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含中國古代史)有哪些盛世?

洪浩江蘇南通


中國歷史悠久,每一任皇帝都想流芳千古,世代歌頌,所以繼位後都想開創盛世之國.其中文景之治,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是歷史上承認的五大盛世。







泉水叮咚顏美麗


一、世界公認的中國五大盛世: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經多個朝代,而在此之間湧現出了許多德才兼備的皇帝,他們重視經濟、文化、軍事、農業等各方面發展,開創了許多空前繁華的盛世,社會穩定,國富民強,經濟繁榮都是歷史的見證,那麼你知道中國歷史上的五大盛世嗎?

1、“文景之治”,西漢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統治時期出現的盛世。

在文景時期,朝廷為了休養生息,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比如,漢文帝分別三次對田租進行減半和全面,讓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這就是“輕徭薄賦”的體現。

而且文景二帝還十分的重視農業,鼓勵農耕,甚至在春耕的時候親自下地耕種,以此來給百姓做榜樣;還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從根本上是百姓富裕起來。以此同時,朝廷還強化軍權、安定邊疆,給“文景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各方面的不斷努力和發展,終於出現了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的盛世,據說當時國庫裡的錢多的數都數不過來,所以“文景之治”也為後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開皇之治”

開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礎上(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久等人的考證,北周留給隋朝690萬戶以及大量隱瞞的人口戶口,隋朝通過接手北周、陳的大量人口以及清查他們留下的隱瞞戶口,在開皇年間就達到了860萬戶),在位二十多年時開創,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

隋文帝楊堅倡導節儉,節省政府內不少開支、廢除了不必要的雜稅並設置穀倉儲存食糧。楊堅成功地統一了歷經數百年分裂的中國。

3、“貞觀之治”,出現於唐太宗時期。

當時經濟繁盛,文化繁榮;當權者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

同時朝廷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此外,“貞觀之治”也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把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推向了頂峰。

4、“開元盛世”又被稱為“開元之治”,現於唐玄宗時期。

這一時期,有了前面“貞觀之治”的穩定局面,唐玄宗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大力發展經濟,解放勞動力,使得天下大治,社會經濟繁榮,政治清明,人口增多,國家財政收入穩定。

同時還改革兵制。對外實行和解的民族政策,促進了民族的大統一。至此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因當時年號為“開元”,史稱“開元盛世”。

在這個時期,中國的經濟出現了空前的發展,在當時的長安城常常可以看到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的商人,十分的熱鬧。這個時期是我最喜歡的年代了,開明、繁盛,是一個難得的盛世。

5、“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這個時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皇帝的勤勞惠民政策“永不加賦”,加上北美洲高產作物玉米、土豆、馬鈴薯的引進,中國人口第一次突破了2億、3億、4億,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二、西方盛世:

1、馬其頓帝國

歐洲最早的一個帝國是希臘地區的馬其頓王國所建立的馬其頓帝國。

馬其頓帝國大約在公元前335年開始崛起,先後征服了希臘地區諸城邦,並滅亡了波斯帝國,其東境一度抵達了印度東部,在當時是無可置疑的歐洲第一強國。(馬其頓帝國全盛期)

2、羅馬帝國。羅馬帝國鼎盛時期將地中海變成了自己的內湖,而且將文明發達的希臘地區完全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並滅亡了北非的強國迦太基。

而且在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之後,一直到公元2世紀中間有200年左右的時間,羅馬甚至沒有遇到任何值得認真對待的敵人,使帝國保持了長期的和平,史稱羅馬和平。其巔峰期領土達到500萬平方公里以上,人口達到約5800萬。(羅馬帝國全盛期)

而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東羅馬帝國也曾強盛一時,在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甚至還曾經收復了羅馬城,一度有了復興羅馬帝國的跡象。但不久之後東羅馬卻敗於日耳曼人,而之後的西歐就成了日耳曼人的天下。東羅馬帝國鼎盛時期的人口也曾達到1900萬左右。(東羅馬帝國全盛期)

3、在公元9世紀,查理曼大帝所建立的加洛林王朝崛起,一度統一了中歐、西歐和北歐地區,成為了歐洲公認的霸主。

期間在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出現倒退的歐洲文明還出現了一定的恢復,因此這一時期也曾被稱為“加洛林文藝復興”。加洛林王朝鼎盛時期人口達到1500萬人左右,領土面積111萬平方公里。(加洛林王朝全盛期)

4、神聖羅馬帝國

在加洛林王朝之後,中歐的日耳曼人以及部分其它民族結成了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如果算作一個國家,當然無疑是歐洲中世紀幾百年裡最強大的國家,其鼎盛時期人口也超過2000萬人。但神聖羅馬帝國更像是一個國家聯盟,而不是單一的國家,期間各地貴族雖然認可共同的君主,但一般都擁有自己的獨立性,所以可以說這時的歐洲和中國古代的東周時期有點像。(神聖羅馬帝國全盛期)

