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歷史事件有哪些?

銀杏文學經典


我來說幾個很少有人知道但決定了世界歷史走向的事件

1.恆羅斯之戰

交戰雙方 :唐朝VS阿拉伯帝國(黑衣大食或者阿拔斯王朝)

戰爭結局:唐朝戰敗,退出了波斯地區(鹹海)與中亞地區

阿拉伯帝國勢力進入中亞

公元751年,東方強國唐王朝和西方新起之秀阿拉伯帝國在恆羅斯(今哈薩克江布爾城附近),展開了一場爭奪中亞控制權的戰役,阿拉伯獲勝。戰後,唐王朝暫時停止了向西擴張的步伐,而阿拉伯帝國也就此收手,雙方保持了戰前的態勢。

影響:此戰雖小,雙方交戰兵力不過幾萬人,但此戰後唐朝開始停止向西擴展,也預示了唐王朝開始衰落,不久後安史之亂爆發。

個人:此戰制止了中國向西擴展,但如果唐王朝勝利的話,恐怕整個西亞也會併入中國,這就是歷史走向,盛極而衰。



阿拉伯帝國版圖


冰人語


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中,有幾次重要的會議堪稱里程碑,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現介紹一下,分享給友友們學習。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19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會議。全國各地代表共13人,他們是:上海小組的李達、李漢俊,武漢小組的董必武、陳潭秋,長沙小組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小組的王盡美、鄧恩銘,北京小組的張國燾、劉仁靜,廣州小組的陳公博,旅日小組 的周佛海。會議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張國燾為組織主任,李達為宣傳主任。中共一大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莊嚴誕生,從此,中國人民有了主心骨。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這次會議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裡出政權”的著名思想。隨後,毛澤東以中央委員的身份赴湖南,領導秋收起義。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會議。會議形成決議:毛澤東同志選為常委;指定洛甫同志起草決議,委託常委審查後,發到支部中去討論;常委中再進行分工;取消“三人團”,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而周恩來同志是黨內委託的對於指揮軍事上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在關鍵時刻,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毛澤東領導和指揮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過草地,勝利到達陝北,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意圖。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開的黨的七大,大會選舉出以毛澤東為首的第七屆中央委員會。6月19日七屆一中全會選舉出13名中央政治局成員,選舉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大會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還有許多著名的重大事件,歡迎大家補充、完善。


zj史海拾貝


中國近代歷史大事件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19世紀40—50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中俄《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簽訂

  1860年 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簽訂

  1861年 衙門建立

  1864年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9世紀60—70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60—90年代 洋務運動

  1883—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7—1895.4年 中日甲午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1898年(6.11—9.21)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8月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4月 黃花崗起義

  保路運動

  10月10日 武昌起義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

  2月12日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護國運動開始

  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 張勳復辟失敗

  護法運動開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1921年7月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召開

  1924年1月 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4年 孫中山逝世黃埔軍校成立(5月)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

  1925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1927年 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28日 李大釗就義

  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國民革命失敗

  8月1日 南昌起義

  8月7日 八七會議

  9月 三灣改編

  9日 湘贛邊秋收起義

  10月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12月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朱毛井岡山會師

  12月 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

  改訂新約運動

  1930年 工農武裝割據形成

  (--31年)粉碎三次“圍剿”

  1931年春 制定土地革命路線

  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11月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變,十九路軍抗戰

  3月9日 長春偽滿州國成立

  1933年春 粉碎第四次“圍剿”

  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

  11月 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 華北事變

  1月 遵義會議

  6月 何梅協定

  8月1日 中共發表八一宣言“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0月 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

  11月 華北五省自治運動

  12月 一二九運動

  9日 瓦窯堡會議

  1936年1月 東北抗聯成立

  10月 紅二、四方面軍長征到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

  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

  8日 中共發表抗日通電

  8月13日 八一三事變

  凇滬會戰(--11月)

  洛川會議:全民族抗戰

  9月 國共合作實現

  25日 平型關大捷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

  1938年 臺兒莊戰役:李宗仁

  5月 毛澤東《論持久戰》

  10月 廣州武漢失守,抗戰進入防禦階段

  1940年3月 汪偽政府在南京成立

  下半年 百團大戰

  1941年1月 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共開始整風、大生產運動

  1943年 敵後根據地局部反攻

  豫湘桂戰役(--45年)

