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說徒步遊杭州西湖一圈是什麼感受?

錢唐天堂


我是2019年正月初一去西湖遊玩的,我們當時住到了西湖邊保俶路上的一家酒店,因為西湖邊上停車很麻煩,所以我們選擇騎共享單車去西湖,然後徒步遊西湖。下面就說說我徒步遊西湖的感受吧。

首先西湖帶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人太多了,絕對可以用“震撼”兩個字來形容。原本以為大年初一人會少些,但沒想到卻是人山人海,我們先去的離保俶路比較近的西湖斷橋,斷橋上簡直是人擠人,我個子比較矮還帶著兩個孩子,走在斷橋上什麼風景也看不到,擠到人堆裡實在是憋悶,不敢在斷橋停留,趕緊走到了白堤上,這人也不少,但相比斷橋人還少點。西湖中也全是遊船,像一群群游水的鴨子一樣,密密麻麻。所以西湖帶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人多。

第二感覺就是西湖太大了,可看的東西太多了,西湖不僅是個天然湖,不僅是個自然景觀,它更重要的還是個人文景觀,不僅有讓歷代文人讚美不絕的西湖十景,還有許多文人志士在這生活留下的文物古蹟,還有浙江省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舊址、嶽王廟、雷峰塔文物館等充滿人文氣息的景觀,如果徒步走的話恐怕要有好多景點看不到,一天時間肯定是轉不完的。

第三感覺就是徒步遊西湖確實太累了,西湖也有觀光車,但我當時覺得坐觀光車圍著西湖轉沒意思,就領著兩個孩子徒步旅行,我們從西湖斷橋到的白堤,又去的孤山路,從孤山路到的嶽王廟,從嶽王廟又走到蘇堤,蘇堤也很長,這些路我們也只是走馬觀花的看了看,畢竟是冬季,好多景點都不可看,例如西湖十景中的“麴院風荷”、“花港觀魚”,還有位於湖中需要坐船才能到達的“三潭印月”,我們都沒有去,就這樣走到雷峰塔的時候已經5個小時了,兩條腿累的不行,兩個十來歲的孩子累的都不想走了,所以我們不得不止步在了雷峰塔,西湖的另一半我們沒有去,有些遺憾。

我給的建議,遊西湖如果選擇徒步遊的話要給自己兩天時間,一天全部游完確實有點累,如果你體力超人,也可以選擇一天。或者可以選擇坐西湖觀光車,重要的景點下來轉轉,這樣還能游完西湖,感覺應該不錯。

這是我徒步遊西湖最真實的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山水一程小蟋蟀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大家說說徒步遊杭州西湖一圈是什麼感受?

之前在一位杭州朋友的邀請下,有幸去杭州西湖玩了一圈。她是一個熱愛運動的人,非拉著我要徒步遊杭州西湖一圈看看美景,順便和我鍛鍊鍛鍊。我們是走的是蘇堤、白堤這條線,也就是內湖。那一次的感受還是挺令人難忘的。當時是初夏,早上的西湖還是溫度比較低,我們吃過早餐,換了運動服,活動了一下關節,帶上水和手機就出發了。

剛開始我們是沿蘇堤往雷鋒塔的方向出發,邊走邊看美景。西湖的景色是特別的美,湖面很寬廣,是我目前見過的最大的一個湖。小時候在白娘子和許仙的浪漫傳說的影響下,我就想來西湖看看他們相遇的斷橋到底是什麼樣的模樣,見到真正的斷橋比我想象的還要壯觀,挺感嘆古人的智慧的。一路上過來遊西湖的人慢慢的多了起來,我比較喜歡人少一點,因為看景和拍照都比較自然和方便。我們走完全程大概花了四五個小時,拍了很多照片。對於本次徒步遊西湖一圈,感受最深的是西湖既有大自然的美也有古色古香的文化建築之美,就是對於我這個缺乏鍛鍊的腿有點受累,下次騎自行車遊西湖是個不錯的選擇。

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謝謝。






地理鬼才


水光瀲灩睛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自從小時候讀到蘇軾的這首詩,對西湖就充滿了嚮往,後來有幸帶著老婆女兒專門去了一趟杭州,下面我就和大家聊聊徒步遊西湖的感受!

