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非要逼迫伊朗?

宗錡W


美國為何逼迫伊朗?1979年至今40年中東與全球變局揭示答案。

1979年2月伊朗革命成功之前,巴列維國王的伊朗是美國中東利益的實現者與堅實支柱

時年2月,霍梅尼歸來,臨時政府交權,軍隊宣佈中立,伊朗逆天成為美國衰落的一大標誌。1979年底,蘇聯入侵阿富汗,蘇攻美守的兩霸競爭態勢凸顯。

此後美國為首的西方全力“封堵”蘇聯、越南“大霸小霸”,任由兩伊“自相殘殺”,那時美蘇競爭壓到一起,美國有心無力於中東事態的激變。

1989年蘇聯東歐開啟“民主化”進程,薩達姆吞併科威特,美國主導海灣戰爭,伊朗贏得休養生息的機會

1981-1989里根執政期間美國國力大增,而戈爾巴喬夫上臺後又為西方“獻上大禮”,東西方和解之下薩達姆“不識潮水”,把科威特變成它第19個省,招致一場世界軍事變革的海灣戰爭,美國勝來底氣更強,蘇東劇變之下東方集團土崩瓦解。

克林頓當政8年,更傾力歐洲巴爾幹事務與亞太,不太重視中東乃至伊朗

克林頓的“信息高速公路”帶來信息技術革命,極大促進世界經濟與產業提升。與共和黨人總統重石油、傾中東不同,克林頓更重視亞太和在歐洲北約東擴、擠壓俄羅斯,該階段伊朗所受壓力不大。

2001年小布什上臺後重新聚焦中東,“邪惡軸心”說包括伊朗,但9.11改變美國安全路徑

9.11後美國反恐壓倒一切,先行推翻塔利班政權,消滅基地在阿勢力,再行伊拉克戰爭,伊朗放在後排,是因為它並未公開挑戰美國,雖是“邪惡軸心”之一,但被小布什排在伊拉克之後。

美國2003年起專注伊拉克戰爭及收拾亂攤子,不料推翻薩達姆遜尼派政權,換來了什葉派當政,無形中讓伊朗得到“實利”。

奧巴馬時代伊朗擁核是美國最大的關切,伊核協議被視為奧巴馬外交遺產

奧巴馬中東政策與克林頓思路相近,但他在以色列難覓知音,內塔尼亞胡絲毫不對巴勒斯坦讓步(克林頓時巴拉克的工黨政府屬左翼)。在伊核問題上,奧巴馬拉來5大國齊心協力,終於在2015年達成伊核協議,美伊關係出現重大轉機。

特朗普上臺後一筆勾銷前任中東成果,親以、助沙特、全力打壓伊朗

此時伊朗經過“韜光養晦”,在中東基本完成德黑蘭-巴士拉-大馬士革-貝魯特的什葉派聯線佈局,擁有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敘阿拉維派、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哈馬斯和胡塞武裝等一批大小夥伴。

沙特為首的遜尼派陣營也沒閒著,他們在美國撮合下急欲締結“阿拉伯小北約”抗衡伊朗,以色列也將打擊敘境內伊朗存在常態化,他們更希望美國出頭打壓乃至懲罰伊朗,由此揭開今春至今的伊朗危機。

美國逼迫打壓伊朗,就是因為

一、它從親美變成反美反以的地區第一主力,自身加地區什葉派盟主嚴重威脅美國地緣安全利益;

二、伊朗在歐佩克內站在沙特即美國利益訴求的對立面,違逆美國的能源利益;

三、伊朗雖然不是俄羅斯的盟友,但兩國間地利與人和讓美國忌憚其聯手後的威力;

四、美國的地區盟友沙特、以色列與伊朗矛盾日益激化,當下找不到調和與解決的窗口,美國不出頭不行;

至於伊朗擁有核武器前景,它並不是美國打壓伊朗的最直接原因。


ruixuezhaofeng


這個問題特朗普、彭斯、蓬佩奧、博爾頓都很清楚,世界各國也很清楚,美國不逼伊朗,美國就會走向衰落,美國就不能再當世界老大,美國就不能再統治世界,這是美國245年以來最大的危機!

美國現在有很多危機,有超高的財政赤字危機,有鉅額的債務危機,去美元化危機,戰爭危機等一系列危機,在這些危機中,最致命的就是“去美元化”危機,美元關係著美國的經濟地位,決定著美國GDP的半壁江上,美國能不著急嗎?特朗普打的是伊朗“去美元化”,特朗普打的不是伊朗發展核武,伊朗沒有發展核武,國際原子能機構也是這麼說的,非美國家也是這麼說的!

