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和香菜成為春節“爆款”?美團大數據帶你看看宅家群眾怎麼吃

在這個全民宅家的特殊時期,西安人的朋友圈被涼皮、蒸饃、麵包等各種麵食給刷屏了,真是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而日前,美團發佈的《2020春節宅經濟大數據》(以下簡稱《大數據》)也顯示,在這個特殊時期,在家中做飯成為其樂融融的家庭活動,麵包類的搜索量增長了100倍。同時,包括蔬菜、肉、海鮮等在內的食材類商品平均銷量環比增幅高達200%,香菜以接近百萬份的銷量榮登“國民蔬菜”榜。

酵母和香菜成為春節“爆款”?美團大數據帶你看看宅家群眾怎麼吃

傳統的麵食製作是要發酵面的,但時間長,時機不好掌握,做不好就發過頭或者沒發到,一不小心就成了硬疙瘩。酵母的好處是方便快速,而且隨時可以用,符合現代人的快節奏。也因此,在這個全民“做美食”的假期裡,酵母銷量爆長40倍也就不足為奇了。要知道,整個北方都是麵食的天下,蒸饅頭是一種本分,甚至是老輩人必備的手藝。現代年輕人更傾向於做麵包,大同小異,反正都是中國胃,到哪裡都離不開!

正月居家防疫,有大把時間在食材上鑽研,開啟廚藝大比拼,導致美團外賣上的食材類和調料類需求大幅增長。《大數據》顯示,通過美團外賣上人們尋找“烘焙”相關商品的行為增加了100多倍,連帶酵母/酒麴商品銷量比以往拉昇40倍。十三香等各式調味料的總體銷量明顯倍增。

酵母和香菜成為春節“爆款”?美團大數據帶你看看宅家群眾怎麼吃

居家防疫的另一個表現,就是老年人也加入了外賣行列。《大數據》顯示,美團外賣的用戶裡,50歲以上佔比1%;30~40歲左右的消費者佔比36%。當然,20多歲的年輕人依然以53%的比例牢牢佔據了外賣平臺主力軍的位置。出於安全考慮,美團外賣在80%的外賣訂單備註上,要求使用“無接觸安心送。

《大數據》還透漏出一個信息,過去30天,各類食物食材銷量的平均環比增幅達到2倍,包括生菜、香菜、油菜等在內的葉菜類整體銷量佔據榜首,高達814萬份。其中,百萬份銷售的香菜,和土豆、西紅柿、洋蔥、胡蘿蔔四位一起登上了國民蔬菜榜。

這也不奇怪,無論是保存還是運輸,以至於生產,這些都是常見的菜品品種。越是大眾的,越是經典的。再有就是很多菜要用到這些食材,年輕人能做的菜樣式並不多,恰巧這些能滿足。

根據數據報告得內容,我們能看到外賣訂單也有明顯的規律性,超過69%在早晨12:00前下單,不過上海人普遍很積極,早7點至8點就有30%的人已進開始點外賣了。所有食材中,海鮮和水產品比平時多賣了3.5倍,人們可以方便地消費大閘蟹、銀魚、白茅草、虎奶菇等各種食材。美團買菜顯示,人們比往常多買了70%的東西,來滿足居家的廚藝需要。

酵母和香菜成為春節“爆款”?美團大數據帶你看看宅家群眾怎麼吃

疫情讓口罩成為必需品,也同時變成了緊俏稀缺的商品。處於不便出門和擔心傳染的多方多方考慮,在美團買口罩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雖然口罩緊缺,但美團依然售出500多萬個口罩,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居家閉門,不代表不需要健康防護和用藥諮詢,而且需求明顯上升。1月31日起,美團外賣上線了“免費義診”,聯合微脈、平安好醫生共同義診,市民都可登錄美團進入“送藥上門”,點擊“免費義診”獲得專業醫師的免費諮詢問診。過去30天,人們對口罩等防護類商品、家中常備各類藥品的需求,基本都是通過外賣得以實現。


酵母和香菜成為春節“爆款”?美團大數據帶你看看宅家群眾怎麼吃

此外,從《大數據》來看,不同地域的人,“宅家躺買”的姿勢也不盡相同。比如在愛吃麵食的西安,乾酵母勇奪地區銷量Top5。他們不但自己做,還在朋友圈裡曬,不但比拼而且傳授秘訣。在北國之城瀋陽,外賣銷量top1竟是火鍋蘸料!

“宅家防疫期間,萬物皆可外賣已經成為趨勢”,來自美團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庚子春節的宅經濟大數據,是在美團外賣、買菜、研究院提供的數據基礎上,對過去30天居家消費行為的整體盤點得出的結果。而從結果來看,現在的人們已經習慣了“購物用美團外賣搜一下,吃東西用美團買菜選一下”。加上“無接觸安心送”服務的推出,強化這些習慣的同時,也讓大家更放心。

大疫當前,宅家躺著就是對祖國最大的貢獻。雖然人們秀出各種美食和各種姿勢,卻映照出我們的責無旁貸和眾志成城,相信中國一定能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