我們是中午到的杭州,怕景區不好停車,我們把車停在解放路的賓館裡,第二天早上5點起來以後,帶好裝備從一公園逆時針環湖遊正式出發。

天公作美,當天的天氣有點陰天,湖面看上去煙波浩渺,霧氣濛濛, 加上岸邊精緻的園林,讓人如臨仙境!第一個到的景點是斷橋殘雪,位於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一端跨著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己經建成,是西湖上著名的景點,以冬雪時遠觀橋面若隱若現於湖面而著稱,它的名字和許仙白娘子纏綿悲愴的愛情故事聯繫在一起,讓斷橋成為西湖上最著名的橋,斷橋是通往孤山的必經之路,每當雪後人們紛紛去斷橋欣賞雪景,孤山與西湖銀裝素裹,格外動人,故稱“斷橋殘雪"。

過了斷橋,就是白堤,相傳是白居易所修,長1公里,止於平湖秋月,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一,每當清秋氣爽,西湖湖面平靜如鏡,皓潔的秋月當空,湖水與月光交相輝映,頗有“一色湖光萬頃秋"之感,故題名“平湖秋月"。

在往前走,就是西湖最大的島嶼孤山,孤山是由火山噴出的流紋岩組成的,整個島是和陸地連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斷橋不斷,長橋不長"被稱為西湖三絕。出了弧山就是西泠橋,宋朝義士武松和愛國女英雄秋瑾的墓就在這裡,撫今追昔讓人不勝感慨,來西湖嶽王廟不能不去,因岳飛追封鄂王而稱嶽王廟,位於西湖西北角,北山路西段北側,分為墓園、忠烈祠、啟忠祠三部分。

從杭州飯後向南就上了蘇堤,蘇堤北起棲霞嶺,南到南屏山,全長約3公里,是蘇東坡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時修建的,故爾命名為蘇堤,蘇堤望山橋南面有康熙題寫的“蘇堤春曉"碑刻,蘇堤兩旁遍植桃柳,每逢陽春三月,柳樹成煙,掩映湖面,好鳥和鳴,意境動人!三潭印月景區在蘇堤東面,為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島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塔腹中空,塔面上有五個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的倒影,夜景迷人,故得此名,蘇堤的南段是花港觀魚景區,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區,該區域前依山林蔥蘢的南屏山,西靠層巒疊翠的西山,十分雅靜!

出了蘇堤就是著名的的雷鋒塔景區了,因晚霞鍍塔,佛光普照而得名“雷峰夕照",雷鋒塔是五代十國時吳越國建造的,因傳說法海將白娘子鎮壓在塔下,並咒語:“若要雷峰塔倒,除非西湖水乾",使其成為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名氣最大的塔。

離開雷峰塔,來到西湖東南岸,這個地段的景點叫柳浪聞鶯,分友誼、聞鶯、聚景、南園四個景區,是欣賞西子濃妝淡抹的觀景佳地,臨水遠眺,煙雨朦朧,令人心曠神怡。

整個一圈下來,西湖對我的感受是震撼的,除了它優美的自然風光,西湖有太多太多的人文景觀,整個華夏文明有太多的東西折射在其中,它就是一部中國歷史,就是一本書,需要細細的品味!











偉哥帶您看世界123


這個問題我有資格回答!——徒步遊西湖一週,真仙境漫步也!

——我於2018年1月10日完成了運河+東湖的徒步環繞,全程23.31公里,用時3小時50分,徒步“打卡”西湖,是難得的一次體驗!


我自詡為運動達人、環湖愛好者

我從2015年開始徒步鍛鍊、2018年開始跑步,總運動里程達到了近8000公里,尤其是近幾年,每年的運動量在1500公里以上。

同時,我也是個環湖愛好者。家在“千湖之省”湖北,並且由於經常出差,因此有機會接觸了多個城市的城中湖(見本頭條號文章《全國十大城中湖》)。截至目前為止,我已完成了武漢、杭州、北京、長春、長沙、黃石、馬鞍山等城市大大小小近二十個城中湖的徒步環繞(本頭條號文章《環湖,讓我穿行在大冶的歷史與當今之間——大冶尹家湖徒步紀事》一文中有詳細說明)。全國十大城中湖的徒步環繞,我已完成四個,分別是:武漢東湖(西半部分,即郭鄭湖)、武漢南湖、黃石磁湖、杭州西湖。

環湖是一件讓我荷爾蒙飆升的快事,唯有奔走在環湖的路上,才能體驗箇中美好滋味!


