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標準身高怎麼算?

靜心然11


大家好!我是福爸,執業醫師。專注體重管理和疾病營養治療二十年。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家長都很關心自家寶貝的身高,多長高一公分都開心的。這很正常,因為在幾乎所有的人類文明當中,都認為個子高的人更有優勢。下面這張表格是10歲以內的孩子身高的正常值。如果明顯偏離了正常值,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可能只是發育的慢一點,也可能存在影響身高的問題。



小孩子的身高受遺傳的影響非常大,父母個子高,孩子的身高一般也會比較高。而且貌似母親的影響更大一點。不過後天的因素對身高的作用也很大。其中影響最大的有營養、活動和睡眠3個因素。

營養

一說到長個子,很多家長就想到了補鈣和吃肉。其實生長髮育需要全面均衡的營養,所有的營養素要齊全,不多也不少。主食、蔬菜、瘦肉、魚蝦、蛋奶、豆製品、水果等一樣不能缺。喝奶少的小朋友需要適量補鈣。秋冬季日照不足,需要適量補充維生素D。注意營養補充劑要適量,過猶不及。


活動

骨骼生長受外界應力刺激,會順著外力方向強化生長。所以通過運動刺激長骨骨垢端,能夠刺激長骨生長。適合的運動包括各種跑跳,包括跑步、跳繩、打球、武術等。越小的兒童需要的運動時間越多。

睡眠

人體有自然的生物節律,順著這種戒律作息,體內內分泌就比較穩定,利於長個子。例如,夜間睡眠時,生長激素分泌旺盛,個子長得快。


良好的睡眠包括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質量。越小的孩子需要的睡眠時間越長。但是孩子都貪玩,所以家長要制定好作息時間。儘量不要給太小的學齡前兒童玩電子遊戲,晚上逐漸降低房間亮度,有助於孩子早些入睡。入睡前玩一些安靜的遊戲,讀一些不恐怖的故事,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福爸聊營養


兒童標準身高怎麼算?這是每個媽媽都關心的問題。

我女兒一週歲去體檢的時候,醫生就直接說我家個子太矮了,開了一大堆的藥,說要給她補容易睡的,補脾胃的,去了大幾百塊錢。回來後我去崔玉濤的APP查了一下,一週歲,身高72是在正常的範圍。然後我又看了我自己寶寶的生長曲線圖,發現它的生長曲線確實是在50%以下的,這說明我寶寶確實是在中等以下的身高。

一:題主問寶寶的標準身高怎麼算?體檢中心的標準身高圖,他參照的標準就是現在孩子的平均身高。下圖就是2007製作的身高標準圖。

只要在這個範圍內就算是正常的。

二:身高、體重是衡量小兒生長髮育是否正常的一項重要指標。計算公式方法介紹如下:

1:嬰幼兒體重標準測量公式:

1-6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公斤)

7-12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公斤)

2-10歲體重(公斤)=年齡×2+7(或8)

嬰幼兒身高標準的增長規律: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釐米,出生後第一年大約增長25釐米,所以一歲時大約是75釐米;以後每年大約平均增長5釐米,因此2—12歲以後小兒身長(釐米)=年齡×5+75(釐米)。凡身高超過標準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三:製作生長曲線圖,一歲前每個月記錄一次寶寶的身高,畫在曲線圖上。根據曲線圖來判斷寶寶的發育是否正常。



1:只要身高在上下兩條曲線之間就算正常。上面一條線是97%,下面一條線是30%要在70%,30%之間,寶寶的身高就算是正常

2:另外一個可以根據自己自制的曲線圖來判斷寶寶是否生長過快了,或者說是否生長停滯了。寶寶有生病的那個月,很容易就看出來那個曲線圖明顯就向下了。

正常情況下,這個曲線必須是向上的,跟17%和3%的曲線是一樣的,向上的趨勢走的,這樣的情況就是正常的,如果說你發現哪一段曲線向下,或者說嗯,走的比較平穩了,那就有可能走的這段時間,營養沒有跟上,睡眠也沒有跟上。

所以寶寶的身高是否標準,一個在於遺傳基因的決定作用,另外一個就是後天營養,正等因素決定的。如果有自己製作寶寶的生長曲線圖,就很容易在這張圖上看出寶寶是否營養不足,是否一直在向上生長中。如果這張圖,有一段的線條是向下走的,那媽媽就要找原因看看寶寶是不是因為睡眠不足,我和營養不良造成的,還是有其他疾病的症狀。

就像我的女兒,它的生長曲線圖一直都是在50%以下,但是都是向上走的,所以這種趨勢呢就是他生長的速度,他一直是緩慢向上生長著,這就是正常的!



