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前言

樓主現在主力手錶是一支蘋果Apple Watch Series 3代NIKE+版,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雖然現在蘋果手錶已經出到5代了,但這支3代目前用著還行,沒有任何卡頓故障,反應靈敏操作順暢,沒覺出有什麼必須要淘汰的理由,所以感覺還能再撐一代再升級。

要說蘋果Apple Watch最大的短板大家都知道,就是讓人蛋疼的續航,說一天一充的應該屬於重度使用者,我這種正常使用的情況:每天十幾二十多個電話,百十條微信短信提示,跑跑步鍛鍊記錄下數據,再戴著晚上睡覺監測下睡眠質量的。一天半,最多兩天一充還是可以滿足續航的。

但相比其它安卓系統智能手錶已經很普遍常見的一週、十幾天續航,也確實很讓人蛋疼!

一個特別明顯的影響就是每次出差旅行、去父母家小住、換房子住等都要帶著充電線,否則就會有很強的續航焦慮,所以就想多買一條充電線專門放在旅行包裡或車裡作為外出專用線吧。

原裝的肯定好,但是大家都知道蘋果原廠的配件有多貴,這個坑我就別往裡跳了,遂在京東尋覓到一條便宜的副廠充電線,KMaxAI 蘋果手錶 Apple Watch 磁力充電線,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實付款39元+4元運費。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目前已經用了一段時間,分享一點使用感受。

開箱對比測試

比較簡約的包裝風格,線長1m,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背面相關產品信息,關鍵點是輸入要求5V1A,適用於蘋果手錶1-4代。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全套很簡單,一條充電線與一張簡單的說明書,再無其它,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單看充電線,外形樣式與蘋果原裝的基本沒什麼區別,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都是一頭USB,一頭圓形磁吸充電器,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線材粗2.73mm,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如下圖,只看外觀真跟原廠線幾乎一樣,肉眼很難區分,

但實際上區別還是有的,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首先是手感,原廠做工很好(廢話),副廠這根手感就明顯差一些。

再次是當你不知道哪根是原廠,哪根是副廠時,都拿起來比比重量就知道了,

因為副廠線只有21g,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原廠線是32g。

10g的重量只單論感受較難察覺,但作為比較時,還是挺明顯的重量差。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再一個明顯區別是圓形磁吸充電器的磁吸力,

下圖是原廠線充電盤磁吸手錶的效果,可以輕鬆將手錶吸附住提起來,

但這根副廠的就做不到,充電盤吸住手錶後拉起一半就會脫離。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充電功率對比,副廠線輸出為5.04V 0.26A左右,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原廠線可以達到5.04V 0.38A,所以充電速度原廠也更快一些。

給Apple Watch原裝充找個替補-KMaxAI 磁力充電器 測試對比

除上述差別,該副廠線還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充電過程中發熱較大,即便充滿手錶後,可能還會繼續充,手錶錶盤始終會感覺到明顯發熱。

原廠線則是充滿後就停止了,手錶錶盤自然清涼。

總結

綜上所述,這款KMaxAI 蘋果手錶 Apple Watch 磁力充電線,相比原廠充電線有著以下明顯缺點,

1,做工一般,不如原廠精細有手感。

2,充電盤磁吸力一般,比原廠弱很多。

3,發熱量較大,充滿後仍會繼續明顯發熱。

4,充電速度略慢於原廠線。

所以這款副廠充電線相比原廠的差距還是蠻大的,但最大的優點就是便宜,只要原廠幾分之一的價錢就能買到。且臨時還能夠一用,作為外出忘記攜帶原廠線時的充電備選也是可以的。

目前已經用了五個月,每個月使用頻率十次左右,至今功能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