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為什麼不盜和珅墓?

用戶93588680787


我是逐夢,我來回答。

一、條件不允許

孫殿英能夠盜竊清東陵是有一個背景。那是發生在1928年,那時北伐革命軍已經進入河北地界,奉軍北撤,而在冀東(民國時期的冀東包括今天的唐山、秦皇島、天津一部分,廊坊北部一部分,東部東部一部分)一帶匪患嚴重,孫殿英奉命前去剿撫。也就是說孫殿英能夠前往盜竊清東陵具備以下條件:

1、名正言順,奉命剿匪。

2、清東陵地方附近無正規、強大的軍隊駐守。

而和珅墓在北京昌平區,不在其奉命剿匪的範圍內。前去則是名不正,言不順。其次昌平已經在閻錫山的勢力範圍,孫殿英沒實力去招惹閻錫山。

二、不划算

眾所周知,和珅是讓嘉慶皇帝賜死的,並且死之前被抄家。正常來說,和珅墓裡的陪葬品一定很少。即使沒被抄家,和珅作為一個臣子,陪葬程度怎麼也比不上富有四海的帝王。而清東陵帝后墓葬很多,連成一片,怎麼算都會選擇盜清東陵。

三、有藉口

盜了清東陵,他可以解釋說:“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煥章(馮玉祥)用槍桿子去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說什麼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 ”還解釋說:“滿清統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財帛不知多少,今天我發陵,是為通天下財貨,收運轉之利,豐藏國庫。”

可是如果盜了和珅墓。他怎麼解釋?


帶志逐夢


和珅是鉅貪不假。孫殿英是東陵大盜這也不假。那既然和珅財富傾國,他的墓又離清東陵不遠,那為何孫殿英卻對他的墓不動手呢?

先看看孫殿英盜清東陵的動機是什麼?

孫殿英這個人在抗日的時候還是做出了一些貢獻的,但這是後話。

1928年,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的孫殿英奉命駐紮在薊縣馬伸橋,這個地方離滿清的皇陵——“清東陵”只有一山之隔。



他這個軍長當的也不容易。雖然它屬於國軍編制,但卻不是校長的嫡系部隊,只是個雜牌軍。所以剋扣軍餉物資那是常事,要知道那時候的雜牌軍裡很多人就是奔著軍餉來的,孫殿英如果不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那他這個軍長也坐不穩當,甚至會引起兵變。

孫殿英被錢逼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他該怎麼辦?一山之隔就是清東陵,這是一塊大肥肉。孫殿英便打起了它的主意。

隨後他以演習的名義,將部隊開進了清東陵。一頓炸藥開路,炸開了清東陵。拉走了20車的寶貝,其中包括乾隆皇帝的九龍寶劍和慈禧太后的價值連城的夜明珠。

從前因後果可以看出他盜墓的動機就是為了錢。

再來看看和珅的墓。

和珅是乾隆朝的大富豪,富可敵國。他擁有8~10億兩的白銀,是大清15年的財政收入。

而且乾隆皇帝對他委以重任,權傾朝野,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乾隆當了太上皇以後,民間就把和珅稱為二皇帝。

他也確實耗巨資在薊縣為自己修建了陵墓,被稱為“和陵”。

大家也都知道,他花半輩子積攢的財富,瞬間就化為泡影。嘉慶上臺以後,不給和珅任何喘息的機會,就把他給殺了。查抄了所有家產。他的和陵壓根兒無福消享,他死後都沒人敢給他收屍。

關於和珅在北京的墓懷疑有兩個地方最有可能,一個是在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橋鎮的上萬村,一個是北京市昌平區南流村,也就是說和珅死後,葬在哪裡還不確定。

現在明白東陵大盜孫殿英為什麼不盜和珅的墓了嗎?

原因很簡單。首先孫殿英找不到和珅的墓確卻在哪裡?其次就算能找到,也是一座空墓而已,財產都被朝廷查抄了。他的和陵也沒派上用場,裡面什麼都沒有。


說史聽濤


提起孫殿英,很多人會想起“東陵大盜”這個稱號,1928年,孫殿英挖了清東陵慈禧和乾隆的陵墓,從此被世人熟知。

不過很多人還有個疑問,那就是孫殿英既然能盜墓,和珅家財萬貫,富可敵國,為什麼孫殿英不盜和珅的墓呢?



