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宴也用手抓嗎?

樹嶺007


其實中國這個國家,周圍有著非常多的國家,而其中就有一個國家就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當然還有著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稱號。大多數朋友們都覺得,印度這個國家非常的神秘,所以有時候放假的時候就會去到當地,當生活上一段時間後,卻會發現當地的飲食文化非常的奇葩呢。

無論是去到哪一家餐廳裡面吃飯,咋們都是可以看到很多關於咖喱的美食,而這些美食非常的粘稠。其實小愛個人覺得,這些美食還是可以接受,畢竟中國也是有很多關於咖喱的美食,但是有一點卻是非常的奇葩,其實就是手法的方式,每一次吃飯的時候,都是會用手抓。不知道你們看了有什麼想法?

印度人一日三餐都是會用手抓米飯來吃,當然就有其他國家裡面的朋友就想到一個問題,那麼在吃國宴的時候,到底是怎麼吃呢?有些人認為是用手抓,當然也有些人覺得會使用餐具,其實小愛也是很期待這個問題的真相,那麼就一起來看一看究竟,小吃貨們,你們是不是非常的期待呢?

其實早期的印度是歸其他國家裡面所管理的,只不過後來經過的大改革,又重新佔領的土地,所以說肯定是會保持著其他國家裡面的文化啦。這時候小愛就不跟大家賣關子,其實印度人在國宴上吃飯的時候,是會使用刀子和叉子這一種餐具。雖然說很多人都不相信,但確確實實是這樣的呢。

印度人平常之所以會用手抓米飯來吃,肯定是為了吃起來比較方便一些,畢竟吃一點就要拿刀子切呢。不過話說回來,每一個國家的飲食文化是不同,咋們也沒有資格去說什麼,只要他們吃得開心就行,你們覺得怎麼樣呢?看完之後有什麼想說的話,歡迎在評論下方告訴一下小愛哦。


蔥小胖


記得當年公司在印度建立了工廠,我的幾位同事就變成了出差一族,幾乎每半年就要飛印度一次,然後一住就是個把月。

每次臨行前,他都會帶上幾桶泡麵、一條香菸,問他為什麼?他直呼印度的手抓米飯讓他作嘔,尤其是那濃濃咖喱味,讓他現在回味起來都隱隱作痛。

不過他還算不錯,在印度,公司為了照顧前往技術指導的中國人,專門聘請了中國的廚師給他們做中餐,住的地方也和印度人隔開。

只不過下到到工廠的時候,這頓午飯就必須在印度工廠的食堂裡吃了,這時候,他就掏出了他不遠萬里從中國帶來的特產——泡麵,堅決不吃印度的手抓咖喱米飯。

印度吃飯用手抓會有多恐怖?

在我們的印象中,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家,在中國人的眼中,吃飯用手抓簡直和“野蠻人”沒什麼區別。

印度不像中國這般比較重視吃,中國各種各樣的美食讓世界歎為觀止,然而在印度,吃飯僅僅就是填飽肚子的一個過程,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講究。

印度的食物大部分都是糊狀物,方便直接用手抓起,在印度,用手抓的手勢也能看出來這個人的修養。

一般處在社會底層的印度人,面對盛上來的米飯,僅僅用右手抓一把咖喱,然後用力攪拌,就開始狼吞虎嚥的吃起來。

然而這種吃法卻被印度上層的貴族不以為然,認為是沒有修養的一種做法。

稍微有點身份的印度人,用手抓的姿勢也很講究。他們並不會五根手指一同用上,而是僅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根,也不會像底層人那樣一抓一大把,而是用三根手指輕輕攪拌一下,有力搓出一個米團,然後再放入嘴中,這才是印度人認為的正常吃飯的方式。


然而作為我們中國人,把他們不同的吃法看做是一丘之貉,根本提不起任何食慾。

印度的國宴也是如此嗎?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我們不免把印度人想象的過於不堪了。別說是國宴,就是正常的遊客吃飯,一般飯店中也會準備刀、叉、勺子之類的餐具,只不過大部分印度人並沒有這種需求。

而作為外交禮儀的國宴,印度自然不會讓客人抓飯吃,會根據客人的生活習慣要麼準備刀叉,要麼準備筷子,不得不說,印度的國宴還是挺豐盛的。

當年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印度,印度不但出動了四萬名警察、六架戰鬥機為其保駕護航,而且為奧巴馬舉辦了隆重的歡迎宴會。

在宴請奧巴馬的歡迎儀式上,印度準備了100道豐盛的菜品,而且還準備了西方人習慣用的刀叉,只不過這些菜屬實有點奇葩,像什麼奶酪菠菜、咖喱土豆泥之類的,就是不知道奧巴馬在品嚐完後還想不想再次訪問印度。


