預訂車型,並按照消費者的購車號安排交車時間,因車型的不同,少則幾天多的時候能達到數月。 在這裡您需要注意的是:“定金”與“訂金”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如果您在和經銷商簽訂《購車意向書》時交了“定金”就意味著您所定車型將不能更換或退還。因為生產廠家採取實名購車制進行訂單管理,規定只能“一單一車”,而且不能更改購車人姓名。 如果您在車型的選擇上還是猶豫不決,勸您還是先交一部分“訂金”為好。為了防止出現問題,應當以書面形式將補充相應的約定列入合同之中。訂金目前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一般可理解為“預付款”,一方違約時,雙方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執行;如果無約定,經營者違約時,應無條件退款。 六、工薪族買車的八大要訣 貸款消費並不意味超前消費,只是因人而異設計的理財方式而已。它首先是以自身實力為前提,否則最後不僅透支金錢還透支信譽,那可就沒救了。 (1)車輛的價位最好別超過家庭兩年的收入。 (2)買車別攀比,因為金錢有限,好車無限。 (3)強勁的發動機在現階段任何大城市的城區都無用武之地。 (4)如果不是成熟車型,新推的車型應緩買。 (5)家庭購車一定要考慮空間。 (6)無用的功能和花哨的設施只會增加成本和出毛病的幾率。 (7)任何時候,對車的新鮮感不會超過三個月。 (8)選購剛剛降價的車輛會相對減少損失


農村蛋蛋娃


(原創文章、借用請取得同意)其實小編本人也是從一個新手“菜鳥”,走過來的,雖然小編倒騰過二手車,也幫助他人購買不下20餘量新車,但到現在小編也不敢以“老手”自居,因為汽車銷售界處處是坑,並且隨便一個坑都會讓你損失慘重。
下面就根據小編自己的感受和經驗來看看新手買車到底要注意哪些事項。

1.確定購買能力。

這個很重要,買輛車對整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大樂事,但是千萬不要因為買了一輛車過份耗費家庭的積蓄。至於積蓄的多少合適,沒有具體的,有人說10%,有人說30%,小編認為還是得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2.看車、選車過程。

看車選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時候應該各種對比,各種諮詢,並且諮詢身邊的老車主比看推薦靠譜,選車最忌諱的是隻看外觀,雖然現在是個看臉的顏值時代,但是更要關注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等重要部件。如果有資源和條件可以關注各種汽車網站的口碑,和車輛質量網,可以看看某款車的投訴量,和存在問題。



3.試駕。

確定好某款車後,就需要去試駕了,這個過程最好不要免掉,試駕的時候不要過多,的去聽試駕員說的車輛加速性能,又操控能力,更多的要去聽車內的噪音,轉彎時候車輛的車身姿態,車內的內飾細節與內飾材料,車內有無異味等。


對了,試駕的時候,一定要帶著駕駛證和身份證,作為買車人試駕也不要聽試駕員的,加速,加速,用力踩剎車等指令,需要注意的是起步、加速時候,發動機是否跟得上,轉彎時轉向是否精準、虛位多不多,車身側傾是否厲害,是否有鬆散感覺等。

4.訂車。

這個時候其實才是跟4S店,鬥智鬥勇的正式開場,首先要跑幾家4s店,多諮詢。確定一家店後,切記不要立即訂車,要死命談,就算談完了也不要立即籤合同直接回家,等銷售打你電話,可以多要一點小東西,比如腳墊,座套等。

另外,訂車時候要切記眼高手低,高一個配置多出來的東西多了,但是價格也上去了,小編建議,預算多少錢就辦多少錢的事,切記不要超過預算的10%。

訂車時候一定要在協議,或者合同上寫明車輛交付時間,送哪些東西,優惠多少錢,已交了多少錢定金,切記定金不要寫成訂金了。

5.驗車、提車

當車輛如期而來到店交付,這個時候最好帶個老司機或者請個出租車司機陪你一起去,大不了多給100塊,也許你花的100塊能給你帶來整輛車的好處,驗車時候要注意, 單據齊不齊全,是否有合格證,一般4s店都會把合格證抵押給銀行,然後過一段時間再給你,這個並且還是個通病,太噁心人了。