我認為孫殿英之所以不去盜和珅墓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孫殿英沒有機會去盜和珅墓

孫殿英當時盜清東陵慈禧和乾隆墓的時候,也並不是浩浩蕩蕩光明正大去盜墓的。

清東陵在河北省遵化市,孫殿英1928年的時候,正好在清東陵附近剿匪,他是打著軍事演習的名目去偷偷盜清東陵的。

凡事都得講作案機會,孫殿英並沒有機會去盜和珅墓,因為和珅墓離他剿匪的地點很遠,因此孫殿英並沒有機會去和珅墓。



和珅墓已經破財不堪

和珅生前確實耗費巨資在河北薊州給自己修建了陵墓,但是因為和珅結局悲慘,還沒來得及住進去就被嘉慶賜死,後來和珅死後被草草埋葬,陵墓規格也很低,墓葬也遭到了拆賣。

和珅所埋葬的陵墓,地處於橋水庫中心,每年雨水多的時候,陵墓都會被河水淹沒。

只有在河水消退的時候,偶爾才能看到和珅陵墓墓室的頂尖,如此看來,這樣一個破敗不堪的陵墓,是不會讓孫殿英有意向盜墓的。


和珅生前被抄家,孫殿英對和珅墓沒興趣

我們都知道和珅是乾隆最愛的寵臣,大清首富,家財萬貫,富可敵國。

據史料記載,在嘉慶對和珅抄家的時候,發現和珅財富高達十幾億兩白銀,如果加上其他古玩字畫古董的話,財富大概是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和珅是很有錢,如果他是善終的話,想必陵墓裡面陪葬品也會金銀財寶數之不盡。

但是可惜的是,1799年,和珅在乾隆死後的第十五天,就被嘉慶皇帝給查辦清算了,和珅被賜自盡,死時年僅四十九歲,與此同時,和珅府也被抄家。

和珅是被賜死的,而且家裡被抄以後也是一窮二白,根本沒有給他陪葬的值錢的東西,

如此看來,一個沒有任何金銀財寶也沒有價值的和珅墓,是不會讓孫殿英動心並且冒險去盜和珅墓的。

結語:

綜上所述,由於和珅墓的地理位置以及和珅墓對於孫殿英來說並沒有利用價值的原因,導致了孫殿英並沒有去盜和珅墓。


小聰歷史客棧


大貪官和紳的財富,富可敵國。孫殿英為什麼不去盜他的墓呢?

我是三少,為你答疑解惑。

東陵大盜孫殿英,身份多樣

孫殿英,今河南人,外號"孫大麻子"。自小性格豪放,與市井無賴為伍。長大以後行走江湖,1925年加入國民革命軍。

再後來,孫殿英多次與馮玉祥一起,參與反蔣行動。一次對日作戰中,孫殿英被俘,他又配合日軍多次和我軍作戰。

1928年,以孫殿英為首的盜墓者,花了 7天7夜的時間,盜掘了清皇家陵園而惡名昭彰,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東陵大盜”!

看得出,這個賣鴉片出生的小混混,並不是專業的盜墓者!

他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身份。即使洗竊了慈禧乾隆等清陵,他依然能為自己找幾條堂而皇之的理由,為自己辯護。

當時的孫殿英,統領民國革命軍十二軍,沒有什麼軍餉,養不活手下的兄弟們。就理所當然地,打起了與駐地只有一山之隔的清朝清東陵的主意。

孫殿英是這麼說的:

滿清殺了他祖宗三代,他要報仇。滿清入關,統治國家三百年,搜刮的財產數不計其數,他孫殿英盜墓拿走,是天經地義!

而且滿清入關後,大興文字獄,開棺戮屍一些文人志士。他盜墓,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好像,盜亦有道!

大貪官和紳,陪葬的財富有多少?

要說盜大貪官和珅的墓,孫殿英肯定有想過。盜掘和珅的陵墓,也有很多的好處。

首先,盜和坤的墓,似乎不用受到世人的譴責!因為和珅是個貪官,是歷史的罪人;二來,和珅的墓也沒有皇陵結實,挖掘起來,不用鬧那麼大動靜。

那他為什麼最終沒有下手呢?

孫殿英這個人從小混跡市井,人非常機靈,會見風使舵。他盜了清朝皇家陵園之後,還送了很多金銀珠寶給這個那個。

所以,他如果要盜和珅的墓,必然要做一番功課。這麼墓值不值得盜?怎麼盜?

大家都知道,和珅是一個大貪官,還是大清帝國的第一首富。在和珅被抄家的時候,他的家產估值大約8到11億兩白銀。

這個數字,相當於當時清政府15年的稅收總和!身為鉅貪,和珅,一點兒都不冤枉!

