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奇石有價無市是漫天要價導致的,你認可嗎?

視天下i


好石頭無限多,品種多,造型多,色彩多,檔次也多(寶石,玉石,章石,硯石,玩石,礦物晶體,還有各類次寶石)。一樣誇大自己的石頭如井底之蛙,天價是不懂,是見識少而有錢人的一次任性!


孤客2146215048


對於專家所說“奇石有價無市是漫天要價導致的”結論,我只相信一半,因為還有其它因素。

近年來,奇石市場的確遇到了寒冬,交易額與交易量均呈下降趨勢,不少奇石店冷冷清清,不得不關門大吉,奇石市場也少有人煙,只有叫賣的店家,沒有買石的客人。石商們把這種現象稱作有價無市。一些專家對此下了定論,認為是石商漫天要價導致的。

對於專家們的這種論斷,也有可信之處,的確有部分石農或石商,在奇石的定價上不以奇石的品質和市場行情為依據,把原本很普通的奇石當成了價值千金的寶貝,有的是出於炒作的目的,把奇石定出了驚人的天價。比如,四川一位石友把一塊很普通的黃蠟石,說成是某種玉石,張口就是180萬元。這種不顧事實,漫天要價的行為擾亂了奇石市場,誤導了奇石愛好者,影響了交易量。

但是,如果把漫天要價當成奇石有價無市的主因有些罔顧事實了。奇石市場出現有價無市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如今,不僅奇石市場出現這種情況,古玩字畫等收藏品也普遍被大家稱為有價無市。任何行業、任何商業都會出現經濟發展起伏的現象,這是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隨著各項制度的健全,經營環境的改善,相信奇石有價無市的現象會有所改變的。

因此,對於專家所說的“奇石有價無市是漫天要價導致的”言論只信其一。


視天下i









石語845


我認為專家說的話可信度不高,因為現在各行各業的專家都是發佈一些主觀言論,大多都是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偽專家,所以他們說的話,大家一直持懷疑態度,就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首先奇石和漫天要價有關係嗎❓說句實話有也不大,因為真正人見人愛的精品奇石,擁有者們都愛不釋手,漫天要價只能說明根本無心出手,石農,石商對現在的石頭市場都比較瞭解,也都有自己的銷售渠道,他們會按照每塊石頭的品質來合理定價的,基本不會出現漫天要價的現象………就算有些剛入行的石友,難免對市場瞭解不足,會受一些天價奇石的影響,要價偏高,那也是個別現象……其實石頭有價無市的原因是這樣的………




…………受整體經濟大環境影響,房地產市場吸取了大部分資金,降低了大眾消費購買力,這是最根本原因………其次奇石是特殊商品,不是消耗品,需求有限;再說近些年由於人們對奇石資源大量採集,這就造成了供大於求,市場出現滯銷也是很自然的,還需時間慢慢消化……奇石是大自然的產物,人人可撿,價格稍高,人們就會說"一塊破石頭,能值那麼多錢嗎❗還不如自己去撿一塊呢❗"這種想法觀念也是造成奇石有價無市的原因,豈知好奇石得來不易,那是需要緣分的,不是隨便就能撿到的呀❗當然奇石出現有價無市的局面,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決不是專家所說的那樣,朋友們您覺的呢❓謝謝大家閱讀支持🙏🙏🙏🙏🙏🙏😊



石農正君


如題所述“有價無市是漫天要價所致”,個人覺得有其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絕對的原因。就我個人來說,玩石頭快有二十年了,十年前,家裡的“怪石”真的可以說是“滿哪都是”,老婆給我總結一句話,鋪著石頭、踩著石頭、摟著石頭,由此可見老婆當時那種“看不慣卻又幹不掉”的無奈。石頭接觸的多了,相關的知識豐富了,眼光也就越來越“毒”了,開始清理那些真正的石頭。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現在留在手裡的石頭,也就是不到三十方,閉著眼我都能細數出每方石頭的來歷、特點,以及解讀這方石頭所涉及的典故、故事。