5、法蘭西第一帝國

之後歐洲進入了航海時代,首先開始進行大航海的西班牙也曾經在歐洲風光一時,在公元16世紀和17世紀初成為了歐洲政治的主導者。之後法國的拿破崙崛起曾經一度想統一歐洲,使法國成為歐洲各國的公敵,但這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法國在當時身為歐洲第一強國的地位。(法蘭西第一帝國全盛期)

6、維多利亞時代的太平盛世

維多利亞時代是亞利山德拉·維多利亞女王在位的時間,1938年自由18歲的維多利亞繼承王位,統治英國直到1901年逝世,這段時間被認為是英國史上最為輝光燦爛的盛世。維多利亞時代以崇尚道德修養和謙虛禮貌而著名,也是科學、文化和工業都得到大力發展的一個太平盛世。

維多利亞時代形成了男女平等和種族平等的進步觀念,美國的廢奴運動也是這一思想進步的體現,在這個時代,大英帝國走向了世界之巔,領土也達到了3600萬平方公里,經濟佔全球的70%,貿易出口更是比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還多上幾倍,創造了一個日不落帝國,簡直都快要統治世界了。


談古論今說華年


古代的盛世,並非指物質生活水平有多高,而是社會比較安定,人口增長相較快的朝代。1.比如,漢初,文景之治,主要是因為,當時實行,無為而治,讓百姓休養生息,百姓負擔相較輕。2.貞觀之治的唐朝,國力強盛,政策開明。3.康乾盛世的清,明末,伴隨新航路開闢,玉米,土豆等高產作物傳入中國養活了很多人,再加上賦稅政策變化等。


用戶533051102靜靜


夏朝:

少康時期----史稱“少康中興”

商朝:

太甲、祖乙、盤庚時期、武丁時期----史稱“武丁中興”;

西周:

武王時期、成王、康王時----成康之治、穆王時、宣王時----史稱“宣王中興”

東周:

平王時期;

西漢:

文帝、景帝時期----史稱“文景之治”、宣帝時期----史稱“宣帝中興”;

東漢:

光武帝時期----史稱“光武中興”、明帝、章帝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隋朝:

文帝時期----史稱“開皇之治”:

唐朝:

太宗時期----史稱“貞觀之治”、玄宗前期----史稱“開元盛世”、宣王時期----“史稱“宣王中興”

宋朝:

太祖、太宗時期、仁宗時期----史稱“慶曆新政”;

蒙元:

太宗時期;

明朝:太祖、太宗時期----史稱“永樂盛世”、仁宗、宣宗時期----史稱“仁宣之治”;

滿清:

世祖時期、聖祖、世宗、高宗時期----史稱“康雍乾盛世”。



歷史君lsj


文景之治,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這五大盛世是我國兩千多年封建制度下出現的空前盛世!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經歷了歷史的更迭,朝代的改換,國內政治的混亂後,從西漢初到大清政權中期,我國的封建王朝先後出現了五大盛世!五大盛世期間,國家對外無大規模戰爭,國內政治清明,經濟得到良好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甚至出現夜不閉戶的空前穩定局勢!五大盛世也是我國封建社會制服下最鼎盛的表現,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里程碑!隨著新的生產工具的出現勢必對生產資料進行重組,爆發產業革命,最後完成社會制度的變革!

2020.2.21


用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首先確定怎麼算盛世,我認為第一要有廣闊的疆域;第二要有強大的兵力;第三人民生活有顯著提高,第四朝代存續時間長,第五在世界上有深遠影響力。最起碼具備這五點,那我們就從歷史捋一捋。我認為有這麼幾個時期,西漢前期到中期、唐朝前期到中期、明朝前期到中期這三個時期。至於宋朝起碼有兩點不符合,宋朝從建立直到滅亡,領土上只是半壁江山;兵力不強大,受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宋朝對外用兵基本上是處於弱勢。其他三點宋朝還是比較好的。元朝符合有三點,但人民生活方面不行,而且國祚短不足百年。清朝符合三點,雖說康乾盛世,但作為少數民族奪取政權,民族沒有充分融合,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縱觀清一朝,閉關鎖國,也沒有在世界上產生深遠影響,從而導致中國近代屈辱百年。這是我的個人拙見,歡迎大家指正。


正馳朱駿


羅馬安敦尼王朝前期,在王朝前四位元首在位期間,政局穩定,經濟發展迅速,被稱為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