重點的是:

乾隆去世,嘉慶皇帝掌權。他抄了和珅的家,賜死了和珅。

和珅的死,對於朝廷內外無疑是一個警告。儘管和珅生前權力熏天,巴結他的人多了去,死後敢為他收屍的人,一個都沒有!

那麼這個生前富可敵國的罪人和珅,被抄家治罪後,陪葬品能有多少呢?

和珅墓的地理位置不好,挖掘困難

地理位置,是孫殿英放棄和坤墓重要的因素。

和珅有權有勢,生前早就在河北薊州(今薊縣)為自己選定了一塊風水寶地,花了巨資修建了一個豪華墓地,民間稱為“和陵”。

和陵如今在薊縣的橋水庫中心,大多數的時候都被河水給淹沒了。只有每年河水比較少的時候,才能站在水庫的岸邊,遠遠望見墓室頂尖。

這個水中央的墓,無論是找墓,還是挖墓,都大費周折!何況這個和珅的墓,不一定有錢。

面對著這樣一個“破敗不堪”的小墳墓,孫殿英還會動心嗎?

和坤的墓,到底在哪裡?眾說紛紜

距北京西北四十公里,房山區青龍橋鎮上萬村,在一處山包前,有5個不起眼的墳包。7棵古松環繞在墳包周圍,顯示出此墓的主人,身份並不一般。

相傳,富可敵國的和珅,在河北薊州為自己準備了百年之後的風水寶地,卻是無福消受。

嘉慶四年正月十三,嘉慶帝宣佈了和珅二十條大罪,其中就有一條:

“薊州墳塋,居然設立享殿,開置隧道,附近居民稱和陵”!

嘉慶帝下旨抄家,又賞了和珅一條白綾。所以和珅被賜死後,自然是低調下葬。他在薊州的豪華和陵,因為僭越禮制,被嘉慶帝命令砸毀。

於是,和珅的家人只能在北京城附近,草草將他下葬。這個下葬的地方,就是距北京西北四十公里的上萬村。

後來,和珅的後人悄悄地在墳包四周栽了7顆松樹,陪伴著逝去的祖先。當地人也不知道根據什麼,一直管這處墓地叫做和家墳。

不過,房山區文物保護所的工作人員說:

由於沒有文獻資料,尚無法完全認定,這個就是真正的和珅墓地,但卻一直作為一般級保護的古墓。

也就說,和坤的墓址沒有完全確定。和坤在河北薊州的墓,也許只是空墓。

結束語:

這些不確定的因素,都是孫殿英放棄盜和坤墓的原因。

1947年,解放軍生擒了孫殿英。

這個20多年來一直逍遙法外的盜陵主犯,最後病逝於收留所。


三少yun


和珅雖為清朝最大的貪官,也是清有史以來最富有的貪官,據野史記載和珅貪汙的錢財等於大清國二十年的賦稅,約為20億7000萬兩。

可以說若是和珅正常逝世,他墓穴中的財富絕對不遜色於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帝王的陵寢。可是眾所周知,和珅並非是正常逝世的,他是被嘉慶賜死的,他的家也被嘉慶抄了。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嘉慶三年,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真正掌控了偌大的大清帝國。於是嘉慶四年正月,嘉慶決定對和珅動手,最終和珅被勒令自盡,其家產被全部抄沒。

而據《清史稿.和珅傳》所載,嘉慶共抄沒珍珠手串二百餘,整塊大寶石不計其數,藏銀、衣服數逾千萬,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三百餘萬兩,通州、薊州當鋪、錢店貲本十餘萬。以上原屬和珅的家產都被嘉慶所抄。



也就是說和珅死後,他是沒有多少金銀財寶再去陪葬的,即使他當年的財富較之皇帝的私庫都要多,是“多於大內數倍”,甚至比清朝國庫的財富都要多,到和珅臨死後也都歸嘉慶所有,所以既然都沒有了富可敵國的財富,和珅拿什麼去陪葬呢?而且和珅可是被皇帝賜死的,他又有什麼資格去風光大葬呢?