  1945年4—6月 中共七大召開

  8月8日 蘇聯出兵東北

  9日 毛澤東《對日寇的最後一戰》

  8月15日 日本宣佈投降

  8-10月 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談判開始

  9月2日 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

  1946年1月 政協會議召開

  6月26日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

  1947年春 國民黨重點進攻解放區

  2月 臺灣二二八起義

  5月 “三反”運動開始

  6月 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反攻

  10月 中國土地法大綱頒佈

  1948年 遼瀋戰役開始

  淮海戰役開始

  平津戰役開始

  1948年12月,蔣介石親自下令查封由知名人士儲安平創辦的上海《觀察》雜誌並逮捕《觀察》工作人員,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觀察》事件”。

  1949年 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召開

  毛澤東、朱德發佈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4月 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9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幕

  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0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佈

  1956年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國共產黨進行整風,反右派鬥爭開始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反右傾”鬥爭

  1964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關係開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運動

  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 香港迴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9月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9年12月20日 澳門迴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逆旅行人NL


歷史是由勝利者踩著無數失敗者的屍體書寫而成的,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這萬具枯骨裡,就有著許多曾經無比成功,但沒能善始善終,距離勝利一步之遙的失敗者。

1、吳起

吳起的一生輾轉多個國家,世人都知道他帶兵打仗的能耐,和孫子並稱孫吳。但很少有人知道,吳起治國理政的才能,吳起雖然在魏國戰無不勝,使魏軍一躍成為諸侯最強軍隊,但他在魏國謀求丞相一職失敗,於是轉頭楚國。他在楚國擔任令尹(即諸侯國的丞相)實行變法,楚國國力剛剛有所提升,結果楚悼王死,舊貴族反撲,吳起也被殺了,他的政治理想還沒來得及實現就夭折了。

2、李斯

李斯輔佐秦始皇統一六國,創立各種規章制度,堪稱一代名相。但可惜他沒能夠善始善終,秦始皇死後,李斯為了保住地位不被蒙恬取代,配合趙高擁立胡亥,於是秦國直接跌入了深淵,李斯自己也被趙高害死。他為之奮鬥一生功業的寄託——大秦帝國,在他死後不久迅速的瓦解消亡了。


Vsgo90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鉅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32年 張衡發明地動儀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國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避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30年 吳派衛溫等率軍隊到臺灣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東晉滅吳

316年 匈奴攻佔長安,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起義開始,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爆發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 阿保機建立契丹國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開始變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結束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門居住權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

1662年 鄭成功收復臺灣

1673年 三藩叛亂開始

1684年 清朝設置臺灣府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愛琿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年 《北京條約》的簽訂

19世紀60到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在中國強佔“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

1912年 中華民國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運動、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昌起義

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4年 紅軍長征開始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7年 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徹底廢除封建剝削制度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6年 四五運動,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 改革開放

1992年 鄧小平講話,加快改革開放

1997年 香港迴歸

1999年 澳門迴歸

2007年 “嫦娥奔月”

2008年 北京奧運會



貧道已踏上成仙之路


1、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2、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又稱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採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託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

3、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


2602放映廳


、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

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陳蕃願掃除天下

陳藩十五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小夥子你為什麼不整理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

陳藩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不能在乎一間屋子的事情。”薛勤認為他有讓世道澄清的志向,與眾不同。

3、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志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

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麼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

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麼能瞭解壯士的志向呢!”

4、宗愨乘風破浪

宗愨,字元幹,是南陽涅陽人。他的叔父宗炳,學問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愨小的時候,宗炳問他長大後志向是什麼?他回答:“希望駕著大風颳散綿延萬里的巨浪。”(宗炳說:“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貴,也必然會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愨的哥哥宗泌結婚,結婚的當晚就遭到強盜打劫。

當時宗愨才14歲,卻挺身而出與強盜打鬥,把十幾個強盜打得四下潰散,根本進不了正屋。當時天下太平,有點名望的人都認為習文考取功名是正業。宗炳因為學問高,大家都喜歡跟著他讀儒家經典。而宗愨因為任性而且愛好武藝,因此不被同鄉稱讚。

5、祖逖聞雞起舞

當初,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就起床舞劍。渡江以後,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諮祭酒。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鑽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後,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

大王您確實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領軍隊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傑,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後,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

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於是到淮陰駐紮,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後繼續前進。


洋哥說事呀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小祥祥Lsry


1、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在歷史上,“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鑑》的開篇之作。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

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著晉國的軍政大權。到晉平公時,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卿相互傾軋。

後來趙把範、中行氏滅掉後,公元前453年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


迷了路的鹿c


1.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建立封建王朝2. 黃帝擊敗炎帝形成華夏族3. 董仲叔罷黜百家,獨尊儒術4. 隋文帝開創科舉制度5.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6. 蒙古族軍隊統治整個亞洲7. 安祿山叛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8. 吳三桂放清兵入關9. 劉邦滅項羽建立西漢王朝10. 孫文領導辛亥革命結束中國封建社會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