郭郭親子


現在身高標準,在網上一搜查都可以出現很多,我想提問者真正關心的是,如何讓自己的孩子身高達到標準。

本人的孩子之前身高一直偏矮,從出生的身長49釐米,整個一個幼兒園都站在第一個,到現在八歲半,裸高131釐米。雖然不是班級最高的,至少可以擺脫最矮的,並且靠近標準線了。下面分享自己的幾點關注點:

除去大家常說的鍛鍊,營養,遺傳等因素,我還特別關注這幾點。

首先,疾病對於身高的影響。

從我家孩子來說,幼兒園時期經常生病,吃藥掛水是常事。而生病對於孩子生長髮育有很大的關係。一生病了孩子胃口不好,沒有精神,藥物還對孩子身體有一定的作用。導致生病時期,孩子營養吸收不足,容易造成孩子的身高發育慢。

其次,每兩個月測量一次孩子的身高。

如果等一年再去測量孩子身高,發現生長緩慢。那時就已經浪費一年時間。所以,正常醫生的建議也是每2到3個月測量孩子的身高,如果發現連續兩個月沒長,家長就要及時調整孩子的生活方式,查找原因。

另外,睡眠對於孩子的身高影響比較大。

我們都知道夜間9點開始,生長激素分泌逐漸達到高峰。所以要保證孩子身高,就要保證孩子的充足睡眠,每天保證早點入睡,給充足時間睡眠,有利於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

此外,不亂給孩子吃一些促進長高的補品。

一些促進長高的食品或者補品都含有大量的激素,看起來一段時間讓孩子長高了,結果反讓孩子提早發育,骨骼線提早閉合。造成孩子的長不高。


你不懂得孩子


“多吃點,長大個!”

我記得小時候聽爸媽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現在他們又開始對我的孩子們說哈。高個似乎都成了現在父母努力的方向了,但是身高真的不是你想高就高,很多時候想高也高不了,比如父母都不到1米6你想孩子能高哪兒去呢。

再一個每個父母期待的身高標準也不同。我找對象的時候,媽媽說一定得找高個,然後我老公173,我忐忑的跟媽媽說感覺挺好的就是個子有點矮,媽媽問多高,我說173,她直接說這也不矮啊,我當時內心是方的哈哈哈😂

所以,其實參考標準身高沒什麼意義,每個人標準不同外,每個孩子也不同,我想說最重要的是參考孩子自己的生長曲線,每月記錄一次,看看是否按一條線生長就好,哪怕有點波動都是正常的,或者持續往上生長也蠻好,但如果一直往下掉,那你就要找找,看看是不是餵養方面出了問題等。



身高跟那些因素有關:

1.遺傳

遺傳佔70%,也就是說父母都高,孩子70%左右會是高的,反之亦然。當然並不是說就拍板定性了,畢竟還有30%可以努力的空間呢,而這30%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睡眠

孩子從一出生就基本在睡覺,睡覺這個習慣如果養好了會對寶寶身高有幫助。寶寶在深度睡眠的時候會產生生長素來促進他生長,尤其是晚上,一定要保證孩子良好的睡眠。

3.運動

多運動的孩子更容易長大個,運動可以促進骨骼健康生長。

4.飲食

營養均衡更利於孩子生長髮育,從輔食期間其實就可以給孩子搭配著提供食物了,千萬別每天就是大米粥清湯蔬菜面什麼的,營養密度太低了。



我家孩子出生的時候才40cm,也就3%的線,但加了輔食之後就一直往上生長了,一歲半基本長到60%左右的線了,但這個過程是持續的,循序漸進,並不是一下子完成的,曲線一下波動太大也可能是有問題的。

最後也給大家找了個身高參考表,我想說真的不用太糾結這個,做好該做的就行了,看自己孩子別跟別人比。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這個沒有什麼正常的標準,每個人長個的時期都不同,像我小學進去一米三八,出來一米七八,結果初中高中六年加起來一共長了六公分,😂。