所以就是這樣的一個“毫無油水”的和珅墓,孫殿英哪會這樣興師動眾的去盜掘呢?根本沒必要,也是付出與回報完全不成正比的。

再者孫殿英盜掘清東陵,很大程度源於“便利”,因為他當時的駐地就在清東陵的附近,所以這就給了孫殿英很大的便利,也就是如此,本來就膽大包天的孫殿英,加上位置的優越性,孫殿英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東陵大盜”。



而和珅墓卻並不在清東陵的範圍內,它卻是在北京西北四十公里,昌平西南二十一公里的地位(當然尚未完全核實),這裡距清東陵可是相差了十萬八千里。而且和珅墓不像清東陵周圍是人跡罕見之處,它的周圍可是有村莊的,在這個地方孫殿英可不敢這麼明目張膽的挖。

當然和珅墓之所以沒被盜,其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天下人都知道和珅的財產都被嘉慶收刮的乾乾淨淨,和珅墓已無多少油水可撈,而這點孫殿英自然也知道,所以他才不會做出如此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或許換一種想法來看,和珅被抄家未嘗不是好事。試想,如果當初和珅未被抄家,也未被賜死,以和珅“遠播中外”的財富,他的安眠之所恐怕早就被打開了,早就會被那些虎視眈眈的盜墓賊給破壞的是面目全非了。

遙想他的主子乾隆,生前何等的榮耀,九五之尊,天下臣民生殺予奪皆有他決定,可是他死後的遭遇卻讓多少人唏噓,屍體被拉出棺木,爆屍數日,一根孤零零的辮子橫亙在墓穴之中,頭顱與屍體分開,這就是曾經的一代帝王身後的遭遇。



所以,和珅的結局對他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不然以他的財富,他死後恐怕很難得到安生,結局恐與乾隆一般無二。


澳古說歷史


孫殿英盜墓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清東陵的皇家陵墓,這座皇家園陵裡坐落著15座陵墓,安葬著5位帝王,15位皇后,嬪妃、皇子、公主加一起161人,孫殿英守著這麼大一個皇家陵墓群,又何必再去盜和珅的墓呢?而且盜墓得手後,此時造成較大社會輿論,孫殿英根本沒功夫再進行盜墓行動,他更需要忙於打點關係躲避追責。再者,和珅是被嘉慶帝抄了家,和珅墓的誘惑也就大打折扣。而且和珅墓至今也無法確定位置,只有零星的史料記載了大致方位,盜墓還需要定穴,難度太大。



孫殿英盜墓的背景與過程

孫殿英盜墓的背景是受到蔣介石收編,被委任第六軍團第十軍軍長,孫殿英隨革命軍進入河北地區後,軍事任務為剿匪。當時的馬福田就是一股勢力較大的土匪,這股勢力盤踞在清東陵旁的馬蘭峪,目標就是盜取清東陵的皇家陵墓。孫殿英雖被收編,但不屬於嫡系中央軍序列,財政屬於差供,即撥款一部分,另一部分自給自足,所以嫡系軍與雜牌軍之間的貧富差距很大。孫殿英受命剿匪,這就跟招安政策沒什麼區別,用收編的雜牌軍對付流寇,向來是統治階層的常用伎倆,故而也就沒什麼油水可得,但恰好得到馬福田盜墓的情報,那就是趁機撈一把的機會,所以孫殿英的目標很明確,趕跑馬福田,自己吃下這塊肥肉。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第二次北伐成功,孫殿英的部隊就受命駐紮在薊縣的馬伸橋,這個地方與清東陵只有一山之隔。帶著老蔣的剿匪任務,孫殿英就掛羊頭賣狗肉的搞軍演,趕走了馬福田,然後戒嚴清東陵。隨後便開展盜墓行動,從尋找地宮入口、找到啞巴院、炸開金剛牆,孫殿英也沒山費工夫,如此操作下盜了乾隆墓和慈禧墓,所得珍寶無數。就孫殿英所選陵墓來看,他也是很懂歷史的,乾隆是一位文玩字畫的愛好者,且處於盛世,死後必定帶走諸多珍寶古董;慈禧就更不用說了,清朝末期的實際掌控者,平生奢侈無比,死後下葬的隊伍比歷朝皇帝規模都大,寶藏也不會少。



孫殿英也確實在這兩座陵墓中收穫不小,特別是慈禧太后的陵墓,由於去世年代相隔不遠,地宮裡的珍寶保存完好,多數都被孫殿英運出地宮。但乾隆的地宮據說打開時已經被水淹了兩米深,乾隆皇帝的棺槨也隨著地宮裡的汙水漂浮至第四道石門處,給孫殿英等人進入石門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在盜墓被發現後,清宗室遺老派人查看乾隆地宮時,發展很多隨葬的字畫、古董都在淤泥裡浸泡,已經沒有了任何價值,文物保護者也稱無法修復,可見乾隆地宮裡大部分珍寶都毀於地下水,孫殿英帶走的多是珍珠、翡翠、象牙製品,以及傳聞的九龍寶劍等。