印度不僅僅是吃飯用手抓讓我們感到難以接受,其實這還算是好的,還有更多奇葩的做法刷新了我們的三觀,讓我們大跌眼鏡。

1、牛尿飲料

眾所周知,牛在印度是神物,在印度的大街上隨處可見牛橫穿馬路,而且都要給他讓行。把牛當做神靈可以說是一個民族的信仰問題,本無可厚非,但喝牛尿這一做法就有點過分了。

印度人把牛尿飲料當做日常必備的飲品,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就是不知道滋味如何,有沒有嘗過的朋友來給我們科普下呢?

2、上廁所不用紙

印度人右手抓飯吃,左手自然也沒讓它空著。印度人每次大號之後,都會左手用水沖洗,雖然看著讓我們難以接受,不過印度整個國民的痔瘡發生率卻明顯低於我國。

3、一水多用

在印度的恆河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有人在河裡洗澡,有人在岸邊洗菜,甚至還有人取恆河之水直接飲用,那渾濁的河水,也多虧了印度人強大的消化功能,一般人估計還真hold不住吧。


小小嬴政


從來沒見過印度人吃火鍋,不知道他們的右手能承受多少攝氏度的高溫。

前幾年有一次在賓館吃早餐,遇到一個印度人。那家賓館屬於快捷酒店,早餐比較簡單。那個印度人學我的樣子,盛了一碗粥,也拿了一雙筷子。然後就目不轉睛的盯著我吃飯。我抬起頭看了他一眼,他衝我笑笑,也開始用筷子吃飯。兩隻筷子從單手變更到雙手,最後直接扔到桌子上,想直接用手。米粥很熱,他嘗試了一下,又縮了回來。我去找服務員給他要了一個湯勺,比較大的那種。他禮貌的向我道謝。

印度人的英文還是不錯的,起碼比我講的好。他看見前臺擺著雀巢咖啡,便說想喝咖啡。這位三哥,檔次還不是一般的高!

我翻譯給服務員,人家說這是另外的一名外賓自己賣的,不能提供給別人。

印度人不會用筷子,就連我給他找的大勺子也用的很不熟練,我更加堅定了印度人吃飯只會用手的想法。

至於印度的國宴,咱也沒有參加過。應該給客人準備刀叉和筷子吧,他們自己,應該還是用手的!只有這樣才會顯得更直接!


雪夜de驚鴻


我在印度新德里和孟買期間與當地的貴族一起吃過飯,感覺非常氣派!吃一頓飯要花上三個多小時,很多道飯菜,吃完一道換一道,裡面的咖喱醬做的太香醇了,吃完飯要清水淨口和淨手之後是上來了一道各式的香料清口,再之後要去旁邊的冰激凌店吃冰激凌,和貴族人吃飯很注重禮節的。我們吃飯的地方只有印度貴族和高種姓人及外國人可以進的,門口有持槍的保安做安檢,低種姓人和賤民是絕對不可以入內的,他們就在門口坐著或躺著要錢、要吃的。


650712kobayasi


沒有和印度人一起參加過重要國際會議,但是和印度人在第三國打過交道,我覺得不至於。所謂入鄉隨俗,印度人周邊沒幾個同胞的情況下也要顧及“國際觀瞻”的吧。我們這邊有一個印度尼泊爾印尼斐濟四國人員共用的餐廳,印尼人邀請我去吃過一次飯。我看見印度人和尼泊爾人都用一次性餐具吃飯。遇到帶骨的雞肉之類的時候就沒辦法了,得用手。但是不光是他們,其他國家的一樣用手。甚至筷子用得不那麼利索的中國人也會用手。我私底下問過尼泊爾人,他們在國內確實用手的。沒問擦屁股的問題,覺得不禮貌。但是尼泊爾人宿舍的衛生間裡面,馬桶是帶一個沖水噴頭的。扯到尼泊爾是因為尼泊爾和印度生活習慣,宗教信仰這些都很相似。


我是劉哈哈


印度儘管屬於四大文明古國,南亞地區霸主,但是一個讓人啼笑皆非、難以理解的國度。“吃飯不用筷子用手抓、如廁不用手紙用手摳、乘火車不進車廂擠車頂”是印度人生活的鮮明特點。我們經常聽到國人用火鍋招待印度客人的故事,讓人笑掉大牙。