然後還要查看車子外面有沒有劃傷,內飾是不是清潔乾淨,然後所有的附件是不是都齊全?諸如:三腳架、千斤頂,備胎還有要送的東西是否都齊全。緊接著就是,檢查大燈會不會亮,轉向燈會不會亮,車窗能不能升降,不過,這些新車檢測4s店也會做的。

然後就要交尾款了,注意拿出你的協議或者合同,你要交的尾款是要去掉你已經交的定金的。並且協議上註明的所有東西,最好都在確認一遍。

打發票的時候要注意發票聯千萬不要弄掉了,其中有一聯是要繳納車購稅用的,切記放好。

接下來就要夠買保險了,保險一定要選擇大品牌,這對以後的出險理賠,和後期用車都比較好。並且,購買保險的話一般三者險都會選擇100萬了,新車玻璃,自燃險都不需要購買,當然如果是貸款車輛會要求你上全險。打完保險,會給你個臨時牌照,有的收費15元,有的不會收費,這就要具體對待了。

拿到臨牌就可以上路行駛了,當然交強險是立即生效的,商業險要午夜12點後才會生效也就是N+1。所以一定要謹慎駕駛

6.繳納車購稅

拿著你的發票聯中的納稅聯,身份證複印件,汽車合格證等材料去到當地便民服務中心,繳納車輛購置稅,一般為車輛裸車價10%。


7.上牌

這個一般4s店會收取500元代辦費,帶你去上牌,如果自己去的話花費為200左右。如果自己去的話要帶上:1.汽車發票註冊登記聯原件 2、 完稅證明原件 3、 交強險副本原件 4、 合格證原件 5、 身份證原件複印件(複印件留有車主手機號碼)

8.乾貨注意事項

4s會收取的莫名費用有:出庫費,新車PDI檢測費,服務費等,這些錢其實也都是超級大坑。廠家是嚴禁收取的。


是靈感話車,如果這篇回答能夠幫到您,或者對您有用還請點贊,如果有其他問題也可以留言評論,或者私信我,我會一一為您解答。

為了樓主的問題,小編蒐集資料,根據經驗足足寫了2個小時有餘,但是事無鉅細,還有很多不到之處,多多包涵。


靈感sky


新司機對於車和道路不熟,所以出錯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不良的駕駛習慣,應該在最初上路就加以改正的,下面典典就來梳理一下。

佔據右車道

新手們大都開得慢,所以一般都在右車道上跑,不敢輕易上超車道,要提醒注意的是,雖然後方來車是從左側超車過去的,但右側卻是公交汽車、電動車常年偏好行駛的道路,此外,右側車道還有出租車攬客和支路匯入主幹道的汽車神出鬼沒,所以並非高枕無憂。

雖然我們不鼓勵汽車隨意變道,但是,新手們也不能一條道走到黑,在需要變道或超車時,要果斷操作,選擇最合適的車道行駛,才是最安全的。

壓線開車

如果壓線再加上汽車走位不是直線,那麼,跟在後面的車肯定會狂閃大燈。因為後方司機無法判斷前車的真實意圖,到底是不是要變道超車。

如果前車的確是打算變道超車,那麼駕駛員要打轉向燈,如果不超車,那麼不要壓線行駛,請與車道線保持一點距離。

帶手剎起步

汽車起步後,沒鬆手剎,司機還直埋怨汽車加速不行,回頭一看,汽車後面早已是黑煙滾滾。在早幾年的汽車上還能見到,現在估計很鮮見了。因為,現在絕大多數的汽車上,都對汽車行駛時未鬆手剎,有報警提示。

準備起步前,要先踩好腳剎,防止後溜,再松下手剎,最後才是轉向燈起步。

臨時變道

很多城市對於不按指定車道行駛的汽車,都有嚴格的處罰。而對於不熟悉道路的新手來說,一個沒留神,就可能已經行駛在錯誤的車道上,直到快接近路口時,猛然看到指示牌上的箭頭,才意識到要變道,可此時往往發現四周早已經水洩不通,根本擠不進去。