玩石頭,貌似非常簡單,看到一塊石頭就可以無限的解讀,就可以標以“天下無雙”。其實,玩石頭是一件非常考驗玩石者綜合素質的營生,從一塊石頭所屬的石種,到這塊石頭的紋理、所能表達的畫意、蘊含的文化內涵,這都需要一個玩石者自身平時的學習、積累、領悟,一個跟石頭畫意恰如其分的點題,才是點石成金非常必要、非常需要的,指鹿為馬只能糟蹋了一塊好石頭,不但不能讓一塊頑石昇華成具有高度欣賞價值、藝術價值、經濟價值的精品奇石,還有可能貽笑大方淪為笑談。

至於說“漫天要價”,一般可大概的分為兩種情況,首先,可能那真的就是一方極具美感的精品奇石,而玩家近期又沒有出手的打算,發出來跟石友分享,標註天價也只是為了傳達不想易手的信息。另外一種,是那種跟風追熱湊熱鬧的所謂奇石愛好者,大多是自己河旁溝邊撿到一塊石頭,一時興起標以“天價、無價”之寶,也許有那種“寧肯要跑了決不要少了”心態,豈不知,不管是一個真正的石商、石農都不會存在家裡一大堆石頭,所以他們的價格都會相對靠譜,至於說精品,價格會相對高一些,但是也絕對不會賣死也不賣。石界偶爾出現的天價成交,那隻限於“骨灰級”的玩家之間,那屬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與真正的奇石行情無關,石友切不可以此作為交易參考,畢竟,這個世界沒有那麼多的精品,也沒有那麼多的骨灰。











鉅鹿堂藏石齋


八哥不認可這種觀點和說法。

目前我國各地都有大小規模不一的奇石市場,而我們也習慣於稱廣西柳州為南方石都,內蒙古阿拉善為北方石都。這一個個奇石的大市場,每日吸引著世界各國各地的賞石愛好者們來這裡進行交流,成交。

奇石和字畫、瓷器等收藏品一樣,沒有一個準確的定價,只是根據當前的市場行情以及相同類似的產品鑑定評估其價格。目前中國觀賞石協會就有組織性的培養奇石鑑評師和價格評估師的職業。

其實現在的奇石市場是有價有市的,有價無市只是目前奇石市場的一種畸形的變態,一些所謂的個別專家不斷的鼓吹奇石無價論,而一些石商石農也緊隨其後,不論石頭好壞,都敢獅子大開口式的胡亂叫價,動輒百萬、千萬,甚至上億,殊不知這種“有價”是嚴重擾亂奇石市場健康發展的一個毒瘤,讓那些真正想玩石,玩好石的愛好者們望而卻步。


八哥就熟悉一位奇石資源產地較豐富的當地石農,每日兩夫妻就騎著摩拖車到附近的河流裡撿石頭,他們撿到的石頭每星期會到當地的奇石市場擺攤出售,開價從幾十塊錢到上千塊錢不等,因為開價“合理”,每個月光賣石頭就能超過上萬元,二三年下來,家裡原先的土房子變成了現在的別墅式新房,好多石友時常到他家收購石頭都有見證。有一次八哥問他,這些年撿石頭賣的錢大概有多少,他說至少應該超過百萬了吧,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沒能想到石頭竟然這麼值錢,那麼好賣。


八哥相信全國類似於上面這位石農朋友的有好多,踏實做事,誠信經營,買賣合理,相信奇石的自由定價也一定能做到“有價有市”!


石界八哥


“黃金有價石無價”這其中的“石無價”並不是說石頭價值有多高,而是說石頭的價格難以確定,所以才無價。無價導致了買賣雙方內心價格的不匹配,導致了成交難,從而有價無市。


究其原因,萬山覺得是石頭的價格難以確定,那麼石頭的價格為何難以確定?萬山分析原因有三。

一、在於石頭的唯一性

每一方石頭,都是大自然的恩賜,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既然唯一,那就沒有可以參照的價值,所以每一方石頭的定價都是賣家根據自己的喜歡來進行定價。