1971年,美國也爆發過“去美元化”危機,當時的主導人法國總統戴高樂,戴高樂想掏空美國的黃金庫存,捧殺美元,美國知道美元不能倒,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幹了一件大事,戴高樂想運回黃金捧殺美元,尼克松就宣佈黃金和美元脫鉤,尼克松保住了美元。

1999年1月1日,美國迎來第二次“去美元化”危機,這一次還是歐洲,歐盟國家推出歐元取代美元,結果1999年3月24日科索沃戰爭爆發了,科索沃戰爭結束,歐元貶值30%,美國再一次保住了美元霸權。沒過多久,薩達姆又開始“去美元化”,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爆發了。

這一次,伊朗“去美元化”,特朗普本想通過戰爭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但美國已經不是當年的美國,當年的美國沒有鉅額的債務負擔,當年的美國沒有被世界各國孤立,當年的美國沒有四處樹敵。特朗普現在如此逼伊朗,是迫不得已,按照美國以往的風格,一言不合就開打,何必這麼慫?

這一次伊朗的危機,就是美國的危機,美國不逼伊朗、不打伊朗,美國衰落的鐵定的事實!美國逼伊朗、對伊朗開戰,美國衰落也是鐵定的事實,這是美國245年以來最大的危機,這一劫美國逃不過,特朗普救不了美國,不可能讓美國再次偉大!


老鱷魚觀天下


美國為什麼逼迫伊朗?這才是真正理清美伊衝突實質的問題,從筆者看來,美國有如下幾層原因:



第一層原因:維護美國在中東的利益!當然有些朋友會解讀為為了維護美元石油霸權,或者美國為了保護美國中東地區的盟友!在六方簽署《伊朗核協議》後,實際上已經對伊朗的核技術開發計劃有所約束,不過伊朗對外擴展影響力的能力卻沒有絲毫約束,中東各地都有伊朗參謀活動的跡象,在伊拉克打擊極端武裝的戰場上、在敘利亞協助協助巴沙爾政權打擊反政府武裝,黎巴嫩地區和也門地區等!因此美國需要降伏伊朗這個刺頭!



第二層原因:歷史恩怨,眾所周知伊朗在伊斯蘭革命以前的巴列維王朝,是極度親美反蘇的政權,但是伊斯蘭革命以後,美伊關係迅速惡化,伊朗從一個親美國家迅速轉變成一個反美國家,尤其是發生了人質事件後,美伊關係幾乎降至冰點,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當然有理由逼迫伊朗,直到面子上扳回一局!



第三層原因:搶佔伊朗的地緣戰略價值!伊朗北部隔裡海與俄羅斯相鄰,南部深入波斯灣!而裡海和波斯灣是世界上兩個儲量非常豐富的成油帶,美國通過盟友掌控者波斯灣大部分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但一直無法涉足裡海地區,因為裡海地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區,俄羅斯掌控者這裡的主導權,更是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產地,也是俄羅斯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產地,美國逼迫並降伏伊朗,會讓美國有機會介入裡海地區,從而威脅俄羅斯南翼和直接獨聯體國家!


涇水書生


謝謝平臺給的這個提問!

當前美伊問題是世界最熱點的問題,隨著中東局勢不斷惡化,人們心裡不禁要問:美國為什麼非要逼伊朗呢?

首先,從局部來看,美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使中東強國伊拉克一直動盪不安,國家總體實力不斷下降,伊朗崛起出現最佳時間窗口。特別是伊核協議的簽訂,不單穩定了中東及歐洲的戰略安全。也給伊朗的國家發展帶來更大的生機。

有著更多更好的國際合作和穩定的發展環境好伊朗,國家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有大幅上升。大有雄霸中東之勢。

伊朗的崛起直接衝擊了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地位和石油美元利益。同時,對美國的中東盟友以色列,沙特阿拉伯造成戰略威協。這就是美國之所以非逼伊朗不可的局部原因。

從美國國內利益看,美國是當前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一旦中東戰亂,一定影響世界石油供應,油價肯定一路升漲,這其中就有美國不小的利益。

再從國際大局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美國一直把中國列為最主要的戰略對手。不管“重返亞洲”還是“亞洲再平衡”。只不過是文本口號的差別,實際上都是以壓制中國發展為目的的論綱。