對於經常行駛的線路,吃過一兩次虧了,就要長長記性,提前選好車道,不要等到非變道不可時,再臨時加塞,強行併線,這一方面易引發事故,另一方面,會對各方向道路通行造成影響。對於不熟悉的道路,要有預見性地觀察分析,提前做好應對。

【典典提醒】:當汽車進入彎道後,新手會本能點腳剎,降低車速,平穩過彎。但實際上由於汽車重心偏向外側,此時採取制動會使這種偏移更加明顯,當汽車車速很快時,很容易發生事故。所以,減速應在入彎前進行。


新司機必備寶典


在這分享下我的個人經歷,滿滿的血淚教訓……

1、提車之前千萬不要隨便辦理任何手續!在看到新車後一定要剋制住自己,不要急於上車打開發動機。向4S店多要點汽油,因為試車的時候4S店往往為了省錢節約成本,只給一點點汽油。這樣對新車並不好,汽油量少容易對汽油泵造成一定的損害。

2、新手買車,往往對汽車瞭解甚少。儘管前期可能會有一定的查詢瞭解,但是畢竟缺乏經驗。而汽車的檢查對您購車是非常重要,先從外觀說起。汽車有沒有刮擦、小坑這些用肉眼能檢查出來的問題。仔細仔細再仔細。接著檢查車身各個部分接縫是否均勻,每個車門,機器蓋,後箱都打開關閉幾次檢查機構運轉。再觀察各玻璃,大燈,塑料件有沒有裂紋。按一下看看有沒有結合不好的雜音。檢查輪胎,看看各胎顏色款式是否一樣,有沒有磨損。

3、外觀檢查完畢後進入車內,檢查內飾。打開所有車門,看儀表臺上下結合是否穩妥,接縫是否均勻。每個接縫位置都用手壓按一下,確保沒有結合不好。仔細檢查中控臺上所有的按鈕,拉桿,看看是不是安裝妥貼。用手掌輕輕拍打中控臺,聽是否有由於安裝不好而產生的松曠震動聲音。儀表臺檢查完畢後,檢查座椅。摺疊推拉,電動功能是否正常。前後左右晃動,聽是否發出雜音。打開後備箱檢查裡面是否平整乾淨。檢查工具是否齊全,備胎是否正常,安裝是否穩妥。輕輕關閉車門,聽聲音,沉重感的說明密封很好。

4、靜態檢查完畢後、一般4S店都會讓你把車開出去試試。這樣你可以檢查隔音,發動機情況,變速箱,以及減震,剎車。當然,你不能開的過於粗暴,新車還要慢慢磨合。加速要循序漸進。換擋在2000轉左右。速度不宜太高(低於80KM/h)。注意聆聽發動機的聲音,感覺隔音如何,怠速坐在車裡是不是平穩。應該是聲音平穩沉悶但是不凌亂。

在這提醒大家,當你選定了一輛車,你要求4S店幫你洗車,洗乾淨以後再次檢查板金噴漆,因為髒車不容易看出來。乾淨了以後才看得清楚,這點非常非常重要。還有儘量不要一個人去提車。你的身邊肯定也有老司機,帶上他,可以幫你一起檢查,厲害的說不定能幫你多要點福利。


都市陽光傳媒DSYG


初次購車必看,最全的小白買車指南,讓你選車不再糾結

前幾天二師兄玩車車友群一美女車友建議我,既然我常和修車賣車的混一起,多少對車有所瞭解,想讓我寫篇關於新手買車的文章。下面就本人有限的水平來侃下入門級家用車的看法。大神請繞道,拍磚的也請留條命。

一、網絡傳言可信度究竟幾何?

“日本車皮薄”,“美國車耗油”“德國車燒機油”,“韓國車高速飄”,“法國車不保值”,“國產車毛病多”,這些標籤生活中時常聽到,也是4S店攻擊對手時最常用的說辭,甚至有不少老司機也這樣說。那到底可信度有幾何呢?

