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武林高手都早逝?

劉攀150072067


練武人的健康狀況肯定比一般人好,但武功也不是萬能的,壽命的長短取決於諸多因素,如果先天不足或者是後天不注意養生,早逝也在情理之中,與練武沒有必然關係,有人說練武人體力透支影響健康,確有其事,不過這種現象大多數只會出現在體院體校的訓練體系中,因為人的體能是有個體差異的,而這種訓練場所是不可能細化到針對個人制定訓練計劃的,一味求從量變到質變,結果就導致身心疲憊過度了。而民間傳統武術大部分都非常注重“練養結合,動靜結合,剛柔相濟”,所以無論什麼樣的年齡練都是有好處的,都是會出功的。


滇南武痴徐沛峰


我的師傅活了整整一百歲,而且是自己不吃不喝選擇佛誕日走的。她說年紀大了,活的太累了。如果不是這樣,我看她活一百二十歲都不是問題。她一百歲的時候我去看她,送給她兩箱牛奶,每箱牛奶是六公斤重,她不費吹灰之力就提上樓去了。


活到120歲的方法


為什麼武林高手都早逝?因為提問者的統計數據出了問題。

杜心五(杜慎媿,1869年12月5日-1953年7月8日)

呂紫劍(1893年11月22日—2012年10月21日)

孫祿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祿堂,晚號涵齋,別號活猴,河北順平縣北關人。

黃飛鴻(1856年7月9日-1925年4月17日),原名黃錫祥,字達雲,號飛鴻,幼名飛熊。

李銀橋(1927—2009),河北省安平縣東河疃村人,武當派的俗家弟子,擅長太極拳和太極劍;曾先後任毛澤東主席的衛士、副衛士長、衛士長。

萬籟聲(1903年2月-1992年8月),當代武林泰斗,南北大俠杜心五先生的掌門大弟子,自然門武學第三代掌門人,是一代愛國武術家、武術教育家,省政協委員。

隨便想起幾個,歡迎補充:


崑崙奴王富貴


武林高手呢?其實這種和我們並不太遙遠。因為我們中國幾千年一直是上尚武的國家。別的不說,類似於山東,天津。這些都是武術的比較多的地方。說到早逝的原因呢?我個人的覺得呢,是因為他們的身體彷彿是透支過的。類似於。龍的傳人,李小龍。他就很年輕啊,不過也很厲害。可是後來呢?也是英年早逝。霍元甲也沒有活多久。所以說可能是因為中毒。但是常年練舞,你會發現這些人的某些部位和常人是不一樣的。比如鐵砂掌和鐵頭功,他們的手和頭都異於常人了。可能是這種訓練無形中的透支了他們的生理。加上經常打鬥他們的身體已經不太那麼允許了。在那個醫學不太發達的年代,留下暗傷是沒法根治的。拳拳到肉,很多時候,人的自愈能力。並不是說會越來越好,而且隨著年齡的下降,會越來越差。就好比年輕的時候跑步,身體都會很好。而到了老了總覺得力不從心。經常和別人打鬥呢,身體器官其實是比較差的。所以這些可能是造成了他們早逝的原因。當然這也是我個人的看法,僅此而已。


叫我子凡君


哪的結論?武林中殺戮太多,自然壽命就短,但如果一生為善,那自然就要比一般人壽命活的長。不要給我說現在的“大師”,他們絕大多少沒什麼真功夫。


天天寒心


養他們打仗鬥歐的,都叫文人用智謀殺害的。習武人都是真心人,膽子大,忠臣多才…


用戶113199433044


打打殺殺不小心就死


用大


也不是說全部都早逝。練功不吃藥酒,肯定會傷身。縣城有位武術高手,也是八十幾歲死的。他身懷絕技:百步穿楊。也就是百步之內,對方沒啥反應就近身了,標步步法很好,他的中草藥醫術也很了得。


用戶3041093651610


武林高手多長壽,因為高手都是三分練七分養!不懂養的都不算高手!


一片天空86


人遲早都是要死的,主要是要活的健康,活的有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