至於印度國宴是否也用手抓,本人沒有參加過印度國宴,但聽朋友講過訪問印度參加國宴的真實經歷。

國宴作為招待外國貴賓的宴席,理應體現出自己國家的特色,一般都在總統府或總理府的宴會廳舉行。印度人也體會到外國友人對於手抓這一特色並不理解,很不習慣,所以,往往會給外國友人提供刀叉等餐具。 只有在上印度的特色菜時,印度人才會伸出右手展示印度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會請國外貴賓用右手體驗一番印度風情。



但是,一些外國貴賓出於外交禮儀和外交禮須,即使接受不了手抓飯,也得硬著頭皮去吃。而且,印度人常常在餐桌上的器皿裡放上檸檬水,但這個水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餐結束後清理右手。但杯子裡的冰水可以喝。


作為普通印度人來講,吃飯的時候一般習慣於用手抓,這是一種流傳已久的就餐習慣。印度人吃飯時,必須用右手抓食物,具體用大姆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拌勻,隨後再一把把抓著吃,一般不備筷子、叉子和匙子。印度人雙手分工非常明確,上廁所用左手,吃抓飯用右手。正因為用手抓這一習慣,所以印度大部分菜都被製作成糊狀,這樣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手抓米飯拌著吃。


小甜嘟爸爸


國宴,作為一個國家最高級別的餐飲禮遇,無論是在彰顯本國源遠流長的特色美食,還是作為外交手段展現本國地位和力量的手段,都扮演著極為硬核的角色,充當著國禮中的門面。

在世界各國形形色色的國宴中,每個國家都保留著歷代國宴所沿襲的經典格局,在心口相傳的味覺中加以帶有時代潮流的元素,即為富有儀式感的殿堂級國宴:中西餐具合璧,單吃分食為特點的具有人民大會堂特色的宴請服務形式的中國國宴;展示皇家氣勢和風範,訴說日不落帝國輝煌的充滿軍事化的味道的英國國宴;質樸無華的三菜一湯,氤氳在鮮花和音樂之中,享有賓至如歸之感的瑞士國宴……在這些不勝枚舉的國宴中,用手取代餐具的印度國宴引起了筆者的好奇,雖然本人沒有體驗過印度的最高餐飲待遇,但是結合有限的資料,筆者還是談談對印度國宴是否用手抓食的看法。

米飯與咖喱的"豔遇"——手抓飯的特色

作為南亞大陸上農業強國,印度人有著數千年的農作物種植經驗,在長期的耕耘中自然而言地形成了喜食米飯的傳統;此外,在盛產香料的南亞大陸,古老的印度人也同樣發現了咖喱的魅力,現代印度飲食中常見的燒春雞、咖喱肉湯、孟買蝴蝶等皆為各種食材與咖喱的奇妙"豔遇"。而當印度人喜食的米飯與咖喱發生碰撞後,也就形成了最具印度特色的飯食——手抓飯。

在享受傳統的手抓飯時,食客們需要用右手(不用左手的原因就不多做解釋了,想必各位讀者都略知一二)將飯菜反覆攪拌和勻,然後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撮起送入口中。而形成這種以手替代餐具的飲食習慣,還得歸結於古印度人信奉餐具會阻隔對食物的享受,只有用手才能真正讓美食與靈魂相接觸。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日益現代化的印度高檔餐館或正式場合,已經都配置了刀叉作為餐具,因此很難見到再用手抓食食物的現象,當然這並不代表那些已經習慣了手抓的老一輩會放棄這一傳統"手藝",在相對落後的村落或是大街小巷,用手抓食得現象依然得以保留。

作為印度飲食中最高規格的印度國宴,最具傳統美食代表的手抓飯自然位列其中。主辦方為了儘量照顧各國貴賓的飲食需求,在餐具上的配置還是面面俱到,刀,叉,勺等在宴會上隨處可見。

筆者並沒有親自體會到這種盛會,所以對國宴上的賓客是否用手抓食也無從知曉。但結合生活實際,有一些自己的觀點:

一,國外賓客入鄉隨俗,深諳印度飲食文化,有一部分會自主選擇用手抓食,體驗別具一格的飲食文化。

二,國外賓客遵從自己長期形成的飲食習慣,對於能夠用餐具獲取的食物,就不會用手替代。

三,國內賓客為彰顯本國寬容大度的飲食文化,也會"附和"(或是遵從本心)國外貴賓,選擇持用餐具,放棄本國傳統"手藝"。

四,國內賓客向外賓展示本國的飲食特色,在食用某些菜品時會選擇手抓;或者完全不理會所謂的傳統,只求達到自我的最佳飲食方式。比如著名的英迪拉甘地夫人就是用手抓著吃飯的。