特朗普上臺以來,其鷹派團隊無端挑起對華貿易戰,在貿易,科技等方面打壓中國。但貿易戰沒有贏家,美國開始承受貿易戰帶來的壓力,深知持久的貿然戰難勝中國。

因此,美國想從石油供應上打擊中國。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大部份石油來源於中東,伊朗佔有較大的份額。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打擊中國的石油供應鏈就能打擊中國的工業生產競爭力,從而抑制中國的快速崛起,此招極為陰毒。所以,出於全球霸權的幻想,出於打壓中國的目的,美國非逼死伊朗不可。

以上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李濤觀點


美國之所以退出伊朗核協議、嚴厲制裁伊朗、宣佈伊朗革命衛隊為恐怖組織等的目的很簡單:

一、逼迫伊朗放棄研發核武器;

二、逼迫伊朗放棄大什葉派一統中東的革命輸出。

關於伊朗核武器

一旦伊朗擁有核武器,就改變了中東地區的競爭態勢:

伊朗的中東競爭對手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肯定也要發展核武器;一心想要恢復奧斯曼帝國榮耀的土耳其估計也會秘密發展核武器——沒有核武器土耳其談何恢復奧斯曼帝國榮光。

伊拉克、敘利亞、埃及等阿拉伯國家面對周邊的核武器威脅,能不發展核武器。

對於聯合國五常:俄羅斯肯定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南部國境出現一個核大國威脅著自己。要知道,一旦伊朗成為強國,在聯合國五常中對俄羅斯的威脅是最大。

關於伊朗大什葉派一統中東的革命輸出

截至目前,伊朗革命輸出最大的成果就是黎巴嫩真主黨——建立和伊朗一模一樣的什葉派領導的伊斯蘭教士治理政權。其他阿拉伯國家,不是君主立憲制——1979年的伊朗巴列維王朝,就是世俗制政權——伊斯蘭國家實行世俗制政權對於伊朗而言是對伊斯蘭的背叛。

最後是伊朗什葉派和沙特遜尼派的千年伊斯蘭教派之爭。

伊朗革命衛隊下屬的聖城旅是伊朗在中東代理人組織的聯絡代表和贊助者。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哈馬斯、也門胡塞武裝等都是伊朗贊助和支持的代理人組織。

2015年伊朗核協議的缺點

1、只約束到現在伊朗所公開的核設施,對未來伊朗秘密新建的核設施沒有約束力。

即:伊朗可以秘密新建核設施進行核武器研究。

2、如果聯合國核檢查機構懷疑某地有伊朗核設施,必須要提交能夠證明是核設施的證據並且得到伊朗的同意。

3、核協議只有15年的期限——15年以後怎麼辦?

4、伊朗遵守核協議,聯合國解除制裁;伊朗違反核協議,最大後果只是恢復原先的制裁——不痛不癢。



觀風使



帥爺爺64776167


特朗普在錯誤的時間,選擇了打壓伊朗。

本來,美國在世界的地位是老大。但經過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戰爭,尤其是"伊斯蘭國”戰爭,美國已步入窮途。在世界上處於收縮的趨勢。敘利亞,阿富汗都要準備撤軍。奧巴馬費了好大勁擺平了伊朗,可是特朗普卻輕飄飄地把它推翻了。

中東於是成了火藥桶。

本來美國經濟剛復甦,國債卻因為奧巴馬和特朗普的窮兵黷武而增至22萬億。沒有錢,又想擴張,這就是特朗普生不逢時。

目前是打也不敢打,制裁又沒有盟友幫忙。四處漏風。看樣子,特沒譜真的沒譜了。

最後一招:制載哈梅內伊。這象是個笑話。都這樣了,還有用嗎?

路都堵死了,看你怎麼下臺?


山而436


現在的中東地區,除了伊朗與阿富汗之外,就只有一些不起眼的小國家沒有被美國征服了。

自從美國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以及利比亞戰爭與敘利亞戰爭之後,就只有中東之虎——伊朗還沒有被美國發動戰爭了。實際上,伊朗才是中東地區,美國真正最難纏的對手。

伊朗擁有16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8000多萬的人口,而地又處在波斯灣和裡海之間的重要要塞,對整個中東地區,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響。

而伊朗又是一個軍事工業較為健全的國家,大多數的軍事裝備都是由自己研究和生產的,是中東地區緊追以色列的工業化國家。

而自從伊朗簽署了《伊核協議》之後,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因此,這讓以色列感到了害怕。所以,以色列不斷的要求美國對伊朗進行制裁,以扼制伊朗的發展。

而美國也發現了,自從伊朗簽署了《伊核協議》之後,和歐盟國家的經濟發展勢頭強勁,而美國自己卻沒有能夠從中漁利。所謂,錯誤的認為《伊核協議》讓美國吃虧了,獲得收益的是歐盟國家,而不是美國。

