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都一億像素了,現在有些微單還是幾千萬像素,除了能裝鏡頭,相機還有什麼優勢?

執而不惑


手機的億級像素並不是和傳統相機傳感器的像素一樣的,比如小米10的一億像素傳感器確實可以輸出很大的像素數量,但是單像素畫質較差,這是因為手機的傳感器感光面積仍然遠遠小於專業相機,因此手機廠商們就設計了一種四合一像素的處理模式,這樣雖說整體像素降低了,比如從一億像素縮減到2500萬,但是這樣單像素的感光面積增大,畫質也就會明顯提升,這是目前幾乎所有手機攝像頭都在使用的技術。

為什麼華為和小米的拍照模式不會默認給你輸出最大像素模式?這就是因為最大像素模式的畫質並不好,而且因為太多的像素需要處理,所以可能拍照時還會發生卡頓,許多自帶的功能還無法使用,大像素唯一的優勢就是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細節較為豐富,但是使用範圍並不算很廣。

而專業相機儘管目前主流像素數量不過2500-3000萬左右,但是這3000萬像素是實打實的3000萬,不需要縮減像素,更不需要四合一,得益於大感光面積,所以相機輸出的畫質無論是像素質量還是清晰度都明顯高於手機,只是相機缺乏一些AI處理功能,所以在默認成片上可能看上去沒有手機拍的那麼好看而已。


嘟嘟聊數碼


手機都一億像素了,現在有些微單還是幾千萬像素,除了能裝鏡頭,相機還有什麼優勢?


廉價的人像鏡頭,也是手機所遠不及的了

專業長焦鏡頭,這更是拍照手機所望塵莫及的了

只有套頭的單反或者微單,說實話,除了成像質量好一點之外,其實沒啥意思的了。如果你並不是真的要打印A3尺寸或者更大的大照片,其實,拍照手機的成像質量也完全夠用了。


你好,我談談數碼單反相機和數碼微單相機,相對於拍照手機有哪些優勢:


一、首先,必須要承認,大多數情況下,其實拍照手機確實夠用了

不到萬不得已,其實是不建議大家購買數碼單反相機或者數碼微單相機的了。


而且,拍照手機,不僅僅是夠用,在很多情況下,拍照手機的拍攝效果比單反和微單都要更好看。


二、單反也好,微單也好,最根本的優勢,還是在於可以換鏡頭

如果你非要把這個優勢給去掉,說實話,我是不建議你買單反玩單反的了。


一個單反也好,一個微單也好,如果只配一個套頭,說實話,真心沒啥意思的了,大多數情況下,除了成像質量比手機好一些之外,其實真的沒有意思的了。


我覺得,如果你沒有想要買幾個鏡頭的話,其實是不適合買單反買微單的了。


三、除了可以換鏡頭之外,說實話,單反微單沒啥優勢了,真的沒啥優勢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也並不會真的花錢打印大照片的了。

如果只是打印A4尺寸,單反微單和拍照手機,其實也拉不開什麼差距的了。

即便是打印A3尺寸,現在的主流旗艦拍照手機,打印A3尺寸的效果也還是可以的了。


因此,只有打印比A3尺寸更大的照片的時候,單反微單的優勢才會很明顯的了。

可是,有多少人會真的打印比A3尺寸更大的照片呢?


大多數人,也許從來都不打印任何尺寸的照片吧?


四、如果你真的不願意買鏡頭,真的只是套機,說實話,我覺得,怎麼也不行吧?

1,如果你是攝影愛好者,如果你是職業攝影師,你肯定會買鏡頭的,不可能只將就用套機鏡頭的了。

2,如果你不是攝影愛好者,如果你不職業攝影師,說實話,單反套機微單套機,你也沒有必要的了。


綜上所述,單反,微單,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換鏡頭,你非要不換鏡頭,那麼,我覺得,還是老老實實用拍照手機會更好。


光線攝影學院


1.傳感器尺寸很重要

影像傳感器目前的技術仍無法擺脫成像面積的影響,像素數量也僅僅是成像系統中的一個指標,但不是全部。尺寸越大,成像質量越高,仍然是現實。

1.08億像素影像傳感器的尺寸受到智能手機機身體積和應用場景的限制,甚至無法與索尼黑卡RX100 VII數碼相機的1英寸規格影像傳感器相提並論。這意味著,它在低光照拍攝性能和整體圖像輸出分辨率等方面,還不能在比較中佔據絕對性的優勢,尤其是在低光照環境中拍攝,如此小尺寸的影像傳感器上繼承了那麼多的像素,其像素密度是非常高的,其產生的噪點問題也是相當大的。