“我幹活的溥儀,你乾死的慈禧”——馮玉祥

孫殿英盜墓是1928年7月中旬開始,到8月份就已經開始到處銷贓,並被衛戍司令部查貨,接著盜墓一事被揭發出來。這在滿人特別是遜清皇室中引起轟動,清室優待條款裡有一條就是保證皇陵的安全,這件事發生後政治影響可想而知。所以孫殿英此時也就沒功夫繼續盜墓,只想著如何四面打點關係,避免軍事法庭的責任追究。據說是將九龍寶劍委託戴笠送給了老蔣,還有一把寶劍託戴笠送給何應欽,慈禧的翡翠西瓜託戴笠送給宋子文,慈禧口中壓舌的夜明珠託戴笠送給宋美齡,另以乾隆的朝珠作為答謝戴笠的禮物。這件盜墓案件由軍事法庭展開調查,從1928年12月到次年6月才結束,最終孫殿英躲過審判。此時過後,孫殿英便通過巴結閻老西和馮玉祥,一直忙於打仗洗白自己。


和珅墓得以倖免的原因

“二十億兩有奇政府歲入七千萬,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一國二十年稅入而強。”——《清朝野史大觀.和珅家財》

和珅是乾隆時期的寵臣,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大貪官,根據《庸庵筆記》記載,當年嘉慶帝下令從和珅家裡抄出黃金白銀幾百萬兩、寶石四千多顆、黃金器皿五千多件、貂皮裘服八百多件、上等山參六百八十八兩;與此同時,所抄古董、工藝品價值連城,甚至有些連皇宮裡都未趁見過,珍珠之類需以鬥裝,再有家外田地、商鋪、銀號、當鋪無法估算。據《清朝野史大觀》的估計,和珅能有二十億兩的家財,《庸庵筆記》則估計二億三千萬兩,這兩種估計雖然差距甚大,但數目都是很驚人的。但和珅被抄家之後,除了固倫和孝公主下嫁給和珅兒子豐盛殷德的嫁妝,其餘悉數上交國庫,也就是和珅死後不一定會有太多隨葬品,至少財力已經不允許他生前就籌劃好的“和陵”。


“冀州墳塋,設享殿,置隧道,居民稱和陵”——《雍正朝起居注冊》

事實上,和珅被定罪時,有一條款便是僭越帝王規制,將自己的墳修成了帝王規格,且按照禮法,帝王的墳才稱陵,和珅為自己修的墳在民間被稱為和陵,已經是僭越之嫌。古代禮法規定帝王陵可建九仗高,雖然歷代並沒有按照這個高度嚴格控制,但皆是設九層寶鼎,象徵九五之尊。而百姓的墳要在三尺之下,和珅以帝王規格修墳,所以在死後,被雍正下令剷平了墳頭,並拆除所有地面建築,惟獨留下兩頭石獅子,現存於天津薊縣獨樂寺裡。既然地上的東西都被拆了,地下就算豐紳殷德能弄來珍寶陪葬,也沒有這個膽量大操大辦。


和珅生前為自己選的墳地風水極佳,墳地位於大山坳裡,三面環山,且每山都有河水磅山而流,稱“三環扣月”。上面說到乾隆陵墓在打開後滲水嚴重,且這個問題並不是年代久遠才發生的,乾隆十七年建成地宮時就出現滲水,乾隆帝又下令匠人翻修,修繕後才敢葬入一後兩貴妃。這說明地宮防水問題在乾隆時期並不容易達成,而且乾隆帝的裕陵處於地勢較高的位置,這樣的陵墓都會滲水,何況是和珅墳墓還處於三面環水的山坳裡呢?孫殿英費了好大工夫打開了乾隆陵墓,卻得到一個地下水池,眾多珍寶腐爛損毀,那麼他就更不會尋找位置更低、水系複雜的和珅墓了。而且和珅墓的位置並沒有確切的史料記載,只是根據文獻以及地理環境描述,推測在今天天津薊州區城東的於橋水庫下面。所以尋找和珅墓也需要請個風水大師定穴,並逐步嘗試,孫殿英幹著盜墓的買賣,哪有閒工夫明目張膽的定穴呢?


