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空鉤半水調七目,單餌壓下去六目,水下狀態怎樣?如何改變靈與頓?

緣淺39


你好兄弟,你提供的信息有些缺失,如浮漂吃鉛?浮漂總目數?搓餌?拉餌?魚餌比重?水深?等等

一,按現有信息,“半水調7目,單餌底鉤壓下去6目”

我補充了“單餌底鉤”

一般水下情況為:

底鉤觸底,上鉤離底

二,按現有信息,“半水調7目,單餌上鉤壓下去6目”

我補充了“單餌上鉤”

一般水下情況為:

底鉤趴底,上鉤觸底

由靈到頓依次為

1~“半水調7目,單餌上鉤壓下去5-6目”,水面浮漂露2-1目(適用於目標魚體型小)

2~“半水調7目,單餌上鉤壓下去3-4目”,水面浮漂露4-3目(適用於目標魚體型中小)

3~“半水調7目,單餌上鉤壓下去1-2目”,水面浮漂露6-5目(適用於目標魚體型大)

4~“半水調7目,單餌上鉤壓下去負1-2目”,水面浮漂露8-9目(適用於有水流走水情況)

5~半水調7目,單餌上鉤壓下去負3-4目”,水面浮漂露10-11目

喜歡釣魚的朋友加下關注,多多交流。











老張在釣魚


能問到這個程度就說明題主對調漂有了相當的瞭解,實際上鉤餌的狀態是由鉤重餌重共同決定的,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在來看看問題。我把題主想問的問題整理了一下:釣組帶雙鉤半水調七目,單餌重六目,那釣組掛上雙餌後在水中的狀態和目數關係是怎麼樣的?

釣目超過1目下鉤觸底

我們不妨把問題轉化一下,釣組雙鉤帶單餌浮漂露出水面1(7-6)目,雙鉤加單餌就一起參與了調漂的過程,它們一旦躺底就要反饋對應的浮力。這也就是說一旦釣目超過1目,那就意味著下鉤觸碰到了底部,此時鉤餌的狀態就是上餌懸浮下鉤觸底,這種狀態在臺釣中屬於靈的範疇,僅次於上餌懸浮下餌觸底

下鉤躺底的條件

釣目超過1目就代表下鉤觸底,這時我們繼續拉動浮漂那下鉤觸底的程度就會不斷加大,此時它壓在塘底的力會反饋到浮漂上。隨著釣目的不斷加多,到達某個值的時候,下鉤就會躺底。鉤躺底它就會把自身的重量全部反饋到浮漂上,所以下鉤躺底的條件是釣目=(1目+鉤重)。這裡假設鉤重是4目,那麼當你釣5目鉤餌的狀態就是下鉤躺底、上餌懸浮。

上餌觸底 下鉤躺底

這裡我們依舊假設鉤重是4目,鉤餌處於一懸一躺,我們接著向上拉動浮漂,只要此時浮漂露出的目數大於5目,上餌就開始觸底。此時釣目大於5目的那部分就是上餌觸底所反饋的浮力,由於一個釣餌的重量有6目,所以在鉤重4目的情況下只要釣目沒有沒有超過11目(4+1+6),這上餌依舊還是觸底的範疇。當然了釣目等於11目就代表著餌料的重量已經全部壓在躺底。

雙鉤躺死

按照上面的規律相信大部分人已經知道了雙鉤躺死的條件,就是下鉤躺底+上餌躺底+上鉤躺底+1目,我們依舊以鉤重4目為例子,4+6+4+1等於15。也就是說釣組達到15目的時候,雙鉤就徹底躺死在底部了,子線對鉤沒有任何的牽引力,這種狀態就是傳統臺釣認為的“最鈍”。


小黑的漁途


這個問題很簡單。我來給你解釋一下吧。

調7,單餌餌重6目。

鉛重+鉤重+餌重=浮漂浮力-1目浮力。

雙鉤觸底時,只要釣目超過1目就可以。

單鉤觸底是無法實現的。

鉛墜觸底時,釣目要超過調目即可。




小懵哥釣魚


我試著理解你的真實意願:在完成半水調漂後,在下鉤中掛重鉛的情況下,忽略上鉤自重,讓浮漂漂目露出七目,再掛上雙餌,是這意思嗎?

那麼,在已知單餌餌重下壓浮漂6目的情況下。鉤餌在水下的真實狀態,是學前班學生都能計算得出來的。下鉤觸底,上鉤懸浮。理論上,下鉤不靈不鈍,上鉤為靈。但理論上的靈鈍,即所謂的精準調釣,要結合釣點實際,水情,魚情及魚口的變化,來綜合考量。比如說水的密度大小,魚口的大小(是生口魚還是輕口魚)和季節的變化給魚口帶來的影響。浮漂的吃鉛量及材質密度。餌料的比重、軟硬和鉤條的大小等等一些細節會使魚口發生變化。需要我們在實際垂釣過程中熟練掌楃,靈活應對,適時調整。

而在實際垂釣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魚體的大小,吸力的大小,通過調整浮漂級差的方式,以調整鉤餌在水底的狀態。通過以上推或下拉浮漂,找準真實魚口,只有這樣靈頓才有意義。





魚不開口咋整


帶雙鉤調7目,單餌重6目,如果僅僅只是提供這兩個條件無法判斷鉤餌在水底的狀態,還少了兩個條件:鉤重和釣目。但是基本上可以根據釣目來估算子線的狀態,釣2目至3目的時候基本處於一餌躺底一餌輕觸底的狀態,也就是臺釣中偏靈敏的狀態。如果釣目高於3目,就會出現雙餌躺底的狀態,隨著釣目的繼續增高,子線在水底彎曲的幅度也就越大。