環繞西湖一生難忘

閒言少敘,說說那次環繞杭州西湖的事。

那次杭州行主要是為朋友賀喜。但走前我就有“預謀”,要徒步環繞西湖,因此行程上我預留了時間,並作了“功課”,帶了運動裝、運動鞋。

  • 徒步路線:當天(2018年1月10日)上午10:00,我從拱墅區大關路的酒店出發,沿著京杭運河左岸一路向南,在西湖文化廣場西拐上環城西路,徒步7公里多,到達西湖東北角。環湖這段的具體路線:聖塘景區環湖綠道(順時針南行)-八十八師抗戰紀念碑-大華飯店水榭廊道-西湖天地-御碼頭-肖公橋-學士公園-八壺精舍-南山路(折向西行)-雷峰塔-蘇東坡紀念館-花港公園-楊公堤(折向北行)-名硯清水-溪香庭-玉帶橋-蘇堤-北山街(折向東)-西泠印社-中山公園-平湖秋月-白堤-斷橋-聖塘景區,從而圍繞西湖徒步一週、形成閉環,然後趕到大華飯店附近結束徒步,此時時間接近下午3:00,用時接近5小時。這條路線穿過了西湖四岸主要的景點,應該算是完整意義上的環湖一週。

  • 配速:從運河到環繞東湖一圈,全程23.31公里(其中環西湖一週為14公里),徒步用時3小時50分。根據咕咚顯示,我全程的平均配速為9'52",走的比較急,當然途中遇到美景偶爾拍拍照,影響了健步節奏,拉慢了速度。
  • 中途休整:長距離徒步,我這是第一次(平時主攻10公里)。為防受傷,我中間休息了兩段,一段在楊公堤北段的景區餐廳,吃中餐、上廁所、稍作休整,用了大約半個小時;另一段在浙江省博物館盤桓了半個小時,修整的這兩段我暫停了咕咚,都沒計入徒步時間。

環湖感受

  • 21公里並不遙遠:本次我的“小心思”是用徒步的形式完成一個“半馬”,體驗一下中長距離運動。21公里,單從數字來看很嚇人,其實,按照節奏走起來並不是很痛苦的事。

  • 徒步節奏很重要:湖東岸這一段,因好長時間沒有看到西湖,忍不住拍了一些照片,走走停停,加之這段遊客很多,需要避讓行人,常打亂了節奏,走的有些累。

  • 西湖四周十分適合徒步:我十分羨慕杭州人,守得這天生一泓好水。西湖不收門票,隨時可以抬腳開走。西湖三面環山,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每面風光各異,蘇堤春曉、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平湖秋月、斷橋殘雪……移步換景步步皆景,四時不同景不同。在這樣的美景徒步,真如仙境漫步!


旅遊徒步環繞西湖建議

我的西湖徒步為運動型,為挑戰而來,因此全程並不在意景觀。

但如果是以旅遊為主,漫步環繞西湖一週,首先還要以景點為主,力爭路線將自己感興趣的景點串起來。湖西部,可以走風景更好的蘇堤,這樣環湖一圈,全程12公里左右。邊走、邊逛、邊拍照,環湖一週時間應該在6小時以上。

  • 若有小孩、老人同行,不建議徒步環繞,可以採用少部分徒步,大部分坐遊船、景觀車,以減輕體力,提升旅遊體驗。

  • 合理搭配衣服很重要:冬季不要穿得太厚,實際上步行起來並不冷,只是停下來有些冷。因此可以厚、薄相加,稍穿薄一點,並帶輕便外套,以備中途休息時用。

  • 不建議走楊公堤:楊公堤近4公里長,中段景點較少,基本上在小山、樹林中穿行,有些枯燥,不適合旅遊者。但十分適合驢友、徒步者,這段人少,空氣非常好。


武當行者老魏


你好,徒步遊杭州西湖一圈是什麼感受?很高興和你分享我的感受。

我曾經在2014年的十月一去過杭州西湖,那天的人非常的多,我整整走了一天的時間,感受一個字,特別的累,腳都腫了,可是西湖的美景盡在眼底,讓人,流連忘返。

那天遊西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在靠近,西湖的湖水上,有一座小橋,那天不小心還把一個人擠掉下小橋掉到水裡,當時橋上有許多人伸出援手,把掉進水裡的那個女人撈上來,幸好沒出大事讓在橋邊所有的遊客虛驚一場,嚇壞了當時的遊客