綜上所述,孫殿英盜墓的目標比較明確,清東陵既在剿匪範圍內,又埋藏巨大寶藏,他沒有理由去尋找一個位置不明確的墓,而且這個墓是否有寶藏都不一定。在開挖乾隆墓以後,地宮變成池塘,同一年代的和珅墓又位於山水環繞的低窪處,倘若再挖出個池塘豈不傻眼。而且盜墓行動已經被揭發,孫殿英需要為自己洗脫罪名,命都不保哪有功夫再行盜墓之事。


棍哥觀史


孫殿英在歷史上那是出了名的“東陵大盜”,現在一旦有人提起他,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盜墓賊”這三個字。而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他曾經冒著天下之大不韙,做了一件別人不敢做的事,那就是洗劫“清東陵”。

就在1928年的夏天,身為國民革十二軍軍長的孫殿英,奉蔣介石之命卻駐守馬伸橋,馬伸橋距離滿清帝國的皇陵非常的近,中間只隔了一座山。而當時的孫殿英,雖然說是一個軍長,但是國民黨對他卻並不是很重視,因此他們十二軍的軍餉物資總是得不到資助。

基本上,想要有錢花和有飯吃,都只能依靠孫殿英自己去努力爭取,而這個爭取很顯然並不是向國民黨政府要,因為即便要了他們也不會給,只是徒勞無功。孫殿英的這個努力爭取,說白了就是依靠自己的軍事實力去耍一些小手段,掙些外快。

有一天,孫殿英突然把軍中的一些精英召集起來,告訴它們說,由於現在軍中已經非常缺錢,再不去弄點錢大家都得餓死。這些精英聽後也大為贊同,因為他們這幾天根本就沒給手下發軍餉,搞的現在都有點軍心不穩了,所以他們早就想著跟孫殿英一起出去撈點外快了。

孫殿英後來又告訴它們了一個盜墓的事情,說清東陵裡面有大量的財富,只要他們肯去盜墓,那就可以享有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孫殿英的一番說辭可以說是很吸引人,只是還是有少部分人不同意,他們認為盜墓是一件很不齒的事情,更何況他們還是國民黨軍,只怕事成之後會受到處分。

孫殿英沒有理會這些,即便是那些不願意去的也被強行拉過去了,雖然蔣介石確實早早就立下了一個“國民黨軍不得損害皇陵”的明確規定,但是面對這麼一大塊肥肉,再加上孫殿英的貪婪性格,要說放棄那是不可能的。據說,孫殿英之所以會這麼急於盜墓,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發現其他人也早有這個念頭對清東陵垂涎三尺,所以他才會選擇先下手為強。

不過,這件事明目張膽的幹是不行的,孫殿英帶著大部隊的人馬以清剿土匪馬福田的名義,開進了清東陵。然後又偷偷的派遣幾個最信得過刺客部隊,帶著炸藥,秘密的炸開了慈禧、乾隆以及康熙帝的皇陵。

果不其然,孫殿英在這三個陵墓裡面發現了大量的財富,他帶著手底下的隊伍將這些都洗劫一空了,其中還包括一些古代妃子的墓也被他盜掘。後來,他還不滿足於這些,他覺得自己的機會只有一次,下次想再進入就難如登天了,所以,他連一些很小的墓都盜了一遍,哪怕裡面的財富並不多。

這件事事發之後,就有人問他,說孫殿英你為什麼不去盜和珅墓?和珅是一個大貪官,且還是大清帝國的第一首富,盜他的墓也不用背那麼多的風險啊?當時孫殿英就笑了,他說:“和珅墓裡雖然有寶貝,但是這能跟慈禧太后和乾隆的墓比麼?”原來,孫殿英雖然說是文化程度很低,不瞭解一些歷史,但最基本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那就是臣子生前不管有多富有,它們的陵墓都是不會比皇帝的墓規格更大些的,更何況慈禧去世才20年不到,和珅都過世多久了?而且一旦是自己盜了和珅的墓,那麼下次想再盜清東陵就難了,蔣介石絕不會將這麼一個盜墓賊安排在距離清東陵這麼近的一個地方。

當然了,還有一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和珅生前所選的墓,地處水庫中心,現在早就已經被河水給淹沒了,只有每年河水比較少的時候,才能在遠處看到墓室的頂尖。而且和珅後來的家產都被乾隆的兒子拿走了,他死後自然是沒有那麼多的陪葬品,所以,比起和珅墓來說,還是盜清東陵更為穩妥一點。


貓眼觀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孫殿英?一提這三字,大傢伙一準有這麼個印象——囂張。擱過去這誰都知道,慈禧掌控大華夏近半個世紀,這老人出殯的時候,那叫個人山人海,光紙糊的紙紮人就老鼻子多了,擱墳頭上燒都燒了老半天,尤其是就那棺木死沉死沉的,輪班的到來抗這東西,每次這都得動用一百人。

