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之城--中黔涼都烏柳大瀟洞

溶洞之城--中黔涼都烏柳大瀟洞

中黔涼都烏柳大瀟洞溶洞之城及

烏柳民族風情簡介

一、歷史背景

中黔涼都烏柳大瀟洞於20世紀40年代,解放戰爭初期,國家內戰瀰漫全國,百姓民不聊生,百姓為尋求戰爭避難所,不約而同地進入了具有天然避難系統的——烏柳溶洞。

二、地理位置

烏柳大瀟洞地處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新場鄉烏柳村包包上組南行300米。距縣城六枝40公里,離市中心六盤水50公里,距省會城市貴陽300公里,距雲南昆明400公里,區位優勢明顯。

溶洞之城--中黔涼都烏柳大瀟洞

目前,鄉道路已達洞口。周邊旅遊資源豐富,有已列入全省全域旅遊重點紅色旅遊景區窗子洞景區、烏柳達連地百年基督教堂,和黔中水利,舊院水庫形成三角之勢。

三、溶洞之城

十六大景點

(1)洞口:洞口周邊環境四季如春,草木長青,沒有夏的酷暑,也沒有秋的蕭瑟,更沒有冬的嚴寒,一年四季都是綠意盎然。

(2)洞中峽谷:洞中峽谷距離洞口約500米,峽谷之境奇險無比。

(3)十二彎:此處好似一條長龍奔騰呼嘯著,看上去讓人心曠神怡。

(4)亮塘子:此處面積約30平方米,水深近1米,清澈透明。

(5)石門檻:石門檻寬約六釐米、形似門檻。

溶洞之城--中黔涼都烏柳大瀟洞

(6)跑馬壩:長約1公里,寬90米,地勢廣闊,是打造溶洞球場的必選之地!

(7)鹽巴集市:這是前人的集市,內設有熬硝黃灶,集市攤位痕跡明顯。

(8)長嶺崗:長嶺崗此處地勢寬敞,目測長寬均在數公里以上,讓人無比驚訝,溶洞竟有如此之地。

(9)涼風洞:此處道路狹窄,約2.2米,常年吹著4到6級的涼風。

(10)雙石柱:此處為直徑約2米,高約10米兩根鐘乳石柱,非常壯觀,人們稱為撐天柱。

(11)大麻窩:探洞人員用手電照不到邊,顯得非常廣闊。

(12)熬硝火房:傳說為江西老人在這裡熬硝之處,因有兩個洞井水源充沛,永不幹枯,為熬硝帶來了很好的天然條件。

(13)下乾溝:這裡是一條幹溝,四季無水,這是人們的必經之路,這即天然溶洞的奇妙之處。

(14)高樓梯:此處高約50米,是前輩老人用鑽子修成梯子,所以叫高樓梯。

(15)陰河瀑布:此瀑布高50米,寬10米,景色極為壯觀,此為洞中極品。它是目前世界上洞穴中存在的唯一地下瀑布,身臨其境如過入神話中的奇幻世界,呈現出萬千氣象,無限風光,雄偉壯觀的景象。虛無縹緲的鐵山雲霧繚繞在洞口,一望無際的寂靜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簾,深奧無窮的涼風洞,神秘莫測的點將臺,豪邁挺拔的大石柱,令人心顫驚歎,歎為觀止。

溶洞之城--中黔涼都烏柳大瀟洞

(16)響水洞:此處有巨大的水流聲,讓人感覺膽怯,身體發冷,這是截止目前瀟洞探洞組探查的最深洞景。

而洞內的奇妙異景還遠遠不止這些!幽泉滲流,水流徜徉的金沙灘就是探險過程中發現的。

以上烏柳大瀟洞景點源於前人1972年3月採集石膏時首次發現

2018年6月,謝清華等一行探洞組再次證實。另據傳說烏柳大瀟洞共三岔,現已探通的為以上景點,另外兩岔分別稱之為老康打底、劉家尖子至今尚未探通。

總之,由於探洞組非專業認識,洞穴內可能有幾十種岩溶堆積物,它是中國目前發現的一座規模宏大、造型奇特的洞穴資源寶庫,洞內分佈著各種奇形怪狀的石柱、石花等奇特景觀。

四、民族風情

烏柳村內民族風情景觀獨特,環境優美。 全村少數民族1360人,佔全村人口72%,民族風情濃厚,有著名的苗族蘆笙舞、曬月亮、達連地百年基督中教文化、苗族喪葬打牛、鬥雞、賽馬、和獨特的苗族酒文化。開發中黔大瀟洞旅遊項目,發展旅遊事業,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既是滿足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和旅遊業步入產業化高效型經濟的要求,又能充分發揮本地資源、交通優勢,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特別是帶動新場鄉1900多戶精準扶貧戶脫貧,烏柳村近150戶脫貧並逐步趕上小康生活,為此,特申報六枝特區新場鄉烏柳村中黔大瀟洞旅遊項目。

溶洞之城--中黔涼都烏柳大瀟洞

五、經典傳承

群眾人呼聲,大瀟洞開發一直以來都是新場人民幾代人的心病,在2018年6月由謝清華髮起,全鄉人民的共同努力,在短短1個月時間,群員迅速發展至近千人,共同籌資近10萬元完成了瀟洞的3次探洞工作,並在貴州電視臺5頻道、六枝新聞聯播、微視六枝等平臺展開專題報道多次,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同時,在全鄉人民的努力下,其開發價值目前已得到了省、市、縣有關部門和領導的認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加激發了新場人民群眾對大瀟洞開發的渴求,並大力支持瀟洞的開發,已期盼早日將其打造成為六盤水乃至貴州的旅遊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