二、在於石頭價值的解讀

既然每一方式的價值都是不同的,它們為什麼不同,唯一性是一點,另外一點就是賣家對石頭的解讀,石頭的好壞在於解讀,傳統的太湖石為什麼好,白居易在他的《太湖石記》中就做出瞭解讀,其他玩家也認可它的解讀,所以它的價值就高。

如果賣家將石頭解讀出來,並獲得大眾的認可,那麼其定價自然也高。如果不去解讀,等待買家去發現,那麼定價相對就會低。

三、在於因人而異的鑑賞標準

每個人的好惡不同,其鑑賞標準就不同,簡單的說,有人喜歡和紅色,有人喜歡黃色。喜歡紅色的人就會覺得紅色石頭比黃色石頭價值要高,反之喜歡黃色的人覺得黃色價值要高。其高低標準不是市場評判的,而是單純的個人喜好。

儘管2015年,國土資源部出臺了《觀賞石鑑評價標準》GB/T31390-2015,有興趣的石友可以從網絡上搜索看看,其中,通過從觀賞石的觀賞角度出發,在觀賞的的各項觀賞要素以權重的形式進行評分,作為觀賞石價格評估的重要依據,雖然給觀賞石的定價給出了標準和指導依據,但在觀賞石的實際交易中,最終的價格還是買家與賣家賞石標準的契合,只有買賣雙方對價格有相同的認可才能是觀賞石真是的價格。

賞石十年,跨過大半個中國,我是萬山,關注我一起聊石頭。

萬山聊奇石


這種說法也不一定,如果是普通的石頭或者一般的,那去漫天要價當然是不行的,也就不會有買家的,但是如果是塊精品稀有的美石那就另論了。因為一塊好的精品美石,它就是一幅天然的畫,天然的一幅景,經過上千萬年上億年的自然造化而形成的。大家都知道古董古畫值錢,但是奇石它形成的時間要比古董和古畫的歷史久遠的多的多,古董還會成批的造,然而,奇石卻不同了,每塊都是獨一無二,且不可仿製,千年不朽,萬年不腐,不僅具有觀賞價值更具有收藏價值。所以說好的奇石它的價值要比有些古董的價值高的多,有的價值能得到天價,一點都不為過!


愛石閣


不贊同😀

漫天要價者多為石瘋兒😀是極個別特殊人類😀一般情況下都不能正常思維,思考奇石的藝術,觀賞價值。

就目前觀賞石中天然奇石發展談談自己看法共三點。

一:將觀賞石傳統文化,賞石理念,審美情趣,文化修為,各地石種,藝術理論,編入中學生所必修的學習範疇,只有知識普及了,有了年輕的血液,中國奇石文化才有希望。

二:奇石資源是有限的,正日益枯竭。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粗放式的資源開發,從國石帝王之玉和田玉到石帝壽山石,從昌化雞血石到巴淋雞血石,從安徽靈璧到昆石,從太湖石到廣東英石,從廣西大化到阿拉善左旗風礪石,從黃河石到長江石,從泰山石到桂林紅,從黃龍玉到雨花石,從戈壁彩到南紅,你數數,看看還有多少資源可以開發?還有多少美石能夠尋覓?

如今外來和尚多又多從玉石,水晶,瑪瑙,礦晶,寶石,奇石品種多多。

好石都各有其主了,當然好石貴實乃正常。許多人是不願意賣出,有賣兒賣女的心疼,所以好石流通難。

三:世界宏觀經濟泛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又同鬼子鬥爭,一切放緩前行奇石一個特殊商品出現底谷亦是正常之事,不必大驚小怪呼天喚地。大叫無市!反而是最佳的切入時機,收藏好石!你懂得😀😀😀謝謝!

———樂山趙斌(逸能石緣)











逸能石緣


不敢苟同!奇石不是工業流水線產品,所以不能統一標價,只能根據交易雙方的溝通,達成具體價格。還有,由幾個專家或評估師定價,還會腐敗叢生,君不見許多石展評獎,得特別獎和金獎的,都是差石,相反,銀獎銅獎的,卻相對要好一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