您就說吧,她這棺材板裡沒點好東西,這誰信啊!也是,人家為了讓這棺木裡邊沒不留一點縫隙,用那珍珠和寶石來填的棺材縫隙,這可不是一般的有錢。

所以想打慈禧那棺材板主意的人不是沒有,那要是排隊那都得排出好幾裡地去,但真真敢下手的,還真沒幾個。

畢竟大傢伙都要個臉面的不是,挖人墳頭弄錢,這好說不好聽不是。

可這孫殿英不這麼看,他敢想更加的敢幹,一錘子就把慈禧的墓給撬了,光挖這墓就用了七天七夜,用那運兵的大卡車,拉就拉二十多輛。

那寶貝海了去了。當然挖一個是挖,挖倆還是挖,順道孫殿英還把慈禧的偶像乾隆的墓也給整了大口子。

咱就說了滿清這些個人,您要論起來,就屬這乾隆和慈禧最會享受,他倆這墓葬好東西能少得了嗎?

所以就這麼一下,孫殿英那可就出了名了,囂張,太囂張了。

但您要真論起個頭的大小,這孫殿英也就是個不入流的小軍閥,個頭不大。

就為了這事,給自己找了理由,說:“俺為嘛要挖他們的墳頭?這還不是因為他爺爺和爸爸就是被滿清的官吏給活活打死的,現在落他手裡邊,這仇當然得報。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挖墳頭這事,俺就不承認錯了。”

好吧這脾氣可夠倔的,但這就是擱到檯面上的話,大傢伙都知道,他還不是惦記人家墳頭裡邊的那點子東西。

這不後來他就用這墓裡邊的東西上下打點,再加上他這冠冕堂皇的話,這就沒事了,過去了。

但這事可讓孫殿英出了大名了。

題主的事

說道這裡,大傢伙一定會疑惑,這孫殿英說道根子上挖人墳頭就是為了那幾件寶貝,那為嘛他不去扣和珅的墓呢?

畢竟這和珅那也是個相當會享受的主,這輩子搜刮的寶貝只多不少,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話可不是蓋的。

其實這事也簡單,說起來不外乎就是倆原因。

第一個,這和珅是有倆糟錢,他活著的時候,也的確給自己選了一塊風水寶地,就在河北薊縣,原本想著離乾隆近點,所以離著這東陵他也不遠。

就想自己兩腿一蹬,回頭還伺候他那乾隆去。結果好死不死的嘉慶瞅他不進眼,乾隆前腳一死,後腳就把這貨給抓了起來,沒多久這不就給弄死了。好歹這嘉慶瞅著自己的妹妹是和珅的兒媳婦,還給他留一點面子,弄了個全屍給他。

得咧!這選好的風水寶地是用不上了,風光大葬您也就不用想了,所以和珅的家人就悄摸兮的,偷偷的趁著大傢伙不注意溜達到北京城的外邊找了塊閒地挖坑埋了了事。

就這坑,到現在都沒有找到確切的位置。

所以這孫殿英就算是想挖,他也沒轍。那風水寶地到是知道地點,但那就是個空墳頭,裡邊啥也沒有不是。

第二,咱都說了和珅這是被抄了家的貨,您感覺他這墓裡邊有啥值錢的東西嗎?就算是有,他也進不了孫殿英的眼珠子裡邊。

畢竟慈禧和乾隆的墓就已經晃的他睜不開眼了,和珅這點零零碎碎的能值幾個大錢?拉倒吧,廢那勁,洗洗睡了才好。

一般的小盜墓賊,惦記一下還行,東陵大盜孫殿英他已經不在乎這幾個零頭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史


誰造就了東陵大盜孫殿英?

提起孫殿英,很多人首先會想到“東陵大盜”這個稱號:民國十七年(西曆1928年),國民黨軍閥孫殿英盜挖了清朝乾隆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並由此而得名。

孫殿英選擇盜墓,在當時,具備一定程度的無奈性。從民國元年(西曆1912年)開始,到民國三十八年(西曆1949年)為止,中國始終處於軍閥割據的戰亂狀態,不論是起初的北洋軍閥政府還是後來的國民黨政府,都無力對全國的軍政,進行有效的管理。也由此,導致了最高執政者對不同的勢力採取不同的態度。