所以在筆者看來,印度國宴是否用手抓食難逃這四種情況,出現手抓也不足為奇。

以小見大——印度貴族(土豪)餐飲

筆者從網絡上摘抄下來印媒公佈的國宴部分菜譜上的印度美食:

1,Rajwadi chaas 混合薄荷、芫荽的酪乳飲料。2,khandvu。3,Sev khamni ,米和扁豆做的。4,大淺盤,古吉拉特特色餐。5,Nylon khaman,大米和鷹嘴豆粉做成。6,Sandwish dhokla,鷹嘴豆粉做的一種蒸糕……

僅從菜單上無法從國宴中找到確切性的證據,但是當我們把目光轉移到比國宴檔次稍低的印度貴族餐飲上,或許可以猜測出最終結果。

在印度貴族的餐飲中,我們也會發現那些國宴上的菜品,比如咖喱黃豆泥、奶酪菠菜。這兩道菜的做法雖然有著天壤之別,但是最終的成品卻逃不過"糊糊狀"的樣式。這種極具印度特點的菜品也就意味著只有用手抓的方式才能獲得最滿足的體驗感:就餐者的位置會事先準備一張芭蕉葉,隨後主人會向上面倒上清水,清除異物,保證"餐具"整潔。隨後,主人會依次端上米飯、咖喱、饢(麵包)等餐點。客人們或將咖喱淋在米飯上,或將饢揪成片狀沾菜品、咖喱食用,直到就餐結束。

除此以外,在這些貴族人士就餐即將完畢時,主人往往也會端上一碗漂浮著檸檬片的溫水,但是這個"檸檬水"並不是給客人們解渴的,而是用來清洗手中的食物殘渣的。真正的解渴飲品是混有茶水、牛奶、咖喱汁的拉茶或是配入牛奶,加上姜、糖、香料、煉乳的印度茶。此外,飯後主人還會端上一盤綠色麥粒狀的香料,供賓客們除去口中的異味。

通過貴族的日常飲食習慣上升到國宴上,或多或少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用手抓食的證據。

雖然這種用手抓食的就餐方式在我們國人眼中看似極為不雅,並且還能登上國宴這種大雅之堂,確實令人費解。

但是無論我們再覺得他們的生活方式怎樣怎樣,不能理解什麼的,都不能將此作為高人一籌的對比方式。確實我們可能覺得不衛生,不乾淨,但這就是他們日常的生活,他們習慣了並且沒覺得不乾淨,學會尊重他國的文化,理解不同的行為差異,這不僅是國人素質的體現,也是中華文化包容性在人文中的彰顯。

對於他們的日常飲食,哪怕是國宴,我們大多不能適應也無法接受他們這種就餐方式,覺得不衛生,吃不下去,但請收起嘲笑的嘴臉,捎帶一點尊重心。


歷來現實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印度國宴和其國宴一樣,都是有刀叉的。

外國的客人直接用刀叉吃,但印度人有的用刀叉,有的還是用手抓。

比如一次國宴上,著名的英迪拉.甘地夫人就是手抓吃飯,其他印度官員甚至外國客人要仿效。

雖然今天印度稍微好一點的餐館,都提供各種餐具(可惜沒筷子),但印度人還是喜歡手抓吃飯。

手抓吃食物是印度人的傳統。

薩沙在印度的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看印度人吃飯,很有意思的,屬於技術活。

印度有很多路邊攤,你可以坐下隨便點些東西就吃。如果你需要勺子,叉子直接,直接去老闆那裡取就行了,餐具都是有的。

但絕大部分印度人,哪怕白領都是手抓吃飯。

吃飯大體是這個過程:首先老闆端上了一個盤子,裡面有米飯和各種調味品。這個米飯在製作的時候,已經加上了各種調料、蔬菜和湯。印度人大部分是素食,所以飯裡面有肉的不多。

其次,食客將飯捏成團,類似混凝土攪拌一樣。

捏成團很有技巧,使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根手指,一捏就成團,薩沙試過,我很難捏成團,高技術活。

最後,將捏成團的米飯沾上調料,然後放到嘴裡去吃。

只是吃麵餅也是類似。

這裡面有兩個很重要的地方。

第一是要用右手,絕對不能用左手,原因大家都知道。

第二吃飯前基本都會洗個手。稍微上點檔次的店,吃飯之前會給你一杯水。這水千萬別喝,因為不是喝的(媽蛋,薩胖就喝過),是給你洗手用的。你吃飯的時候,老闆也會端給你另一杯水,上面還漂著一塊檸檬,是用在吃完飯後洗手除油膩的。

至於印度人為什麼用手抓著吃飯?有很多種解釋。

其實,中國人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是用手抓吃飯,後來才逐步出現勺子、筷子之內。

為什麼印度人卻一直保持手抓吃飯的傳統?

