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方沒有“鄉村愛情故事”


為什麼南方沒有“鄉村愛情故事”

南方農村文化誰來擔當?

最近隨著電視劇《劉老根3》的熱播,那令人爆笑的東北鄉土風又颳了起來。別的電視劇先不說,描寫東北鄉村生活的《鄉村愛情故事》硬是拍到了第九部,期間捧紅了無數的大小明星,裡面的劉能、趙四、謝廣坤等演員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造成了一股全國範圍內的東北熱。在我們爆笑之餘,不禁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麼南方沒有這樣的《愛情故事》?

為什麼南方沒有“鄉村愛情故事”

《劉老根3》最大的賣點就是劉老根和藥匣子重歸於好

造成現在這種農村文化電視劇尷尬的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接下來我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造成農村文化輸出南弱北強局面的原因:

原因一:缺少一個領頭羊。就拿現在的東北鄉村文化來說,不管是《劉老根》系列,還是《鄉村愛情故事》系列,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領袖級的人物,那就是響噹噹的人物-小品王趙本山。趙本山在東北文化領域的影響力絕對是第一名的,而且甩開第二名N多個級別。趙本山老師現在旗下有非常多的弟子,像宋小寶、小瀋陽、丫蛋、董成鵬(大鵬)、程野、劉小光(趙四)、宋曉峰、王小利、楊冰(歡樂喜劇人楊樹林)、文松、周雲鵬、小沈龍等等。這些弟子的都來自草根,成名後成為師傅電視劇的中堅力量,為電視劇的不斷續拍打好了堅實的人員基礎。

為什麼南方沒有“鄉村愛情故事”

網傳趙本山徒弟們的拜師儀式

原因二:沒有一個統一的領導集團。《劉老根》和《鄉村愛情故事》的出品集團有一個共同的出品方,那就是趙本山一手創立的本山傳媒。本山傳媒的前身是遼寧民間藝術團,2019年又重新更名為遼寧民間藝術團有限公司。這個公司的創立使得東北大地上零零散散的鄉土文化迅速的整合了起來,加上東北特有的二人轉文化,造成了1+1>>2的局面。調度更加合理,文化輸出更加統一,人員配置和資源整合更加集中。

為什麼南方沒有“鄉村愛情故事”

本山傳媒商標

原因三:北方獨特的愛熱鬧文化。說起北方人,尤其是東北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大咧咧,愛熱鬧,很性情。北方人聚居和火炕文化使得人們在茶前飯後喜歡四處去別人家“嘮嗑”,喜歡八卦周圍的人,越熱鬧越好。而南方很多地區多山地、丘陵,村落較為分散,南方人比如四川人茶餘飯後幹什麼呢,喜歡喝喝茶、打打麻將等,講究小圈子的熱鬧文化。正是這種鄉土文化的差別造成了文化創作的差異性。

為什麼南方沒有“鄉村愛情故事”

北方的土炕

原因四:經濟原因。較北方而言,南方的經濟更加發達,在互聯網經濟和大數據雲計算的推動下,南方經濟坐上了發展的高鐵,人們更願意看“快餐節目”,比如各類相親節目、各類綜藝節目、短視頻等等。而北方的經濟相對發展比較緩慢,人口眾多,在眾多的人口中農民佔比是最多的,北方的農民家庭更喜歡看那些“像自己的節目”。

為什麼南方沒有“鄉村愛情故事”

陳寶國飾演的農民

以上這些就是我們總結的南北農村文化輸出的幾大差異,可以說前兩條是最關鍵的,想很多地區的語言和文化,例如四川話,就很有意思,亟待我們去發掘、培養和輸出南方的農村文化。你們有什麼意見呢?歡迎大家評論,各抒己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