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入门,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识假”和“防假”?

“防假”是市场上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紫砂行业尤为突出。所以在选购紫砂壶的过程中,既能享受紫砂文化带来的乐趣,又能保持头脑清醒不上当受骗,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小蒋今天就来总结一些经常能够给壶友们带来困惑的地方。


紫砂壶入门,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识假”和“防假”?

名气和获奖证书的诱惑

有的制壶人名头非常的响亮,世界某某大师,全球某某大师,中国某某大师,实际上这些响亮的称呼根本不能代表其专业的制壶水平。尽管某人的某款紫砂壶作品确实获过奖,就算能保证评奖的过程没有任何猫腻,但很多时候,摆在你眼前的这把壶绝不是获奖的那把壶。而是一些批量复制的,品质相差甚远的壶,因此看到此类紫砂作品,千万要留心。

壶友们应该始终牢记一点,紫砂壶的本质是用来泡茶的,不应仅强调它的艺术性,而忽视了紫砂壶的实用性。而目前大部分壶友的心声,就是想买一把可放心泡茶,用得顺手的实用类紫砂壶。

紫砂壶入门,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识假”和“防假”?

紫砂壶的“色诱”

这个话题已经老生常谈,原矿泥料制作的紫砂壶,在没有泡养的情况下颜色绝不会太艳丽和怪异,应是暗淡中略显温润。

一些投机取巧的人,采用手拉或灌浆工艺制作,轻轻松松一天完成数百个身筒(壶身部分)的制作。再拼接上流水线方式快速制成的壶盖、壶把、壶嘴,有些甚至采用喷浆处理,在原有的紫砂壶颜色基础之上,覆盖各种颜色的浆料,冒充稀有原矿泥料。这样的“疑似紫砂壶”颜色艳丽,光亮无比,让很多初学者眼前一亮,觉得这样的壶就是想象中的“好壶”。

紫砂壶入门,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识假”和“防假”?

产量与质量的矛盾

一把全手工紫砂壶,从制作到烧成工序繁杂,从最初的选料,到制作。需要数十道工序,直到生坯完成,晾干后进窑数次烧制,如果烧制过程中出现破损和其他的瑕疵,那就等于前功尽弃。

一个正常的熟练制壶师傅,制作中等难度的紫砂作品,一个月也就十把到二十把的产量。夏冬还各有一个月产量要大幅减少,一年能有百余件作品已属幸运。更不要说那些对艺术有所追求,习惯挑战难度的实力派创作型高手,其作品数量更为稀少但也尤为珍贵,其稀缺性令藏家趋之若鹜。对于那些一个月就能拿出同一个老师制作的几十上百款不同的紫砂壶来,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其来路和制作工艺均值得推敲和论证。

为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通常来说,紫砂壶的产量和壶的品质是成反比的。产量高的壶,品质相对就低,价格也便宜;产量低的壶,品质相对更高,价格也更高。

紫砂壶入门,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识假”和“防假”?

建议

新手在选购紫砂壶前要先搞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泡茶还是为了收藏?如果是为了泡茶,那就要根据自身泡茶的具体要求,从泥料、容量、造型等方面来选择合适的紫砂壶。如果是为了收藏,除了泥料、造型、做工这几个方面,这就需要进一步的考察作者的名气、业内的口碑、作品的存世量等问题。

考虑有无自己非常喜欢的器形,传统器型比较受欢迎(比如石瓢、西施、仿古等等)。如果有,按图索骥。如果没有,那就随自己的眼光来挑选。初学者,最好以光器作为选购目标。这对你了解紫砂泡养的变化很有帮助,也便于平时的清洗和养护。

紫砂壶入门,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识假”和“防假”?

不要受半手工和全手工成型工艺的影响,新手入门阶段,对于你而言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只会增加你的烦恼,极容易受到蛊惑,也会影响你的正确判断。一把壶,放在那里,或者说隐藏在众多壶中,能吸引了你的目光,绝不是只靠一个成型工艺就能决定的,而是靠整体。

如果你选择了方器、筋囊器,那么壶盖与身筒之间的密封性就不能有苛刻的要求。因为这两类器形受工艺所限,漏水是常有的。当然,一定要抬杠的话,同一批制作十个壶,也不排除有个别的壶会不漏。

紫砂壶入门,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识假”和“防假”?

有名气或者有水平的制壶老师,技艺通常要高于普通艺人,用料一般不会差的。不会去随便找一些烂泥料去花大功夫做一把壶的。所以不要再拿着一把做工和泥料都差劲的紫砂壶,拼命地跟别人争辩,“这就是顾景舟做的壶,你看底款的名字就知道了”。在做好的紫砂壶上盖一个“顾景舟”印章是很简单的事情,不要再自欺欺人了。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上,哪个地方没有“名家紫砂壶”出售,但这里面能找出几个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