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容生:山水畫從寫景狀物到非敘事表現是類型還是藝術轉型?


林容生:山水畫從寫景狀物到非敘事表現是類型還是藝術轉型?


林容生:這個問題實際上關鍵詞有四個:

  1.寫景狀物。寫景狀物就是一種客觀描寫真實地再現眼睛所見到的景和物,表現的是一種實景。在具體的畫面上,是我們通常習慣視覺範疇之內所看到的一個景象,如有近景、中景、遠景,有焦點、有透視關係,這是一種比較客觀、具體的描寫。

  今天主持人給我的三個問題,我發現它們實際上有一定的關聯性,前面探討過具有主觀理想色彩的情境和意境,或許不是一個真實的客觀存在,但是同樣還可以把它還原成一個可以敘事的具有實景的一種方式,是可以還原的。就是我們可能是一個虛擬的情境,是一種意境表達的空間,但是我們可以把它還原成現實的一種存在。我想這種畫面應該也屬於寫景狀物的畫面。

  2.非敘事性表達。非敘事性表達應該是從文學和電影近年來出現的一些表現方法借鑑引申過來的,畫面是一種非客觀存在的狀態呈現,以想像和基於畫面自身的結構方式、語言形式重組的時空關係,不是一種真實的存在空間,這種空間無法還原成一個自然空間的。如老胡(應康)的畫面就有點這個意思。前面大家提到他借鑑一些西方的繪畫方式,東西方結合的繪畫方式,實際上我們從老胡的畫面上看到這樣一種表達方式。

  非敘事性表達所表現的不是真實的空間。在傳統的中國畫裡事實上也有一些非敘事性表達的因素,我們知道傳統山水畫空間表達方式跟西方寫實的風景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比如大家比較習慣的“三遠法”,產生的空間也不是真實的可以還原的空間,只是所表現的程度不一樣而言。因為近幾年有很多中國畫家開始在探索和實踐這樣一種創作方法,所以才會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盧院長的畫面也有一些非敘事性的空間。

  3.類型。我覺得不同的表現方法都可以認為是不同的類型,如工筆和寫意是不同的類型,具象和抽象也是不同的類型,只要在相同的時空裡共時存在,並且被創作者和欣賞者所認同、所接受,是一種靜態的存在方式。它們同時可以作為不同的類型在藝術創作的門類或表現手法當中存在。

  4.轉型。轉型是另外一個概念,轉型是一種轉換和變化,這種轉換實際上取決於創作者的一種認同和需要,跟欣賞者沒有關係,是因創作者的審美和創作方法發生了改變,轉型才可能出現,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中國畫歷史上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元代繪畫在北宋“形似再現”終結之後的一個變革。北宋的繪畫以“形似再現”作為一種主要的創作手法,包括山水畫當中很多皴法的形成和完備,一開始是以呈現客觀的自然為目標的。到了元代以後,這種情形發生了一些變化,筆法不僅僅作為一種客觀呈現對象的方式而開始主張書法的抽象性概念。我們在郭熙《早春圖》中可以看出,他用變化極為豐富的筆法來表現松樹和岩石,整個空間的處理也很好地體現出雲霧縹緲的客觀氣氛。而相反,在元代《富春山居圖》中,黃公望試圖消解這種畫面的縱深感和空間感,他用婉轉的用筆法在畫面上表現出三維空間中整體連貫性的動作,筆法中鋒十分從容沉著,轉折松靈自如,虛實枯潤相融,體現了元代畫家用這種書法性的筆法與真實的圖像空間進行抗爭,用筆法的風格和結構來闡述個人的意圖和情感。這個變革是中國繪畫史上很重要的一種轉型。從北宋時期格物致知,用很寫實的手法來表現對象,轉換成用純粹的藝術手段,就是書法用筆來體現繪畫的訴求。從這個時候開始,文人畫的筆墨不僅僅是決定了畫面的風格,本身就是藝術的內容,所以這是一個重大的轉型。而文人畫的寫意方式也成為中國繪畫重要的類型。

  現在所討論的非敘事性表達是否能夠實現中國畫創作和審美的一次轉型,我想這是需要創作者的認識和實踐認同來支撐,我不能作出一個結論性的敘述,它們到底是不同的類型還是可以實現轉型,我想可能現在出現的是或一種轉型的過程,但是否能夠實現這種認識和審美的改變,還是需要更多實踐者來參與,也許才可能得到更多的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