薩胖個人的觀點,可能同印度的米有關係。

印度的米是一種長米,很有營養,價格也高。

不過,這種米不像我們中國大米那樣有粘性,燒出來以後比較燙,不能隨便用手抓,最好用餐具。

印度的米很鬆又幹,粘性不足,比較適合做成炒飯。

這種飯也適合用手抓著吃,沒必要用餐具。

古代印度人就這麼吃,現代也是一樣,根本沒必要改變。

至於衛生問題,呵呵呵,你和印度人談飲食衛生?

印度人那是鐵胃,乾了這杯恆河水再說吧。


薩沙


奧巴馬與大國領導人訪印時,隨行記者曾公佈過印度國宴的菜單,但都沒有出現出手抓飯。



印度國宴相對比較簡單,菜品製作主要由“第一廚房”完成,總的工作團隊大概26人。

國宴一般提前一個月準備,因為需要了解來訪貴賓的飲食習慣及食物過敏情況。

菜品也不一定全是印度菜,一般需要跟對方外交部溝通,多數情況下是兩國菜餚都要配備。

但也有例外,有的國家領導人不習慣吃印度菜,聞不慣咖喱味。比如西班牙國王訪印時,吃的就全部是歐洲菜系。



印度國宴比較簡單,一般只有十幾道菜。奧巴馬訪印時,據隨行記者透露,主菜大概14道左右,4個葷菜,4個冷盤,2份甜點,蔬菜類都是由莫迪官邸私人菜園採摘。

餐前會上一碗素湯,飲品只有3種果汁,印度國宴沒有酒,因為酒精是禁用品。國宴上菜過程一般在45分鐘之內,這是硬性規定。

印度“最大方”的一次國宴是招待大國領導人,總共上了150道菜。印度這次“破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莫迪訪問大國時,得到了隆重招待,外交都講究對等,因此比較豐盛。

二是因為當天恰逢莫迪64歲生日,邀請了不少其他嘉賓共同慶祝。

國宴的廚師都是從各個邦調集的名廚,菜品以素食為主,大多數是地方特色的醬菜與小吃。雖然菜品多達150道,但宴桌上並沒有出現印度最特色的手抓飯。

從目前能查找到的公開資料顯示,印度國宴中均沒有出現手抓飯的記錄,由此可見印度國宴應該是沒有手抓飯這道菜。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是因為國宴是非常正式的場合,來訪貴賓都代表各自的國家。

雖然手抓飯是印度最大的特色,值得嘗試。但畢竟吃的方式在正規場合略顯“不雅”,因此印度為了照顧貴賓,所以不上這道菜。


花木童說史


印度國宴當然備有刀叉。其實,不管是日吹,還是印黑,都是缺乏見識的表現。



由於飲食習慣的不同,我們中國人往往接受不了咖喱。其實,咖喱拌飯,算是一種比較合理的飲食方式。而吃咖喱飯的最方便的工具,就是自己的手指了。


有一次,我在印度火車上的頭等車廂裡,遇見一位高種姓的少校軍官。攀談之餘,只見他美美地獨自享用一份,勤務兵送來的手抓咖喱飯,並不覺得有什麼難為情。



用手抓飯吃,不一定代表著野蠻。因為,印度哲學講究與自然的完全融合。早年間,連盤子都不用,而是用芭蕉葉。吃完飯,幾乎沒有留下什麼不可溶解的垃圾。


現在在印度,很多品種的酸奶的容器,既不用紙盒也不用塑料瓶或者玻璃瓶,而是用陶土製成的罐子。吃完酸奶,順手把罐子砸碎,體現出了塵歸塵、土歸土的樸素理念。



同樣的道理,用刀叉的也不比用筷子的更高貴。以牛羊肉為主食,自然是刀叉比較方便。只是,兩隻手一起上,左右開弓,才可以自如地應付。



中國人吃飯用的筷子,也許是替代手指的最佳設計。筷子既像手指一樣靈活,又比刀叉簡潔實用。同時,也體現出中國人對待人生以及對待美食的態度,進退自如,若即若離,不溫不火。



要想與世界接軌,就需要相互尊重。吹噓歐美和日本,以及貶低印度和非洲,其實,都在無形之中,減緩了我們走向世界的腳步。


因為,只有真正打開自己的眼界,敞開自己的心扉,才有勇氣去擁抱,之前認識有限的那個異彩紛呈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