現在營養都能跟得上,大學男生平均身高在一米七到一米八之間,女生在一米六到一米七之間,小時候不用擔心孩子的身高,指不定哪幾年突然長個幾十公分。

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有個子瘋漲的一段時間,一年漲6-10公分不等,一般持續最少3年,然後長個就會比較緩慢了,平均一年一兩公分,直至骨骼閉合。

小孩要培養愛運動的習慣,無論是跑步、打球還是踢球,必須要多活動,少宅在家裡,父母要為孩子的營養多上心,最好每天給孩子喝牛奶吃雞蛋。


暮雪1998


兒童的標準身高是多少?

孩子的身高最能反映出兒童身體發育情況,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身高、體重標準也不同……

直接上圖,家長趕快過來對照一下,看看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1~12歲男孩身高、體重標準圖

*1~12歲女孩身高、體重標準圖

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都有哪些?

1、遺傳因素

孩子的身高和父母的身高有著直接關係。(預測孩子身高公式)

男孩成年終身高(釐米)=(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7.5(釐米)

女孩成年終身高(釐米)=(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7.5(釐米)

2、飲食習慣

不挑食、不偏食,均衡的營養可以給孩子的成長髮育提供足夠的營養,而且還能提高抵抗力。

3、睡眠質量

夜晚分泌的生長激素是白天的3倍,好的睡眠質量不僅可以促進生長激素分泌,還可以養足精神。


4、適量運動

想讓孩子高人一頭,適量的運動不可少。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兒童比不參加鍛鍊的同齡兒童平均高4~8釐米。

可以增高的運動都有哪些?

運動可有效刺激身體分泌生長激素,還可以增強體力、提高抵抗力:

1、跳高雙腳跳起、單腳跳起輪流做。每次練習應當盡力去做,爭取每次跳得儘可能更高些。

2、攀登:登20~30米高小坡或樓梯,上時放鬆,下時加足速度下,重複2~4次。

3、打籃球、踢足球。

4、跳躍:每天跳躍,自我練習,由少到多,可早晚均做,每天跳躍200次以上。

孩子身高發育的黃金期是什麼時候?

女生在12歲左右、男生在14歲左右生長最快。90%以上女生身高增長最快的年齡在11-13歲之間,男生為13-15歲之間。

初出茅廬的國家高級育嬰師,多平臺原創作者。一個集逗比與專業一身的媽媽,帶你瞭解更多孕期、育兒、產後護理知識。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慧說育兒


兒童的身高標準是多少?

這是2019年最新1-18歲女孩男孩身高表,快來跟自己孩子對照一下:


當然,身高表也只是參考。像男孩十四歲標準身高165.9釐米,而我兒子不到十四歲就達到175.6釐米,比超高還高兩釐米。女孩標準身高152.4釐米,我女兒達到超高158.8釐米。

孩子長高的因素有以下幾下:

1.飲食

飲食要均衡,注意葷素搭配。

2.運動

我的兩個孩子前幾年也不高,從15年開始各學了兩年跆拳道和舞蹈。身高就肉眼可見的在長高。由此可以看出,適量運動對孩子是非常有益的。

3.遺傳

老人們愛說:爹矬矬一個,娘矬矬一窩。不過,現在生活好了,再遺傳基本上也比父母長得高。

看孩子是否能長高,有幾個特徵:

(1)脖子

你有沒有發現脖子長的人一般都是大高個細長條。

(2)胳膊、腿

高個基礎上都是四肢長。

(3)關節

手指、腳趾長的人一般都能長高。

另外,孩子也有早長晚長,只要不是過於低於同齡人,請家長不必過分擔憂。


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有什麼育兒方面的問題,歡迎關注!我們共同探討!