孫殿英雖然歸附於南京國民黨政府,但是並不屬於國民黨的中央軍序列,而是屬於實力較弱的雜牌軍。南京政府歷來對雜牌軍採取打壓態度,軍費方面時常拖欠。

而孫殿英能聚集一群烏合之眾,歸根結底在於能依靠軍餉來維持軍士對自己的追隨,倘若不能按時發軍餉,孫殿英的部隊很可能發生譁變,將槍口對準自己。

為此,孫殿英需要自謀生路,自己想辦法解決軍費問題。而恰好,慈禧太后、乾隆皇帝等前清統治者的陵墓就在自己的防區裡,那裡的金銀財寶,可足夠維持軍隊好一陣子。

於是有了孫殿英盜墓這一事件的發生——因此對於孫殿英盜墓這一行為,論責任,南京政府也難辭其咎。

而令人費解的是,清代乾隆朝時期的寵臣和珅的陵墓,也在孫殿英的防區內,但是,孫殿英並沒有選擇盜挖和珅的陵墓,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孫殿英選擇對和陵網開一面?

貪汙之王和珅

在中國歷史上,乾隆皇帝的寵臣和珅,有著貪汙之王的稱號。一般人印象裡,和珅僅僅是一個善於貪汙、弄權的奸臣。

但實際上,和珅本身是一個才華橫溢之人:論文化,和珅寫得出令人稱讚的詩歌,同時會講滿語、漢語、蒙古語和藏語;論武力,和珅是侍衛出身。也正因為和珅的才華驚人,才能得到乾隆帝的信任和青睞,並取得大權。

在為官之外,和珅還善於經商——比如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就和和珅有著一定的聯繫。


和珅的精明加上眼界、學識,以及手中掌握著大權,這些要素歸納在一起,為和珅聚斂了富可敵國的財富——嘉慶四年(西曆1799)年,嘉慶皇帝誅殺和珅,並命人查抄和珅的家產,赫然發現,和珅的家產數量總和,相當於大清帝國十五年的財政收入總和——可以說,和珅的財富,要比嘉慶帝還富有。

和珅被嘉慶帝賜死後不久,其子豐紳殷德也在幾年後莫名其妙死了,和珅家族很快落敗。

孫殿英的清醒

前文說過,孫殿英盜挖乾隆帝和慈禧太后陵墓,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南京政府拖欠軍餉,自己需要維持軍心穩定的緣故。既然孫殿英盜墓是為了求財,可想而知,作為家產被嘉慶帝抄沒、以罪臣身份死掉的和珅,陵墓裡能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值得孫殿英興師動眾去盜挖?

所以,孫殿英何苦去做那個無用功?畢竟孫殿英和和珅沒仇。


藤樹先生


孫殿英(1889~1947)是民國時期的一個軍閥,1928年投靠了國民黨,被蔣介石任命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

就在當年(1928年)的夏天,孫殿英率領部隊駐紮在河北省薊縣馬伸橋一帶。老孫為何把部隊駐紮在此呢?



通過地圖可以看到,馬伸橋鎮與清東陵僅一山之隔。原來老孫想利用部隊進行“東陵盜寶”。

老孫總不能明目張膽盜墓吧?於是他打著演習的幌子行盜墓之實。

清東陵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以及一些嬪妃和阿哥,共161人。這5位皇帝分別是: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和同治。15位皇后中最著名的有東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

孫殿英經過分析和研判,最後認定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生前最富有,死後應該陪葬寶貝很多,於是選定了二人的陵墓為盜墓目標。

經過精心的安排和發掘,最後孫殿英的軍隊成功盜取慈禧太后的陵墓和乾隆的陵墓,據說單從慈禧陵墓裡盜取的寶貝就裝了十幾輛卡車,可見老孫收穫不小。



(問題來了)孫殿英是盜墓高手,為何他不盜和珅墓呢?

我們先看看和珅陵墓在哪裡?

史書記載和珅生前在河北薊州(今薊縣)修了一座豪華墓地,民間稱之為“和陵”。但還沒等和珅死後入住,他就被嘉慶關押了起來,罪名是貪汙受賄高達8~11億兩白銀,和珅被嘉慶賜死。

親們想想看,一個大貪汙犯無論如何也不能享受高規格的墓地了,原來豪華陵墓最後被大水淹沒。和珅死後被兒子豐紳殷德匆匆埋葬到了北京西北四十公里一個名叫南流村的一處山上。據說和珅墳就是一個小土墩。

和珅生前雖然很富有,他貪汙的資產是大清十五年的財政總和,但是這些財富都被嘉慶沒收了,所以民間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說。



孫殿英也不傻,他知道慈禧和乾隆墓裡葬品豐富,所以才盜取二人的陵墓。和珅被抄家了,死後哪還有陪葬品!孫殿英盜和珅的墓豈不是大姑娘生孩子——費勁不落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