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斯巴達勇士名揚天下的關鍵一戰:溫泉關之戰

前言

許多人或許對斯巴達這個城邦瞭解甚少,但一定會對溫泉關一戰記憶深刻。在這場決定希臘生死存亡的戰爭中,三百名斯巴達勇士為了掩護友軍撤退,以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擋了二十餘萬波斯人進攻的腳步。

令斯巴達勇士名揚天下的關鍵一戰:溫泉關之戰

斯巴達城邦圖

作為希臘半島最具戰鬥力的城邦,斯巴達人扛起了保護整個希臘的歷史使命,給希臘聯軍贏得了三天的戰前準備時間,也為希臘各城邦婦女兒童的轉移贏取了寶貴的時間。雖然這三百名斯巴達勇士最終由於被波斯人前後夾擊而全軍覆沒,但斯巴達人的意志卻鼓舞了所有希臘人,為希臘贏得第三次希波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令斯巴達勇士名揚天下的關鍵一戰:溫泉關之戰

斯巴達地理位置圖



波斯人兩度折戟希臘,再次捲土重來

公元前522年,原波斯國王岡比西斯二世突然暴病身亡,波斯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在這種背景下,薛西斯一世依靠高超的政治手腕重新讓波斯的秩序得到安定,也順理成章被貴族集團擁戴為新一任波斯國王。

大流士一世繼承了岡比西斯二世的遺志,在使國內秩序安定後再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公元前518年,波斯帝國的勢力蔓延至印度境內。至公元513年,波斯帝國的版圖已經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日益威脅到希臘各城邦的安全。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在率軍攻入希臘境內,因受到色雷斯人的襲擊不得不選擇撤退。兩年後大流士一世再次發兵希臘,卻在馬拉松平原戰敗。回到波斯的大流士一世身體開始逐漸走上了下坡路,六年後就因病去世了。與此同時,大流士一世之子薛西斯一世繼承了波斯帝國的王位,繼續發動對希臘的征服戰爭。

令斯巴達勇士名揚天下的關鍵一戰:溫泉關之戰

壁畫中的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一世平生立下無數戰功,卻因兩度折戟希臘而晚節不保,薛西斯一世繼位後不久便發誓要為父報仇。在對希臘發動武力之前,薛西斯一世先是展開了強大的外交攻勢,不斷派遣使者前往希臘各個城邦說服其歸降波斯帝國。作為希臘半島各城邦的領袖,雅典和斯巴達都選擇了與波斯帝國開戰。在看到招降無效後,薛西斯一世終於決定武力征服希臘半島,第三次希波戰爭就這樣開始了。

公元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糾集了二十餘萬大軍,浩浩蕩蕩向希臘殺去。希臘各城邦在得到情報後迅速凝結成為一體,共同推舉雅典與斯巴達成為聯軍總盟主。

令斯巴達勇士名揚天下的關鍵一戰:溫泉關之戰

第三次希波戰爭中的波斯士兵

希臘各城邦深知自身與波斯帝國之間的差距,最為明顯的差距就在於雙方兵力的不對等。希臘雖然政治制度發達,但軍事實力一直較弱,軍隊的數量也完全無法和波斯軍相提並論。匆忙之中,各城邦也無法快速培訓出具有戰鬥力的士兵。為了阻止波斯人前進的腳步,希臘人只好選擇藉助溫泉關這一天險來彌補雙方的軍事實力差距。《溫泉關戰役:古代軍人血性的經典詮釋》中曾經提到:

"聯軍決定分兩路迎敵:海上方向派艦隊駐防優卑亞島的阿爾泰米西昂海角,以攔阻波斯艦隊對雅典的聯合夾擊;陸地方向扼守連接希臘半島南北的溫泉關。溫泉關是地處希臘半島中段馬利亞灣的一處臨海關隘,背山靠海。波斯大軍要從半島北部侵入南部,溫泉關為必經之地。溫泉關的通道上建有高牆,最窄之處僅能容一輛戰車通過。"

溫泉關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該關隘緊貼愛琴海,身後是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換句話說,溫泉關就是一處懸崖,但卻是波斯人要進入希臘的必經之路。