1.1 日本車皮薄

真有其事,但是為嘛鐵皮薄也能在碰撞測試中拿高分?10萬左右的車大多也就1.2~~1.3噸。日本車鐵皮薄難道發動機,底盤比美德的重?前幾天看見一視頻:軒逸同級別鐵皮最厚(總之就是尼桑的車)難道其他車企學壞了?科普一下,在高速碰撞過程中車架鋼結構吸能.引導.分散衝擊力減少駕駛艙的形變可能性,再加上氣囊和安全帶等作用來保證周全。當車速過高,沃爾沃也不安全!其實鐵皮厚的好處是,在輕微碰撞剮蹭中能減少鈑金錢,這點效果還是蠻明顯的。

1.2美國車耗油

那是美帝喜歡做大皮卡,悍馬一樣的大型功能車,加之美帝收入水平高領著美國的薪水燒和中國差不多一樣價的油,問題也不大。然而新科魯茲,新英朗等車的油耗和同級別比起來也差不多,難道我開過的是假的美系車?時代在變時常在變美系要生活也要適應市場的是吧!

1.3德國車燒機油

這話沒毛病,我在服務區見過奧迪車主加機油的,寶馬還燒呢,大眾車賣的多就更不奇怪了。其實我要說的是燒機油也不是什麼天理難容十惡不赦的大事,在一個保養週期內燒的不是太多,關係也不是太大。每次保養餘下的機油帶回就是,需要就加點兒。德國人能整出燒機油不壞車也是種能力。

1.4韓國車高速發飄

以我個人經驗,開部門同事的韓系車140碼就有點飄了,回頭對比同級也好不到哪裡去。車重在那,重心和風阻係數估計韓國人這方面相對考慮少點,外形想的多點。想開快又不飄買更好的車去。

1.5法國車不保值

好吧不討論,做2手車的都這麼說。法國人時間多花在浪漫上了,做車的細節比起其他還差點意思。

1.6國車小毛病多

我們也很無語,我們哪裡比合資繳稅少?觀致老表那樣嘛,做好了貴點市場不認,我們拼價格,拼用料,拼內飾,拼科技感我們哪裡花成本少了?還請各位讀者給次機會,我們會像國產手機一樣對得起國人的。其實我見過一些4年多啥毛病沒有,怠速聲比一些合資小的國車。所以請看到國車在進步,不要花7~8萬去對比13.4萬。好比榮耀對蘋果,起碼也要拿P去比吧。

二、除了三大件,你還應該關注些什麼?

三大件也是車友們喜歡討論的重點話題之一,下面說下你們愛聽的汽車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

2.1發動機

我們不討論什麼直列,V型,還是斯巴魯保時捷的水平對置,亦是馬自達心中的信仰轉子。很多朋友買車前網上看一通,千瓦數,扭矩等數據很直觀。其實一臺發動機並不直接能體現出整車效果的,華晨還用過原裝寶馬發動機呢......研究研究本身並沒錯,但是我們主要看這臺發動機還用在那些車上面,有無通病.硬傷就差不多了。發動機重要,但是如果只看發動機就斷定一款車,那就有是你的不對了!

2.2變速箱

我們不比較採埃孚,愛信等牌子。也不細挖MT,AT,CVT,雙離合。榮放和途觀都用一樣的變速箱,通過我自己的駕駛感受還問了蠻多開過兩車的童鞋,大部分都說榮放駕駛質感更好一些。所以網上有這麼一個結論:大眾是愛信的情人,得到的只有身體。豐田是愛信老公,得到了身體也得到了靈魂。所以同樣的變速箱給不同的廠家,工程團隊能整出不一樣的效果,千萬不要聽銷售妹子說我們的車用的是XXX變速箱就以為是很可靠了。

此外,關於市場上很多認談雙離合色變。其實我想說其實雙離合並沒有那麼不堪,起碼大眾系的高爾夫,奧迪A4,A6的駕乘感受都有口皆碑。難道奧迪那麼多車主沒有開過其他車?所以要一分為二的看問題,自己去體驗才最牢。至於4AT,6AT,9AT和CVT還有手動這些沒有太多可以說的,結合車自己去比較哈。