調7釣1有可能過靈

如果調7目釣1目,上餌很有可能處於懸浮的狀態,這種狀態也是最靈敏的,但是也非常有可能過於靈敏。在調7釣1的時候很有可能浮漂出信號但是空竿較多,脫鉤跑魚較多,很容易不中正口,所以建議從調7釣2或者調7釣3開始嘗試。

調7目很難釣鈍

如果調7釣2或者調7釣3依然有很多空竿或者脫鉤跑魚的現象,那麼就必須繼續增加釣目,改為釣4目或5目,正常情況下將釣目增加到5目的時候不應該再出現太多空竿和脫鉤跑魚的現象,所以我認為調7釣5應該是靈鈍適中的一種調釣方式。

但是想要繼續釣鈍就很難了,因為你已經調到了7目,這個調目明顯偏高,所以要釣鈍就意味著必須將釣目增加至7目以上,也就是釣8目或者是9目,釣目過高浮漂的信號會明顯減弱,也會出現很多模糊不清的信號,讓釣魚人難以判斷魚是否咬鉤。所以我建議剛開始的時候調4至6目,然後再根據具體魚情來確定釣目,在靈鈍之間靈活應變。


眼鏡哥說魚


https://www.toutiao.com/i6712272667904311815/

調釣的精髓

(1)調釣是變化的

一開始的調釣,只是一個固定的基礎,實際釣魚過程中,一方面可以通過調整釣目,上下推動浮漂,來應對魚口的變化。另一方面,當改變釣目不足以應變魚口的變化,或者魚情完全不對,一開始的調釣就有問題,調的過高或過低,或者垂釣中需要進行微調時,此時可以加減鉛皮!進行調整。

這才是核心。也就是說,調釣並不是一開始就決定的,不是一個死的定義。而是需要在垂釣過程中,不斷根據魚情做出調整的,改釣目不行就改調目,改調目不行就換漂。

在釣魚這一個過程中,調釣,是動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2)調釣即是調整餌料下落速度

當魚口很快時,怕的是口亂,因此漂也要到位快,下沉的速度快,讓部分魚追餌。更快時,不看漂,靠頻率和感覺提。

魚口慢,就得調整的下落的慢點了,甚至於釣行程,最後就是釣底。

其實調漂,就是根據魚口調整浮漂下落的速度,調整餌料下沉的速度,以適應魚的追餌速度,讓魚能更好的吃到餌料,從而更好的出口,看到漂相。這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strong>


(1)如何簡單的調漂?

調漂,首先要根據大致魚情選擇浮漂,而後再根據實際垂釣中魚情變化,不斷調整調釣,甚至換漂。簡單說,拿到一隻浮漂,先看它有多少目,調整一半的目數,比如18目,調整9目,然後不合適再加鉛皮,減鉛皮,進行微調即可。

調漂一件比較細心的事情,一般新手在漁具店購買浮漂,準備釣魚時,老闆都會在調漂桶中給他們調出一定的目數,等到了釣點,掛餌或者小塊鉛皮找底即可。

調漂時,可先測量周圍的水深,將鉛皮加重一些,測量周圍水深是否一致,檢測水地是否有小坑、水草、樹枝等障礙物,找一個相對平穩的水底,可以防止掛底。

確定好釣點後,可以先將手中的浮漂調整出一個大致的目數。

以硬尾浮漂而言:

釣深水,可以使用長尾長腳,漂長在40到50cm之間,15目到20目左右,吃鉛2g到3g左右。

釣大魚,可調總目數的一半,掛餌測量,看鉤餌重是否在浮漂能承載的浮力範圍內,而後釣二三目。如果餌料比重較大,可以適當減鉛皮,調整為更高的目數。

釣淺水,可選擇細長身浮漂,漂長30到40cm之間,13目左右,吃鉛量1g到2g左右。

釣小魚,如鯽魚、白條,可以調總目數的一半甚至更低,掛餌測量,看鉤餌重是否在浮漂能承載的浮力範圍內,而後拉餌垂釣。如果拉餌較輕,可以適當加鉛皮,調整為更低目數。

釣魚調漂

(2)調釣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抓口

上文講到的調釣方法只是一個簡單的建議,在實際垂釣中,仍需要做微調。

比如遇到亂口的情況,首先可以改變浮漂的釣目,通過改變釣目來實現釣組靈頓的變化,從而抓取魚口。

如果改變釣目起到的作用比較微弱,那麼可以通過增減鉛皮改變浮漂的調目,從而抓取魚口。

如果仍未見效,則需要換漂,換吃鉛量更大或者更小的浮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抓口。

抓口、回魚、抄魚

(3)魚口

黑坑玩生口快魚,底釣時,用漂吃鉛量可稍大,調高,抓快口,因為口多。

釣滑口魚,可以適當調低,打小口,抓實口。

雜魚多,可選吃鉛大點的浮漂,到位快,以大吃鉛和一定的自重規避亂口。

釣小鯽魚或白條,密度大,則可以使用拉餌或小散炮。注意漂到位別拋太滿,讓餌料落在漂下面。除非中午實在沒口,魚在遠處,往遠的打,夠那幾條魚。

偷驢,釣回鍋魚,適宜抓小口、弱口。小口多是應激魚、回鍋魚吃餌所產生的魚口。大動作不大可能是魚吃鉤,多是魚上浮、扇動魚餌,蹭線等。

夏季垂釣

(4)調漂調整的不只是浮漂

需要注意的是,魚口不佳時,除了改變浮漂,也可嘗試使用更細的線組。因為調漂是調整線組整體,而不只是單一浮漂的調整。

如果是餌料的問題,比如餌料比重過大、味型過強、或者軟硬度不佳,造成魚兒適口性不佳時,就需要釣友去改變餌料的味型和狀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