這四位元首分別是涅爾瓦、圖拉真、哈德良、安敦尼。

安敦尼逝世,傳位於其養子馬可·奧勒留和維魯斯,由兩人共同執政。從此這個帝國開始由繁榮走向衰弱。


大輝boss


所謂盛世,是指在較長時間裡保持政權穩定、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科技和文化發達的歷史時期,它與亂世相反,亂世意味著國家的羸弱、外族的欺凌和人民的離難。

一般認為,漢武帝統治時期(前141年―前87年)、唐玄宗開元時期(713年—741年)和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3位皇帝在位時期(1662年—1795年)中國封建王朝達到了最強盛的階段,被公認為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它們擁有一些共同的特徵,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國家內外部形勢穩定,治國者堅強有力。

漢武帝劉徹16歲登基,為強化權力運行效率,他在既有朝廷架構外再設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 消除了以往權力運行中的掣肘和低效,保證了中央號令的統一和施政措施的貫徹執行。

唐玄宗李隆基繼位後“革中宗弊政”,先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皇族權力氾濫,安定皇儲,避免皇室內部再出禍亂,通過一些先發制人的措施消除了政治上的隱患, 同時“抑權悻、愛爵賞、納諫淨、卻貢獻、禮大臣”,進一步調整統治關係,在保持政治穩定的同時不斷強化中央集權。

康雍乾時期不斷加強權力的集中統一,南書房、軍機處等機構相繼設立,成為最高決策機關, 提高了決策效率,使中國封建王朝的君主專制體制達到了新高峰, 客觀上保證了國家行政執行力的提升,使封建政權在較長時期內保持了穩定。

《韓非子》說“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對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國家來說,要克服諸多困難和挑戰,實現穩定繁榮,就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這是戰勝困難、不斷實現發展和突破的根本前提。

國家統一

除了政治穩定,國家統一也是中國曆代政治家們的共識和最高追求之一。統一未必就是盛世,但要成為盛世,國家必須統一。

漢朝初年,由於國力有限,疆域面積一度小於之前的秦朝,邊疆的許多地方都脫離了漢朝的實際控制。漢武帝繼位後,遠征匈奴,開拓西北、西南和閩南,不僅恢復了秦朝曾經擁有過的疆域,還把匈奴控制的漠南地區以及河西走廊併入漢朝的版圖。

唐朝初年向西北、東北地區不斷拓展,設立了一些邊疆都護府, 但之後由於政局不穩,邊疆地區陷入動盪。唐玄宗繼位後收復了遼東地區的營州、西北地區的碎葉等地,迫使長城以北的回紇等少數部族主動放棄了獨立稱號重歸唐朝版圖,安北都護府等重新得以設置, 絲綢之路得以恢復,疆域又超過了之前的漢朝。

康雍乾三帝在位期間境內叛亂不斷,國家多次面臨分裂的危險,康雍乾三帝先後平定了三藩之亂、準噶爾之亂、大小和卓木之亂及大小金川之亂等,收復了臺灣, 抗擊了沙俄入侵,使疆域較之前的明朝有明顯擴大,奠定了近代中國的版圖。

“三大盛世”期間,國家統一、邊疆穩固,國防力量和國防建設都較之前達到了新的高度,既維護了民族尊嚴和領土完整,也為各項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經濟發展

盛世的開創者都深諳“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的道理,所以在位期間都致力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漢武帝在位期間大力興修水利,鼓勵移民屯耕,在發展農業的同時,還實行鹽鐵官營,推出“均輸”“平準”等措施,不斷強化政府對經濟的調控能力,先後6 次改革幣制以穩定金融,這些措施使國家的經濟實力大為增強, 《史記》稱“一歲之中,太倉、甘泉倉滿”。

唐玄宗在位期間致力於開墾土地,推廣水利技術,發展手工業,這一時期的經濟也達到了新的繁榮,杜甫寫詩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就是盛世繁榮的生動寫照。

康雍乾三帝在位期間,農業、手工業、商業、交通運輸業等都得到了全面發展,朝廷財政收入常年保持在6000萬兩左右,國庫有近億兩存銀。經濟發展還體現在人口增長上,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國人口突破1.5億大關,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突破3億人大關, 約佔當時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儘管缺乏具體統計數據,但一般公認的是中國在“三大盛世”期間都是當時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GDP總量都位居世界第一。同時,經濟繁榮也惠及百姓生活, 漢武帝在位期間一直實行“三十稅一”的低稅率,唐玄宗在位期間國家稅收政策更注重公平與合理,通過“檢田括戶”等政策打擊豪強地主偷逃稅收的行為,減輕了廣大百姓的負擔,康雍乾三帝在位期間5 次大規模蠲免全國錢糧,總數高達3億兩。

吏治清明

《韓非子》中說“明主治吏不治民”,官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如何對盛世開創也起著重要作用。開創盛世絕非一人之功,既靠全體人民的共同奮鬥,也要靠成千上萬的官員去合力實現。