2.3底盤

藏在裡面,這玩意不是很直觀。我只能說點笨辦法,去看這部車在這個品牌車企裡處於一個什麼平臺生產。這個平臺還有哪些車。如果這個平臺還有更貴更高大上的車,那麼這個車底盤不會差到哪裡去。

2.4懸架

三大件以外一般銷售都不會細說,但是又很重要的一個大件。懸架系統是車身(架)和車輪之間的彈性連接系統。由彈性件,減震器,和導向機構組成。作用是減震,緩衝同力的傳遞。能很多程度的影響駕乘體驗和操控。懸架有前懸架和後懸架。一般車前懸架大都採用麥弗遜,豪華車用麥弗遜+雙叉臂。當然大奔那樣的多連桿前懸就更帥了。後懸架,有低成本的扭力梁非獨立懸架,上來是2連桿獨立懸架,再高檔點的多連桿獨立懸架(當然也有2連桿加穩定杆說成多連桿的)。

一般家用車前懸架基本都是麥弗遜,這點沒有毛病(成本)。但是連接車輪和車身的那個擺臂文章就大了啊。過去幾年常聽說XX車又斷軸了。主要說的就是這個擺臂設計和用料問題。奇葩的就是某車型全球在賣,為嘛只中國的車斷軸?當一個人好好的開車,突然前擺臂咔嚓,車輪歪一邊,車子失控去了馬路溝洗澡,或者頂上了公路中間隔離帶,後面正好又個大貨車,剎車還不及時。想著菊花就一緊。就車價而言入門家用車基本衝壓件為主,想知道長啥樣可以去萬能的百度淘寶看。看車的時候如果好奇懸架系統,可以瞄一下哪家的粗壯點,穿短裙的妹子可以帶個自拍杆伸進去拍。

2.5內飾

內飾和細節之處更顯一個企業的良心,內飾無非視覺,觸覺,味覺。大夥都顯而易見,多比較自然見效果。至於那些高逼格車的碳纖維,納帕,Alcantara不在研究之列。我有個朋友看車的時候很喜歡在中控臺上面用力按壓,他給我的解釋是中控臺如果松鬆垮垮的,久了就異響噪音不斷。這個暫且不去細究,我來說說我生活中的幾個鮮活的例子!

實例一:有次我晚上開車,前方路邊停一車,我速度50樣子也沒有在意。當我開到跟前時,才發現前車車門是打開的,嚇的條件反射直接剎停。事後想想,如果是一小孩我沒看到呢?如果我反映慢點沒剎住呢?心中萬馬奔騰,背上溼了一片..(如果他的車有門內有門燈,開門就就亮,我是不是可以更早的做出判斷)

實例二:有次一同事去客戶那做客訴,後備箱放了蠻多工具。回來途中給大車追尾了,一鐵管直接貫穿後排坐。辛虧後排沒有人。(你說後排坐的鐵板能簡配麼?類似的事故死人的新聞都有)

實例三:高速上面看見一起連環事故,有的車車門可以打開乘員可以跑出來,但有些私活開不了被困在車內。我當時就好奇,回來的時候問汽修朋友是不是由於車門內的防撞梁導致的。他說主要原因是門鉸鏈(為此有次我路過報廢場還特意忽悠大爺給我進去看過),如果鉸鏈保持完整的話,即便車門變形一般也是可以打開的。確實衝壓件的門鉸鏈不如鍛造切割工藝的門鉸鏈牢固。然而大部分車都是衝壓式門鉸鏈。

實例四:電子手剎這玩意我不喜歡,聽說它成本還高。有次無聊就和朋友在沒有通車的道路上實驗了一把!當車速在70+公里那會我給拉了機械手剎結果沒有啥多大用。換電子手剎來效果那是相當立竿見影啊。(當前方突發事件需剎住的時候,電子手剎絕對給你自信哈)。