然後我和我的父母開始慢慢欣賞西湖的美景,拿起手中的相機,邊走路邊拍照片,西湖的湖水如此的平靜,讓人感覺到心境,西湖旁邊的垂柳也隨著微風輕輕地擺動,有一種小橋,人家的感覺,我們隨著大批的人流繼續往前行走,著邊走邊看美麗的風景,一時感覺不到累了,不知不覺的走到了雷峰塔下,當時的雷峰塔下有許多人在排隊等著買票,我也湊熱鬧,在後邊排隊等著買雷峰塔的門票,等了好長時間,好不容易把雷峰塔的門票買到手了,我們就有順序的進入雷峰塔,剛一進雷峰塔的公園裡,感覺眼前的雷鋒塔高高的聳立在那裡,非常的壯觀,讓人一下就能想到當年的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

我們隨著人流開始一步一步的走進雷峰塔,一進雷峰塔下就看到金燦燦的雷峰塔倒應驗了西湖水乾,雷峰塔倒的故事,腦海當中馬上浮現出白娘子的樣子,我順著臺階和人流,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登,一層一層的雷峰塔裡雕刻著,古代的壁畫,讓人感覺韻味十足

當我們爬到最頂端,還有一層到頂時,有工作人員在指揮遊客排隊的秩序,走進雷峰塔最頂端,一眼望去,看見遼闊的西湖全景,讓人突然感覺到震撼,我們在西湖雷鋒塔上轉了一圈,然後隨著人流往下走,不知不覺的走到了雷峰塔底,向門外走去,走完這一圈,感覺很累,實在是太累了











杜娟帶你去旅行


2017年3月底去海寧鹽官,從杭州轉車,順道去西湖轉了大半天。早晨7點多從杭州站下車,坐1號線從龍翔橋下車,步行幾分鐘就到了西湖邊。逆時針順著西湖走。天氣不錯,陽光明媚。走的不是很快,走走停停。先是轉了四公園、五公園、六公園。從斷橋轉去了白堤。人不是很多,堤邊的垂柳隨風飄揚,湖中的水波光粼粼。到西冷印社的時候,已將近中午,悠然的把西冷印社逛了個遍。看了武松墓後,轉去了著名的蘇堤。蘇堤的人就明顯的多了起來。走完蘇堤的時候,已是午後一點多了。又累又餓,在花港觀魚旁邊,點了一份泡麵15元,充充飢,順便歇歇腳。之後去了西湖邊著名的雷峰塔,法海壓白娘子的地方,必須得看呀。出了雷峰塔,已是午後3點多。轉了不到一圈,一個字累。但是西湖是一個值得細細去品的地方,風景自不必說,千百年留下的人文景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品讀完的。以後有機會還會再去一睹風景。











美居中國


印象最深的還是蘇堤,蘇堤長多少我是不知道的,就是一開始整個西湖繞一圈有多長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想,既然來到杭州了,不逛一下西湖是不行的。走著走著被這裡的環境所吸引,尤其是杭州無處不在的桂花香,新鮮空氣,花香,如詩如畫的美景,當真是讓人流連忘返。說到杭州,我就說說來到杭州的感覺。尤其我之前在深圳,相對於杭州,深圳還是遠遠不及,文化底蘊也好,城市建設也好,特別喜歡這裡古色古香的建築,雖然遠遠比不上深圳的現代化,但是有一種讓人靜音凝神的肅穆感,你會感覺到自己的一種昇華,而不是看到高樓大廈卻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恐怕很多小夥伴們不服氣,深圳的確好多很高的建築,很現代的CBD,可那些東西沒有一點中國文化所帶給人的歸屬感。文化雖然無形,但是當它有型的呈現在你面前的時候,那種感覺就是靈魂的契合,這就是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氣魄,這就是我們老一輩的根。還是說蘇堤,蘇堤真的如它名字一般就是一條直直的堤壩,隔開西湖,走在這裡,就感覺彷彿可以融入到西湖裡面,這裡沒有城市喧囂,沒有空氣汙染,整個人的心神都可以寧靜下來。我一直往前走,來來往往的人也不少,我來的比較晚,越走天越暗,直到最後黑下來,其實我根本沒意識是怎麼黑下來的,走著走著天就黑了,可阻擋不了我的步伐,走到一小半的時候,看了看高德地圖,自己覺得很驚訝,明明感覺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卻只在地圖上走了一小段而已,此時看去盡頭,還覺得很遠。自己會有點膽怯,蘇堤比自己想的要長。行至中途,我便不覺得累了,心神完全會被沿途的風景吸引,從這裡到最後,體力也是消耗很快,進而我就會思考自己的生活。