有趣的是,不僅波斯人折戟溫泉關,一百五十餘年後的馬其頓人也在此落敗。此後,凱爾特人、羅馬人、哥特人都兵敗於此。二戰時期,德軍的兩個主力師團也曾在此被澳大利亞第十九旅阻擊在此,不能前進一步。由此可見,溫泉關的地理位置和意義有多麼重要。同時,這也是希臘唯一能夠以少勝多的最佳機會和最佳地點。

令斯巴達勇士名揚天下的關鍵一戰:溫泉關之戰

如今的溫泉關地形圖

希臘各城邦組成聯軍,奔赴溫泉關前線

《溫泉關戰役:古代軍人血性的經典詮釋》曾經提到了波斯與希臘雙方的兵力情況:

"據史書記載,波斯大軍擁有戰艦1000多艘,總兵力約25萬。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波斯此次出征兵力達170萬,甚至認為高達500萬。···希臘聯軍以雅典和斯巴達為主,包括重裝步兵3.8萬人,輕裝步兵6.9萬人,總計約11萬人。"

上述材料指出,學界有聲音認為波斯此次出動了一百七十餘萬人(五百萬人太過誇張,較不可信),雖然表面上看來十分誇張,但也並非是不可能。薛西斯一世統治時期的波斯帝國一直處於奴隸制社會,大流士一世和薛西斯一世也都一直沒有想要將波斯帝國轉向封建制帝國的意圖。再加上波斯帝國一直不斷對外擴張,在征服過程中俘獲了大量奴隸,這就保證了兵力的來源。

所以薛西斯一世很有可能為了給父親報仇,糾集起帝國內絕大多數的奴隸發動第三次希波戰爭。從第三次希波戰爭後的結果來看,波斯帝國徹底喪失了進攻希臘的能力,所以很有可能在這場戰爭中喪盡了絕大多數的戰力,所以一百七十萬人這一說法也是存在一定的可信度的。

令斯巴達勇士名揚天下的關鍵一戰:溫泉關之戰

入侵希臘的薛西斯一世

為了更加貼近現實,所以我們選取波斯軍二十五萬人數這一說法來與希臘聯軍進行對比。如此,希臘人與波斯人之間的兵力對比達到了1:2.2。也就是說,一名希臘士兵需要與兩名波斯士兵作戰。

但是,由於波斯人是進攻方,所以可以集結全部兵力攻擊希臘構建的某一防線上的某一點,或某一城邦。作為防守方的希臘人,只能通過分散兵力設立一道又一道的防線來阻止波斯人進入希臘腹地。也就是說,希臘與波斯之間的兵力對比遠沒有1:2.2這麼樂觀。

但敵人的腳步並沒有停止,為了保護家園,希臘聯軍不得不選擇迎難而上。這支小分隊共計約七千餘人,由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統領並指揮戰鬥。

令斯巴達勇士名揚天下的關鍵一戰:溫泉關之戰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影視劇照

斯巴達人在這場戰鬥中共投入了300人,全部都是國王衛隊成員,也是斯巴達國內最為精銳的一支武裝力量。在斯巴達人看來,防禦波斯的入侵固然重要,但也要留夠足夠多的防禦力量來保衛本土。

由於斯巴達也處於奴隸制,一直依靠剝削希洛人滿足自身的需要,所以還要防範希洛人藉機起義,顛覆斯巴達的統治。同時,希臘聯軍也明白,作為希臘聯軍中最具戰鬥力的斯巴達人,絕對不能在溫泉關全部折損,否則無法面對波斯接下來的攻勢。

令斯巴達勇士名揚天下的關鍵一戰:溫泉關之戰

精銳斯巴達步兵

雖然斯巴達軍隊的數量佔比很低,但卻是絕對的主力部隊。其餘城邦拼湊起來的6300餘名士兵雖然數量眾多,但大多都是公民兵,根本沒有豐富的戰場經驗。很多人只是自願在城邦危亡之際參軍入伍,完全不能夠稱得上是職業軍人。而斯巴達人則是天生的戰士,有了斯巴達人的參與,溫泉關的防禦能力大大加強了。

令斯巴達勇士名揚天下的關鍵一戰:溫泉關之戰

戰鬥力強悍的斯巴達戰士

希臘聯軍拼死抵抗,最終仍被殲滅

薛西斯一世在率軍來到溫泉關後,並沒有立刻下令發起衝鋒,而是連續觀察了四五天希臘人的活動。波斯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戰鬥素質並不高,作戰時通常一擁而上,以人數優勢擊垮敵軍。列奧尼達一世充分發揮地形優勢,讓聯軍保持完成且狹長的陣型,並由斯巴達人承擔來自波斯人的第一次強烈衝擊。