其他還需要注意的細節包括:發動機倉的佈局,管線走向和防護,ESP,氣囊。這些就不多說了,網上對比看看就知道了!有總比沒有好是真理。

雞零狗碎一通之後我想讓大夥明白的是,一部車的整體駕駛感受不光是一個發送機,或者變速箱能單個決定的。更多的是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協同作用,通過軟件的匹配讓發動機產生的動能經變速箱不斷的傳導到車輪做功。這期間懸架底盤座椅等把路面的回饋力進行分散過濾才得出的一個整體感受,然後再搭配優秀的汽車內外飾設計、汽車配置的搭配、汽車內飾的做工等給人一個整體性的主觀感受,不同人的偏好感受不一。比如江鈴某車用的福特一樣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也抄來了。然而得出的整車還是差蠻多點意思。

三、如何在4S店獲得物美價廉的購物體驗?

關於這個店,我認為早上去比較好,時間充足。帶上幾個朋友一起去幫你完成套路與反套路的博弈。一般你就讓朋友去和銷售一邊說著,你自己一邊研究上面說的細節什麼的摸摸看看。然後你就把前後排座椅坐他個15~20分鐘,越久越好!那樣你就能知道這車的座椅軟硬怎麼樣,靠背,腰部,腿部支撐,頭枕什麼的。然後你就能想象如果你開著這車出遊。你愛人,長輩在上面坐他大幾個小時啥感受了(家人很重要)。

接著試駕,你開著車,銷售邊上給你解說,後排坐上滿滿的大夥伴。儘量試試走走停停起步加速,能上個坡,過幾個減速帶就更好了。這樣一通下來你就能知道這車能否滿足你一家出行了,動力夠不夠啊,什麼AT,CVT,雙離合,手動具體怎麼個情形,要不要來個渦輪,有無很強的頓挫,溝坎的過濾,隔音效果如何,起碼能分析的差不多。

然後讓你的朋友開開。你去後面感受下後排體驗。總之蠻多朋友平常沒有都沒有機會開很多的車所以駕駛感受就是靠多體驗不同的車才能比較出來的。還有請記住一點,就是當你開某部車感覺駕駛感受不好的時候,不要聽銷售BB什麼人和車要適應,要磨合以後就會好(你心理要明白,你開其他車都這樣那是你的問題,如果就個別車讓你感覺不佳,果斷就是車的問題,咱們小老百姓花錢買車,體驗不好那買個屁,)結論就是多試,多試,實驗出真知。

試車完了基本決定買哪款。接下來就該回家了,讓銷售自己找你。你也可以去其他4S或者靠譜的貿易公司去砍價。貿易公司相對靈活點所以價格也相對能下來一些(有的貿易商可以一同去4S提車的)。4S更放心點。不管你多喜歡一款車,在砍價那會千萬不要表現出來,你永遠要說還有其他車可以選擇(在貿易公司你就說他們那沒有的)。總之不能讓他們一會就把你拉去簽字了,其他地方還想去看看就是。什麼優惠送什麼也可以提,多看幾家他們都能給你個大概,都是為了省錢。

總結:關於入門級家庭用車,隨著時代發展,科技進步,國車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別那幾家用心造車的企業。當然由於長期技術積累,合資車還有一定的優勢,但優勢不像前些年那麼明顯了。在懂車人眼中,是車都有毛病,東西本無完美。買車結合收入,自己喜歡就好,開著舒服就行。你一嘴他一舌,到頭來滿臉懵逼一頭霧水。特別是那些自己都沒有開超過5部車(開一個月以上算開過),一上來就告訴你買XXX車的,更是要慎重考慮。買車先了解,再多試驗。然後有主見,不要自己買車費個牛勁請教N個朋友,最後拿著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買了別人喜歡的車!

說明:此文寫給剛拿證或者買人生第一部車的朋友。若您在某4S看到商家拿問題車賣給你(比如試駕車,運輸過程發生了小碰撞等再鈑金的),你找朋友看看確認下。萬一出現問題,我也很樂意幫你解決。有空的親,可以加入二師兄玩車全國車友微信交流群,一起談談車,聊聊人生!

版權聲明:本文由自媒體二師兄玩車創作,轉載請與二師兄聯繫,購車養車用車玩車等福利活動,關注二師兄玩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