為了消除心中的憤懣。所以,特朗普才會撕毀《伊核協議》,恢復對伊朗的制裁,直至演變成了現在的軍事對峙,甚至是是在了戰爭中臨界點。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古語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在這裡,美國與俄羅斯和歐盟之間的爭鬥是火,而伊朗就是池魚。本質上說:美伊之爭中,伊朗並不是美國的終極目標,只是通向其治理全球過程中的一個絆腳石而已,通過打壓伊朗而獲取以下利益。

一是通過打擊伊朗,獲取世界石油的定價權。

二是通過打擊伊朗來警告那些試圖想繞開美元結算石油和大宗商品的國家,之前以戰爭方式打了伊拉克、利比亞就是基於這一目的。

三是通過打擊伊朗,從而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之前俄羅斯以和平的方式接管了克里米亞,可以說徹底控制了黑海,而控制伊朗則可斷了俄羅斯南下之路,從而達到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的目的。

四是通過打擊伊朗來警告歐盟,畢竟歐盟與伊朗的經濟利益比較緊密,這也是為何歐盟一直反對美國打擊伊朗的原因。

總的說:伊朗作為當今世界各種勢力角逐的著力點,已不簡單是一兩個國家的事,對於伊朗來說就是找到各方勢力的平衡點。而對於美國來說:逼迫伊朗也好侵略伊朗也罷,特朗普並沒有那麼容易下決定,最好的選擇就是通過恐嚇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否則他也不會在最後時刻下令取消攻擊伊朗。

伊朗問題目前看:美國是在同時挑戰俄羅斯、歐盟、印度、中國,戰是速敗不戰是緩敗,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潛龍初學者


對於這種戰略性問題,單靠鋪天蓋地令人眼花繚亂的新聞是根本難以理清的,還是應該回歸歷史和地緣,這才能逐漸理清思路。

先說觀點,筆者認為特朗普逼迫伊朗的根本原因在於掌控伊朗,掌控了伊朗就可以斬斷歐亞大陸的一條重要的陸地戰略通道,遲滯經濟全球化和歐亞大陸去美元化整合的歷史進程,從而順延美國的全球霸權。需要說明的是,這也歷屆美國總統的一貫戰略。特朗普治下的美國顯然也要秉承這一戰略。

伊朗作為中東最大的什葉派國家和石油出口大國,坐擁中東制高點所在地——伊朗高原,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再加上伊朗領導全中東什葉派武裝的能力,使得伊朗在中東據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綜合國力也基本超過中東所有國家。優越的地緣位置加上近年來伊朗不斷以實際行動融入國際社會,因此也擁有著廣泛的國際人脈。

這對於一心想要以中東為切入點肢解歐亞大陸、維持全球霸權的美國來說,顯然是不喜聞樂見的。征服伊朗、搞垮伊朗也就勢在必行了。

當然特朗普包括歷屆美國總統都清楚,伊朗作為中東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其實力不容小覷,再加上越來越富有智慧的國際縱橫捭闔能力,遠非像阿富汗這種支持恐怖主義和伊拉克這種獨裁國家所能比擬。因此,通過軍事行動征服伊朗不僅費時費力,而且不一定就能達到目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征服伊朗特別是用軍事手段去征服,對於美國人來說完全就是下下策。通過政治手段和經濟手段去搞亂伊朗,然後亂而取之,這才是上上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對比美伊雙方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政治、軍事實力雖說伊朗弱於美國,但是根本沒有到了被美國人秒殺的地步,美國想要用政治、軍事手段吃掉伊朗絕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搞不好還要噎著。只有在經濟層面,伊朗真的只有捱打的份兒。

因此,現在特朗普的做法就是運用經濟制裁的手段給伊朗放血,逼迫伊朗在政治、軍事層面出錯,特別是在軍事上,巴不得迫不及待、抓耳撓腮的伊朗人趕快發射幾枚導彈打到美軍陣地上。這樣一來,伊朗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先挑起戰爭的惡名,美國之前強加給伊朗“支持恐怖組織”的罪名也就得以證實。伊朗方面擁有的國際政治外交層面的優勢也會隨著國際輿論風潮的轉換而急轉直下。這樣,掌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美國就可以同時揮舞政治、經濟、軍事三個大棒去打擊伊朗了。

因此,特朗普現在充分發揮其大嘴巴、接地氣的優勢頻頻向伊朗喊話,就是以一種強大的心理壓力逼迫伊朗忙中出錯,最終走上不歸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