番茄老大


徒步一圈,15公里左右,可能一天吧,還是可以的,西湖,春夏秋冬都有不一樣的風景,不同的季節都有不同的風景。蘇堤春曉,柳浪聞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最近的一次去西湖是去年11月,分兩天走了大半個西湖,第一天晚上,從麴院風荷,到湖濱路,這一段比較繁華,邊走邊看,大概走了一個小時。11月初,桂花飄香,可以欣賞西湖裡面的殘荷。第二天,就往北面走,從麴院風荷,經過楊公堤,在楊公堤的知味館吃了午飯。(楊公堤那裡唯一的飯店,風景不錯,價格略高),再到花港觀魚,蘇堤,雷峰塔,這段路,還是比較悠閒的,閒庭信步,風景優美。我在杭州讀了四年大學,對西湖還是有一些情感的,每年還是會去走一走。現在湖濱這塊,商業發展已經非常發達,杭州交通也很便利,地鐵也都通了。徒步西湖邊走走,給我很多年輕時的回憶。哈哈,暴露年紀了。照片是去年在西湖邊拍的,剛好是杭馬,也目睹了馬拉松隊員的精神,有機會參加一下杭馬,繞著西湖跑跑,不錯的體驗。







愛旅行的小廚子


很巧,剛好自己幾年前就走過,而且走的是大圈,去了龍井村、九溪煙樹以及雲棲竹徑等等之類的景點,之後還走到了錢塘江邊上,在岸邊吹了陣風,接著又走去了位於錢塘江邊不遠的六和塔,聯合之前的葛嶺、抱朴道院,孤山、嶽王廟以及柳浪聞鶯、靈隱寺、雷峰塔等等,幾乎把圍繞杭州西湖的大部分景點都給一次性玩遍了。

總體來說,早出晚歸,將近走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也算是這些年來自己徒步旅行的一次印象比較深刻的經歷吧!

杭州這個城市,我一直情有獨鍾,前後總共去過兩次,期間相隔了大概兩三年,但每一次去都有新的感受,彷彿不管到過西湖多少次,永遠都不會覺得厭倦似的。

後來去的時候還專門乘坐遊船上了西湖的小瀛洲島,看了一下三潭印月,用單反相機拍了許多照片,回家之後還用水彩把它給畫了出來,可謂是印象很深。

西湖上有兩條比較著名的堤壩,分別是蘇堤和白堤,在環湖之餘也是有必要去刻意走一遍的,雖然會繞更多的路,但絕對是值得的!

以前沒去過杭州的時候,在地圖上總感覺西湖特別大,大到自己沒有那個勇氣和毅力全程把它走完。即便是緊貼著湖岸邊的那個最小的圈,也總覺得路途太過遙遠,也可能太艱辛。

但當我真正下定決心去徒步旅行這個地方之際,而且還走的是更外圍的那個圈,沒想到最後還真的順利完成了這個心願,也讓這段旅行經歷成為了自己最難忘的記憶之一!

所以,很多事情只有真正去做了,才會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咕冬


這個我有資格回答,08年讀大學時候在杭州繞著西湖徒步了一整圈,當時看著西湖也不大,徒步走了一圈下來發現那叫一個遠,從中午飯後12點一直走到下午六點回去吃飯,整整六個小時,好像走了24公里,估計是我走了外圈又走走看看的原因。感覺就是,急於走路沒有用心佇足欣賞風景,除了草草領略,徒步打卡外,沒多大收穫。所以還是要騎單車,把時間花在欣賞感受上,而不是奔波上,會有更大的收穫和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