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軟件產品經理,如何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北漂不理兒


1、專業知識

最近身邊正好有一個換工作的HR朋友,他以前是在某二線城市的一家建築類國企上班,平時工作量不大,無非發佈一些招聘信息,打打招聘電話,待了三個月便和我吐槽感覺人力部門太過於清閒,“安逸”的都想放棄這份鐵飯碗。

起點不同格局自然不同,一個把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塊玩得很六的企業和一個人事行政文員一身的企業,專業知識肯定是不同的,有的企業需要的是能夠挑起大梁的HR,有的企業是某個模塊更專業的HR。

不同的環境提升的專業知識也不同,比如我這個朋友離職了,最後交接的也不過就是一些基礎的資料(招聘網站賬號密碼之類的),那麼他想要提升專業性,就要從HR全線工作流程來提升,必須要知道HR工作範圍內所有的工作內容,不僅是招人、面試,還有內培、薪酬、績效等等。

所以,我們可以多看些相關的書籍,畢竟即使你有很多實戰經驗,但是書中所說的一些話術以及措施往往還是很有益處的。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報名相關的培訓班,畢竟日新月異,很多事情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培訓班能很好的將這些變化提煉出來,並讓我們適應這些變化,更加熟練的運用它們。此外,HR想要提升自己,不僅要從這些方面著手,還應該虛心向自己的前輩們請教,往往他們所知道的比自己多很多。

2、行業知識

現在很多踏入HR圈子的HR自己本身其實並不是職業HR,只不過接觸了一些而已,但是我發現,很多HR根本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他們專業也並不是這個,之所以選擇這個崗位只是因為聽說這個崗位比較好做。

因此我的建議是,多瞭解多溝通,因為作為一個HR,需要了解企業所在的行業與你之前從事的行業比有什麼特性,瞭解企業的發展現狀、戰略目標及問題所在,然後多動腦建立系統性思維,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習慣。

3、自我定位提升

HR對自己的定位一般都比較清楚,但是大部分都是給企業招聘人才,管理人才之類的,我的建議是不要將自己侷限在企業中,因為HR的崗位太容易被取締,想像一下,一個二十幾歲的應屆生做HR,做到三十歲沒有問題,可是三十歲之後呢?所以,一定不要將自己侷限在一個企業裡,作為一名HR,無論是科班出身的,還是半路殺出來的,都需要重新學習,持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才能站穩腳跟往上爬。

要提升自己,首先得找好方向,人力資源六大模塊,我們不可能一開始就全部精通,所以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適合自己,容易發揮自己才能的一到兩個模塊去重點深入發展。

比如,想做招聘,那最好先去獵頭公司待個一年半載的,想做培訓,就去企業培訓公司待一段時間,這樣做一是檢驗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適合這塊,二是在專業領域的公司裡一年勝過在甲方三年的經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圈,它可以是難以改變的習慣,可以是不願變化的狀態,也可以是習以為常的嗜好。的確,每個人都有權待在“舒適區”,有權享受,有權舒服。但我們只有不停地跳出固有的圈子,不停地遇見更大的世界,才能越發逼近那個最真實的自己。就像喬健講的“對於踏出舒適圈的每一步都是非常艱辛的,但每一步都會讓你成長非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