峰華晨諾


你好,我是兒科醫生小果,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0-18歲孩子的身高正常範圍,可以參照下表:

上圖為女孩子。




上圖為男孩子。

這兩張圖是這樣用的:

年齡:這裡的年齡是指週歲,並且具體到月

中位數:即平均身高

-1SD到+1SD之間:小孩子並不是在實驗室生產出來的,所以,即使正常的身高也不可能都是指平均數,所以,孩子的身高只要在這個範圍之內,都是正常的。

-2SD到-1SD之間:在這個區間的孩子,身高已經偏離正常,屬於偏矮,引起孩子的身高處在這個範圍的原因可能有:遺傳、睡眠不足、疾病、營養不良等。

<-2SD:如果寶寶的身高處在這個數值之下,那麼寶寶就屬於矮小了,矮小就是一種疾病狀態,可能會是生長激素缺乏症、某種遺傳帶薪疾病,需要找專科醫生進一步檢查。

+1SD到+2SD:在這個區間的孩子,身高就處於正常值偏上,屬於良好,一般情況 屬於遺傳比較好的。

>+2SD:孩子的身高處於這個水平,那麼基本就是優秀了,如果孩子的身高特別好,而遺傳身高並沒有這麼好,就要當心孩子有沒有早熟,身高提前長了。

好了,對比著兩張圖後,你們家孩子的身高處在什麼水平呢?


我是小果醫生,三甲醫院兒科醫生,從醫十年餘,二寶媽媽,歡迎關注瞭解更多育兒知識。

兒科醫生小果


孩子的身高發育有50%-70%是由父母身高遺傳因素所決定,但後天因素也能起到很大的影響,比如睡眠、飲食和運動等。現實生活中,不少身高矮小父母的孩子也有不錯的身高。那麼,讓我們看一看2019年最新的0-18歲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吧。遺傳身高醫學計算公式也可以這樣算:

男孩身高≈(父+母)÷2+6.5

女孩身高≈(父+母)÷2-6.5

男孩:


女孩:

值得注意的是,統計出來的數據也並非是絕對的標準,如果孩子的身高體重值在正常範圍內,身體無異常病症,家長也不用過分的擔心。

如何利用後天因素讓孩子身高不落後他人呢?

1、保持充足的睡眠

對於孩子的身高,生長激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人體進入深度睡眠時,會大量分泌出生長激素。

建議家長讓孩子在每天晚上10點前進入睡眠,保證孩子在夜間11點-1點,早晨5點-7點進入深度睡眠,充分利用了孩子生長激素的兩個分泌高峰。

2、均衡的飲食

孩子身高的發育必須有完善的營養素供給,提供優質蛋白質類食品的同時,也要適當補充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使孩子的生長潛力得到最好發揮。

飲食要多樣化也要均衡營養,例如水果、蔬菜和魚肉合理搭配,根據保健醫生建議適當添加鋅鈣等輔助藥物。



3、適當合理的運動

調查研究顯示,同齡孩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不愛運動的平均身高高出4-8釐米,有的甚至更多。

運動能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也能促進孩子的骨骼、肌肉、關節和韌帶發育,例如跳繩、打羽毛球、打籃球和跑樓梯等尤其適合作為鍛鍊項目。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實際情況給予適當指引進行鍛鍊。
喜歡我的回答,關注 獲取更多育兒乾貨知識。


錫錫媽育兒加油站


我國成長期兒童標準身高/體重表 年齡 體重(公斤) 體重(公斤) 身高(釐米) 身高(釐米) 男 女 男 女 3歲 13.0-16.4 12.6-16.1 91.1-98.7 90.2-98.1 3.5歲 13.9-17.6 13.5-17.2 95.0-103.1 94.0-101.8 4歲 14.8-18.7 14.3-18.3 98.7-107.2 97.6-105.7 4.5歲 15.7-19.9 15.0-19.4 102.1-111.0 100.9-109.3 5歲 16.6-21.1 15.7-20.4 105.3-114.5 104.0-112.8 5.5歲 17.4-22.3 16.5-21.6 108.4-117.8 106.9-116.2 6歲 18.4-23.6 17.3-22.9 111.2-121.0 109.7-119.6 7歲 20.2-26.5 19.1-26.0 116.6-126.8 115.1-126.2 8歲 22.2-30.0 21.4-30.2 121.6-132.2 120.4-132.4 9歲 24.3-34.0 24.1-35.3 126.5-137.8 125.7-138.7多吃含蛋白質和鈣高的食物,不能挑食!多運動,比如打籃球,跳繩,游泳等!多參加戶外活動,太陽能補充維生素D3!睡眠充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