漢武帝重視賢良方正的察舉, 要求各級在任官員必須向朝廷薦舉人才,不舉薦的受罰,薦舉失當的也受罰,晁錯、董仲舒等都是通過察舉制度脫穎而出的。

唐玄宗以善於識才著稱,他提拔了姚崇、宋憬等宰相,又推行京官與地方官的交流制度,重視縣官隊伍建設,經常親自出題對縣官進行考核,這些措施提高了基層官吏隊伍的素質。

康雍乾三帝在位期間千方百計為國攬才,同時狠抓吏治,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官員考核,考核中“不在踵襲繁文,多立名色”而在於務實,考核的標準有“四格八法”, 除上級考核下級,還通過官員自陳、言官糾劾以及密陳檢舉等途徑品察官員優劣。

盛世的開創者還注意重典治吏、重典治弊,漢武帝強化了監察體制建設,創立了刺史巡查制度,刺史按照“六條問事”代表朝廷對地方行使監察權,在反腐方面更不遺餘力,李蔡、莊青翟、趙周等是漢武帝的丞相,一旦涉貪也毫不留情,一律嚴查嚴辦。唐玄宗大力整頓中央各衙署,限制進士科及第的人數,以減少冗官的出現, 對武則天以來增添的一些無用職位全部裁撤,既節省了財政支出,又提高了行政效率。康熙“恨貪官汙吏,更過於噶爾丹”,曾親手處理過一批大案要案,雍正繼位之初即連下十幾道諭旨整頓吏治,懲治腐敗,乾隆反腐力度不減,以乾隆四十六年(17 81年)甘肅冒賑貪汙案為例,一個案子就有56 名官員被處死,包括二品以上的大員3名。

高效且廉潔的官員隊伍才能打硬仗,抓官員選拔以提高其素質, 抓廉潔自律以提高其品質,雙管齊下,為幹事謀事提供了人員保障。

影響廣泛

發達的文化科技也是國家實力的重要體現,相對於經濟、軍事等“硬實力”,文化科技方面的實力具有更強的滲透力和更持續的影響力。

漢武帝創建了太學、鄉學,為封建時代的教育體制框定了基本架構。他還改進曆法、創辦樂府,推動文化藝術發展耬犁等農耕技術以及冶鐵、鑿井、絲織、漆器等方面的技術也得到突破。

唐玄宗時期科技、文化更為發達,製造了黃道遊儀,科學家們首次測量了地球子午線的長度,改進了曲轅犁、筒車等耕作和灌溉工具,在文學方面的成就更有目共睹,李白、杜甫、王維、高適﹑岑參等都主要生活在開元時代。

康雍乾三帝在位期間雖屬中國封建王朝的尾聲,但科技文化依然增色不少,《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等文化盛典同時湧現,還誕生了《紅樓夢》《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等傑出的文學鉅作。

盛世時期,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空前提高。漢武帝派使者出使了波斯、印度、安息屬國以及當時附屬於羅馬的埃及亞歷山大城等地,加強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交流,中國使者在這些國家和地區普遍受到隆重接待,到安息時曾受到當地2萬多人的盛大歡迎。盛唐時期,日本派來遣唐使全面學習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科技文化,波斯、大食等國的商人紛紛來中國經商,在長安、洛陽、揚州、廣州等大都市裡,各種膚色的商人穿著不同的服裝、操著不同語言來來往往。當時和唐朝交好的國家有70多個。康雍乾三帝在位時期,以中國為中心的宗藩制度進一步強化,朝鮮、琉球、安南、暹羅、廓爾喀、哲孟雄、哈薩克、蘇祿等國紛紛前來朝貢,形成了龐大的宗藩體系,清朝的宗主國地位得到周邊許多國家的承認和尊重。

盛世之所以難得,是因為只有同時具備了以上多種條件才能稱為盛世。中國歷史上還有許多治世,也就是那些雖不如盛世繁榮強盛但也政治相對清明、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經濟發展相對較快、社會秩序相對安定的時期,如西周的“成康之治”、西漢的“文景之治”、東漢的“光武中興”、南北朝的“永明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宋代的“仁宗之治”以及明代的“永樂之治”等,它們就是因為在某些方面出現了欠缺而未能達到盛世的標準。

亂世導致國家分裂,中斷文明進程,而盛世、治世又會將裂隙縫補彌合、將傷痛撫慰熨平,正是因為有這些盛世和治世的交替出現, 中華文明才能歷經數千年而生生不息,成為世界幾大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延續至今的文明。


尛超4


漢代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後漢光武中興,唐朝貞觀之治,玄宗中興,清朝康乾盛世等。


水中漣漪374


文景之治、武帝盛世、光武中興、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建隆之治、永樂盛世、康乾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