如果1.08億像素影像傳感器沒有超高分辨率的鏡頭支持,那很可能會出現成像質量遠不如現在普遍採用的4000萬像素級別影像傳感器的智能手機的情況。

而且智能手機的用戶並不會向職業攝影師那樣如此關注成像質量,尤其是在細節方面的表現,用戶更傾向於簡便地獲得視覺效果好的影像,而非成像質量好的影像。

2.鏡頭是分水嶺

就目前的影像技術而言,成像依然離不開鏡頭這個“傳統光學部件”,只要技術上不突破這一點,那麼智能手機與傳統相機之間的壁壘就將一直存在。

智能手機嘗試在使用“多鏡頭相機模塊”,這主要是因為多鏡頭相機模塊的成像,主要依賴的是多重影像的合成處理技術,而這部分技術的核心卻並非完全掌握在智能手機廠商手中,且此類技術成果也能應用在傳統相機上。

雖然現在手機都一億像素、五攝四閃了,但是你看村東頭二柱子他爸的馬車都裝上了八個輪子、驢皮座椅,還有渦輪增壓、電磁懸掛、氮氣加速、競速尾翼,你覺得法拉利還有活路嗎?



李小拍i


中高階的微單依舊保有畫質優勢。

因為畫質並不能簡單通過像素數來表達,比如超低碼率的4K畫面,感官還不如超高碼率的1080P畫面細膩。

像素數只是反應畫質各項因素中的一個子項目,而畫質好壞需要很多項目綜合來看。

相比手機,相機能夠換鏡頭就意味著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在望遠,抓拍,人像,微距方面獲取最優的光學解決方案。

即使退一萬步來說,微單的傳感器面積數倍於手機,在科技平等的前提下,由於能夠獲取更多的光線(信號強度),畫面純淨度,噪點,寬容度,後期潛力,層次感也會遠優於小幅面的手機。


評者N大


相機拍的有質感



史晶記錄


像素高不代表畫質好,手機像素雖然比幾千萬像素的相機多,可圖像傳感器的尺寸卻只有相機的幾分之一,其黑暗環境的適應能力和臨近像素之間的光干擾性能是手機無法比擬的;由於鏡頭結構限制對圖像的幾何失真矯正和色彩還原性能和相機相比不是同等級的。相機光圈是可變的可以人為干預進行攝影創作不同大小的光圈調出不同景深的圖像對外界拍攝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更廣,而手機攝像頭光圈只是一檔最大光圈拍照受一定限制。手機攝像頭快門用的是無機械裝置的電子快門,這種快門最大缺陷是當拍攝快速運動物體會產生果凍效應(拍出的照片會產生拖影變形),相機的電子機械快門不存在這種現象。綜上所訴對拍攝要求高的人還是適合買相機。


愛華藝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像素,是分辨率的單位,像素高,代表著分辨率高,也就是說所謂的“清晰度”更高,可以這麼說吧:相當於在同樣大小的面積上有多少個點,一個點就是一個像素。但分辨率只是與照片畫質高低相關的一個指標,並且不是決定性指標。在目前影像設備技術條件下,cmos的尺寸才是決定畫質的最重要因素。在售手機的cmos感光元件最大的也無非就有指甲蓋那麼大一點,只相當於相機CMOS的十分之一,普通手機傳感器也就僅僅能滿足日常光線較好的情況下的記錄拍攝。在這樣的cmos傳感器上增加像素意味著畫質的下降,特別是畫面不僅不會更清晰,反而會有更多噪點,寬容度下降。很多手機宣傳的高像素,並非是真正的高像素cmos,而是通過差值算法得出的值,根本就是糊弄人的。另外一個決定畫質的因素是鏡頭。鏡頭光學素質的高低對畫質有非常大的影響。我們可以在單反相機鏡頭上看得出來,是否具有更好的邊緣畫質,是否具有更優的抗眩光能力,是否有很好的畸變控制力等等,各方面都體現了一枚鏡頭的素質。而手機上使用的鏡頭,在口徑、結構、鏡片材質等方面與普通相機鏡頭有很大差異,比相機鏡頭中的“狗頭”都比不了,更不要再與“牛頭”比,所 以使用高像素,鏡頭本身也滿足不了成像需要。


所以,不要再動不動就拿手機多少多少超高像素來說事了,這種把戲只不過是商業宣傳噱頭,也不用再相信手機可以秒這個相機那個相機的了,從硬件上來講是根本不可能的。手機和相機有不同的發展路線,滿足的客戶群體也是不同的,手機攝影性能的提升是好事,可以滿足大部分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攝影需求就足夠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bf00010d3597126d09\

海哥HAVEN


成像質量的好壞除了像素多少之外,還有拍攝設備的感光元件尺寸大小。

一般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比手機大。雖然手機像素比相機多,但是成像質量沒有相機好。

相機(單反之類的)還可以隨時更換所需的鏡頭,還可以添加很多外設設備,比如專業閃光燈,引閃器,快門線……

所以建議根據實際需求來決定入手什麼設備


征途上的hoozywei


底大一級壓死人....現在手機一億像素,看效果肯定不如十五年前的D90的C畫幅機器。


用戶67737747795


成像效果不光是像素,還會有鏡頭加工精密度、傳感器芯片的儲存和傳輸速度等,因此,目前,相機成像效果遠好於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