波斯人射出密集的劍雨宣告著溫泉關戰役的打響,希臘聯軍依靠手中寬大的盾牌成功抵禦住了第一次攻擊,隨後波斯人像潮水一般擁進溫泉關。希臘聯軍依靠自己穩健且成熟的陣型成功阻止了波斯人的衝鋒,並從盾牌之間的空擋向波斯人刺去。由於波斯軍隊多為輕步兵,手持小型盾牌和短刀,故而無法傷及躲在大型盾牌後的希臘聯軍。薛西斯一世見攻勢無效,便派出了最為精銳的不死軍團,但仍然被希臘聯軍所殲滅。

令斯巴達勇士名揚天下的關鍵一戰:溫泉關之戰

正在迎敵的斯巴達戰士影視劇照

在雙方激戰正酣時,意外卻發生了。溫泉關雖然是上天賜給希臘的屏障,但卻有一條小路可以繞過溫泉關直抵聯軍背後。波斯人跋山涉水千里而來,自然不清楚這條小路的具體位置。然而希臘人中卻出現了叛徒,帶領波斯人穿過小路,意圖對駐守在溫泉關的希臘聯軍形成包抄之勢。

波斯人正在穿過小路的消息很快被希臘聯軍所探知,此時希臘聯軍仍然在與正面的波斯人交戰,根本無法脫身。為了保全有生力量,列奧尼達一世決定讓其他城邦的軍隊儘快撤回希臘本土,由斯巴達人負責守衛溫泉關。

令斯巴達勇士名揚天下的關鍵一戰:溫泉關之戰

斯巴達勇士形象

在這樣的背景下,溫泉關失守已經成為必然,只是幾時失守而已。此時希臘本土正在進行緊急疏散,婦女兒童都在連夜轉移至薩拉米斯島。同時,在雅典的指揮下,希臘各城邦正在加緊督造戰船,準備與波斯人的海軍交戰。

列奧尼達一世決定以斯巴達人的血肉為希臘爭取更多的時間,實在是可歌可泣。在聯軍撤退之後,波斯人也對斯巴達人完成了合圍,在最後一次反衝鋒後,兩百九十九名斯巴達勇士和國王列奧尼達全部陣亡,溫泉關就這樣失守了。

令斯巴達勇士名揚天下的關鍵一戰:溫泉關之戰

古希臘重步兵



結語

溫泉關一戰不僅向世人展現出了斯巴達人勇武堅韌的品質,還激勵了希臘各城邦抵禦波斯的決心。為了表示對第三次希波戰爭的重視,斯巴達特地派出了一名國王抵達前線指揮戰鬥,為希臘聯軍作出表率。按照斯巴達的法律,國王在親自率軍出征時,只能帶走兩百名衛隊成員,必須留下一百人在國內防守。但這次斯巴達打破常規,允許列奧尼達一世率領全部斯巴達精銳出發作戰,足可見斯巴達人對這場戰爭的重視程度。

堅守在溫泉關的希臘聯軍憑藉著地利和堅強的鬥志,擊退了波斯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但畢竟雙方兵力差距實在過大,斯巴達人在勇猛也雙拳難敵四手,最終仍沒有逃過全軍覆沒的下場。位於後方的希臘人在聽聞前線部隊全軍覆沒後,不但沒有放棄抵抗,反而被斯巴達人的精神所激勵,加緊準備著各種作戰物資。

斯巴達人用自己的生命鼓舞了整個希臘,也讓波斯人見到了來自希臘半島的不屈與怒吼。公元前478年,希臘聯軍轉守為攻,奪回了許多被波斯佔領的戰略要地,雙方形成對峙局面。公元前449年,波斯人戰敗於薩拉米斯,持續了幾十年的第三次希波戰爭最終以希臘的勝利而告終。自此波斯再也不敢輕易侵犯,希臘人終於獲得了一段和平時期。



參考文獻:

1. 《溫泉關戰役:古代軍人血性的經典詮釋》

文章內容為本號100%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